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復工“雪中送炭”青島推出“一攬子”專項政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24日訊(記者 王熠)記者從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第五次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進入二月份以來,青島市為支持企業復工,出臺了 “一攬子”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專項政策和舉措為企業“雪中送炭”,這些政策的效果立竿見影,廣大企業享受到實惠。

據瞭解,2月3日,青島在國內同類城市中,率先發布了支持企業恢復生產,保經營、穩發展的18條舉措,在緩繳社保、延期繳納稅款等方面為企業雪中送炭;2月20日,又出臺了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16條意見,構建扶持企業“18+N”政策體系;2月20日,為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調度,解決突出問題,促進“六穩”工作落地,成立了市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2月21日,針對企業收入下降等困難,連夜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實施意見》,出臺了21條管用實招;2月23日晚,市政府辦公廳又出臺了70條支持措施。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海天介紹,在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保障方面,從大年三十開始,就組織轄區內口罩和測溫儀企業迅速恢復生產,並向這些企業派駐了駐廠員,快速高效為企業協調解決資金、原料、設備、用工、物流等問題,幫助企業加班加點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日前,即發、雪達兩家服裝骨幹企業已經拿到了二類醫療證,每天新增民用防護口罩6萬隻產能,隨著生產平穩運行,供應量還會繼續增加。

为企业复工“雪中送炭”青岛推出“一揽子”专项政策

另據介紹,1月24日起,組織口罩、護目鏡、消殺用品、負壓救護車、紅外體溫計等18家重點防控物資企業加快復工、滿負荷運行。1月27日,8小時內完成2萬個護目鏡、5300個防護面罩的國家緊急調撥任務,受到工信部表揚。截至2月23日18時,累計完成國家調撥護目鏡14.1萬、防護面罩48.4萬,省調撥口罩24萬、護目鏡0.75萬、防護面罩7萬、紅外體溫計1880支。組織骨幹服裝企業轉產口罩、防護服等緊缺防控物資,幫助12家企業申請醫療器械相關資質。運用市場化措施,幫助企業緩解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缺口。

在解決企業資金需求方面。在企業復工復產中,如何解決企業資金瓶頸?據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楊偉偉介紹,為緩解企業復工復產的融資難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民營經濟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等五部門聯合開展了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風行動”,通過制定政策措施,在加強政策宣傳、強化精準對接、豐富金融產品、完善便捷服務等方面推出了十項具體措施,通過立體化的工作舉措,把各項政策及時送到有需求的復工復產企業。在融資對接方面,累計向社會公佈了首批30家金融機構的服務熱線;全面摸排了第一批575家、170億元的企業融資需求,通過人民銀行融資服務網絡平臺推送給各銀行機構。此外,青島開通審核撥付綠色通道,提前為301家企業撥付支持企業發展資金1.14億元。聯合國開行青島分行等金融機構,幫助20家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申請國家再貸款政策支持,目前已有8家列入國家支持清單。

为企业复工“雪中送炭”青岛推出“一揽子”专项政策

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青島出臺了延期繳納稅款、減免中小企業稅費、優化退稅服務、引導降低小微企業房租成本等政策,作出了“對因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困難的中小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因疫情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核准,減徵或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規定。全面落實外貿出口企業稅收舉措,2月份為全市出口企業準備退稅計劃23.92億元,截至2月19日,已退付出口退稅款7.23億元,有效緩解了出口企業的資金週轉壓力。

建築業用人、用料比較大,受疫情影響顯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玉勇介紹,疫情對建築業所需的人工、材料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成本增加明顯,青島及時下發通知,對因疫情增加的人工費進行了計價調整,並明確了因疫情防控導致材料價格發生重大變化時的處理方法,同時加強對疫情期間工程造價取定、調整的指導和服務,將因價格波動造成建築業復工復產影響降到最低。

为企业复工“雪中送炭”青岛推出“一揽子”专项政策

解決企業員工返崗、物資運輸難方面。據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運管局局長袁海波介紹,近期為了鼓勵貨運物流企業復產復工,青島採取了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嚴格落實交通運輸部關於免收車輛通行費的規定,從2月17日0時起,對所有的收費公路免收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二是全力確保路網暢通。從2月21日起,撤銷全市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疫情防控檢測點,將原來臨時封閉的17個收費站全部開放,今天(2月24日)0時起取消58個公路檢測點,確保客貨運輸暢通。三是嚴格落實綠色通道政策。所有的應急車輛實行優先通行的原則,應急車輛運輸的既有防控應急物資,也有重要生產生活物資,一律落實“三不一優先”政策,開通綠色通道優先通行。四是出臺補貼扶持政策。對參與國家和省調運任務的流通企業,按省內調運30%、跨省調運50%的比例給予企業總額不超過50萬元物流費用補助。山東港口集團對青島港區不能及時疏運的大宗幹散貨和油品,免費堆存期在原基礎上再延長30天。五是開發“車輛運輸保障服務平臺”,實現對物流運輸車輛需求的在線服務,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物資和運輸的快速匹配問題,給貨運物流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为企业复工“雪中送炭”青岛推出“一揽子”专项政策

另據瞭解,青島組織全市48家客運企業、儲備客運包車1936輛,開展“點對點、一站式”定製化運輸服務,已累計為27家企業,開行返崗包車217車次,跨越8省運送職工5222名。開通112條定製化公交線路,為40家單位提供通勤服務,日均客運量6000餘人。為近百家企業協調解決高速公路物資運輸通行問題,累計為應急物資車輛辦理通行證9000多個,為農民工返崗開闢應急綠色通道。

穩就業、解決用工難方面。出臺了“穩就業十條舉措”。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符合條件的,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通過大數據比對,全市有11.9萬戶企業符合返還條件,預計返還資金約2.86億元。截止目前,首批符合條件的申報企業共11373戶,涉及職工25.3萬人,將撥付資金4469萬元,已網上公示,本週內將發放到位。實施中小企業職業介紹補貼政策,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介紹符合條件的人員就業,按每介紹1人300元標準給予補貼。搭建線上用工對接平臺,為6602家企業發佈招聘信息,提供崗位21.8萬個,有8.3萬名勞動者求職洽談,2.8萬人達成就業意向。組織跨區域勞務輸入,發送“勞務直通車”,保障企業用工。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韓紅星介紹,市政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文件都提出了要實施援企穩崗的政策,實施援企穩崗返還企業失業保險費的政策。

为企业复工“雪中送炭”青岛推出“一揽子”专项政策

這些措施中涉及的穩崗返還政策有兩方面變化:一是條件更寬。企業裁員率標準由不高於山東省城鎮登記失業率3.17%,放寬至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參保職工30人以下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職工總數的20%,將更多企業納入享受範圍。二是返還標準更高。將困難企業返還標準明確為6個月的上年末青島人均失業金和參保職工確定,人均返還金額從過去的3100元,提高到8736元。另外,2月18日,國務院出臺了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保費的單位繳費。初步測算,三項社保費用減免預計為各類參保企業減負約6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