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大概是多少?

江南34575668


說到這個,我們就先要了解一些,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退休工資。

按照正常情況,退休工資主要受3大因素影響,分別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比例、養老金上調標準。

社會平均工資,發達城市和不發達城市相差很大,例如杭州一帶可以達到4000以上,但是不發達城市或者三線城市只有3000或者2500以下。

其次就是繳費年限和繳費比例,一般來說,繳費滿15年,按60%的比例繳費,在發達城市能夠享受到至少2000的退休工資,當然繳費年限越多,拿的就越多。

再加上國家每年都會上漲的養老金,你至少可以拿到2500元的退休金,這是是按照最低標準15年,發達城市的情況來計算。

如果你身處的地方不是發達城市,那麼只繳納15年,退休金自然要低於2500。


掌上保


  (一)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三)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四)企業養老保險=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五)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影響企業養老保險的因素,具體如下:

  [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城鎮企業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學生保險網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n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n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n(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n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n(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n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n(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發。


黃生理財


退休工資是按所供職單位的類別標準發放的。公務員退休金是:退休前薪酬+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X是工作年限:工作滿35年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按85%計發,工作滿20年按80%計發,工作滿10年按70%計發。事業單位退休金:退休前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滿35年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按85%計發,工作滿20年按80%計發。企業退休金:社會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1/120。


花貓53


這個很簡單70末8090都是按實際繳費年限不計工齡的軍齡視為繳費,就按80年出生的2010年參加工作2040年退休繳費年限30年,繳費按社評的60%繳2039年社評工資是2萬,60%按12000*0.30年限=3600,個人賬戶150000/139=1079一共是4679。補充下5060後人個人賬戶錢很少他們是以檔案參加工作視為繳費他們和工齡掛鉤的。


重慶大寶劍


您提出退休工資怎麼計算?解答如下:

一、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996年1月1日以前參保或參加工作的)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資+上年度社平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累計金額÷計發月數(50歲195,55歲170,60歲139)

過渡性養老金=1.4%×(上年度社平工資+上年度社平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建立個人帳戶前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

增發獨生子女費=退休養老金×增發率(重慶市5%)

二、以重慶市為例計算退休養老金

假如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32年,上年度社平工資5615元,個人帳戶累計金額6萬元,平均繳費指數0.83,建立個人帳戶前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10年,獨生子女證,男性60歲退休,計算他退休時領取養老金是多少?

基礎養老金=(5615+5615×0.83)÷2×32×1%=1644.07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60000÷139=431.65元

過渡性養老金=1.4%×(5615+5615×0.83)÷2×10=719.28元

退休養老金=1644.07+431.65+719.28=2795元

增發獨子女費=2795×5%=139.75元

應領取退休養老金=2795+139.75=2934.75元


勞動維權田博聞


退休工資的計算是非常複雜的。她一共有三個公式才能計算出自己的養老金能拿多少錢?

第一個公式就是你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

他是通過你本省所在上一年度的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乘以1+你的繳費檔位,再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再乘以1%。

第二個公式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他的計算方法是個人賬戶當中的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退休年齡不相同,計發月數也不相同。那50歲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及計發月數,是170個月。60歲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第三個是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針對1992年社保統籌之前。參加工作的人群

他是所在省份上一年度的平均在崗工資,乘以視同繳費年限,再乘以1.4%。

基本上樓主你通過這三個公式就可以得出你的全部養老金。


社保小達人


這個退休工資的算法比較費勁,而且需要的東西很多,可變性很強!需要你的職稱、工齡、工作性質(事業單位?國企?)等等!

具體算法為:

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退休工資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是不是很麻煩?我寫完答案,我都要糊塗了……


一名風雨無阻的醫生


退休後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咱家張哥


我現在基本工資是1550元,工齡是34年,今年按特繁55歲退休能開多少工資?

<strong>

<strong>您提供的信息無法為您具體計算出您工資。

下面我們可以看下影響退休金因素:

1 .平均年齡

2.參保地平均工資

3.養老金累計年限

4.養老金基數

5.個人養老金賬戶

6.視同繳費年限

退休金該怎麼計算呢?

視頻講解-養老保險越早繳納越好嗎?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6673581848658445,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793e\\u4fdd\\u8d8a\\u65e9\\u7f34\\u7eb3\\u8d8a\\u597d\\u5417\\uff1f.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