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

長春晚報記者 呼特

2月24日,我市中小學2020年春季學期的第一天。和以往的開學不同,這一次大家一起迎來了“雲開學”。雖然是網上授課,但是在老師們前期的細心準備下,學生們的“開學”第一天依然豐富多彩。傳統的升旗儀式不能少,學生們在家通過電子屏幕觀看升旗、高唱國歌,國旗下的講話讓大家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假期生活的分享環節也是學生們期盼的,已經一個假期沒見的孩子們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對校園生活的渴望;從“剪紙”開始的開學第一課讓學生們新奇;啟動“閱讀周”讓孩子們逐漸找回學習狀態……網上授課不僅有數學、語文、英語、體育,還有學校的特色課程以及心理小課堂、防疫知識小課堂等等,讓學生們宅家“開學”也收穫滿滿。

我市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


用剪刀“剪開”新學期第一課(小標題)

腰十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不是數學、語文、英語,而是要拿起剪刀“剪開”新學期的第一課。“剪紙一直是學校的特色課程,開學前,美術老師將剪紙視頻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們可以多多練習,最終剪出一個滿意的作品。”該校老師和記者介紹,此次美術老師上傳的視頻,以抗擊疫情為主題,有醫護工作者、有“祖國加油”字樣等等,學生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圖畫作為學習素材。

“通過剪紙的方式,讓孩子們瞭解到疫情相關的信息,激發孩子們感恩奉獻精神,增進愛國主義情感,同時也樹立大家科學防疫的信心。”腰十小學的老師告訴記者,新學期開始,雖然是居家學習,也希望同學們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規律飲食、保證睡眠、防控近視、注意衛生、適當運動。也可開展一些適宜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在家庭環境中進行的親子活動。

在家也要穿校服、佩戴紅領巾(小標題)

朝陽實驗教育集團朝實校區的升旗儀式在7時30分就開始了。“雖然此刻,我們不能集結在操場裡、國旗下,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在線上完成這場升旗儀式……”在朝實校區六年四班王一航同學的“主持”下,一場線上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出國旗;升國旗,奏國歌,2-6年級少先隊員敬禮,一年級同學行注目禮;

唱國歌……每一個環節同學們都認真地完成。

記者發現,我市大部分中小學都舉行了線上升旗儀式,學生們身著校服、佩戴紅領巾,在電子屏幕前觀看升旗,並高唱國歌。也許這歌聲,除了孩子和家人,老師和其他同學都聽不到,但是大家也沒有絲毫的馬虎。“升旗儀式給了孩子滿滿的儀式感,讓大家知道了開學了,尤其是校長講話,給孩子們很大的鼓勵。”家長陳女士陪著孩子上了一天的網課,對早上的升旗儀式印象最為深刻。

文化課、體育課、手工課、心理課……網絡授課內容更豐富(小標題)

“孩子讀書、上課的時候都在臥室的書桌前,等到體育運動環節或者是做手工,我們就到客廳裡,通過投屏把素材投到電視上,孩子在客廳運動也更合適。”家長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把孩子的課程大體分為兩部分,在兩個不同的地點完成,也讓孩子意識到,只要坐到臥室的書桌前,就是跟在學校的課堂上一樣,要認認真真的聽課。如果是體育運動類,就可以到客廳來完成。

郭女士說,陪孩子學了一天,覺得網絡授課在現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孩子們在家宅了一個多月,雖然有作業、我們也會自己制定一些學習計劃,但是也不如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的效果好。今天一天下來,孩子自己也覺得很有收穫,挺開心的。”郭女士說,起初她還擔心孩子坐不住板凳,或者在家不認真學習,不過當屏幕另一端的“主播”老師一上線,孩子們都能擺正態度,認真學習,這也讓家長們很放心。“體育鍛煉的時間還挺多的,可以說是勞逸結合。”郭女士說。

我市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


開學第一天,分享假期生活少不了,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和老師、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手抄報、假期收穫;很多校長也在24日給同學們送出新學期寄語。“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此時,我們每一個人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為少先隊員,我們也在響應國家的號召,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市第一實驗中海小學校長楊波在開學寄語中表示:新學期來臨,此刻,你正坐在電腦前,和老師、同學們經歷一場別樣的學習,這是共同戰“疫”下,全國中小學生面臨的特殊一課。“我相信,這樣的開學方式將成為你人生中最難忘的記憶。”楊波表示,在新的學期,希望學生們有強健體魄,能嚴格地要求自己,珍惜當下,熱愛自然,關愛生命;努力學習,能研製出一劑良藥,治癒疾病,撫平創傷,給人力量;胸懷大愛,做最好的自己,挺身而出,不吝付出,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