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美學的方便法門(音頻講座)

<strong>瞭解美學的方便法門

瞭解美學的方便法門(音頻講座)



美學入門比較難,概念術語晦澀難懂,學習需要較長的過程,因為它不是一套知識,更不是日常經驗的總結,它是抽象思維的過程,是一整套思維方式,絕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哲學訓練,學習起來比較辛苦。但是美學又太重要,可以說是唯一的指導文學藝術鑑賞與創作的指南,一切不談美學的文學理論最多隻是一種經驗總結,缺乏本質性的把握。為了好入門,我常說一個簡單的規定——美是整一和諧,但不僅如此。

整一和諧,有利於愛好文學的朋友們把握美的屬性,但它不是答案,答案要自己在閱讀美學相關書籍中去尋找。那麼整一和諧如何理解呢,是不是字面的意思呢?不全是。


整一


整一不是整齊劃一,而是完整一體,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因此,它的“完整”並不是有頭有尾,也不是邏輯嚴密,亦不是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而是內在的生命氣息充盈。他的“完整”不代表完整的故事,也不代表完整的線索,而是“營造完整的小世界”,在作品的小世界中,它是一種圖式,而不是圖畫。

什麼又是圖式呢?這是哲學上的概念,不說那麼複雜,簡單說,圖式是一種類似網格一樣的東西,類似模型一樣的東西。看到的作品,本身是零散的,但是在心靈的模子裡成形,這就是“圖式”。稍微複雜一點的解釋,見附錄。


和諧


和諧,中國人很好理解,但是它也不完全是字面意思或者字典上的意思。

它意味著在讀者的心靈中契合,它有“完美”的意思,它讓精神獲得愉悅,它無功利性,也即是不說教不抒情不劇透。

它不是日常情感的喜悅,可能是悲傷的,激憤的,憂傷的,憤怒的,荒誕的,它是滋養生命的愉悅,情感之前的情感,理解之前的理解,一種源始的,源於始基的愉悅,完美圓滿。


一切知識只是渡船,到了對岸,船不必隨身攜帶。我寫這篇方便法門,就是一條渡船,它並不是答案,但是能幫助大家理解美和審美,進入美學理論的天地,對文學藝術有更深的理解。美是整一和諧,不會讓大家理解跑偏,可以消除常見的不準確的說法,譬如“美在客觀”“ 美是人的意識、情感活動的產物或外射表現”“ 美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真與善的統一,是自由的形式。”“美,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同時提醒大家在進一步學習美學的過程中,升級換代,更深刻地把握美。


附錄:

康德的圖式說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是十分重要的理論。這一理論提出了感性與知性、個別與一般、直觀與概念的聯結需要一個“中介”,主客體的統一需要一個結構和途徑的問題。康德通過這一理論,說明了直觀如何被包攝於概念之下的問題。康德找到了人類不同質或不同類的認識的聯結方式,把主客體的統一置於一種具有內在結構和內在機制的必然聯繫之中,呈現出主體對客體的建構具有一種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過程和方式,併力圖說明和解決認識過程中的能動飛躍和主體價值實現方式等問題。儘管它包裹在唯心主義的形式之下,但由於它的重要性,才不斷引起世人的關注與研究,推進了哲學和科學事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