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查理曼師的士兵在接受訓練

死亡之路

1944年4月23日晚上,德國東北部城市施特雷利茨,黨衛軍第33查理曼師指揮部的電話響了,電話來自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部,司令部命令查理曼師立即開拔,前往柏林參加守衛任務。接到命令的查理曼師師長、黨衛軍少將古斯塔夫·庫肯伯格陷入沉思,作為一個履歷豐富的老兵,他對德國、特別是柏林所處的局勢非常清楚,失敗已不可避免,現在前往柏林,無異於飛蛾撲火、自投羅網,純粹就是當炮灰,那就是一條死亡之路。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黨衛軍少將庫肯伯格。

從外交官到黨衛軍

古斯塔夫·庫肯伯格生於1888年,是一名參加過一戰的軍人,軍銜上尉,一戰結束後退伍,由於他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所以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進入外交部擔任秘書。1926年,他作為外交官被派到巴黎,在法國渡過了五年的時間,對法國的社會、人文都做過深入瞭解,這也是他後來擔任由法國志願者組成的黨衛軍第33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師長的原因之一。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黨衛軍查理曼師士兵,他們的衣袖上有明顯的法國國旗臂章,這名士兵的袖帶上能看到查理曼字樣。

二戰爆發後,庫肯伯格又重新入伍,他的起點很高,二次入伍就被授予少校軍銜,德軍佔領法國後,他在巴黎德軍司令部任參謀。1943年底,他奉命調往黨衛軍任職,晉升中校,像他這樣的人才在黨衛軍裡晉升很快,到1944年底,他已經連升三級晉升為黨衛隊旅隊長、武裝黨衛隊少將,1945年2月,擔任新組建的黨衛軍第33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師長。

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黨衛軍第33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師標。

在黨衛隊成立之初,對其成員的血統要求甚嚴、條件頗高,但二戰爆發後,德國兵源開始吃緊,希姆萊為了擴充自己的黨衛軍力量,也不得不放棄那些苛刻的條件,非德裔的外籍人員只要願意加入黨衛軍,統統蒐羅進來,二戰時期外籍成員大約佔到黨衛軍總數的四成。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法籍黨衛軍士兵在東線戰場。

查理曼師的前身是德國佔領法國後,由法國人組成的查理曼旅,到1944年底又整合了法國的民兵隊伍、志願兵團等,升級成為一個師級編制,由庫肯伯格少將擔任師長。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只有7300人左右,訓練尚未完成,該師就於1945年2月被緊急拉到東線增援節節敗退的德軍,結果剛與蘇軍交手,該師就遭到重創,被打成了幾塊,殘兵敗將慌忙撤退,最後損失慘重,減員達到80%左右,安全退回德國的只有1100左右。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柏林戰役示意圖。

當庫肯伯格接到保衛柏林的死亡命令時,他並不願意讓所有的部下跟隨他去做無謂的犧牲,他對部產生了惻隱之心,於是採取志願加入的方式,最終有700多人願意參戰,於是庫肯伯格帶領這支隊伍乘車前往柏林,剩餘的400人被編成建築營,從事挖戰壕修工事等體力活。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法籍黨衛軍士兵。

柏林最後的掙扎

1945年4月24日晚,700來人的查理曼師到達柏林,與“蒙克戰鬥群”不同,查理曼師接受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指揮,魏德林任命庫肯伯格為C區的指揮官,與查理曼師並肩作戰的是黨衛軍第11北歐師,這個師的師長約阿希姆·齊格勒於當天被解除職務,北歐師與查理曼師由庫肯伯格統一指揮。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德軍的坦克碉堡。

從25日開始,蘇軍對庫肯伯格的防區進行猛烈攻擊,戰鬥極其慘烈,儘管德國士兵拼死抵抗,但面對蘇軍密集的炮火和坦克,嚴重缺乏重武器支援的黨衛軍根本抵擋不住。德國人只能冒著槍林彈雨赤膊上陣,用“鐵拳”和性命去反擊蘇軍坦克,當天他們擊毀了14輛蘇軍坦克,還有一個機槍陣地居然奇蹟般的阻擋了蘇軍兩天。

4月27日,庫肯伯格不得不下令撤退,根據魏德林的部署,他的部隊分為兩部分,沿著威廉大街東西兩邊成扇形設置防線,庫肯伯格負責東面防守,他把的司令部設在一輛被毀壞的電車車廂裡,西面則由黨衛軍上尉費爾特負責指揮,他們的後面,就是帝國總理府及國會大廈。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柏林,1945

這一天的戰況更加激烈,法國人瘋了一般向蘇軍坦克發起突襲,蘇軍坦克被擊毀108輛,其中一半是查理曼師的士兵擊毀的。一名叫尤金·沃洛特的士兵一人擊毀六輛蘇軍坦克,29日,庫肯伯格將二戰德國頒發的最後一枚騎士勳章掛到了沃洛特的脖子上。

一部分被打散的查理曼師士兵退進國會大廈,在這裡做最後的頑抗,幾乎全部喪命,庫肯伯格和他的散兵遊勇堅持到30日晚上,接到了威廉·蒙克的通報:元首自殺了,大家都分散突圍吧。

樹倒猢猻散,再也沒有誰值得他們拼了老命去保衛了,庫肯伯格立即召集起還活著的部下,匯合北歐師殘部連夜越過施普雷河,向北奪路而逃。然而,在Gesundbrunnen地鐵站附近,他們遭到蘇軍炮火的猛烈轟擊,又造成大量傷亡,黨衛軍北歐師前師長齊格勒被炮火炸成重傷,第二天死亡。

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庫肯伯格只得下令解散部隊,大家作鳥獸散,大部分黨衛軍士兵被蘇軍俘虜,黨衛軍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徹底覆滅。

最後的炮灰,黨衛軍查理曼師在柏林戰役的垂死掙扎

↑法軍勒克萊爾將軍盤問被俘的法國黨衛軍士兵:你們為何要穿上德國人的軍裝?這是叛國。俘虜反問:那你呢將軍?你不也穿著美國人的軍服嗎?

後續

庫肯伯格僥倖逃出了天羅地網,他東躲西藏的逃到位於柏林西南的達勒姆區,在一間殘破的公寓裡躲了起來。一週之後,徹底絕望的庫肯伯格主動向蘇軍投降,蘇軍將他押回蘇聯,等待審判。

庫肯伯格被蘇聯關押了11年,於1956年獲釋出獄,他回到了德國,1980年10月23日去世,終年92歲。

黨衛軍查理曼師組建時間很短,幾乎沒有什麼戰績可言,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在柏林戰役中,這些法國人小宇宙爆發,居然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戰鬥意志。令人費解的是,當德國入侵法國時,號稱擁有歐洲最強大陸軍的法國六個星期就宣佈投降,而這些似乎不堪一擊的法國人,加入黨衛軍之後,又為何心甘情願的為了敵國粉身碎骨、肝腦塗地?這是為什麼呢?

對二戰歷史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煙雨,我的寫作題材是二戰德國人物、軍銜、服裝等內容,介紹歷史,揭露法西斯罪惡。更多史料請點擊我的用戶名,在“文章”裡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