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平陸縣地處山西省最南端,南臨黃河,北依中條山,土壤肥沃,降雨適中,光熱資源充足,為玉米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基礎條件。但是在連年的生產種植過程中,暴露出了平陸縣玉米生產中的一些問題,其中玉米禿尖缺粒現象就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很大程度制約了玉米產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升。文章從品種、營養與肥水、氣候、栽培管理及病蟲害等方面分析了玉米禿尖缺粒發生的原因,並針對性地提出了綜合預防措施,

詳情如下: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玉米禿尖缺粒,簡單來說就是果穗頂部不結實,致使穗粒減少,造成減產,在大田玉米中重點表現為三種類型:果穗單側不結籽粒,即從果穗頂部到基部整列沒有籽粒。整個果穗籽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10~50粒,且分佈散亂不均勻果穗頂部不結籽粒,或籽粒不飽,或籽粒細小的現象,嚴重時幾乎可佔整個果穗的50% ~70% ,極大地影響了玉米產量。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1 玉米禿尖缺粒發生的主要原因

玉米禿尖缺粒發生的原因主要與種植品種遺傳、營養缺乏、不良氣候條件、栽培管理技術不當以及病蟲害危害等因素有關。

1.1 種植品種遺傳因素

由於玉米本身在授粉的過程中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的先後順序不同,底端的花絲最先伸出,頂端的花絲最晚伸出,如果頂部花絲伸出時遇到惡劣天氣,由於不同品種的抗逆性不同,一些品種就很有可能造成頂部花絲授粉不良,發生禿尖缺粒。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1.2 營養缺乏影響

玉米是一種需肥量較多的作物,其吸收的養分以氮肥最多,鉀肥次之,磷肥相對較少,氮磷鉀施用比例不當,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缺乏硼、鋅等微量元素,都會造成植株莖稈細小,抽雄、吐絲延遲,果穗發育不良,造成禿尖。或在玉米生育中後期,水肥供應不足,影響有機質的製造轉運,籽粒形成中途停止生長,使雌穗頂端秕粒增多而形成禿尖缺粒。

1.3 不良氣候條件影響

主要受高溫乾旱和陰雨天氣影響。高溫乾旱:玉米在授粉期間遇到高溫導致乾旱缺水,會造成雄穗花粉活性減弱,雌穗發育變慢,同時加長雄穗散粉和雌穗花絲伸出間隔時間,導致雌穗花絲伸出時錯過雄穗散粉盛期,造成授粉不良影響結實。陰雨天氣:玉米散粉時,遇到連陰雨或無風天等不利天氣,使雄穗不能正常散粉,雌穗花絲授粉不良,可造成結實不良禿尖缺粒。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1.4 過度密植影響

種植密度過大,造成玉米生長後期田間通風透光條件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合成有機質減少,果穗頂部籽粒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同時在授粉時一部分花粉難以落到雌穗花絲上,造成禿尖缺粒。

1.5 病蟲害影響

玉米葉斑病、紋枯病等各種病害和玉米螟、蚜蟲等蟲害的發生,都可以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髮育,尤其是受粉期雄穗和雌穗遭受蚜蟲、玉米螟等害蟲危害,很容易造成雄穗粉源不足和雌穗花絲受損,導致結實不良。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2 預防措施

2.1 因地制宜,精選良種

如果玉米種子存在抗病、抗蟲和抗逆性差的問題,在播種以後,容易發生禿尖缺粒現象。所以,一定要把好選種關。選種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及栽培條件,因地制宜,良中選優,選擇適合本地栽植的高產、抗病、抗蟲和適應性強的硬粒型品種。

2.2 加強中耕,改良土壤

播前可增施有機肥,深耕土壤,生長期間加強中耕。土壤通氣不良會使根系吸收養分、水分的功能降低,所以在播前增施有機肥,深耕土壤,以20cm左右為宜,確保活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團粒結構好,利於玉米根系下扎,提高肥效。生長期間加強中耕,並在拔節後培土,可以消滅雜草,疏鬆土壤,增加土壤氧氣供給,利於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促進根系生長髮育,培育壯苗,增強抗逆能力。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2.3 合理施肥,科學澆水

玉米作為高產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5∶2∶4,階段需求為苗期少,拔節期顯著增加,抽穗期最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需要。在施肥上重施底肥,儘可能一次施足農家肥和磷鉀肥,追肥主要使用氮肥,重點在穗期使用,這是玉米生長過程中吸收養分最快最多的階段,建議早追提苗肥,重施孕穗肥,即在開始拔節後及時追稈肥5~8kg尿素。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在大喇叭口期,每 0.067 hm² 追施孕穗肥15~20kg尿素,起到攻穗攻粒的作用,並配合適當施用微肥,尤其要防止田間缺少磷肥、硼肥和鋅肥。在拔節期到大喇叭口期,葉面噴施2%的硫酸鋅肥1~2次。在水分供應上,要防止旱災和澇害。

玉米拔節後生長旺盛,氣溫高,水分供應要及時,大喇叭口期為雌穗 小花分化階段,對水分反應尤為敏感,遇旱不是要及時澆水,促進玉米正常生長髮育,防止“卡脖旱”,吐絲開花期一定不能缺水,否則禿尖和秕粒增多,減產高達30%以上,水量掌握拔節水輕澆、攻穗水重澆,一切澆水都以地表見溼不見幹為宜。如遇陰雨天氣,應及時排水防澇,以免影響玉米發育。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2.4 合理密植,加強管理

一是根據作物品種、地力水平和栽培方式,科學合理確定種植密度,以確保中上部葉片通風透光,滿足雌雄穗生長髮育需求。二是採用寬窄行相間種植技術,可以有效調節田間通風透光條件。三是採用人工輔助授粉。遇到大風、連陰天、雨水多及高溫等不良氣候,影響正常授粉時可採用,一般在晴天上午 9時—11時進行。四是人工去雄。去雄能夠改善植株上部光照條件,通風透光,減少蟲害,可以節省養分供雌穗發育需要,促進早吐絲,減少雌雄穗授粉脫節現象,降低禿尖發生概率。去雄採取隔行或隔株進行,儘量將弱株、蟲株的雄花去掉,一般針對栽植密度過大且植株長勢健壯均衡的田塊,雌雄穗吐絲抽出整齊一致,去雄後增產明顯,一般可增產5% ~8% 。

玉米種植要高產,預防玉米禿尖缺粒是關鍵

2.5 選擇高純度種子

種子純度越高,遺傳性狀越趨於一致,在播種後出苗快,且苗齊、苗勻、苗壯,優質苗比例高,田間管理省工省力,能夠充分發揮植株果穗大、產量高等優良特性,為預防禿尖奠定基礎。

2.6 科學防治病蟲害

一是對葉斑病、紋枯病的防治。當玉米葉斑病、紋枯病發生後,可用質量分數為65% 代森鋅500倍液噴霧,或50%多菌靈、50%甲基託布津等500~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二是對玉米螟的防治。一般採取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採取燒柴封垛方法處理越冬寄主,減少蟲源,高壓汞燈誘殺越冬代成蟲等方式。化學防治主要在玉米喇叭口期,0.067hm² 用福戈(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20g製劑兌水30~45kg噴施。或0.067hm²用1.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50~75g兌水50~60kg進行噴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