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的友情,沒那麼多互動,合適嗎?

尋找我的心靈空谷


你好,我是火柴柴火

1、成年之後如果有一些朋友離你越來越遠,這並不代表你們之間不再是朋友,只不過是各自都為了各自更好的發展而去努力。因為成年之後進入社會,需要經歷的考驗更多了,更多時間都花費在怎麼打拼事業打拼家庭上。

2、如果你和你的朋友認識了好久,幾年十幾年,無論是誰都不捨得放棄這段友情,這是每個人都花時間花精力交的朋友,可以在一起談天說地。就算很多朋友很少聯繫,可能遇見急事才不來想開自己的朋友,但是如果真的見了面,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你們並不會覺得生分,而是有一種懷念的感覺。

3、在我看來友情真的很重要,大多數時間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朋友,因為朋友是你可以敞開心扉訴說情感的人。就算成年了,只要保持著你自己的習慣就好,如果你真的覺得雙方之間沒那麼熟悉了,只要約出來好好鬧一場,什麼顧慮都沒有了。只要是三觀相同的人,無論什麼時候相遇都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火柴柴火


作者你好,我是一位93年江蘇蘇北的小夥子,目前畢業三年在上海工作(這不是自我介紹,是我的敘述背景)。對你的提問我深有感觸!

我來談談我對這個現象的感受。

首先,成年就意味著長大,長大就帶了各自面對的現實壓力,我有四個發小,都是光屁股長大的,一直到初中畢業都在一起上學,我們生活在農村,後來一起到縣城上的初中,好不誇張的說就跟親兄弟一樣,很多人都羨慕我們。後來兩個初中畢業選擇去打工,我們三人上了不同的高中,再後來有兩個上了大專,我上的本科,一晃10多年過去了。當初上初中的兩個已經都有兩個孩子了,他兩的婚禮我們都還在上高中的時候,一個上大專的去年國慶結的婚,也都全國各地往回趕我和另一個估計也快了。說了這麼多,我沒有提到我們一起過來的辛酸苦辣,多少年風雨兼程,誰過得好不好,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時光是確實歡樂,但我們都不得不步入我們的未來。今年過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們幾個人都在老家,大家在縣城都有房子,有的一家老小都在縣城也選擇在老家,弟兄五個天天在家,一起做飯喝酒打牌,把所有的生活煩惱都拋之腦後。

現在我來說說作者的苦惱吧,首先你和你的朋友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壓力,可能作者是個敏感的人,對所有細微的舉止和話語都會不自然得記下心裡,而你的朋友可能是大大咧咧的人又或者也是敏感但比較“硬派”的人,我說的硬派是指不會糾結你們關係因為成長帶來的變化,不會把你認為的情感問題吐露出來,他可能覺得對他解決現狀沒什麼幫助。還有一點很重要,錢得問題!其實這個度很難把控!再好的關係都會因為錢而最終不和,所以我不多加解釋了!

最後,希望你能充實自己的生活,積極得面對你成年後的所有煩惱和壓力,也希望你和你朋友的關係永遠槓槓的!最後附上去年參加發小婚禮的照片!希望不要被他看到,哈哈!





我是你的柱哥啊


成年後的友情永遠是留在心裡的比講在嘴邊的珍貴。我們現在平常聯繫經常是在玩遊戲時,一起聊天打哈哈,互相吐槽也沒人去在乎輸贏。

我發現,我身邊的人大多喜歡一起吃飯、喝酒、唱歌,個人五音不全,就算跟著去唱歌一般也是在旁邊歇著,聽他們唱。

上次大學舍友聚會,湖北、安徽、河北,說聚還是很容易就聚到了一起,大家講講這幾年的事,還是挺開心的。

友情這個東西說珍貴也珍貴,說廉價也廉價,關鍵還是看人。你看重,對面也得看重,那才叫友情,不然只能叫人情。

這終歸是個人情社會,同時中國有句老話“窮在鬧市無人知,富在深山有人尋”。就拿我高中同學來說,高中畢業後各奔東西也沒見過幾次面,同學情肯定有,真正還聯繫就一兩個。按說高中情誼是很純粹的,沒有勾心鬥角,都在為了考學努力,一起說著未來。但到現在,你說互相之間幫個忙,一次兩次沒多大關係,後面還上就行。

總的來說,咱又不是梁山好漢,不是說一起喝酒吃肉、替你挨刀子才叫友情,在你受難時能拉你一把,這個人就值得交。還有借錢這件事,如果一個人不問二話就把錢借給我,那我肯定會記下這份情,儘早還上。如果這個人挺靠譜,他來跟我借錢,我也會很痛快借給。友情也是親情一種,啥親算是親呢?兩口子也不是天天膩在一起,適當,心裡有就行。


行舟覓景


你好作者,我是一名22歲的大學生,我看了你的題目,讓我想到了兒時的夥伴,現在細細的想來,真的很是讓人懷念。

每個人都會長大,都會成熟,都會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朋友。也許以前你們一起長大,一起玩,你們在童年有這非常非常好的關係,但是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總是要分開得,長大後,也許會在電話裡問候一下對方,也許會恰巧碰見,打個招呼,也許會吃一頓飯,雖然回不到過去一起玩耍的時代,但是這種友誼是長期已久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或者大家有什麼事,大家都可以互幫互助。這也是一個好事。

我記得我小學那年,和我一起玩的幾個鐵哥們兒,我們一起無時無刻的都在商量著怎麼玩這類的,在我人生的經歷當中,這段是最為記憶猶新的,但是,每個人都將會離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記得我大學老師說個的一句話,這次的別離就是下次的開始。是啊,人的一生當中,就是結束、開始,結束、開始。反反覆覆,我們一直在接受事物的變化,一直在接受新的朋友,但是我們不能忘了以前的老朋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適當的聚會,適當的聯繫,不過於的打擾對方,只要大家有難,能拔刀相助,這,才是真正的友情!





陳啟航寫故事


不要想太多,這種友情才是最珍貴的。

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的同學,如今認識了快20年了。自從上了大學,平時就很少聯繫。

但是很少聯繫並不代表沒有了友情,恰恰彼此都會記在心裡。

我們大學的時候,打電話基本就是借錢有事。不管是誰,從來不多問為什麼,有就給,沒有就幫著借。

後來步入社會,成家立業了,又不在一個城市,見面就更少了。但是彼此都沒有忘記彼此,有什麼問題,都是先想到對方,哪怕僅僅是傾訴一下。

我很喜歡這種步入社會之前的友情,因為那時候我們沒有經濟糾纏,就不會有那麼多心思,一起玩耍就是感覺人好而已。

兩口子吵架,我能驅車6小時到他的城市調和,他喝多了一遍又一遍的給他媳婦聊我們之前的事,我心裡不舒服,他能大老遠的趕來陪我,誰回老家也會去看看彼此的父母。

有時候我媳婦和他媳婦都開玩笑說,你倆是不是有事?

因為在一起時間少,所以有機會在一塊就特別珍惜。

我到現在依然慶幸有這麼個朋友,要知道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用到彼此,以真心換真心就可以了!

祝友誼長存!


星塵的夜空


每個人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經歷很多人和事,有兒時玩伴,學校同學,單位同事和各種機緣下認識的人,有的人陪伴你共同走過一段時光,比如同學,比如同事,也有的只是見過一面,就可能再也沒有見過!

我的感受是,中學時間認識的興趣相投同學,可能是以後人生裡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因為中學時期不同於小學生的無知,和大學時的各種背景複雜的關係!中學時期可能是每個人最開心,接受人和事最開始的階段,那時的同學關係,沒有利益,沒有算計,就算當時因為不爽,可能打了一架就成了真的朋友!這些人長大後,由於工作,生活等種種原因,無法時常聯繫,但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再見面無話可說!有機會可能一個電話就能立馬趕到,,然後幾杯酒下肚,聊著青春的回憶,吐槽著工作的無奈,彷彿又回到上學時期,有歡笑,有淚水!



賣菜的皮卡丘


發了一條朋友圈,當看到曾經的摯友評論時,我愣了愣,不知道到底該回復還是就那麼冷著。曾經有好幾次我都在朋友圈關注她評論她,但是她從來都沒有給我回過。有好幾次我看著她的朋友圈都在發愣,想知道她為什麼不給我評論了。

思慮了好一陣,我還是回覆她了,很長時間不曾見面,我能明顯的感覺到我們倆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有幾回我主動給她發了“你最近還好嗎”,但是當沒有等到如初的回覆時,我有點漸漸失望了。如果說平時不聯繫沒什麼,可若是我主動聯繫還是依然被忽略,我們之間的友情還剩下多少情分。

不知道大家都沒有跟我遇到過一樣的情況,不知道為什麼,你會發現跟曾經的摯友的聯繫都成了一種“不刪除,不聯繫”的狀態,我們都默默躺在彼此的微信通訊錄裡,也沒有拉黑,但是我們的友誼卻很有默契地死掉了。


檸夏初開nxck


成年後的友情,沒那麼多互動,我認為較合適。

之前,從幼到婚前相對自由點,整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時代,有請也去

不邀也來,歪膩友家,只要開心,一切隨意。

之後,各有各的家庭,親戚六間,尤其是兒女親家;各的事業環境,原來那圈多有不便,壓力竟爭大,真擔擱不起;等等。沒那麼多互動,很正常啊,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俗話久住難為人,貧來親也疏。講友情互動是有時段的,無重、大事一般難聚。

記得是一八年九月十五,應二十年沒聚的老同學給兒子婚宴喜酒相邀,到縣城精誠大灑店,去後主人熱情而有意地把同學邀在l08至丨28雙號共丨O包間裡互訴別後思念和感想,有的達三十年沒見面,但只要有一絲訊息都從四面八方攏來,舉杯敬親朋,暢談各自情。

也正符合友情若在長久時,不在朝朝暮暮之說。

但願友誼天長天久,受得住時間考檢




哭哭哭蹦蹦蹦跳跳跳


從小一起長大的閨蜜,成年後就很少在見面,都有自己的事情,平常就是微信聊天,沒幾句就各忙各的了。

有點時候一年也見不到兩次,但我們每一次過年的時候都會出去一起吃個飯,然後逛逛街。相逢的時間總是短暫的。

互動少,但只要你有事總會第一時間給你安慰及幫助,不需要你多言語,彼此的性子都瞭解。

我一直都認為友情不需要說大話,也不必整天互動,就是那種我有事,兩肋插刀,幫你從不問理由,友情至上[禮物][禮物][禮物]



w樂此生


正常!

成年人之間的友誼,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平時各忙各的,有事了隨叫隨到,不一定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碳!不一定形影不離,但一定知心知意!

淡淡相守,時時惦念,心若不遠,會常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