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復工量體溫方法可行嗎?

風起雲湧的生活記憶


量體溫只是一方面,防護消毒都要做到位,還有其他症狀一旦發現要停止上崗,先進行自我隔離!畢竟特殊時期要用特殊辦法,不要放鬆,都覺得沒事,可事就出來了!


耀哥說事


不同測量方式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

  水銀溫度計:測量較準,但容易斷裂而發生水銀洩漏中毒,使用需小心。

  電子測溫計:安全、經濟、溫度波動小,可測量口腔、腋下、肛門直腸。

  紅外測溫儀:常見有耳溫槍和額溫槍,測量快速、便捷,但有誤差。

  紅外熱成像儀:適合車站、機場等大型場所。

 哪些因素會影響體溫?

  環境: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

  時間: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

  狀態:運動和進餐後, 體溫高。

  年齡:嬰幼兒體溫高, 老年人體溫低。

  生理:女性排卵期、 妊娠期體溫高。

  測體溫時要注意什麼?

  1、測量前20~3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進食、喝冷熱水、沐浴或者是進行冷熱敷。

  2、測量時如選用水銀溫度計,應檢查有無破損,保持腋下乾燥。

  3、口腔測溫30分鐘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菸或者喝水,防止結果不準確。

  4、如果測量值高出正常範圍一點,可能是存在測量誤差,可測多次取平均值。

  公用測溫工具會不會造成感染?

  公共場合大多采用非接觸式的紅外線測溫儀,一般不會導致交叉感染。

  但對於需要通過接觸皮膚或黏膜,才能完成測量的工具,需要在使用後進行酒精消毒,否則可能存在感染風險。

  發熱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

  不一定。如果沒有接觸過可疑傳染源,短期(不超過3天)輕度發熱可以在家隨訪觀察。

  如果近期接觸過可疑傳染源,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需及時就醫。

  發燒了捂出一身汗能退燒?

  捂汗退燒不可取。蓋著被子捂,反而會讓身體更沒辦法散熱。推薦的方法是物理降溫,如用溼毛巾、低濃度的酒精擦身體等。

  居家隔離時每天測幾次體溫?

  自身身體的醫學觀察一般要求每天監測體溫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室內通風兩次,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

  新冠肺炎患者體溫正常就可以出院?

  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神龍的農村帶娃


除了測體溫還有個人防護、單位消毒、不聚集,還有流行病學登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