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作为一个在深圳生活了18年的人

看待网上关于两座城的博弈

还不如亲自听我幼稚的推敲

网上冲浪的时候,总能看到有关广州和深圳“争锋”的新闻。

作为在深圳生活了18年的人,如今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想要谈一点幼稚的见解。

处于一场风暴的中心,没法让所有人既喜欢广州又喜欢深圳,至少希望对这两座城市的见解晋升一个地步。

广州和深圳,和而不同

众所周知,一线城市的行列里,广东占了两个,颇有一种兄弟兵齐上阵的感觉。

三十年前流行下海,广东以北的北方人,大多去了北上广打工,有些人已经奋斗到了一线城市的煎饼摊,有些人已经在CBD的落地窗楼宇里养小三。

那会儿,人们还不懂什么风口和创业,只知道出人头地就得去大城市。首先要是个城,其次一定要大。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直到千禧年前后,尽管贵为上头钦点的经济区,深圳的存在感仍然很低。人们仍然源源不断地挤进广州的三号线里,到深圳只是为了去香港。

随后,我家附近的洗车店换成了爱疯旗舰店,才意识到深圳正在后来居上。这个同在广东的一线城市,明明白白地崭露头角。

尽管深圳和广州同在广东,但两个城市对“广式”的解读都有所不同。

同根同源的广州,往什么北京路一德路上逛一圈,到广州酒家陶陶居吃一轮,或多或少都会对粤菜有所启发。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但在深圳,你能吃到各种湘菜川菜和江浙菜,还有深圳人开的港式茶餐厅,唯独少了粤菜。

事实上,深圳的很多东西,其实跟深圳没什么关系,或者说跟广东没什么关系。这里聚集着许多外来者,搞着搞着就大了,舶来品在这里散发着生机。

在吃这一点上,深圳非常不广东,语言上也是。

搭乘上广州的地铁,无论妇孺小孩,还是刚下班的商务精英,都能听到对答如流的粤语对话。而从深圳一号线的这头坐到那头,你才知道中国原来有这么多种方言。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毋庸置疑,两座城存在形形色色的差异。知乎上有个问题,“深圳和广州的差异在哪里?”

网友@movieatravelove画的图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问题,画风写实,又带有一丝倔强。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有人评价,广州是广东人的广州,深圳是全国人的深圳。

浸入风口的深圳,描绘着未来的版图,让全国人趋之若鹜。这里的人一边喝得酩酊大醉,一边畅想未来。

小火慢炖的广州,闷声发大财的教条固若金汤,他们低调内敛,不声张,也不张狂,只管做自己的事,敦实温厚地一步步前进。

一体共生的兄弟兵

在文化底蕴这一范畴上,连广州这样的千年商都都被定义为文化荒漠,即使深圳贵为一线城市,也就只能是小渔村。

举目一望,广州有骑楼,也有CBD,高低矮小各不同。而深圳在争分夺秒地建起一幢撞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显得生猛又贪婪。

深圳不是没有底蕴,深圳的底蕴就是金钱。

就像从1981年就矗立在深圳蛇口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也是深圳的属性。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深圳就像是一个丛林,茂盛的欲望杂草丛生。

最有印象的是,从地铁口出来,会发现行人的步速都快些,似乎在铁人三项的冲刺阶段,一种无形的压力呼之欲出,催促你加快步伐,快马超车。

和深圳不同,广州的底蕴在于生活,连煲汤的时间都没有还谈什么生活。这让广州看深圳,总带着表哥看表弟的心态,就像香港看广州一样。

相比深圳的风风火火,广州更注重怎么把一只鸡做好吃,“闷声发大财”才是广州人代代相传的教义,这也是为什么广州认为深圳就是个年轻人打工的结合部。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如果要论包容,我想,深圳的包容性独树一帜。

深圳的包容不同于北京皇城根下的浓厚气息,不如上海金钱至上的迷幻感,也不像广州那般市井烟火的浓重,而是一种无差别的包容感。

每个到深圳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不会不适应,在这座90%都是外地人的城市,无距离的平等感随处可见。

在一档节目里,高晓松曾这样评价深圳:

误入北京名媛圈,会认识某某的女儿某某的孙女,以及各种军牌车;误入上海的名媛圈,会结识某某夫人,某某太太,以及各种爱马仕;误入深圳名媛圈,会认识某总裁本人,以及各种慈善会。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随处可见家乡的食物让人动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引起群体共鸣,远比心灵鸡汤慰藉人心。这里没有赤裸的崇拜,实力才是度量人的唯一刻度。

但这种归属感不会持续很久,持续的高压和快速更迭的环境,高淘汰率让这种融入感消失殆尽。

而广州作为广式风情最浓的城市,异域风情之中,莫名包裹着一种归属感,广州人都称之为“人情味”。

每个南下的人一开始来到广州,都会被听不懂的粤语所隔阂,被各种风俗习惯弄得头晕转向。

尽管一开始不理解广州人为了早茶、粤语、老城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但只要待一段时间,莫名的归属感会把每个异乡人同化。

在广州,每个人是你,你也是每个人。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大学毕业的时候,朋友都以为我会老鸟归巢回深圳,留在广州的时候朋友们都感觉不解。深圳和广州两城年轻人的微微抗拒,也像是两城之间的关系。

对于深圳人来说,不太愿意去广州。对于广州人来说,去深圳也不大可能。若是需要退居二线,深圳人宁愿去东莞惠州,广州人宁愿在番禺置业。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博弈往往潜藏在水底,表面上依旧贯彻商业互吹的精神,那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广州表示对表弟的羡慕,或多或少地夸深圳的势头猛得一批。深圳表示自己就是个小渔村,和广州这个kol相比,就是没文化又不懂生活。

互相一边恭维,一边回应“哪里,哪里”,就像是中年人推杯换盏的酒局,只管看看就好,淡然坚挺自在心中。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最近深圳建立直辖市的传闻甚嚣尘上,尽管只是谣言,但当这样的消息传出的时候,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就会落在广州上。

从这次的深圳晋升直辖市的传闻,在回溯到十九大北上深杭的邮票,广州似乎一直在慢慢后退,快退到一线城市的边缘了。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近年来,“广州跌出一线城市”、“广州在衰落”等质疑不绝入耳,黑广州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而另一头,对深圳发展速度的捧杀也不落下风。和小火慢炖的广州相比,深圳就是风口上飞起来的猪,弯道超车,光芒万丈。

一个发展迅猛,一个口碑温和。

有人总结出,深圳是中国的小皇子,广州是珠三角的老爷子。人们似乎一直希望这两个城市打起来。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广州还是深圳?听听在深18年的人怎么说

但我想,两城各有千秋,都有不可逾越的优越性。

深圳拥有无差别的平等、新时代年轻人的竞技平台、勤勉奋斗的深圳精神、自我实现的巨大增量。这里的一切都显得焦躁,却有无限的可能。

而广州以温情脉脉、市井烟火待人,那是随处可见的人情味。以及多样的消费选择,你能买起cbd的高楼,也能在街头转角买到5块钱一碗的糖水。

广州也好,深圳也罢,同根同源,相辅相成。

这两座相距100公里的城市,恰恰应了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各位老广,你眼里的深圳和广州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广州还是深圳,为什么?留言告诉给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