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發達程度為何成世界第一?

老王閒話2019


一、地處北美溫帶地區、兩面臨洋的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部份區域氣候相對溫暖、降雨量均衡、土地肥沃、海拔500以下的平原佔國土面積的55%。美國擁有可耕地面積188萬平方公里,據世界之首,佔美國國土面積的20%,世界可耕地面積的1/5,非常有利於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經營發展。美國擁有森林、草源資源均居世界前列。美國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與美殖業並駕齊驅(各佔50%左右),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最具競爭力的農牧業產品出口國。

二、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三權分立"的移民國家,在1862年農業部成立時就明確定位:"農業是製造業和商業的基礎。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在經濟的比重不斷下降(現不及1%),但政府對農業採取了支持與保護措施,使農業成為美國最具競爭力的行業。其二,美國1826年頒佈"宅地法",奠定了家庭農場的基礎。其三,美國農業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美國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劃分,使農業生產實現區域的專業化,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早在1914年,美國的農業已經實現種植專業化並保持至今。其四,美國在上世紀40年代就在世界率先實現高度機械化。其五,美國在實現工業現代化過程中,把先進的工業管理辦法、經驗移植到到農業,形成生產、加工、售銷一體化的產業鏈。其六、先進的科技實力是美國高效率的堅實後盾。美國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酶工業等農業工程已廣泛使用於農業,使美國農業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其七,為了保護農業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利用和節約農業資源,保持農業在國際上的可持續競爭力,美國高度重視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免耕法)與機械的推廣與應用。

三、美國擁有207萬個家庭農(牧)場,300萬人家庭農場生產管理人員。擔負著整個美國的養殖業(農業)與繁殖業(畜牧業)的工作。

1、農業:糧食總產量(僅次於中國)5.2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出口量居世界之首。大豆產量1.2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2%,居世界首位。出口量3000萬噸(僅次於巴西),佔世界出口量39%。3、棉花產量355萬噸(僅次於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畜牧業:牛肉產量1182萬噸,居世界之首。出口量112萬噸(僅次於巴西、印度、澳大利亞),居世界第4位。牛乳產量7502萬噸,居世界之首,出口量居世界之首。豬肉產量1172萬噸(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2位。出口量居世界之首。美國禽肉產量1730萬噸,居世界之首,出口量居世界之首。雞蛋產量56億公斤(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2位,出口量世界首位。


知研42791366


世界上這麼多國家,美國基本上是公認的農業最發達的國家。先說幾個“第一”吧: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國;玉米和大豆產量世界第一;人均糧食產量世界第一,而且是唯一一個人均年產量超過一噸的國家。

咱也知道美國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也是最先進的。從資源上看,美國的耕地面積比咱多,大概在28.5億畝左右,我們的最新數據是20.25億畝。人均耕地面積那就差得更多了,人家才3億多人口,地廣人稀、一個人管個大農場;而我們多年來都是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21%的人口”,都是一畝三分地的小農。咱就看看人家是咋發展的吧。其實,任何產業發展的核心都是“人”,所以我們今天就從“美國農人”說起。美國農民人數很少,只佔總人口的1%,也就是大約300萬;這跟我們比零頭都不夠,我們可是7億農民。那就這麼點兒人,咋種那麼多地呢? 答案就是“職業化”,而且人家玩的都是規模經營。這些詞或者概念當然大家都很熟了,我們現在也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美國的農民可以稱作是真正的職業農民——學歷高、技術水平高、專業化程度高。好多年前就能操作各種現代設備,能進行科學管理啊上網瞭解市場信息什麼的。

大家看那美國電影,經常有一個大農場,一個大肚子老頭開個大皮卡或者什麼大機械,一兩個人就能折騰那麼多機器管那麼多地。人少地多,美國農民當然掙得不少。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報告,在2013年的時候美國農民的淨收入就達到1282億美元,平均下來大概每人每年4萬美元,合24萬多人民幣。這麼一看傻了,這差的太多了,咱們很多農民都是中學文憑,而且沒什麼一技之長。

當然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怎麼辦呢?培訓。“有錢沒錢,學技術過年”。咱就拿“精準扶貧”來說,以前都是給錢,現在很多地方都是搞“技術扶貧”,免費教農民技能,再幫你找活兒幹。當然如果咱想走的更遠,那得學的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這不僅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的介入。之前有一期節目說過,陝西在今年就首次錄取了20名職業農民上大學,讓他們接受3年的全日制系統學習。單獨設班、土洋結合,既學微生物又練巧插秧,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

美國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劃分,使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產帶,比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橙子帶等等。這種區域分工使美國各個地區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誰也別跟誰爭,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


阿東記錄


耕地多,地面平整,相對人口少,老實講,其實真沒什麼。

比一畝地的單產,誰更高?我們看看數據。

2018年,世界糧食產量,中國6.1億噸,世界第一,美國4.4億噸世界第二。

而耕地數量呢?

美國170多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一,遙遙領先。

而印度以15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印度雖然國土面積比中國小,但是全國可耕地比較多。

中國以143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三。

中國以世界第三的耕地數量,產出了世界第一的糧食。


中國大量的耕地是這樣的


也就是所謂的梯田。而美國的可耕地是這樣的:



由於美國是平原地區,所以它可以搞聯合收割機,一個人可以種一大片地,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那個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無法採取美國農業的方法進行種植。


美國以平原為主,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熱量重充足,同時三面環海,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溼潤,土地肥沃,而相對來說,中國的地形有大量的高原,山地,丘陵,沙漠之類的,平原地形在中國僅佔12%。


美國農業有三高現象,高消耗,高投入,美國農業消耗的石油,化肥非常驚人,生產1K的食品要投入0.5卡的能量,這是其他國家根本沒辦法做到的

其次高汙染,由於高化肥的使用,美國的農業土壤損害很嚴重,鹽鹼化導致土質退化問題刺激農民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肥和農藥來維持產量。

第三是高補貼,美國的農業補貼向來是對半砍的,生產多少,補貼多少。


高補貼,高消耗導致美國糧食價格極低,世界各大國不會也不可能去學習美國的農業政策,相當部分國家是學習的以色列農業政策,以色列作為沙漠構架,耕地生產率世界最高,是美國的5倍。


可能大家都看過美國的那種聯合收割機之類的機械作業,其實聯合收割機之類的東西也不稀奇,我老家都有,問題在於中國的土地的國情並不適合這種作業,如何在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耕地生產率才是關鍵,目前中國農業的土壤汙染和退化問題也非常嚴重,消耗了大批的化肥和農藥以及農膜。


我覺得中國應該去學習以色列的模式,而不是美國的模式。


李建秋的世界


它能成為農業發達的國家這個也是無可厚非,其實如果按現在的科技實力來講我們想要步入發達的農業國家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太難。這是基於現實的問題,如果你想要步入發達的農業國家水平,首先你要實行機械化管理、大集群作業、而我們傳統的關鍵是什麼呢?土地的重要性甚於生命,這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而且我們國內人口基數眾多,如果全都安排這麼多的農民該怎麼辦?

美國農業為何發達

①科技水平發達鼓勵創新:科技可以說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真的非常重要。還有就是知識產權的問題,你像現在我們國內知識產權被抄襲到什麼程度?這邊剛結束,那邊盜版的已經出來了。如果長期以往,誰還願意繼續創新下去?大家乾脆等著用盜版的得了。人家的很多技術都是有專利的,你濫用一下試試,絕對讓你賠得傾家蕩產。

②作業帶相近:這個真的非常重要,你就像農業帶和畜牧帶接壤、農業生產出來的一些秸稈要麼還田、要麼直接打包出來做成青貯飼料喂牛,你看一下他的小麥林業區是不是緊挨著畜牧帶、小麥區又緊挨著乳畜帶。

這樣做真的非常有好處,因為你生產出來的一些農副產品直接拉到養殖場,基本上做到了最大的利用。你看看我們國內有些地方隨處一堆,這兩年還好一些沒有人亂燒秸稈了,前幾年那就一個嚴重。搞到現在一個什麼現象呢?很多養牛的缺飼料、很多農副產品沒法處理。這就是沒有將畜牧業和農業結合一起的缺點。

③土地集中人均多:當然了這個土地集中還是在人控的範圍之內,人為可以將土地集中起來利用。這在一個大前提,那什麼是大前提?那就是他們的人均多,如果說讓我們的人口分給他一半,我想他不是這個水平。他要考慮到剩下一半人的安置問題,你即使想要達到發達水平,你也要考慮到他們的就業以及安置問題吧。

反正是各種有利的措施、再加上先進的技術、以及天然獨特的條件,就是不讓他成為農大強國都不太可能,關鍵是要基於現實,在我們國內的話不太可能。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美國農業發達程度為何成為世界第一?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土地政策、比如說農業科技、在比如說農業機械、還有一點就是國家的補貼政策,這麼多的原因造就了美國的大農業、大機械化和農業霸主的地位。

1、土地政策。美國的農業發展時其實比較晚,因為美國的歷史也沒那麼悠久,只有200多年的歷史。而且,美國的農業發展也是在美國的“西進”運動中開始的,只要您有能力開墾土地,開墾的土地就歸您私人所有。這樣的土地政策能不調動起人們的積極性嗎?哪怕是在農業機械尚不發達的200多年前。也正是這樣的土地政策,讓美國的農民能夠一心一意的經營自己的土地。

2、農業科技。美國的科技比較發達,在農業科技方面也是比較領先的。比較典型的就是美國的先鋒種子公司,即便是被杜邦收購之後,先鋒種業仍然是世界上種質資源最為豐富的種子企業;除此之外,還有臭名昭著的孟山都,其開發的轉基因種子也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還有一點就是美國的灌溉技術在世界也是處於前列的。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很多的農場在高空觀察都是圓形的,就是其較有特點的灌溉技術造成的。

3、農業機械的高度發達。美國是大農業、大機械化的代表。可以說,美國私人農場的機械,都是集高端技術和工藝結合的代表。也可以說,美國的私人農場都可以開一個小型的先進農機博覽會。而且,很多世界上高端的農業機械在美國的農場保有量都比較大,美國自有的農機品牌也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農民可以幾個人就管理幾千、上萬畝耕地的原因。

4、地形條件。美國的耕地主要集中在美國的西部,地形平坦、坡度起伏較小。而且還有一部分區域正處於“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土地相對的肥沃。也正是這樣的地形特點,才適合大農業、大機械化的發展。在美國甚至使用飛機進行水稻的直播作業。由此可見,地形對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5、國家補貼政策。美國的很多糧食是對外出口的,為了達到讓美國的糧食佔領世界市場的目的,美國採取低價傾銷的方式來佔領市場。美國要求農民低價傾銷糧食,在對農民進行高額補貼,以此來提高美國農民種植、出口的積極性。

可以說,美國農業的高度發達,與美國農民的高度種植積極性是分不開的。而美國農民的積極性如此之高,也是有著多種原因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美國農業全球最為發達、強大,其糧食出口常年佔據了全球一半,高峰時候達到百分之五十二。但美國不是以農業為經濟主體的,美國農業發達得益於美國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地理地勢,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備的工業體系。其實就是美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工業基礎帶動的農業全球第一,美國的經濟主體仍然是科技創新。全球沒有以農業為經濟主體的發達國家。據統計,最近美國一年的農產品出口收入達到1500億美元。

美國農業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是私人農場經營,美國私人農場規模都很大,動不動就幾萬畝,而中國一般幾百畝,能夠達到上千畝就不錯了。

在美國生活過的人都有體會,美國多數西餐館的麵包是無限供應的,也就是說無論你點什麼,最後總能吃飽;在美國的餐館點一個肉,通常都是足斤足兩的給,和國內的缺斤短兩形成強烈對比。在國內吃飯,肉是點綴,對於我這種強迫症來說,總要計算一下一口肉配幾口飯,而在美國,每次吃完主食肉都會剩下。在學校唸書的時候,學校食堂對於剩餘食物的處理只有一個:倒掉,這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是鋪張浪費。這種物質上的極大豐裕,想必對於剛到美國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震撼。

美國農業發達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機械化程度高。

中國工業不是不會造先進的農業機械,中國農民也是善於利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在互聯網技術用於農業方面比美國不差些,我自己也看到過大農戶利用無人機在田地上噴灑農藥。

問題是中國的土地不集中,碟大碗大的田地嚴重的阻礙了先進農業機械的使用。

先進的農業機械很多都具有大型聯合功能,比如美國的聯合收割機很大,不但效率高,而且帶有自動烘乾功能,不怕長期連陰雨天。

美國農業領先全球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有許多先進的、服務於農業的高科技公司,比如美國的陶氏·益農公司,杜邦化學工業公司,孟山都公司,是全球頂級的服務農業的大公司,只有歐洲的瑞士先正達公司、德國的拜耳公司才勉強和他們齊名。

這些大公司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提供了先進的作物種子、農藥、化肥、轉基因等生物高科技產品。科技在美國農業生產應用中十分廣泛。目前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等農業生物新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農藥都是這三家公司開發的。

1979年3月,坎貝爾主導的美國默克研究團隊在《抗菌素和化學治療》上發表論文,他們發明的新抗生素中的活性物質---阿維菌素被認為是農藥史上革命。

美國杜邦化學公司開發出無毒高效農藥----氯蟲苯甲酰胺可激活昆蟲體內的魚尼丁受體,打開細胞內鈣釋放通道,昆蟲因持續脫鈣使肌肉麻痺而死亡。

這種農藥比阿維菌素高效幾百倍,而且無毒,人喝一瓶都沒有事情,比食鹽的毒性還要低,對害蟲非常高效,鑽在甘蔗心裡的害蟲都能夠被消滅。

美國這些服務農業的大公司採取市場化方式服務農業,給本國農業帶來優質產品,促進本國農業發展,同時又在全球瘋狂賺錢,也使得這些公司獲得了天文數字的財富。

美國農業發達離不開美國政府的支持。

美國農民參加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農業協會,政府和這些農業協會打交道很頭疼。但是,政府從來沒有打算取消這些農業協會。

這些農業協會使美國農民統一行動,美國60年代農業協會曾經一口氣把75萬噸小麥撒進太平洋,把政府氣的要瘋,政府說你們這樣汙染環境,是違法的。後來農業協會又把小麥無償的送給非洲,他們這樣做目的是想造成市場恐慌,使小麥漲價。

美國政府長期和農業協會鬥爭,又相互合作。美國政府曾經幫助美國農民設計一個計劃:美國部分農產品不落在美國土地上。

就是美國農民生產出農產品,立即用車子拉到大橋上,大橋上電閘一按,橋面開一個大洞,車子把農產品倒到橋下,橋下早就有輪船等候,輪船裝滿了,就開往世界各地銷售點。做到了農產品不落地,不進倉庫,這樣可以減少農產品成本,用低價格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上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如果有那一個國家比美國農產品賣的便宜,美國政府毫不猶豫補貼農民,一直到美國農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價格比對方便宜。

美國一直以來對農業大量補貼,使美國農民非常賺錢。比如2001年,美國對農業各種形式的直接間接補貼總額是953億美元,進入農場主口袋的佔農場農業總收入的11%,平均每個農戶每年能從政府那裡得到1萬多美元補貼。

美國政府為什麼要大規模補貼農業?

因為補貼農業,可以使農產品價格降低,農產品價格降低,可以使養殖業產品價格降低,比如由於受農產品低價格影響,豬肉、牛肉、雞肉、奶牛·····的飼料價格低,這樣豬肉、牛肉、雞肉、奶牛·····價格便宜,會使一系列人們日常生活與農產品相關的產品價格低,這樣使美國老百姓生活負擔輕、品質高。


洛上千梔33


美國是當今世最發達的現代農業國。加利福尼亞州近50年來始終是全美食品及農業第一大州;加州農業年產值達到270多億美元,出產350多種農作物及產品,多種特有產品如杏仁、洋薊、棗、無花果、奇異果、橄欖、柿子、開心果、西梅、葡萄乾、車軸草及胡桃,產量均佔全美總產量的99%以上。加州農產品的20%出口海外。美國農業也是最大的產業之一,總資產達11000億美元,是工業總資產的70%左右,農業年生產總值約佔工農業生產總值的16%,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很高,每個農戶平均佔有耕地450英畝,最多者可耕種2000多英畝,每個農業勞動者平均年創產值6~7萬美元,可供養120~130人、90年代與70年代比較,農作物單產提高了60%左右,100斤飼料生產的肉雞由34磅增至50磅,單雞年產蛋由170個增至230個。生產管理一畝水稻只需16~17個工時。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速度很快,以精確農業為例,全國僅用5年左右時間就基本得到推廣,現在美國有85%農業區域已實施了精確農業。美國農業人口占美國人口的2%,約 400萬,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占全美15%,包括科研、推廣、教育、生產設備和生產資料的生產經營、市場營銷等等,成為農民的強大後盾。聯邦政府每年投向農業科研、推廣、教育的經費是20億美元,且以年平均8%的比例逐年增長,這些經費相當大的部分直接撥給大學。同時美國鄉村初高中都設有農業教育課程,甚至在幼兒園也開設一些與農業有關的課程。


相逢已陌璐


社會經濟條件為商品經濟發達,經濟效益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交通運輸發達;先進的科技與發達工業為美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美國能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原因有許多,其中地大物博,自然條件好,大規模生產農業,高科技生產,全機械化生產,成本低,產量大,土地私有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美國貧富劃分,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另外,在現代生活的保障下,具有較為健全的法律,農藥、物流、種子化肥等相關配套產業完善,交通高度發展,促進了美國農業能夠依舊屹立於世界之巔


小磊的每天


美國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佈均勻,平均降雨量760毫米。獨特的地理環境、多樣化的適宜氣候以及富饒的國土資源為美國成為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美國農業種植帶規模最大,農業科技最發達,農業信息化成系統。

通過無線射頻身份識別系統做到家畜飼養精確化管理。農業產業化程度最高,全球四大糧商美國就有三家,擁有明顯的定價權。


阿才小丑


屁。吹牛逼天下第一吧。它哪兒發達了?它有袁隆平院士那樣的人才弄出雜交稻這種產量逆天造福全人類的農作物了嗎?一天不吹牛逼能特麼死啊,它們那全能的上帝看著這樣的子民也不出來管管?看來也是一丘之貉,上樑不正下樑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