存款不到50萬的家庭多嗎?

財會小童


問一問身邊的朋友嘛,有多少家庭存款數額是超過 50 萬的?或許得到的答案是不盡如人意的——絕大部分家庭存款的數額達不到 50 萬。


50 萬的數額說多一點不多,說少也不少了,對於剛剛步入社會月薪 5000 元的普通人而言,或許不吃不喝 8-9 年才能攢下這筆積蓄,扣除生活成本、人情事故、婚喪嫁娶的大手筆開支,如果沒有客觀的月收入,想要攢夠這麼多積蓄真的還是較為困難的。

<strong>

為什麼存款不到 50 萬的家庭數量很多

一、生活成本增長幅度驚人

常常有朋友會討論這樣一個話題,20年前,1毛錢可以買 2 - 3 個燒餅,甚至一分錢還在市面上流通,但是到了現在呢?一個燒餅都要 2 元、3 元起步了。從中折射出的是貨幣巨大的貶值幅度,我們手中的積蓄的購買力在以可以看到的速度在縮水。


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在通脹的壓力下,我們的生活維繫成本與日俱增,口袋中的積蓄,購買力水平也在不斷遭遇縮水。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物價越來越貴了,保持原有的消費水平,但是日常開支卻在不斷提升。


最要命的是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的開支也在顯著增加,尤其是住房,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即便是掏空祖孫三代人的積蓄,甚至都湊不滿買房的首付錢。“一朝買房,全家回到解放前”這是經常會出現的情況,


所以想要攢下積蓄,真的是非常困難。


二、終身大事的費用在與日俱增

不少人評論: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現實”,在婚姻方面尤其是如此。其實 ,與其說是現實,不如說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下,不得不做出這樣看似“勢利”的選擇。


誰不想過輕鬆、舒服的日子呢?誰不想傍個大款,下半輩子不用再奮鬥呢?與其說是年輕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存在問題,不如說是這個高壓的社會現狀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逼不得已作出這樣的選擇。。。


不妨試想一下,一場婚姻的成本將掏空兩個家庭的家底,天價的彩禮甚至讓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不歡而散,昂貴的宴席、繁瑣的習俗。。。現在的婚姻早就變了味道,充斥著世俗和銅臭味


因為一場婚姻變得一貧如洗的家庭並不鮮見,甚至對於不少人而言,能和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過上平庸的生活都是一種奢望。


三 、收入增速遠低於物價的上漲幅度

想要攢錢,那總得有可觀的收入吧,在生活開支與日俱增的當下,在物價以常人難以理解的速度飛速上漲的現在,我們每月到手工資的增長幅度確是少的有些讓人不可思議。


一般公司每年提薪的幅度都在 5% 左右(甚至有的小公司還不漲薪。。。),按照這樣的速度加薪,五年下來,薪資增長的幅度也就在 27.6% 的水平。不說別的,就從 2018 年到 2019 年短短一年的時間,身邊小餐館的漲價幅度就已經超過了 30%。。。以前一頓飯 9 塊、10塊,現在普遍都在 13、15塊。


收入上漲的幅度是不及預期的,也是很緩慢的,在物價飛漲的當下,顯得尤其刺眼。想要攢下積蓄,當然非常困難。




總結

現在家庭存款超過 50 萬的不會太多,與之相反:負債超過 50 萬的或許比比皆是。因為只要一旦買房,肩負個 100 萬、150 萬的貸款都稀疏平常。


浮雲財經觀


問:存款不到50萬的家庭多嗎?

答:

看了很多答案,

原來大家都過的這麼慘兮兮啊?

我一直以為頭條都是年入百萬,知乎月入百萬的。。

那我就來秀一波存在感吧!

很幸運,11月統計的時候,剛過了52萬。

不過,這個錢。。。不全算是自己的。

18年的時候,公司號召大家入股。

老婆見自己收入不錯,感覺有得賺,響應了公司的號召。

入了40萬。

其中17萬借自我的父母。

今年公司業績有下滑的趨勢,倆個人商量著,要退股。

於是,又把40萬拿回來了。

可是,那17萬就以買房為由,被我老婆卡手裡了。

(對,我們家裡,財政大權在我老婆手裡)

看上去,一切很美好啊。

但是,但是兄弟們,我要轉折了啊!

因為有了這50萬,我老婆真的想買房啊。

而且是在杭州買!

我靠,

我們要在新一線城市買房!

我靠,

我們要在地王之城買房!

我靠,

我們要在單價4萬/平米的地方買房子!

....

以我們的錢,要想生活過的去,就只能買個老破小小小。

從此餘生,老倆口只能在4-50平米之間挪轉翻騰。

想想,有點淒涼!


32歲考大學


看到這個題目我好臉紅。

網上好多人都在說老百姓有多窮,生活有多艱苦,負擔有多沉重,看不起病,上不起學,原來你們都在騙我,你們竟然這麼有錢!

我老兩口是退休教師,07年花了不到九萬塊錢買了一套130平房子,因為我喜歡摩旅,所以家裡有兩輛摩托車,沒有買汽車,就一個姑娘已經出嫁十幾年年了,好在我們六十多歲身體還不錯,兩個人一個月有七八千的退休工資自我感覺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我們的銀行存款也從來不敢想50萬這個數字。唉!!看來我們是託大家的後腿了,真不好意思,


十月秋風寒


我和我愛人都是工薪階層,活了四十年,一房一車一娃,存款為零。一個人工資供娃,娃的學費不貴,但各種培訓班還有午託(我們上班離家遠,中午基本不回家)。還有一人工資供家用。年年難過年年過~只要家人齊心協力,因為有愛,也沒覺得這樣生活有啥不知足的。


用戶165533064560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

存款擁有50萬人民幣以及50萬人民幣以上的人僅僅只有0.3%,這樣我國人口大概只有415.8萬人的存款超過50萬人民幣的。

而存款擁有100萬人民幣的人數就更加少了,所佔比率僅僅只有0.1%,摺合成人數大概只有138.3萬人。

可以說,家庭不到50萬存款的非常非常多,並且大部分都集中在二三四五線城市,相對來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家庭稍好一些。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存在:

1、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存款不能戰勝通脹,所以大量的年輕人不會選擇存款,而是選擇理財或者投資;

2、前幾年的房地產大漲極大程度削弱了市場上家庭的存款,許多家庭幾代人的積蓄給了一套房產,從而導致存款下降;

3、目前的社會消費升級,大量的年輕人透支財力進行過度消費,負債累累,根本沒有存款;

4、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生活壓力大,支出大,甚至許多家庭都加入了貸款買車的隊伍,自然沒有50萬的存款;

所以,可以說現在還有存款超過50萬的家庭真的 很少。並且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以前都說“有錢人借錢,窮人存錢”。

而現在其實已經有顛倒的趨勢了,許多揹負著網貸,消費貸的反而是窮人,而那些能夠往銀行裡放50萬、100萬、甚至200萬的,才是真正的富人。試想一下,他們能夠往銀行裡放那麼多錢,那身價一定是不菲的。

因此,現在存款不到50萬的家庭多嗎?很多!很多家庭都是在“負重前行”!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感覺家裡在銀行存款達不到50萬的多如牛毛,具體原因如下:

有的人認為,中國多數家庭的存款都達到50萬,因為一個家庭,一年只要存10萬,五年後就能存到50萬。現在很多家庭月收入幾萬元不稀奇。也有人指出,你別看50萬存款並不算太多,但真的要積攢起來,真的會相當困難。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存款達到50萬都不容易,更何況按全國水平來計算呢, 對此,我認為,如果按家庭總資產來算,中國超過50萬的家庭佔絕大多數,但是如果按存款50萬的標準來看,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存款都達不到50萬。而且調查還顯示,35歲以下居民有6成左右的人是沒存款。而即使有些存款的也至多在十幾萬元,存款擁有50萬的家庭在全國來說,可能達不到5%。 首先,中國普通家庭很難積攢多少存款。對於大城市居民來說,收入雖然相對高一些,但是大城市的房價貴,購房者每個月的收入一大半要還房貸,剩下的錢還要日常開銷,而且這樣的還貸生活還要過幾十年。所以,中國的高房價澆滅很多人積累起財富的希望。而在農村富裕起來的家庭有不少,但是多數農民都是外出打工省下一點點積蓄,還都在家裡蓋了新房子,根本存不下多少積蓄。


如果按家庭總資產來算,中國超過50萬的家庭佔絕大多數,但是如果按存款50萬的標準來看,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存款都達不到50萬。


血石1


沒有50萬存款的家庭太多了。先說城市家庭,一般的普通工人家庭,平均工資在3000元至6000元之間,安三口之家兩人工作計算,除去日常消費,最多結餘1000——2000元,一年12000——24000,存50萬需要20——40年。然後說農村,單純從事種植業的農戶,就算年淨收入10萬元,也得50年。上述兩部分家庭在全國佔的比重很大。


用戶9550615833006


存款不到50萬的家庭,絕對數字很多,相對佔比還是非常低的,佔比不到1%。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18年中旬全國住戶存款餘額68萬億,50萬億的存款掌握在1千萬人手裡,人均500萬;10萬億的存款,掌握在3億人手裡,人均3.3萬;還剩下8萬億存款,掌握在12億人手裡,人均8000。

以上數據表明:財富基本集中在那0.6%的人手裡,存款的73%被0.6%的人所佔有;還有14%的存款被19.04%的人所佔有;而80%的人則分享了11%的財富。

這個數據剛好滿足28定律。即20%的人佔有了80%的社會財富。

那麼根據以上數據分折,存款在50萬以上的家庭1%都不到。

當然,沒有存款的家庭,或者說存款低於50萬的家庭,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資產,或者說資產比較少。現在很多人不習慣於存款。尤其是年輕人,他們的錢基本上用來投資或者消費了,基本不會在銀行裡存錢。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錢或者說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

單純根據銀行存款來衡量一個家庭的富有程度是不合適的


南公子


現在存款不到50萬的很多,因為什麼呢?因為到了五十萬,這錢要個給子女,尤其是養兒子的付購房首付款,不夠,還得湊!這是鐵的事實!現在年輕人,我是60後,不算!從70後開始,手中有五十萬存款的,不多,為什麼,養家,教育子女,自己的子女,剛要踏入社會,錢根本不夠花,哪來的存款?70後做生意的,有成功的,但現在的場景,只能靠做到哪裡,用到哪裡,基本都有貸款運作,看上去光鮮,其實就是挪用經營款!先用慢慢還!寅吃卯糧!80後,忙於教育孩子,還房貸,只能啃老!做生意的,基本沒有幾年,就算開個店,也是勉強,混的不好的,還是剛買房子,家境不行的,還在努力中,50萬的存款,有,那是在夢中!90後,有50萬存款嗎,動動腦子就知道!00後有50萬存款嗎!存款50萬,有嗎,有,60年以前出生的人,一生勤儉節約,存了,但是遇到現在的場景,根本是小菜一碟,不足掛齒!為了家庭幸福,有50萬存款,必須要掏盡!否則,後患無窮!所謂50萬存款,提問的人,應該指定人群範圍,我估計,你是針對普通老百姓的!要不然,存款上億的也有,我就不多說了!


我想任性


大家好,我是壹董,很高興能和大家交流這個問題。

是的,目前能夠有50萬存款的家庭是不多的;主要是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的情況決定的;

一、從城鎮化的國家政策分析

1、農村方面,農民通過進城務工或者實體經營的收入,大部分收入都用於在城鎮建房和購房;甚至大多數用貸款方式購置房產;過去的儲蓄習慣發生很大的改變;

2、城鎮方面,各個地方城鎮的本地人,是這一波城鎮化政策的最大獲利者;他們除了房產之外,其他的收益用於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如製造領域、流通領域、金融證券理財等方面;也鮮有過多的儲蓄;

二、從金融層面大數據分析

1、槓桿率;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居民槓桿率達到56.3%。這充分證明了在這個時代。多數人願意以負資產方式進行投資、經營和理財,儲蓄已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2、持續寬鬆的金融政策;過去十幾年寬鬆的金融政策,不但刺激的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也改變了居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人們不再侷限於物質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需求。與日劇增;

三、從時代主流群體分析

當前80後、90後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群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已經遠遠不同於70後、60後以前的人群;據不完全統計,90後人群中,60%以上的存在不同程度的負債,多數人不存在存款儲蓄的概念;80後所面臨的來自於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負債壓力,讓多數人對儲蓄力不從心。

當然,由於國家經濟的持續的增長,人們整體的理財意識跟不上經濟增長的步伐,導致社會群體生活和消費習慣的偏執,這需要一段時間個人經濟和社會經濟作為補償的,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不斷提高,才能更好與經濟的發展相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