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銀行股的“黃金時段”已到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整體表現落後於市場,且在申萬一級行業中也處於下游位置,經濟增速下行疊加疫情影響,銀行業基本面承壓的擔憂成為主因。即便如此,最近1個月內,仍有15只銀行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佔行業內成份股比例高達41.67%,成為近期機構最為看好的申萬一級行業。

究其原因,申萬宏源證券指出,“維持一定的利潤增長有助於銀行補充資本,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和防範風險的能力,也有利於達到國際監管標準,維護境內外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的信心。”央行對於銀行維持合理利潤增速表達正面支持態度,有助於緩解當前市場對於銀行板塊的悲觀情緒。銀行維持合理利潤水平既利於保持內源資本補充能力又具備財政價值。投資者不必再過度擔心過去兩年銀行利潤增長面臨的外生不確定性干擾。同時,隨著各地復工進程的陸續開啟,宏觀經濟企穩預期預計將重回正常軌道,這亦將解除銀行短期內的一大估值壓制。

2月17日晚間,銀保監會官網發佈的《2019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2019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萬億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

從首家披露2019年業績的上市銀行平安銀行的年報數據來看,平安銀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379.58億元,同比增長18.2%;實現淨利潤281.95億元,同比增長13.6%。此外,其他20家上市銀行發佈的2019年年報業績快報顯示,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不斷改善,盈利能力穩健增長趨勢明顯,其中,包括常熟銀行、成都銀行、江陰銀行、青農商行、招商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等在內的17家上市銀行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銀行板塊市淨率僅為0.77倍,估值與基本面趨勢嚴重不符。具體來看,截至2月21日,逾七成銀行股市淨率不足1倍,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等均囊括其中。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銀行業盈利能力的穩定性有望好於市場預期。宏觀調控政策發力催化經濟悲觀預期邊際修復,看好由此帶來的銀行板塊投資機會。當前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底部、滯漲明顯,正是佈局黃金時段。營收下行、撥備反哺、盈利穩定是行業主線。

而在銀行板塊行情演繹的節奏上,相對收益集中在二季度和四季度,國融證券預判,今年上半年絕對收益依賴淨資產改善;下半年收益依賴市場低風險偏好推動估值修復和年末估值切換。

標的股選擇方面,最近1個月內機構看好的15只銀行股中,平安銀行以23家機構重點推荐居於首位,光大銀行位居次席,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的機構家數達到5家,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張家港行則均獲4家機構看好。其他機構看好的銀行股還包括:貴陽銀行、西安銀行、寧波銀行、無錫銀行、江蘇銀行、渝農商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長沙銀行、建設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