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腹瀉的原因:牛腹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牛腹瀉的原因:牛腹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腹瀉是牛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據分析,引起牛腹瀉的病因眾多,臨床症狀也表現不一,在養牛生產中,養殖場要有效地防範牛拉稀的發生,必須根據牛不同的拉稀類型和發病症狀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臨床上常見的腹瀉類型及其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一、牛腹瀉的臨床症狀

牛潛伏期自然感染為7~10天,短的2天,長的可達14天。人工感染為2~3天。

急性型:多見於幼犢,表現高熱,持續2~3天,有的呈雙相熱型。腹瀉,呈水樣,糞帶惡臭,含有黏液或血液。大量流涎、流淚,口腔黏膜(唇內、齒齦和硬顎)和鼻黏膜糜爛或潰瘍,嚴重者整個口腔覆有灰白色的壞死上皮,像被煮熟樣。孕牛可引起流產,犢牛先天性缺陷(如小腦發育不全、失明等)。

慢性型:較少見,病程2~6個月,有的達1年。病畜消瘦,呈持續或間歇性腹瀉,裡急後重,糞便帶血或黏膜。鼻鏡糜爛,但口腔內很少有糜爛。蹄葉發炎及趾皮膚糜爛壞死,致使病畜跛行。

1.細菌性腹瀉的防治。在治療的同時需補液,靜脈滴注高滲鹽水溶液配以葡萄糖溶液,以及20%安鈉咖注射液10毫升,以恢復機體代謝水平,防止脫水。每噸飼料添加牛腸清1000g-2000g,混合均勻進行飼餵,可快速控制解決牛腹瀉。

2.病毒性腹瀉的防治。牛腸清適用於牛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梭菌、傳染性胃腸炎、犢牛副傷寒、流行性腹瀉、急慢性胃腸炎等疾病引起的腹瀉治療。

3.管理不當誘發腹瀉的防治。保持產圈乾燥、衛生,在預產期前5天,每天對圈舍消毒,消毒藥液可用10%~20%漂白粉或2%~4%的氫氧化鈉溶液。長期服用牛腸清,可有效減少牛腹瀉出現,調節腸胃功能,助消化吸收,可提高飼料營養水平和消化吸收率80%以上,迅速恢復反芻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