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吃虧是福,那吃一輩子虧是不是傻子?怎麼界定這個“虧”呢?

說三道四的


吃虧是福不要只從字面上去理解。主要告訴人們的還是凡事不要太過於計較得失,心胸寬廣些。很多事情有的時候最好順其自然。

現實生活當中,凡事斤斤計較一點虧不肯吃的人,甚至是到處想佔別人便宜的人,這種人在人群當中是最不受歡迎的。很多時候他自己吃的虧還不知道。在工作單位中也是一樣,有的人多幹一點活就覺得吃虧了。不是自己分內的,壓根不會去管。而以這種心態去工作的人,工作上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也不會有什麼升職機會。

以前單位就有一女同事上班的時候,每天都會早到晚走,順手都會打掃一下衛生。甚至有的時候公司的電腦壞了,也會找親戚朋友過來幫著修,所有人看了都不理解,不過沒多久之後竟然升職了。其實作為員工,很多時候你做的事情領導是看在心裡的,嘴上不說什麼心裡是有數的。當然不是你每一次都做的事情都會被人記住,但是如果有個良好的心態的話,早晚會有機會的。

吃虧是福這一點,我老婆做的算是最好的,結婚10多年從來什麼也不爭,家裡不管錢,買房買車寫誰的名字都無所謂。她的朋友也沒少勸她。跟她說什麼,多爭取點東西啊,給自己留後手之類的。老婆只是聽聽而已也沒當回事。不過後來她那個朋友倒是離婚了。 我也是看老婆從來不計較這些,也有點過意不去,後來再買的房子存款都是寫在她名下了。

很多時候你越要去爭的東西反而越得不到,而不去太在意的時候,該是你的也跑不了。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小時候看到隔壁二個大娘因為農田放水的事情吵架,每人拿張菜刀,雙方都是一邊剁菜板一邊對罵,吵得特別兇,差點打起來,當時我看到很害怕😨,小時候奶奶👵是同我們家一起住的,奶奶找到我把我叫回家,就這事教導我們全家人,說,吃點虧沒關係,吃虧是福,叫我們長大以後遇到什麼事情,千萬不要太沖動,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前二天在一個微信群,看到一個新聞,砍死二個人,原因是一輛長掛車與一輛小車對面過路,長掛車不夠過,叫小車讓一下,小車非但不讓,還罵人,結果惹火了大車司機,二個人打起來,最後發展到動刀,掛車司機把小車司機砍了,當時小車司機弟弟也在,看到哥哥被人砍了,立刻給哥哥報仇,把掛車司機也砍了,聽說都砍得很嚴重的。

個人覺得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車讓車,讓出一條通道!!!

我們家流傳下來就是吃了幾輩子的虧😀,從小到大一直到現在,都遵循爸媽的教導,奶奶👵以前的教導也時常縈繞在心,一直到現在雖然沒什麼大成就,但也從來沒惹過什麼事,家庭和睦幸福😁,同事和睦相處。





南漂琳姨


我是姚裡裡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吃虧這兩個字 看心態決定 我的媽媽 今年七十歲了 在我們小的時候 因為在農村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 被爺爺奶奶看不起 大伯叔叔家都有兒子 所以 好吃的好用的 都給了他們 各種髒活累活都丟給我媽媽 各種難聽的話都能說出口 還慫恿我爸爸跟媽媽生氣打媽媽 在以前的農村 一個女人帶著四個孩子 沒有幫手 還要忙各種農活家務 可想而知 可我媽媽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依然很尊重兩位老人 在爺爺奶奶生病期間 都是我媽媽跑前跑後的伺候 盡心盡力 以前的事情 媽媽從來不告訴我們 我們長大後 都是從鄰居口中知道了媽媽有多苦 媽媽最常教育我們的就是吃虧是福 一心向善 有舍才有得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姚裡裡


如果對方或者是事情對大體上或以後有利的,是福,反之是在真吃虧了!

舉個例子來說:小時候,我的一個同學,他總是主動掃地,擦窗,打水,幫老師哄哄小孩,很多同學說他很傻,可是老師特別喜歡他,無論在學習上,或者是對他人生規劃上,對他的指點明顯比其它學生多很多,他現在很成功,這種吃虧就是福,它能使自己獲得回報的!

雷鋒也是這種人,他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士兵,可是能得到毛主席高度評價,親自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全國數代人民向他學習,在人民心中地位高尚,這是不是福呢?那當然是啦!

但是,如果你的付出沒有什麼回報,吃了一輩子的虧,那就是真傻了!像我閨蜜老公家裡,公公是大兒子,那時候還沒分家,到外面打工卻養活整個家,幫兩個弟弟娶媳婦,他們的孩子上學的錢都是公公拿回家的,兩個弟弟賺的錢自己收著,然後呢他自己小家庭一分錢都沒有存著,他病倒了還要向弟弟們借錢治病,死前,弟媳們掇弄要分家,分到了一大堆破爛,好的都給挑走了,他還自我安慰說:“別在意這麼多,等我好了賺錢買新的。"結果沒多久就死了,喪葬費又是借弟弟們的,沒錯,是借,父債子還,他兒子小小年紀就欠了一屁股的債,說起來都令人心寒,你說是不是福呢?但凡他為自己的小家著想一下,也不會這樣的。

所以說吃虧是不是福要看情況而定,是要有個限度的,不能一味的委屈自己,有的虧是不能吃的!


廣東東籬


所謂的“吃虧是福”,那是你吃虧後既無可爭回,又無可申訴,為了不將現實狀況更加糟糕,只能將虧止於現狀,為了能將內心別再糾結,只能自認吃虧是“福”,這就是最無奈的解脫,這也是為了生存的選擇。

所有的被人算計,利益被人吞噬,精神被人傷害,都是你善良過頭和能力不夠,吃虧了還認為自己出力不多,貢獻很少,所以就理認心認。

天長日久,終於明白是不該的如此,去爭理爭利自己又亳無辦法,又不能徹底鬧翻,因為生存的技能和方式有限,所以只能安於現狀。因為生存還要繼續,為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只能將吃虧當作“福受”,這就是最無奈的選擇和心安。

人生本來就是如此,當生產資料有限,生存技能單一,單打獨幹又無可維持,那隻能在合夥中把吃虧當作讓步的選擇,只要能安穩的維繫生存繼續,這“虧”也是吃得值了,因為什麼都不能與生存相比,所以就把吃虧當“福受”,也只能是無奈的“安受”。





無言嘍


有些朋友經常給身邊的人一些小恩小惠,看似吃“虧”,實際上後期所得到的回報,遠遠大於所吃得“虧”。

這樣的朋友屬於精明的“吃虧者”,他們通過吃虧收服了人心,博得了好名聲,使他們在生意上或者仕途上順風順水……。比如《水滸》前期被稱為“及時雨”的宋江。

也有些朋友,就屬於毫無心機的老實的“吃虧者”,自己窮的要命,還總是被人佔便宜,這種虧就吃不得,要學會拒絕。

有一位叔叔就是如此,自己日子過得一塌糊塗,生活都難以為繼,平時靠給人裝一些簡單的水電為生,只要有人給他戴“高帽子”,他就會給別人免費的幹活,還總有人知道他的這個脾氣,利用他給人白乾活,利用完之後還不承他的情……

吃虧是福,虧該怎麼吃,還是要因人而異,因事而變!

歡迎關注@宇麗盛感悟人生 分享生活感悟、共享豐盛人生!🤗🤗


宇麗盛感悟人生


吃虧是福這話不假,我不愛做聲,盡心盡力的做事,任勞任怨,厚道是福,這樣的人有大愛。

很多人精於算計,心機重重,吃不了一點虧,這樣的人實則愚蠢,交友不利於長期發展。

相反,心地善良,忠誠厚道的人,反而利於長長久久的交往,直爽的人心真急切,他是最信任的。

經常不做聲,雷鋒式的好榜樣,這樣的人才英明偉大。吃一輩子的虧,你的福報終究會給你


寧凝香


古語流傳下來的吃虧是福,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豁達寬容些,不要斤斤計較。在為人處世上,大家都喜歡和大方的人相處,因為願意吃虧能吃虧有了好的人際關係。做生意能吃虧,把利讓給顧客或合作伙伴,達成雙贏的局面。但是,凡事也要有個度,如果一味的吃虧,會被人認為是軟弱,看不起。每個人都有底線,別人觸犯了你的底線,要拒絕學會還手。曾經看過一個新聞,在商場賣貨的一個服務員,遇到一個刁蠻的顧客,朝她臉上吐口水,商場說顧客是上帝,李正國秦皇島要求她向顧客道歉。服務員也有做人的尊嚴,不能因為怕丟工作就吃這個虧吧。生活中還一些我們無法抗拒的原因,讓我們不得不吃虧,心裡有抱怨,只能那這句話來安慰自己,求得心理平衡。



火心


這個話題呢,他要分兩面來講。

第1種吃虧,自己的付出,甚至自己經濟利益受損,卻能給別人帶來福利,也提升了自己,明著吃虧,卻是一種收穫。

第2種吃虧,自己的忠厚老實,善良被有人利用,傷害,但是虛偽,為了面子在承受著自己的能力之外


大風車cium1


1;人與人應互相尊重,沒有誰一定要讓著誰,誰又甘願受委屈的道理。

2;“吃虧是福”在教會孩子謙讓、助人的同時,也讓他們變成受到委屈不會為自己爭取權利的人,甚至還會成為孩子害怕競爭、不願努力的藉口。

3;“吃虧是福”是鄭板橋的家訓。我覺得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從價值觀及道義精神的視角出發,它是要讓人寬容、豁達,不斤斤計較。

4;當然“吃虧是福”並不是讓人無原則地忍讓,我們不能將其理解為逆來順受,逆來順受容易縱容惡人,比如發現孩子受欺負時,就不能再以“吃虧是福”來教育孩子一再忍讓,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5;遇到小孩子之間互相爭玩具,或因班幹部競爭導致一人落選等情況,家長則可以引導孩子做出忍讓。如果家長總在孩子面前強調一點虧也不能吃,這會令孩子將來較難融入社會。

6;吃虧”有度,適當“以牙還牙”。告訴孩子,如果遇到讓自己吃虧的人,先要用警告,求助大人等方式保護自己。如果孩子們之間因為嫉妒心引發了告狀、廝打、爭吵等,這時家長就要跟他們強調“吃虧是福”的重要性。吃一塹長一智,若能吃虧必少是非,這種文化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生根能力。

7;別讓“吃虧”成為孩子們走向社會的第一課,別讓“吃虧是福”成為弱者的自我慰藉。很難想象,一個每一個人都是從“吃虧”開始理解社會的社群,最終可以不走向一個互害性的社會。

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