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手記:疫情期間,一位抑鬱症患者說他決定活下去

心理諮詢師手記:疫情期間,一位抑鬱症患者說他決定活下去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民抗疫,守望相助。南都語聞也收到不少關於抗疫故事的來稿。現精選刊發,以饗讀者。

疫情期間,一位抑鬱症患者說他決定活下去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手記

(一)“李老師,我覺得我們的諮詢這周可以結束了。”

2月21日上午,我收到小江的微信留言。

小江是一名大三學生,從高中時就有抑鬱傾向,半年前找我開始網絡諮詢。

我回復了他一個笑臉的表情,然後問他:“可以說說你最近的情況嗎?”

不一會,收到他發來的一段文字:

“疫情期間,我就待在家裡,學校開不了學,我可以心安理得宅著。高中同學群裡傳出我們高中的語文老師,一家三口都被感染了,他兒子在讀博士,也不知道最終能不能治癒……同學群裡一片唏噓感嘆,我平時很少發言,只默默在心裡祝願老師一家能早日轉危為安。

閉門不出,我反而心靜了很多,之前一直擔憂焦慮的保研問題,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我關注疫情,看到那些逝去的生命,他們生前身後的故事,突然意識到,一個人,他的生命是自己的,但這條生命的存在或逝去,對於他身邊的人,卻有著無法想象的影響……我和您說過,我之前多次想到過輕生,我覺得活得一點都不快樂,也沒有任何意義。我一直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感受裡,從來沒有釋放他,允許他抽離出來看看周圍,去感受世界。我想我這段時間想明白了您以前和我說過的抽離及上帝的視角的意思了。”

我回復他:“一個人的生命屬於自己,但這條生命的存在卻對身邊的有著無法想象的影響。相信你今天的感悟,對你今後也會有很深遠的影響。”

“嗯嗯,是的。”他迅速回復了這句話,也附上一個笑臉。

最後我們互道平安,這個案例劃上了一個句號。

(二)

小江是我接訪的來訪者中為數不多選擇用網絡形式進行的。

他的原生家庭是他抑鬱的很大成因。

小江的父親很好面子,脾氣暴躁,經常情緒失控,無端就會發火。小江學習很刻苦,學習成績從小到大一直名列前茅,但即便如此,小江說,他的整個成長過程,還是經常莫名其妙挨父親打罵。

小江說,多年來母親一直選擇隱忍,丈夫打罵完,她才敢走近兒子身邊,檢查小江身上的傷痕,然後無聲地落淚。

小江總記得母親心疼又無助的表情,他說有時覺得媽媽比他還還可憐。

好在學校的老師對小江都很好,小江靠著這些支持,以理想的成績考上了一所省重點大學。

每週一次的諮詢,我曾多次聽小江對我講起他的小學、中學和大學遇到的好老師對他的鼓勵和支持,顯然,他銘記這些知遇之恩。

很多時候,我靜靜聽他傾訴,引導他多講一些記憶裡這些溫暖的時刻,然後問他當時的感受,及現在回憶起來當下的感受。

一個內心絕望的人,很多時候就是靠體內還存留的那些星星點點的火光,抗過冰冷長夜的。

抑鬱症的康復之路是一個曲折而複雜的歷程。來訪者需要對自己的致病心理有準確認識,並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生活、醫療條件有保障;並且能得到足夠的社會支持。即便這些條件都具備,來訪者還要用本人的求生欲和自知力與抑鬱打一場持久之戰。

諮詢過程中,我從來沒有說教過,沒有問過小江“如果你輕生了,在意你的親人和師長朋友會有多傷心”之類的問題。我知道,這需要來訪者自己去感悟。猶如一隻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才是新生。

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對抑鬱症來訪者,心理諮詢是藥物治療之外的輔助手段。諮詢過程中,“陪伴”其實特別重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都不應該是心理諮詢原本的模樣。來訪者的內心的衝突和需求被“看見”,便能增加他直面的勇氣,因此迎來光明。“偶爾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特魯多醫生的這句墓誌銘,同樣適用於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不僅是一個“治療者”,更多時候是一個“助人者”“安慰者”“陪伴者”。

心理諮詢,如同培育植物的過程,潤物細無聲,然後靜等花開。

(三)

庚子鼠年春節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計劃。居家隔離、等待開學的日子,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感染人數的不斷攀升、那些驀然逝去的生命……給很多人的心理帶來了無可避免的衝擊。

但這突然閉門謝客的日子,也給了很多人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比如小江。

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多,才有瞭如此深刻的領悟。

人生無常,但很多時候,人性的自戀卻往往被無限放大,乃至產生一種幻覺:我的人生一定要按我理想的狀態存在。

如果做不到,就轉向向內攻擊——那就是我不行,我不夠優秀,我沒有價值,甚至,不配活著。

也許當人類經歷過在災難來臨時措手不及、束手無策的痛苦之後,痛定思痛,才突然意識到,原來,生命是如此渺小和脆弱。

這種自戀的打破,才有助於一個人從內心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很多事,是我無法掌控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度過我們的劫後餘生?

生命中,以前,有哪些是值得我們珍存的?今後,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在意的?

善待生命,不光因為曾給予了我們溫暖和星光的人,我們還要回報;未來有那麼多未知的美好還值得期待,激流險灘等待我們去跨越;更因為我的存在,那些真正愛我們的親朋,會欣慰和心安。

這何嘗不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呢?

心理咨询师手记:疫情期间,一位抑郁症患者说他决定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