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文 | 糖炒山楂

“沒有一個春天能停止歌唱”。剛剛過去的週末,或許是傳統音樂類綜藝的“短暫盛世”。

說“盛世”,是因為兩檔大型音綜的對壘,讓疫情下沉寂的綜藝市場頗有“復甦”之意。《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播出後,#毛不易淘汰#、#被毛不易唱哭#等話題總閱讀量近10億;《天賜的聲音》首播,雖掩蓋不了豆瓣3.8分的尷尬,但不可否認其熱度不可小覷,薩頂頂、汪蘇瀧先後佔據熱搜榜。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說“短暫”,是因為疫情防控下開播只是第一步。之前《歌手·當打之年》便宣佈暫停現場錄製改為“雲錄製”,並在2月17日曝光了雲錄製現場;而這並不是特例,剛剛開播、但1月底已經暫停錄製的《天賜的聲音》也必將走上這條路,只是所謂的“雲錄製”對大型音綜會有哪些影響,尚未可知。

“不可抗力”讓綜藝產業“擱淺”,但也催生雲錄製等新事物迭起,“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始終是不變的真理。而跳出疫情防控這個特殊背景,《歌手·當打之年》和《天賜的聲音》作為音樂類節目,熱度和話題居高不下之外又帶給市場哪些思考?行至如今傳統音綜的變革之路究竟該走向何方?

豆瓣3.8差評92%,《天賜》到底做錯了什麼?

《歌手·當打之年》的“珠玉在前”,似乎並未對《天賜的聲音》造成多大影響。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在上週播出的第一期中節目以59城收視1.645奪冠,25個熱搜全網霸屏,11個微博熱門話題,2次登頂微博話題總榜。除此之外,貓眼專業版數據亦顯示,節目上線5日曾2日登頂綜藝熱度榜,峰值9872。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如果忽略口碑的全面崩盤,《天賜的聲音》可以說是首播成績亮眼。只是這並不太實際。相比《歌手·當打之年》1.2萬人給出的豆瓣6.3分,66%的網友給出三星、四星的“中上”“還可以”的評價,《天賜的聲音》可以說是慘淡:759人的評分人數,一星近半,三星及以下佔比超85%。

或許評論人數太少不足以代表最廣大觀眾的意見,但遍佈短評的一句話也足以說明問題:“一如既往花最多的錢,請最大的咖,做最爛的節目”。最初王力宏、張韶涵、胡彥斌、蘇有朋組成的音樂合夥人,加上汪蘇瀧、薩頂頂、炎亞綸、張遠等多位實力唱將的陣容有多吸引人,都在節目播出後集體反作用於口碑。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高期待值和呈現效果不及預期的強烈反差,背後的根源主要是節目賽制的“混搭感”帶來的不適。“整個節目就是一個群星版《夢想的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兩人合唱一首歌模式+《演員的誕生》裡面的精華撕逼的水煮大雜燴!”,某豆瓣網友評論道,與此類似的評論並不在少數。

在《天賜的聲音》中,四位音樂合夥人坐鎮,每期有六位飛行合夥人參加,然後兩兩分組合作演唱,而其中一組則有機會與音樂合夥人共同演繹新的歌曲,並最終由音樂點評人推選出一首推薦金曲。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仔細來看,賽制本身似乎也無太多問題,淘汰制、合作制都很常見,而首期節目中,蘇有朋搭檔好妹妹樂隊來帶《都挺好》、胡彥斌搭檔黃齡帶來《還是要幸福》、王力宏搭檔薩頂頂帶來《緣分一道橋》,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音樂的需求。那麼問題究竟是出在哪兒呢?

“濃濃的《演員的誕生》的味道”,是這檔節目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不僅是淘汰晉級賽制如出一轍,更是其製造話題和熱度的能力。和《歌手·當打之年》中周深等人憑藉歌曲出圈不同,《天賜的聲音》率先出圈的不是作品,而是一場“撕逼大戰”:丁太升點評薩頂頂“矯揉造作”,張韶涵“道德綁架”丁太升,王力宏力挺薩頂頂。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截至目前,#丁太升點評薩頂頂##薩頂頂#相關話題閱讀量近2億,但與此同時,王力宏薩頂頂表演的《緣分一道橋》卻沒在輿論市場激起水花,《還是要幸福》《都挺好》也並未引發太多關注,熱度稍高的只有一首汪蘇瀧炎亞綸合作過的《想自由》,微博相關話題破億。

當一檔音樂類節目不能帶來優質的音樂作品而是徒留爭議話題的時候,誰又能說不是“捨本逐末”呢?當然如今節目僅僅播出了一期,此時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下期節目也將迎來於文文、姚琛、陳志朋等新的飛行合夥人,《天賜的聲音》能否在口碑上扳回一城,也有待觀望。

從《我們的歌》到《歌手》《天賜》,內憂外患下音綜的“變革”難題

音樂綜藝始終是綜藝市場的重要分支,《中國好聲音》《歌手》奠定的盛世至今難忘,但行至如今變革已然勢在必行。當然這並不針對整個音樂綜藝,畢竟相比《中國有嘻哈》《我是唱作人》代表的垂直細分類、《明日之子》《創造營》代表的音樂選秀類等的蓬勃發展,傳統大型音樂競技類節目的困境也愈發明顯。

新玩法不斷擠壓市場,以新鮮感搶佔大眾對音樂綜藝的視聽需求,留給傳統音綜的時間也愈發短暫。其實市場一直未曾停下探索的腳步,也曾有過《跨界歌王》《天籟之戰》等驚豔一時的作品,但老牌音綜疲軟、新型節目表現不佳,都讓其始終難以重回巔峰時期。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2013年《我是歌手》空降引爆市場,自此也拉開了長達8年的征程,成為“春節既定陪伴品”,只是隨之而來的是節目從7.9掉落至6.3的豆瓣評分,以及逐漸下滑的影響力。2020年在疫情的突襲下,綜藝市場頹勢明顯,《歌手·當打之年》的首發歌手中雖然有5位都是“回鍋肉”——曾經出現在《歌手》舞臺上,但這並不影響其作為頭部音綜而被寄予厚望。

的確,《歌手·當打之年》有其驚豔之處。賽制層面,“奇襲”規則的設置頗讓人耳目一新;選手層面,毛不易、周深甚至奇襲歌手劉伯辛等也都帶給這個舞臺不一樣的觀感。只是隨著毛不易被淘汰,“飆高音”的既定印象再次襲來,甚至被網友調侃“當吼之年”,豆瓣評分也出現了大面積下滑,從最初的7.2下滑至6.4分。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不過相比《天賜的聲音》鮮少輸出的音樂作品,《歌手·當打之年》中《大魚》《一葷一素》等多個優秀音樂作品迅速出圈,在不同圈層引爆話題,尤其是毛不易淘汰的《一葷一素》以低吟淺唱讓大眾欲罷不能暗自流淚,而這對於一個歌手和音樂節目來講,才是比排名晉級、話題熱度更為珍貴的。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其實縱覽兩檔節目,不難發現,借用“當打之年”的概念,選手的年輕化正在成為常態,但相比以往的頂級唱將壓陣,新生代也有其必須面對的難題:在國民度和代表作傳唱度上遠不及前輩,甚至會讓觀眾產生“不專業”的感覺,而這也是節目組必須要考慮的。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變革雖難,但並不意味著市場上沒有成功者。這裡就不得不提去年10月末東方衛視推出的音樂節目《我們的歌》了,截止年末收官,節目豆瓣評分穩穩落在8.3上,中途雖有多次起落,但開畫成績和最終口碑的一致,亦是音樂綜藝的一大奇觀。

不可否認,《我們的歌》能夠在短時期內引爆市場,固然有其“籠絡”了新晉頂流肖戰的原因,但節目品質過硬亦是重要原因。在《我們的歌》中,同樣採用的是歌手合唱的模式,不過相比《天賜的聲音》,其中的代際共振的意味更濃烈,費玉清、周華健、那英、任賢齊等歌壇前輩,加上肖戰、周深、阿雲嘎等新生代,自是一場歌壇盛事。

豆瓣3.8分!集齊人氣唱將,《天賜的聲音》卻陷“開局不利”?

與此同時,相比《歌手·當打之年》成大型“打歌節目”,《天賜的聲音》沒有熱門歌曲傳播,《我們的歌》中多是以觀眾喜聞樂見、傳唱度極高的經典老歌為基礎,然後加入說唱、音樂劇等多重新鮮元素,重塑老歌的同時也拿下了各個年齡段的觀眾。節目播出後,《軍港之夜》《跟著感覺走》《心如刀割》等多首老歌翻紅。

以創新求變突圍市場,是傳統音綜市場的普遍認知,而包括《歌手·當打之年》《天賜的聲音》在內的音樂節目也都在試圖以賽制升級、選手年輕化、亦或是代際共振來完成變革,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讓歌手和音樂迴歸初心,只是若執著於話題和熱度,也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