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這一事件都為我們所熟知,它直接導致了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美國的參戰,加速了日本戰敗的進程。在珍珠港遇襲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不久就被換成了尼米茲海軍上將,同時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司令官也被換成埃蒙斯中將。哈斯本.金梅爾海軍上將是遇襲時珍珠港的指揮官,在珍珠港事件發生10天后被負責調查珍珠港事件的羅伯茨委員會撤職,認定他有瀆職行為,將他的軍銜從四星上將永久性降到少將,並在1942年初退役。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金梅爾將軍

金梅爾1882年2月26日出生在肯塔基州的亨德森,他的父親曾經在南北戰爭中是南方軍的一名少校。1904年,金梅爾從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畢業,是當期畢業的62名學生中成績排名的第13名。很巧合的是,偷襲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也於1904年從日本的海軍兵學校畢業。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

在他畢業後,在1906年到1907間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幾艘戰列艦上服役。隨後在1907年,美國海軍根據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命令,組成"大白艦隊"進行環球航行,而金梅爾被分配到BB-15佐治亞號戰列艦上。此後他在1914年參加了韋拉克魯斯戰役,並且在4月時負傷。1915年時,金梅爾被任命為當時還在當海軍部部長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助手,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他獲得了在後來成為總統的羅斯福的賞識,這為他之後當上太平洋艦隊司令官打下了基礎,接下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金梅爾在美國海軍第9戰列艦艦隊中擔任炮術指揮官,該艦隊下屬於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中的第6戰鬥分隊,但是該分隊並沒有參加一戰中的重大海戰。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第9戰列艦艦隊中的德克薩斯號與阿肯色號戰列艦

一戰結束後,金梅爾被任命為BB-33阿肯色號戰列艦的副艦長,不久又被調到華盛頓與菲律賓的海軍基地任職,在他1926年進入海軍戰爭學院學習前,又當過兩艘驅逐艦的艦長。從1926到1937年間,身為校官的金梅爾在海軍部輪流擔任了多種職務,還被派去指揮過2支驅逐艦驅逐艦中隊,後來又擔任了BB-34紐約號戰列艦的艦長。在得到足夠的資歷後,金梅爾於1937年升任海軍少將,並且指揮第7巡洋艦艦隊前往南美洲進行外交訪問。然後再1939年升任到戰列巡洋艦艦隊司令。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BB-34紐約號戰列艦

在1941年2月,金梅爾開始接手珍珠港基地,並且擔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並且被臨時升任為海軍上將,而金梅爾本人因為其勤奮工作,也受到了下屬的好評。要說的是,美國海軍中,臨時升任的軍銜,是和其在海軍中的職位相匹配的,而原本的軍銜是一種榮譽級別,在戰爭結束後,一般會將臨時軍銜收回,但是也不乏因為在戰爭中指揮得當,將本身的軍銜升任到臨時軍銜那樣高的指揮官。例如威廉.哈爾西將軍,他在1938年才升任海軍少將,但是由於其在1940年開始擔任第2航空母艦艦隊司令,而獲得了海軍上將的臨時軍銜,但哈爾西在二戰中的傑出表現,讓他原本的軍銜,也被提升到了海軍上將,以至於五星上將。而哈爾西本人也對金梅爾評價頗高,讚譽他為"這項工作的理想人選"。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金梅爾和肖特將軍在珍珠港迎接蒙巴頓的訪問

金梅爾在接手珍珠港後,其實早已預感到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的威脅。而且實際上,金梅爾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前任珍珠港海軍司令官詹姆斯.理查德森十分不重視珍珠港的作用,因為他認為珍珠港很容易受到襲擊,雖然在10個月後的珍珠港偷襲中,證明了他的觀點。但是理查德森在卸任前,將珍珠港基地的主要裝備和資源,包括部份戰艦等,還拆除了一部分可以轉運到聖迭戈的建築設備,調到了美國東海岸的聖迭戈海軍基地。可以這麼說,金梅爾任期內遭到襲擊的失利,是必然的。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在1941年2月18日,金梅爾給哈羅德·雷恩斯福德·斯塔克海軍上將致函到:"我感到有可能日本海軍會對珍珠港進行突襲(潛艇,空中或聯合攻擊),我們正在採取實際的應對方案,以儘量減少造成的損害並確保來襲的敵軍會為此付出代價。"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1941年10月份珍珠港的航拍圖

在1941年4月18日,金梅爾又給海軍作戰部長寫信,要求增加威克島地區的海軍陸戰隊的防禦水平,向他們提供更多的裝備和資源,在後來,第一海軍陸戰隊被調往威克島。其後,金梅爾又在中途島修建機場,在機場跑道和其他附屬建築完工後,8月份中途島海軍航空站投入使用。在11月,金梅爾的一項關鍵指令,扭轉了珍珠港事件時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的命運,他將企業號航母戰鬥群派出珍珠港,前往威克島區域,為威克島上的駐軍增加人數,以及輸送飛行員;並且在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前兩天,也就是12月5日,命令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出港,將珍珠港基地的部份俯衝轟炸機送往中途島。金梅爾這兩項命令,直接導致珍珠港遇襲的當天,美國海軍沒有一艘航空母艦在珍珠港停泊,為美國海軍在戰爭初期保存了航母力量。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1939年的CV-6企業號航空母艦

在珍珠港遇襲當天,當時在金梅爾辦公室中的中校情報官萊恩德.T.萊頓這樣形容:金梅爾站在潛艇基地旁邊的辦公室中,下巴因為怒火而收的很緊。正當他看著這場災難席捲整支艦隊時,一發.50口徑(12.7毫米)的機槍從窗外射入,打碎了玻璃,從他的身上擦過後落入辦公室內。這顆子彈的擦破了他的白色制服,擦破了他胸口部位的衣服。"如果我能被這顆子彈殺死,那就算仁慈的了。"金梅爾對他的通訊官莫里斯.德.庫克低聲說道。"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而在戰後的紀錄片《戰爭中的世界》中則是這樣形容的,一名海軍軍官曾在遇襲時和金梅爾上將一起工作,他回憶說,當金梅爾在看著整支艦隊被日軍毀滅時,他撕下了他的上將肩章,以表示他的憤怒和他在此任職的結束。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偷襲珍珠港時日軍飛機所拍攝的照片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10天后,金梅爾才被解職。而在這10天時間裡,金梅爾正在策劃海軍的復仇行動,包括派遣航母對威克島的守軍進行支援,以減緩他們的作戰壓力。而他的計劃裡,很有可能導致美日航母艦隊間的早期衝突。而在12月17日金梅爾被解職後,先由威廉.S.佩海軍少將接任職務,威廉認為金梅爾的計劃過於冒險,因此召回了正在前往威克島的救援部隊。而尼米茲海軍上將在12月31日才接任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在尼米茲上任時,威克島已經淪陷。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威克島戰役中被擊毀的日軍大發動艇

而華盛頓方面,羅斯福總統則組建了羅伯茨委員會來對珍珠港事件進行調查。委員會認定金梅爾上將和陸軍方面的沃爾特.肖特中將,在這次事件中又判斷錯誤和瀆職等行為。雖然金梅爾在後面進行的幾次聽證會上堅決為自己辯護,但是於事無補,委員會依舊認定他瀆職。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金梅爾於1942年初退役,在戰時的那幾年裡,他在家中度過了難熬的退休時光。二戰結束後,則為軍事承包商弗雷德裡克·R·哈里斯公司工作。金梅爾於1968年5月14日在康涅狄格州格羅頓去世。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他的大兒子曼寧.金梅爾少校,一直在海軍中的潛艇部隊服役,直到1944年7月26日左右犧牲為止。但是關於曼寧死,在戰時為了穩定金梅爾的情緒,普遍是報導曼寧艇長和潛艇一同沉沒。而在戰後,潛艇作戰司令拉爾夫·沃爾多·克里斯蒂海軍上將表示,曼寧少校是SS-273羅伯洛號潛艇的少數倖存者之一,他們被日軍俘獲,但在被關押期間,美軍空襲了日軍的基地,憤怒的日軍讓曼寧與其他幾位俘虜推入溝渠,點燃汽油燒死了他們。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曼寧.金梅爾

而對於金梅爾到底是否應該在珍珠港事件中負責,曾有過很大的爭論。金梅爾的情報官萊恩德.T.萊頓中校表示,華盛頓方面並沒有向金梅爾提供足夠的情報,而金梅爾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符合邏輯的部署了少量的偵察部隊。其他支持者則表明:華盛頓方面的官僚主義作風超乎了想象,他們延遲將日美談判以及日軍方面的動態向金梅爾傳達,導致了艦隊缺乏準備。同時惡劣的天氣也組織了戰爭部向珍珠港傳達戰爭預警,而最終選擇電報發送時,以及延遲了很久,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後,預警才被傳達。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反對者則認為,金梅爾是在襲擊發生前10天被命令發起"防禦性部署"艦隊的。金梅爾認為對日軍對艦隊的主要威脅是出港後的破壞活動,因此將大部分艦隊保留在港口,並且沒有使艦隊處於戒備狀態。當他的情報部門失去對日本航空母艦的位置動態時,他沒有命令空中或海上偵察來測算其位置。且他和當時的陸軍指揮官肖特將軍的協同性很差,陸軍被指控在港口保衛艦隊。

珍珠港遇襲時的美軍指揮官,為何事後降職兩星,即刻退役?

一同被降職的肖特將軍

而後世的歷史學家得到的普遍結論則是,無論是否有金梅爾指揮珍珠港,美軍的表現都會很差勁。金梅爾的後代也一直在不停的為他的翻案做出努力。1994年金梅爾的家人,包括他的孫子,南卡羅來納州廣播公司曼寧·金梅爾四世,第三次嘗試恢復金梅爾的四星級排名。而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像前兩任的尼克松與里根總統一樣,拒絕了這一要求。而五角大樓在1995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包括華盛頓方面在內,其他高級官員也對珍珠港的失敗負有責任,但並未免除金梅爾的責任。最終在1994年5月25日,美國參議院以52票對47票通過了一項不具有約束力的決議,要求解除金梅爾和肖特將軍的責任,並要求美國總統為他們二人死後恢復職位。該決議案提案者之一的斯特羅姆·瑟蒙德參議員稱金梅爾和肖特為"珍珠港的兩個最終受害者",但直到2000年這條議案也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最終石沉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