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摔玉是什麼心態,作者這麼寫有什麼意義?

黑白文章澤淵詩


賈寶玉初見黛玉,聊了一會兒,他就問黛玉是否有玉,黛玉一說沒有。寶玉就摘下玉扔了,哭著說不要這勞什子。

按理說,寶玉和黛玉的前世有木與石的緣份,今生寶玉應該保護玉。可是寶玉為什麼砸玉呢?

第一,寶玉想和姐妹們一樣,不想與大家不同。

賈寶玉最喜歡女孩,恨不得自己也變成女孩。可是他不是女孩,不僅不是女孩而且還比女孩多了一塊玉。

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就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寶玉摔玉是因為黛玉沒有玉,其他的姐妹也沒有玉。他把玉摔壞了,便沒有了玉,這樣,他就和姐妹們一樣了。

第二,寶玉覺得黛玉似曾相識,自己有玉,黛玉也應該有玉。

寶玉一見黛玉就說這個妹妹我見過。還說和黛玉只當是遠別重逢。寶玉和黛玉聊天的過程也愉快。寶玉希望黛玉和自己一樣也有玉,和自己配成一對。於是他問黛玉“你有玉嗎”?

寶玉多麼希望這個神仙一樣的林妹妹也有玉,他就找到了自己尋找了好久的靈魂伴侶。可是林黛玉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

黛玉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亦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

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寶玉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 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女兒應該比男子高貴。

林妹妹像神仙一樣,是高高在上的。她有的東西自己沒有才正常,如今神仙妹妹沒有玉,可見這玉不知高低,它應該在林妹妹身上才對。既然不在林妹妹身上,自己也不要它了。


潤楊閬苑


導讀:

俗語說“心有靈犀一點通”,通靈寶玉具有通人性、通靈魂之效,焉能隨意摔打,踐踏。林黛玉進賈府,寶玉與黛玉初次見面,便起風波。黛玉因賈寶玉任性摔玉而傷心流淚,賈母因寶玉摔玉,差點氣昏過去。黛玉第一次進賈府,與賈寶玉從來不認識,她為何落淚?賈府乃富貴人家,有錢有勢,房產、金玉,綾羅絲綢、珍奇古玩數不勝數,什麼樣的珠寶玉石買不到,為何賈母這位賈府的最高領導,因一塊玉而發怒?這裡邊到底有什麼隱情?

一、通靈寶玉的前世今生很神奇,它原來竟是一塊石頭嗎?

  • 石頭成精,動了凡心。一塊石頭其實並不為奇,到哪山上,什麼樣的奇石,只要你敢於冒險,到人跡罕至之處,便很容易找到奇形怪狀之石。從明清以來,頑石者,就像玩古董、玩珍寶一樣,不惜花費巨資,網絡天下奇石。就是現在,靈璧石仍然是大家喜好的收藏對象。但是,賈寶玉落草時銜下的那塊美玉,那可不是一般的石頭。據說,《紅樓夢》記載,女媧補天時,日夜淬鍊適用補天的大石,一共煉造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鍊之後,靈性已通,也就是說這石頭吸收日月精華,隨著年代已久幻化成精了。自然有了靈氣,便能口吐人言,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塊石頭很自餒,也很自卑,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 神話手法,伏線千里。說實在的,誰也不會相信一塊大石能成精,並且還能說話,後來,空空道人根據石頭的凡間經歷,還撰寫了一部奇書《石頭記》。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清朝乾隆年間,家道中落的曹雪芹,為了警示族人,奮筆疾書,結合自己的身世及感悟,“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窮困狀態下,創作出一部奇書紅樓夢》。作者構思精巧,寫法高超。小說中善用神話手法,整部小說,圍繞石頭入世、出世和賈寶玉出生、出家這“一虛一實”兩條主線,全景式展現賈家的榮衰和眾多人物的情感歷程。借石頭幻化成一塊通靈寶玉,這玉就是賈寶玉的化身,將故事人物進行神話運作,增加小說的神秘感和可讀性。通靈寶玉是《紅樓夢》故事情節推演的橋段,也是真實生活中的賈寶玉靈魂寄託。

  • 仙人擺渡,大石幻形。不知又過了多少世,青埂峰下這塊石頭,終於時來運轉。有一天,有兩位仙人,一僧一道一路談笑風生,來到請埂峰腳下,看看天日 還早,兩位仙人就說,在這個地方歇息歇息,再趕路也不遲。兩位仙人,高談闊論,神魔鬼道、風流奇聞、因果報應,否極泰來等話說個不停。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禁精神為之一爽,機會來了。定下決心,要求這兩位高人,渡它到凡間歷練歷練。這真是草木無情,石頭有意。只要你想的到,就沒有辦不成的事。石頭死纏爛打、好話說盡,就說作為石頭,到現在風出雨打、經歷嚴寒酷暑,在這荒山野地,確實受了不少煎熬,懇求兩位幫石頭一把,帶石頭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兩位仙人被石頭磨得 沒有辦法,便答應石頭,攜他去受享受享。那僧便唸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為了提高美玉的價值和知名度,又在美玉上鐫上“通靈寶玉”等字,一到凡間,便會很受寵愛。事實上,寶玉一降生人間,他和通靈寶玉便受到賈家一千般呵護,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真是到了富貴溫柔鄉了。由此可見,賈寶玉摔得那塊寶玉原來竟是塊石頭。

二、賈寶玉任性摔玉到底傷了誰的心,林黛玉為什麼大哭流淚?

  • 美到極致的林黛玉。因該說很多人非常喜愛《紅樓夢》,但是,不少人喜歡寶釵、鴛鴦、襲人、晴雯、紫鵑這些人,對林黛玉頗有微詞。林黛玉的美貌,可以說是《紅樓夢》十二釵裡一等一的外貌,“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賈寶玉初見林黛玉那眼神頓時靜止了,87版《紅樓夢》歐陽奮強演的非常到位,把賈寶玉當時神情全表現出來了。賈寶玉的姨哥、薛寶釵的哥哥薛蟠呆霸王,也隨時閱歷美人無數,哪知,薛蟠見到林黛玉,只是用眼瞟了一眼就即時酥到,不是薛蟠定力不行,確實林黛玉太美了。

  • 絳珠草脫胎幻女體。有很多人,閱讀《紅樓夢》,當讀到林黛玉回到自己的房間,在傷心哭泣時,有人會說,黛玉對寶玉有感情,替寶玉傷心。其實,按照《紅樓夢》第一回描述,原來在神界寶玉和黛玉在到凡間投胎之前,有交集。當時,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說來很神奇,這株絳珠草,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才貌雙全的女體,真是“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語不笑能留人”。

  • 三生石畔生死戀。哪知,這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整天思考,如何報答灌溉之德,難免日久生鬱,纏綿悱惻,不能自拔。不料想,神瑛侍者凡心蕩漾,要到凡間去投胎轉世。絳珠草此時,也不敢怠慢,想方設法趕到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三生石畔,一段情緣、生死不離。絳珠草急於還情,發誓說:‘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 投胎富家,心有靈犀。實際上,石頭隨神瑛侍者投胎賈府,名喚寶玉,絳珠草投胎姑蘇林家,名喚黛玉。有這樣的孽緣關係,寶玉黛玉初見面,寶玉就說好像在哪見過黛玉,實際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為了報答灌溉之恩,黛玉的哭,其實是第一次還淚。這又是神奇之處!

三、賈寶玉初次見到林黛玉,為啥把自己佩戴的通靈寶玉摔了?

  • 賈寶玉性情使然。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寶玉第一次見到黛玉,看到黛玉的衣著打扮、音容笑貌,頓時呆了。好像哪裡見過的?接著又說一些沒有邊際的話,“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你說這不是瘋話嗎。賈母疼愛自己的孫子,忙忙解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接著胡謅:“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一見便作如是語,宜乎王夫人謂之瘋瘋傻傻也。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寶玉在自編自演,自圓其說,著實不著邊際。其實,賈寶玉的性情非常古怪,非一般常人心態。也就是說,你萬萬不可用常人的思維來評價他,日常,他那些姊妹都不敢招惹他。在女孩中混久了,什麼事都能做出來,有時你很難想得到。就在寶玉上香未回來之前,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就提醒黛玉未,你不要去理他,說什麼寶玉“一時有天無日、瘋瘋傻傻”,不要信他就是了。當時也有一首《西江月》詞,點明瞭寶玉的性情。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 兩小無猜,懵懂頑童。當時,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年齡只有六歲,寶玉比黛玉大一歲。你想想看,六、七歲的孩子,能有什麼正行?這時候寶玉正直懵懂時期。有些閱者可能會說:這兩個孩子可能是情竇初生了,看87版《紅樓夢》寶玉的眼神不對勁,是不是“一見鍾情”。大家想想看,這個年齡段,玩心大、調頻搗蛋的事完全可以幹,也不要經大腦考慮,可以隨心所欲。寶玉正直爛漫心思,口心無償,言語和行為是沒有什麼規矩的。那寶玉,看看其她姐妹都沒有玉,這個新來的妹妹也沒有,按照孩童心理,寶玉便認定,這塊玉石很定不是什麼好東西,要是好東西,大家姐妹很定都會弄一個戴上,就像現在,很多女孩喜歡蘋果手機一樣,那是趨之若鶩。寶玉心想,既然不是好東西,那不如扔了算了。大腦一熱,哪管賈母心疼、黛玉傷心呢!


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

四、賈寶玉當場摔玉,當時賈母為什麼嚇壞了?

  • 寶玉是賈母的命根子。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冷子興對賈雨村說了一句話“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賈雨村其實很納悶,“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家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當時賈府的盛世之象,賈母非常清楚,知道,現在榮寧兩府,那些兒孫的品性和素質,將來賈家的持續振興,要考這些孫子輩。所以,他很看中寶玉。又因這寶玉一落胎,嘴裡便銜下 一塊五彩晶瑩的美玉。人都說,寶玉來頭不小,賈母便喜愛如珍寶,把寶玉當作命根子看待,其實,從老太太的角度分析,她何嘗不是在呵護著賈家的命根子呢?

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 這塊通靈寶玉還是金玉良緣的重要物證。千里姻緣一線牽,人的婚姻總有一個信物傳遞冥冥之中的姻緣。第八回,寶釵身體不適,寶玉到梨香院看望寶釵,寶釵對寶玉落草時銜下來的寶玉很好奇,便要來細看,正面有八個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寶釵何等聰慧,寶釵一有個金鎖,上面也有八個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寶玉和金鎖上的字是一對,這便應了那就話”金玉良緣“。寶玉是不能摔壞的,如果壞了,那寶玉的姻緣在哪?賈家的後繼靠誰呢?賈母能不疼惜嗎?


  • 通靈寶玉具有辟邪效果。第二十五回,賈寶玉寄名的乾孃馬道婆進榮國府來請安,因馬道婆貪圖趙姨娘的錢財,就出主意幫助趙姨娘合夥算計鳳姐和賈寶玉,馬道婆給了趙姨娘一些法物,叫趙姨娘放到鳳姐和寶玉的被子底下,馬道婆在家作法,寶玉便胡言亂語、,行為失常,鳳姐手拿一把明晃晃的鋼刀,見雞殺雞、見狗殺狗,見到人就要殺人。三五天過後,鳳姐和寶玉連氣就快沒有了。這時候跛足道人和癩頭和尚來了,那道人口裡唸了幾句,把通靈寶玉拿在手裡摩弄了一會,叫賈政將此玉懸於臥室,即可辟邪。到晚間,鳳姐和寶玉便漸漸醒來。你說神奇不神奇,通靈寶玉還有辟邪這個功能。
  • 通靈寶玉就是賈寶玉的靈魂。《紅樓夢》兩次寫寶玉丟失通靈寶玉,第九十五回,寶玉的通靈玉沒有了,賈府的到處找,有一個人仿製了一塊假玉想騙錢,鳳姐把玉拿給寶玉說,“你的玉有了”,寶玉看也買看,就說“你們又來哄我了”,寶玉和通靈寶玉是相通的不然怎麼叫“通靈寶玉”呢?第一百十五回,寶玉丟失通靈寶玉後,變得糊里糊塗,甚至於飯食不進,到後來,不省人事好像人死去一般。後來,有一個和尚把寶玉丟失的通靈寶玉還回來,寶玉才漸漸好轉。
和尚哈哈大笑,手拿著玉,在寶玉耳邊叫道:“寶玉,寶玉!你的‘寶玉’回來了。”說了這一句,王夫人等見寶玉把眼一睜。襲人說道:“好了!”只見寶玉便問道:“在那裡呢?”那和尚把玉遞給他手裡。寶玉先前緊緊的攥著,後來慢慢的回過手來,放在自己眼前,細細的一看,說:“噯呀!來遲了。”
  • 丫鬟麝月上去輕輕的扶起寶玉,說道:“真是寶貝!才看見了一會兒就好了。虧的當初沒有砸破。”可見,通靈玉與賈寶玉已經合為一體,玉在人在,假如林黛玉剛進賈府,這塊通靈玉就被破壞了,不知道林黛玉的眼淚要多長時間流盡。

結語:

林黛玉進賈府,寶玉任性摔玉其實原因是複雜的,閱讀《紅樓夢》必須採用深度閱讀,多角度分析,才能有所收穫。曹雪芹草蛇灰線、埋伏千里,這種寫作方法值得今人研磨借鑑。


明月壇主


“賈寶玉摔玉”是《紅樓夢》諸多故事裡的經典橋段,這一情節引出了這部小說最為關鍵的兩個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而他們一出場便讓賈府上下為之而恐慌。

從另一方面來說,除去兩人初次見面時寶玉摔了玉,在第二十九回中兩人感情危機與矛盾達到頂峰時寶玉又一次摔了玉,同一情節前後兩次出現,可見作者在此頗有一番良苦用心了。

而為了弄清楚作者用意,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研究文本,基於此,筆者將從兩人初見前後的交代及見面的對話中一步步揭開寶玉摔玉的意義所在。

摔玉前

寶玉走進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

兩人頭一次見面,寶玉竟直接坐在黛玉身邊,原因是當時黛玉約六歲,寶玉也不過七歲,年齡尚小,如此親密也不為過。

再來看寶玉關鍵一問,“妹妹可曾讀書?”,可見寶玉平日裡家教甚嚴,讀書對他來說是一等一的大事。這是為何?作者已於前篇經冷子興交代過:

一是賈家作為詩禮之家,沒有不善教育之理;二是賈家因祖上輝煌世襲皇恩,但每襲一代品級會遞減,到賈璉賈寶玉這一代已結束,賈璉開始買官,那麼“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被寄予厚望,自然少不了要發奮讀書。

再看寶玉問黛玉表字,黛玉道“無字”,寶玉笑道: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好。

“顰”是皺眉之意,“顰顰”用來形容林黛玉憂愁之態。此處有批語說:

黛玉淚因寶玉,而寶玉贈曰“顰顰”,初見時已訂盟矣。

前世“絳珠仙草”的林黛玉“還淚”而來,“木石前盟”已在寶玉心中埋下。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兩人初見時互稱“曾見過”也就不足為奇了。這都是前世姻緣的今生對照。

緊接著寶玉發出終極一問。

“可也有玉沒有?”

(黛玉)回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亦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

玉是賈寶玉的命根子,也是得寵於賈母並被給予家族希望的原因,但他現在所想的是,要是眼前的這位妹妹也有一塊玉,按中國人的傳統說法,這就是天生的一對,地設的一雙,是天作之合,於是,他發出這樣的疑問。

可是黛玉沒有,也不可能有,我們知道,有這塊玉的人是薛寶釵,當然這是後話。

所以,從寶玉摔玉前的文本中,我們看出:寶玉摔玉是為林黛玉而摔,為“木石前盟”而摔;而當著眾人包括賈母的面,說明寶玉很受賈母溺愛;也從側面反應出了他乖張和愚頑,以及不願受家族希望之累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讀書。

摔玉後

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就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也難怪前面黛玉對二舅母王夫人說,“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賈寶玉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最喜在內幃廝混”,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濁臭,而每每被打的吃疼不過時,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

況且來的人是神仙似的林妹妹,連她也沒有玉,要說這玉通靈,豈不是騙人的謊話,所以,寶玉也不要。

接著便是林黛玉為此第一次“還淚”,襲人安慰她說:

姑娘快休如此,將來只怕比這個更奇怪的笑話兒還有呢!若為他這種行止你多心傷感,只怕你傷感不了呢,快別多心!

賈寶玉從小就有這樣的毛病,文中叫“痴狂病”,後文也經常出現這一現象,更多的是發生在林黛玉身上。而這一切的根源便是,賈政當年試他將來志向,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卻只抓些脂粉釵環。

於是,在賈寶玉的眼裡,從沒有“男尊女卑”的世俗觀念,他一視同仁,相比於濁臭的男人,更青睞於閨中女兒們。

再往後便是討論這玉的來歷和上面的字跡,當然這也是為後面“金玉良緣”和寶玉第二次摔玉做鋪墊。

因此,從摔玉後來看,便是為引出林黛玉進賈府為賈寶玉“還淚”,也反應出寶玉對“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無比痛恨,進一步深化了小說主題“為閨閣昭傳”,同時與後文寶玉第二次摔玉遙相呼應,突出寶黛愛情悲劇。

結語

寶黛愛情從兩人第一次見面就埋下了隱患,而這一隱患就藏在寶玉出生時所銜之玉里。寶玉摔玉這一行為,除去側面所指,其內含便是向人昭示著“金玉良緣”的最終悲劇,也向人表達了他對黛玉忠貞不渝的愛情。


苔花文軒


曹雪芹傾盡了十年的心血,打造了一部傳世經典之作------《紅樓夢》。可惜的是,還沒有寫完,他就因病去世了,給後人留下了無窮的遺憾。(後四十回,是高鶚所補)

主人公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被黛玉的美貌所震驚了。且看寶玉眼中的林妹妹的樣子。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施勝三分。

寶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外表柔弱,貌比西施的妹妹。於是,他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然後問長問短起來。他認為“玉”是一種貴重物品,他有通靈寶玉,林妹妹那樣一個神仙似的人物,一定會有,也應該有的。

當他聽說林妹妹沒有的時候,他頓時發起痴狂病來,把玉摘下來,狠命摔去,並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寶玉第一次見到黛玉的時候,他還很小,只有幾歲。我們都知道,小孩都有從眾心理,認為別人有的才是好東西。自己有,別人都沒有的,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不要也罷。這是其一。

其二,既然大家都認為通靈寶玉是罕有的物品,非常寶貴。那麼貌美如花,勝似西施的林黛玉也應該有。她沒有,就說明通靈寶玉不通靈,不要也可。

作者曹雪芹如此寫,主要有以下意思:

一、寶玉與眾不同

賈寶玉,和別的男人不一樣。在那個時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庸,地位是相當低的。賈珍父子和賈赦父子,根本就沒有把女人當回事,只是把她們看成是尋歡作樂的玩物。

而賈寶玉則不是,他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見了女兒就清爽,見了男人就覺得濁臭逼人。

其他男人,如賈雨村,都是追逐名利,不惜一切往上爬。而賈寶玉則不然,他不願意和這些人打交道,甚至連見面都不肯。史湘雲說他應該和這些為官做宰的見見,也學些仕途經濟,他就惱了,說要史湘雲別出去坐坐。

通靈寶玉是何其珍貴的東西,有多少人渴望都得不到,他卻視為討厭的玩意,一點都不稀罕。

二、寶黛愛情不會一帆風順

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見如故,彼此傾心。可是,賈寶玉身上有世間無比珍貴的東西------通靈寶玉。而林黛玉身上卻什麼都沒有,無法與她的寶哥哥匹配。這就註定了寶黛愛情不會有什麼結果。

在封建社會,官宦之家兒女的婚姻大事,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彼此相互提攜和照應。賈家人口眾多,賈珠和賈璉娶的媳婦,家庭背景深厚,都屬於豪門望族。

而林黛玉雖出身書香門第,怎奈命薄,她無父無母,孤身一人,寄居在外祖母家,形單影隻,怎麼可能和她們相比。所以說,寶黛愛情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可望不可及。

寶黛是小說《紅樓夢》的主人公,作者曹雪芹在他們倆身上,是給予了自己的理想的。

他們倆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牢籠,不顧世俗人的眼睛,追求自己的愛情。說明了當時的青年男女,對封建思想和禮教的已經產生了不滿,具有反叛精神,是值得同情和讚頌的。

我是作者飛雪迎春666,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和留言。


飛雪迎春666


寶玉覺得林妹妹這樣神仙一樣的人物都沒有玉,由此可見這玉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於是寶玉就把玉給摔了。

寶玉對黛玉有好感

寶玉和黛玉初次見面兩人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似乎以前見過。寶玉見了黛玉就問她,有沒有玉。黛玉客氣的說,那玉是稀罕物,豈是人人都有的?寶玉並未察覺黛玉在誇他,他反而生氣。(不是生黛玉的氣)他說了這麼兩段話:

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在寶玉看來,林妹妹是配得上一個“玉”的,可她沒有,那就是說這個玉不是什麼好東西,既然不是好東西,那砸了它也是可以的。他和黛玉一見如故,對黛玉好感倍增。他有塊通靈寶玉,既然叫“通靈”,那它應該能和黛玉身上的玉“通靈”呀!可惜黛玉沒有玉,於是寶玉就很生氣,他覺得是這塊玉使得他和林妹妹不那麼有緣了。



寶玉摔玉的情節看起來似乎很奇怪,那曹雪芹為什麼這麼寫呢?

1.暗示寶玉和黛玉的愛情

我們看到寶玉和黛玉見面時內心的想法,就知道這兩人一定會戀愛的,《紅樓夢》後面的情節也證實了我們的猜想。從第三回裡,我們猜到了寶玉和黛玉會談戀愛,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產生新的疑問,那就是寶玉和黛玉最終能走到一起嗎?“寶玉摔玉”這一情節剛好給了我們答案。

寶玉和黛玉內心都有見過對方的感覺,這就在告訴我們寶玉和黛玉有緣分、情投意合、心意相通,可他們任然走不到一起。他們的感情敗給了現實,現實就是寶玉有“玉”,而黛玉卻沒有。事實也確實如此,寶玉沒有娶黛玉,而娶了寶釵。



第三回跟九十七回《黛玉焚稿斷痴情》有相同的地方。寶玉為什麼摔玉?那是因為,他覺得黛玉既然沒有,那就是說這“玉”不是什麼好東西。可黛玉卻沒有懂寶玉的心思,她覺得是自己惹得寶玉發狂摔玉。第三回裡,黛玉誤解了寶玉,黛玉去世時也誤解了寶玉,這究竟是巧合還是高鶚猜到了曹雪芹的意圖呢?儘管有人說高鶚續作的《紅樓夢》不好,可沒人說《黛玉焚稿斷痴情》這一節寫得不好。

2.暗合寶玉對女性的評判

寶玉有句經典名言:“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覺得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有人估計要問了,這跟“寶玉摔玉”有什麼關係呢?

寶玉說:“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寶玉為什麼不說家裡兄弟都沒有呢?寶玉的話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呢?你們說玉是個好東西,它還“通靈”,可家裡姐妹沒有,連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沒有,那它怎麼能算好東西呢?這“玉”,它配得上姐妹們嗎?



3.表現寶玉的性格

《紅樓夢》第二回是這麼說寶玉的:

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痴,種種異常。

寶玉一聽黛玉說她沒有玉,他立即就發起狂病來,這是寶玉的“暴虐浮躁”;賈母騙寶玉說黛玉也有,只是她母親死了帶走了而已,寶玉一聽就信了,這是寶玉的“憨”。在我們看來,寶玉摔玉實在是“異常”。



《紅樓夢》真是常讀常新,我每次讀都能讀出新的感覺出來。另外,我也總結了一個道理,讀《紅樓夢》一定要細心加動腦,否則便是白讀。曹雪芹筆下那些越是奇怪的情節越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等你想明白了,那便是一大收穫。


睡前讀書


個人覺得,在《紅樓夢》中描寫的賈寶玉摔玉行為,只是一個富貴窩裡長大的熊孩子真性情的表現。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本書……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兩個人都還只是幾歲的孩子。

賈寶玉直到賈府被抄家止,貫徹始終的,都是一個被寵壞了、不知天高地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貴閒人”、“無事忙”-曹雪芹是想通過賈寶玉這個男主角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著一個家族、一個人的命運,怎樣的從盛到衰:從花紅柳綠、鮮花著錦的頂峰急轉直下、直接把一個美麗的世界摔爛、直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狀態。因此在寶黛初見時,寶玉心態很正常-賈府還正在富貴的巔峰徘徊:賈二少爺還是那個視錢財為糞土、以為世界上所有人、所有家庭都應該跟他所處的環境一樣的熊孩子:連他自己這樣的“廢物”都有寶玉,那麼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就只能、也應該配有比他的寶玉更好的寶貝……

在《紅樓夢》一書中,我們作為讀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女主角林黛玉的成長軌跡……越長越大,越明白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不由己的無奈和尷尬。於是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霜逼”之中走出來的林黛玉代替了那個年少輕狂的林妹妹。但賈二少爺並不知道他自己的明天已經不是自己的明天了。他還是有著不輕的少爺病、而且病得不輕……依然任性妄為、依然不管不顧。

因為林黛玉沒有跟他一樣的寶玉就賭氣-想摔玉時就摔玉、想博晴雯一笑就不惜撕爛那一把把珍貴的扇子,絲毫沒有考慮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賈寶玉摔玉之前,周圍都是一片迎接林黛玉這個遠來貴客的祥和、歡樂氣氛;他一摔玉後,所有人都去呵護、善後,都忘記了那個無辜躺槍的林妹妹的尷尬。他不知道他一時任性討好的晴雯,會因為被其它人妒忌而受到中傷,最後病中被趕出大觀園,悲慘的死去。

賈寶玉一直活在他自己的夢中,如果可以選擇,他當然寧可活在這樣的夢中,永遠不要醒來。在書中賈妃省親的環節中,林黛玉代賈寶玉所作《杏簾在望》其中兩句:“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就非常形象的說明賈寶玉這樣的“真性情”。





聖鬥士曉楓


我認為賈寶玉摔玉在文中當時以賈寶玉的心情來看,確實有發洩的成分,認為自己是與別人不同,因此而生氣,但是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曹雪芹在描寫這一段是不僅僅是想表達賈寶玉當時的心情,也是為後文中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緣段及林黛玉的早逝做了鋪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賈寶玉最後的命運。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就說明了林黛玉和賈寶玉二人之間勢必會有一段情感糾葛,林黛玉原本是天上的絳珠仙草修煉而成,而賈寶玉的前身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在神瑛侍者的灌溉下,絳珠仙草得以修煉成仙,為償還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絳珠仙子願下凡將一世的眼淚償還於神瑛侍者。因此,二人的結局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也就跟文中賈寶玉摔玉的行為相呼應,玉落而碎。林黛玉流盡一生眼淚,在寶玉大婚之夜,淚盡而亡,魂歸蓬萊,寶玉,黛玉之間緣斷。

而第二重,則是賈寶玉最後的命運,賈寶玉在賈府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賈寶玉不愛讀書,只喜歡與姊妹一道玩耍,但到了後期,盛極一時的賈府敗落,賈府被抄,眼見著王熙鳳慘死,賈寶玉瘋癲後出家,從此世間再無賈寶玉。

因此我個人覺得,賈寶玉的玉不僅僅是一個實物,更像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而在賈寶玉摔玉的那一刻,實玉雖未摔碎,但命運的玉石已在那一刻逐漸開始有了裂縫,知道最後徹底消亡。


一屜湯包


📚奈何天認為:寶玉摔玉,摔的是對命運的抗爭,對當下社會的不滿,對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憧憬。


一、女尊男卑的心態。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那麼高貴的女兒沒有玉,自己那麼低賤的男人不配有玉。

寶玉第一次和黛玉見面,就表露出了女尊男卑的心思。

寶玉問黛玉:你有沒有玉啊?黛玉說:這個一定是一件稀罕物,我沒有那個,再說了,想來這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哦。

接下來寶玉的反應嚇了黛玉一大跳。

【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寶玉滿面淚痕,哭道:“你們瞧瞧,家裡就只有我一個人有,姐妹們都沒有,我本來就覺得已經很沒趣了。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見這不是個好東西,我也不要了。”

寶玉這一哭,有兩層意思:①女孩都沒有,就我一個男孩子有,不公平。②我有,黛玉妹妹沒有,不公平。

好一頓傷心啊,賈母可是把寶玉當成心肝寶貝的,怎麼忍心看孫子哭啊,為了平復寶玉的心情,連忙哄騙著說:你林妹妹原來有一塊玉呢,只不過她的母親去世前,捨不得黛玉,就將那塊玉帶了去了,別哭啦,我的大孫子哎。

此時此刻,可能賈母還未完全參透寶玉的心思

寶玉常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脫濁沫而已。

二、雙玉不平等心態

【1】大觀園中,主子身份的人,只有寶玉和黛玉名字中有玉,兩人因為木石前盟,是平等的雙方。現在一個有玉,一個無玉,明顯不平等。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

雖然寶玉和黛玉此時年幼,他們的初次相見,滿足了所有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一見鍾情的願景,不由得感慨,青春多美好,初戀多美好。

【一語未了,只聽院外一聲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懞懂頑童。心中正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臉似桃瓣,睛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黛玉心裡想:好生奇怪,我想在哪裡見過一樣,怎麼感覺如此眼熟

寶玉竟也說:這林妹妹彷彿在哪裡見過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認識的,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兩人不由得唱了起來: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記得嗎?

好像那是一個春天我剛發芽

我走過沒有回頭我記得我快忘了

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記得嗎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盛開如花我唱歌沒有對我但我記得可我快忘了

......

這一刻他們彷彿已經見了三生三世

【2】神瑛侍者與絳珠仙子的前世今生。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當時的赤瑕宮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所以這絳珠草才得以存活。

後來受到天地知精華,雨露的滋養,漸漸修成了人形,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但是她始終有一份心思,因為沒有辦法報恩,所以內心鬱結不淨,鬱鬱寡歡。

又恰逢神瑛侍者想到凡間去經歷一番,就到警幻仙子那裡排隊掛了號。

恰巧絳珠仙子也報名登記資料,警幻就說:絳珠仙子,我聽說神瑛侍者要去凡間,剛好你不是有灌溉之情要還願嗎?不如趁此機會倒可了結的,你準備怎麼了結啊?那絳珠仙子道: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這賈寶玉乃神瑛侍者投胎,林黛玉就是絳珠仙子到了人間的名號。

三、反“金玉良緣”心態,摔玉暗示了寶玉黛玉之戀將會是一場虐戀,沒有圓滿的結局

【1】黛玉沒有玉,也沒有鎖。寶釵有金鎖,史湘雲有金麒麟。玉成為金鎖或金麒麟做“金玉良緣”文章的道具。為了打破“金玉良緣”的宿命,所以要摔玉。

在世俗的眼裡,“金玉良緣”是人間佳話,卻不知“木石前盟”才是情真意切。神瑛侍者和絳珠草的三生三世情緣。一段紅樓夢是寶釵的金玉之夢,也是黛玉的三生之夢。

可是,一見鍾情終究抵抗不了命運的安排。

“金玉良緣”得逞,“木石前盟”毀於陰謀。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說的也是林黛玉的結局。

【2】摔玉暗示著將來玉會丟失,寶玉丟了玉、暗示寶玉丟了黛玉。

怡紅院海棠冬季開放,賈母、王夫人等眾俱至怡紅院賞花妖,王熙鳳病中派平兒送來紅綢避邪。眾人走後賈寶玉之通靈玉即丟失,遍尋不見。

忽然聽說賈母要來,就趕緊出來迎接,在急急忙忙換衣服的時候,沒有將“通靈寶玉”掛上。後來發現沒戴。襲人回頭去找,麝月、秋紋到處追問,沒人知道,大家都覺得中了邪了,因為自打寶玉生下來起,這塊“通靈寶玉”就沒有離過寶玉的身。就連大觀園裡姐姐、妹妹、姑娘、丫頭脫了衣服也混搜了一遍,毫無蹤影。

林之孝去測字,說是在當鋪裡,王夫人派人去查問,也沒有下落。邢岫煙請妙玉扶乩,說是在青埂峰,也沒有找著。

玉不是被人偷走的,那是自己“離家出走了嗎?”

顯然,這塊“通靈寶玉”生氣了。你們沒有看管好“我-通靈寶玉”,我自然會發威,通俗點說:我要給你們點“colour see see”!!!

怡紅院那幾顆本來已枯萎的海棠,在冬季忽然開花了。這是通靈寶玉丟失的預兆。

自從丟失了通靈寶玉後,寶玉終日懶怠,說話也糊塗了。一日呆似一日,也不發燒,也不疼痛,只是吃不像吃,睡不像睡,失魂落魄,只管傻笑。拿現在的話說,估計有些精神分裂的症狀,也是可憐見兒的。

“通靈寶玉”丟失的時候正是海棠開花的時候,當時王熙鳳和探春都看出了這花開得必有蹊蹺,寓意非祥,預示著賈家要出事了,寶玉要出事了。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姐妹們都紛紛離去,寶玉日日嗟嘆以至最後出家。

【3】寶釵與寶玉完婚,封建社會的家族的強大精神枷鎖,金玉奇緣戰勝了木石前盟,包辦婚姻戰勝自由戀愛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玉寶釵完婚的同一天,林黛玉香消玉殞,象徵著所有的美好在醜惡的封建枷鎖下毀於一旦。前世的緣今生了結。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奈何天認為:摔玉的情節,將作者的無奈、悲憤、抗爭、吶喊,藉助賈寶玉淋漓盡致地宣洩了出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躍然紙上。

#青雲計劃##我要上頭條#


奈何天讀書


(一)玉佩等玉飾品,是世俗裡尊貴的象徵

在紅樓裡,玉首先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寶玉含玉而誕,由此被堅信“有來歷”;和尚說寶釵的金,須用玉來配。金是富,玉是貴,金玉是門當戶對的,是被世俗欽羨的良緣,用現代話說,那叫強強聯合!

黛玉前世是草。今生又是薄命人——“上無爹孃教導,下無兄弟姊妹扶持”。這樣的命運,在世俗眼裡,是跟玉沾不上邊兒的。

所以一見面,黛玉便說了:“想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意思就是一種“不配”,世俗眼光裡的玉,黛玉坦言自己不配有!

寶玉登時痴了,第一反應便是狠命摔玉。

這其實就是曹公在借寶玉直抒胸臆:心中以情為本,蔑視階級富貴!畢竟,此書的意旨,乃是大紙談情!

這一思想,在初遇秦鍾時,表達的最為直白。

“可恨我為什麼生在這候門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儒薄宦之家,早得與他交結”!他與秦鍾之間,差在門第。所以他恨自己門第富貴!

寶黛初會摔玉,亦同此理。

此時兩人都年幼。孩童的心思是澄淨透明的。愛極了這個“神仙妹妹”,便要求自己有的好東西,她也有。黛玉自言不配有玉,他便恨極了那玉,摔了了事!

那玉,是世俗眼裡尊貴的代表!摔玉,便是對世俗階級的厭棄吧!

(二)摔玉,是寶玉對愛情本能的選擇

寶黛初相會,寶玉便因為黛玉無玉,狠命摔了去,此時,還可以認為年齡尚小。

但是十幾歲以後,又因為黛玉一句氣話,再次摔玉,不僅摔,還狠命去砸,打定了主意要砸爛了了事。這,便是對愛情的選擇和心志了!

背景便是“金玉良緣”的傳播。本來寶黛兩小無猜,凡事略無參商!卻因為來了個金鎖,引出多少煩惱眼淚愁緒來。

偏是那個年代,多少事心裡明白,卻是一句也不能說出口來!

日日沉心,黛玉便在賭氣時,不自覺的說出“哪裡像人家,有什麼配得上呢?”

黛玉真認為自己配不上嗎?非也,黛玉這姑娘,不是那妄自菲薄的!但面對富貴逼人的金鎖,患得患失、自卑敏感,卻也是愛情的常態!恰是這狀態,讓寶玉心疼又無力——“你就是因為不放心……”。

寶玉心裡明白,根源就在這塊玉上。一塊頑石,卻因為有了玉的幻象,生生令自己,與心上人隔開了一道塹溝。

只怕平日裡,寶玉早恨了這玉。這次又聽黛玉說了“不配”,心疼惱怒無力之下,唯有借摔玉砸玉來表明心跡:不是說“金配玉”麼,我砸了它,你總該懂了吧!

(三)品格之玉

這玉佩,在曹公筆下是假玉。那“罕物”在世俗眼裡是尊貴。但在書裡,卻被設定為幻像。

它的本質,是無才補天的頑石一塊!但是,世人不知,只當寶物護著,多諷刺啊!

書裡,也寫了真玉。真正的無價美玉,是品格。卻都被隱在了名字裡:黛玉,妙玉,紅玉……這些真“玉”,世人卻都是不識的——“得了玉的益兒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假作真時真亦假啊!

無怪乎作者泣血哀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悠然廬


人分三六九等,寶玉的通靈寶玉是先天得來的,通靈寶玉有通靈、補天、除邪崇、療家疾、知禍福的作用,且寶玉又是從大荒山得遇神力,下凡造劫歷世來的。而且寶玉第一見黛玉,二人惺惺相惜,都覺得從前見過,這又印證了當年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還淚之說。所以當寶玉得知獨自己有玉,黛玉卻沒有時,便發起痴狂病來,要砸玉。後文寶玉還說過一句話:連人的高下不識,還管它通靈不通靈呢。

這樣寫的作用就是,把黛玉和玉聯繫在一起,後文寶釵也和玉有聯繫,所謂金玉良緣。寶玉黛玉寶釵三位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議前五回逐字逐句的看,才好聯繫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