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電影院公映的美國大片大部分場次都英語版的?國語版本只有少數的一場?

e車一族


一個人配一百部影片,都是一個聲音,誰會去看?配音得再好,也沒有原音好,包括以前那些老配音演員的作品,只是中國人覺得好而已。


絕對零度69695467


最簡單的原因是選擇中文配音的人少,選擇原版+字幕的方式的人多

總結在最後。


同題主一樣,我發現影院的普通話配音的外語片場次很少,而且似乎越來越少,這次的復聯4還沒看見過配音的版本(至少沒有在標題上明顯看到)。


很顯然,這並不是一種很友好的方式。


不過話說回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他的上座率和票房,而且網上也甚少聲音去呼籲增加配音版本的場次。


我思考了下大致觀點如下:

1. 現在國內播放的、無論國內外電影電視作品幾乎都有字幕,很難找到一部不含字幕的作品,而且電影往往還是中英文字幕(即使它可能只在內地上映)。貌似在國外字幕是給聽力障礙的人使用的,但在國內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正是這樣的觀影環境讓很多人(包括我)習慣於既聽聲音又看字幕,哪怕他說的是中國話我也習慣性地看字幕。有時候甚至就是靠著字幕理解的,以前看春晚直播很多東北話小品真的不是很懂說的啥,有字幕就好理解點。


2. 影院觀看外國片的人群中,年輕人居多,下表是復聯3的受眾分析,35歲以下佔到近82%。

復聯3受眾


這一代年輕人正是隨著美劇、日漫成長的,聽不懂外語對白、靠字幕理解故事對我們是一件再尋常不過事情,我們很熟悉外語片的語言環境,而且習慣於通過字幕理解。


3. 中文配音外語片會有比較明顯的譯製片“違和感”,比如“這是來自澳(上聲)大利亞的羅伯特”。

尤其是老一代的譯製片,配音的風格實在過於明顯。導致很多人選擇時甚至比較排斥配音版。


4. 你可能會問,年紀大的人難道不看外語片嗎?我覺得這和引進有關係,現在受配額限制,引進的基本是動作片、視效片,絕對的年輕人口味,而且年輕人畢竟是消費主力,兩者互相促進,導致看外語片的年輕人佔絕大多。


綜上

我覺得因為看外語片的多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對字幕並不排斥而且很習慣,加上“譯製片”有一種特有的“違和”感,導致選擇配音版本的人比較少,那麼排片也就自然減少,甚至沒有。


電影工程師


很簡單,配音太差了。導致非兒童向電影都會以原聲為主,配音版為輔。

而且別以為配音差就算了,它們甚至翻譯都翻譯不好。

比如《天氣之子》中的宮水三葉(宮水 三葉 Miyamizu Mitsuha)在公映期間翻譯成宮本茂(宮本 茂 Miyamoto Shigeru)的高端操作,雖然現在發行方已經說會在網絡版和光盤版修復問題。

還有諸如天馬流星拳(《環太平洋》)等等高端操作…

而且配音版還記不記得我們吐槽的翻譯腔?

“哦,我的天!”

“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踹你們!”

天吶,我的老夥計,真是見鬼!”

……

打 擾 了 。

那麼有沒有配音做得很棒的?

答案是肯定的,主要出現在迪士尼的引進電影,我們拿最新的冰雪奇緣 2(Frozen 2)的歌曲 Show Yourself 的翻譯演唱為例,我個人認為普通話版本甚至英文還要好:

英文版:

Show Yourself(展示你自己)

Step into your lifepower(釋放你的能量)

Grow yourself(成長自己)

Into something new(成為全新(的自己))

普通話版:

看自己

力量排山倒海

看自己

全新的姿態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絕大多數電影沒法做到那麼好的翻譯和配音。


揹負永恆疾風命運皇子


這個問題問的真無語,現在外國大片國語版的還真不少,有幾次沒注意,都錯買成國語版的了,很多次買電影票,都是因為某個時間段沒有原版只有國語版而買不到票,原版場次還真不比國語版多


漫威粉條


電影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傳播,導演會把自身的思想、見解融入進影片中,因為導演國別的不同,思想不同的同時,也融入進各自的“異國風情”。我們在觀影的同時,除了爆米花感覺外,還會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導演的思想、瞭解影片反映出的異國風情等等。

因此,原汁原味的影片最能保持完整性。這個反映在配音上,也千差萬別,“配音準確”是相對的,一些俚語或者當地的土話很難保持準確性,另外,語境也會造成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再有,演員在演戲過程中因為拍攝環境的原因,能比較恰如其分地表達臺詞的情感,這個是配音所媲美不了的。

大家都有各自喜歡的明星,試想,如果你去看你喜歡的明星的影片,結果卻發現臺詞卻是配音的,你覺得能接受或會出戲嗎?

以上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如果好萊塢大片比如《復4》,影院排國語版,你會發現不單止上座率奇差,還會給觀眾罵傻X,既賣不出票又要捱罵,你說誰會去排國語版呢?


影視跳動


美國大片如果翻譯成國語放映,那配音能使劇情掉三個級別,寧願看著字幕,聽著外語的腔調也不願中文配音。


用另一種思維觀世界


音效大,臺詞聲音小,通病,現在的電影臺詞聽不清,還太吵。


真不想打字


道理很簡單,成本不一樣,配音要比字母高得多,而且還需要時間成本,現在電影市場競爭激烈,大家都要生存。


八百里秦川82720890


只有氣和神兼備,影片才能靈魂出竅滌盪身心。換了氣,就相當於無端插進去一臺呼吸機,非常被動和無所適從。因此,非原音不看。因為不能看看不了了。


紅塵如夢-14


因為現在英語快成了國語了[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