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孩子體會不到大人的良苦用心,說的越多逆反心理越重,咋辦?

為了明天8h


大人需要去理解他、包容他、要換位思考,用他那個年齡段的語氣、方法跟他溝通。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急,你急是因為你不想讓他走彎路,因為我們經歷過,但是他不知道呀,他也要去經歷過才會懂,拔苗助長的道理我們都懂,所以如果愛他就應該陪伴他一起成長,遇事了教他方法給他建議讓他自己去面對


16665樂樂




人生至簡大愛無言


說真的,我現在真的是深有體會,因為是小孩才兩歲大就放家裡,沒有陪伴到他,一轉眼現在他都十歲了,讀小學三年級,這次因為疫情在家陪伴他的時間比較長,又沒能按時開學。現在我家孩子正處於初級叛逆,對有些事情小有主見,我性子急動手打了他,可打他身上,疼我心裡啊,因為我家孩子是男孩,抗揍啊,我實在沒招了,後來他告訴我說媽媽:你越打我越不聽話了,我都是服軟不服硬的人,你應該要好好教導我才對,你不能野蠻式教育。後來我想想孩子說的對,不能光用蠻力對孩子,應該聽聽孩子怎麼說。其實我個人覺得每個孩子性情都不一樣,一個酌情處理問題才對。


chen梧桐樹


說到這個,就想到我女兒,不管我們做什麼,她都覺得理所當然一樣,吃東西要吃最貴的,在她眼裡幾十一百的什麼都是便宜的,學習又拖拉,一點都不上進,叫她洗碗要叫幾次,氣都氣死了,洗了又洗不乾淨,飯啊洗潔精都還有,就說洗好了😖😖,不管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後來她在手機上看到,別的同齡人怎麼這麼優秀,她就很羨慕了,就主動過來問長問短,後來我說;不管我說你什麼,做什麼都是為你好,你要明白,從那以後真的是變乖了很多,有時候要有可比性她才會慢慢的領悟其中的道理!!


吃不胖的倩姐


我認為這跟孩子的早期教育有關,你的孩子應該是小學或者以上的孩子了。如果抓住了6歲前的教育,我想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概率就會小很多。我家也有個孩子現在五年級,跟你說的一樣一樣的。你說一句,她回一句,不管,有沒有道理,先說贏了再說。然後很多壞毛病說幾次了還是不改,說多了她還嫌你煩。

我現在有了二寶以後開始學習幼兒教育,我終於找到了大寶之所以這樣的原因了。原因就是大寶小時候我一直忙於工作,疏忽了對她的陪伴與教育,就把孩子丟給婆婆去照顧。孩子哭了,婆婆不管什麼原因,就拿個東西敲打發出聲音引起孩子的無語注意,分散她的注意力,導致孩子注意力特別差,啥事都不專注,上課跟寫作業更是。

大寶有什麼毛病呢?懶,啥事都不想幹,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兩歲左右開始,就會就獨立意識了,這個時候孩子就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老人呢,就說你去玩吧,奶奶來。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老人包辦。我呢,忙於工作,也沒注意到孩子的這些變化,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期。現在小寶三歲,我很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大寶還有什麼毛病呢?推卸責任。有些人不光是老人,有些年輕人帶孩子也是,孩子出了什麼意外磕碰的,看著孩子哭就為了安慰孩子說都是我不好,沒看好你。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現在我們過年回來大姑子家,她們家二寶四歲多,我家三歲多,我家小寶最近也跟哥哥學會了一句話:都怪你。還用手指著對方,我當然不想我二寶也養成那樣的習慣。昨晚上睡覺前我跟她談了這事,該誰的問題就是誰的問題,不要樣樣怪別人。

總之,孩子上小學以後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6歲前就埋下了根。只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才會減少此類問題的產生。3歲以後必須對孩子說“不”,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還想跟我聊,可以私信我喲。


開心就好昕夕媽咪


小孩子從古到今都是這樣,你我小時候也是這樣。

很多時候說的越多,效果越不好。用做代替說。

我叔叔家裡的孩子十四五歲了,不想上學,覺得上學沒啥用,想出去闖闖。

叔叔暑假把他送到朋友家的飯店裡,讓他在飯店裡打工一個月。

第一天回來,叔叔問怎麼樣,他說還可以,能挺住。接著幾天,孩子回來也不怎麼玩,直接就睡覺去了。

一個星期,孩子主動找過來,說不想做了,太累,但叔叔沒答應,強制讓他在飯店幹了一個月。

一個月後,孩子覺得還是上學好。在上學的時候,比之前努力多了,期終考試了,成績提高了將近二十名。


楊柳窈窈


我也是從叛逆那個階段過來的,小的時候都把大人當成仇人一樣,現在想想自己以前是多麼的不聽話,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後、對孩子來說做家長的說什麼都是錯的,管的越多孩子越生氣,根本就不聽,家長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過了叛逆階段就好了。


老婆頭子的日常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很明確現在的孩子大都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小沒有吃過苦,自然體會不到大人的良苦用心!雖然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但肯定是處於叛逆期,所以大人說多了,就會出現逆反心理,說的越多,逆反心會越重!這時候大人應該學會謹慎處理,不要適得其反!

第一點,這個時候孩子大都比較敏感,有時候,容易受到一些環境和人的影響,對一些人和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大人應該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要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具體分析,幫孩子解決,並不是埋怨,打罵,也不是盲目聽從,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

第二,家長要以身作則,說教不是隻改變不行動,要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表率.也不要總在孩子耳邊講一些自己多麼多麼辛苦,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之類的話,這樣孩子會不耐煩!可以問問孩子在學校的趣事,增加親子關係!

最後一點就是家長不要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沒有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可以讓他適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會獨立料理自己的生活,為什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能體會父母的不容易,那都是從小吃過苦的,自然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晨曦東潔


叛逆期我們都經過,所以儘管不理解我覺得也不要硬來!既然說再多也沒用,那能不能商量著來呢?雙方放平心態,只要不是違法亂紀的事,都🈶商量的餘地吧!有句話叫不撞南牆不回頭,小孩多吃點虧也不是壞事。成長的痛,才能叫刻苦銘心,吃一點長一智,這麼些詞就是這麼來的。作為家長,不要管的太寬,能和孩子做成朋友,你還會覺得他叛逆嗎?一切的結果,都是自作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哈嘍嘻嘻寶貝


是家長太嬌慣孩子造成的,他們只是養孩子而不是育孩子。解決辦法就是停止養他們,從“養”轉到“育”上面來。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給他們最好的吃喝,最好的穿戴,而是要教會他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成為別人能依靠的人,而不是隻能依賴別人的人,首先應該從擺脫依靠父母開始,讓自己獨立起來,從獨立學習開始,然後獨立生活,如此一來才能在未來的工作當中獨立擔當。

那麼應該如何“育”孩子呢?

1,孩子自己的事兒讓他自己解決。

寫作業、個人衛生包括洗衣服、不會做飯可以洗鍋。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學習的時間無比寶貴,除了寫作業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大包大攬了,實際是沒有必要,而且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學習也是需要休息的,完全可以當洗衣服和洗鍋是一種休息。

養成他分擔家務的生活習慣,他會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否則他會覺得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像喝一杯水,那麼簡單的,沒有同理心,沒有感恩心。

2,如果孩子叛逆,切斷他的經濟。

我一直不贊成家長給孩子零花錢,如果他想吃什麼用什麼,家長可以把東西給他買回來,錢不應該到孩子手中,可在現實生活當中的話,孩子的零花錢有時候都是論千算的。

孩子叛逆的時候,在第1次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切斷他的經濟補給,最好一次性地把所有的給他經濟補給的源頭都掐了。

因為零花錢不是自己的辛苦所得,所以孩子花起來會覺得很輕鬆,但可能大人在掙這個錢的時候,是非常不易的。

3,利用寒暑假讓孩子去打工。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工作的辛苦,他自然而然會跟學習的辛苦對比,那肯定是工作的辛苦呀,還得看別人的臉色,甚至得受客戶的刁難,反過來就會促進他對學習的接受,當兩種辛苦對比在一起的時候,人本能地都會去選擇那個辛苦度較小的一方。我有一個同學就是當年不愛念書,然後跟著家長去搬石頭,後來他拿著磨得血淋淋的雙手去找校長要求復學的。

二是能夠親身體驗掙錢的不容易,從此他會更深刻地理解父母,也會在花錢的時候省著點花,如果他能意識到,花錢還是花自己掙的錢更坦然的話,就最好不過了。

4,服從真理,通過跟孩子談話達成共識。

在與孩子的鬥智鬥勇結束過後,一定要跟孩子深入地溝通思想,不是父母不心疼他,而是一個人必須得學會跟自己身邊的環境和諧相處,那麼這種最早的相處就是從孩子跟父母的和平共處開始的。孩子,我為什麼這樣對待你?家長要告訴他,事實是什麼?真理是什麼?真實的世界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也許在家裡你是小霸王,但是出了社會沒有人會無限度地容忍你的,反過來是你必須去容忍別人,有一些生活的技能我們必須從小就學會了的。

家長正跟孩子的相處,需要的是理性一定要大於感性。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恰恰相反,這也是造成孩子叛逆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孩子叛逆問題的解決,我覺得還得從家長要成為一個理性的家長開始,當你給孩子付出的時候,你要考慮到2點,一是你能為他無怨無悔地付出一輩子,二是你付出的這些東西是孩子一輩子都需要的。如果你對這2點的回答不是肯定的話,那請你果斷停止你的付出。

任何關於教育的問題都歡迎來跟我討論👉我是Julia平常心🌻觀點拒絕平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