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中國男籃有可能有達到08年的水平嗎?

邱喜輝


中國籃球巔峰時期大概可以認定為2008年吧!在那一年,中國男子籃球隊在北京奧運會上勇奪第八名。這也是中國籃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之一。那一屆的國家隊裡,有我們熟知的姚明、朱芳雨、易建聯、劉煒、孫悅、王治郅、王磊、王仕鵬、李楠、杜鋒、丁錦輝等優秀球員。這些人雖然早已退役,但大部分還都在籃球行業繼續發揮著光和熱,繼續為中國的籃球事業騰飛貢獻著力量。如果要說未來十年,中國男籃有沒有可能達到2008年的水平,我覺得用“未來可期”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2008年的那一屆中國男子籃球隊實力雄厚,但並非不可超越。

其實,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自1975年參加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以來,多次躋身決賽並16次奪得冠軍。1994年更是在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勇奪第八名。1996年、2004年、2008年奧運會獲得男籃八強。 2018年,中國男籃改革,由杜鋒和李楠分別帶領籃紅兩支國家隊征戰各種世界大賽,其中紅隊更是為中國奪回了離散八年的亞運會冠軍,同時也是亞運歷史第8次奪冠。2019年8月,中國男籃遭遇滑鐵盧,無緣直通東京奧運會門票。不得不在今年6月份進行奧運落選賽,希望異常渺茫。縱觀歷屆國家男籃的實力,從成績來說,2008年的中國男籃,只是捍衛了亞洲老大的地位,並非不可超越;但從個人成就和綜合實力來看,“08一代”確是中國的驕傲。

二、2008年中國男籃隊員個人實力均為上乘,堪稱完美的一代。

在2008年中國男籃中,在NBA進行錘鍊過的就有五名。其中易建聯至今仍然是廣東隊和國家隊的絕對核心,仍然在為自己的球隊在球場上廝殺。今天即使不談姚明,畢竟那一代還有我們熟知的朱三分、李飛刀、王絕殺等人。幾乎每一個球員都自帶光環。能夠取得那麼優秀的成績也是理所當然。

隨著籃球交流的不斷深入,籃球競技全球化的不斷開展,中國籃球也必將在未來十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將會有長足的進步。但真正要超越“08一代”,除了繼續加大對國外優秀球員的引入,當務之急更需要從青訓抓起。

一、我國青訓體系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

我國的青訓,從根本上來說,體系建設仍然在路上。現在青訓更多的還是由各個公立學校去發現苗子,繼而把優秀的苗子推薦給各個體校或社會培訓機構;如果繼續優秀,就會有機會被推薦給各個俱樂部的青年梯隊(此處拋開不當競爭)。同時,籃球興趣培養和籃球習慣培養甚至籃球專業運動員培養等方面,還缺乏更多的優秀教練。即使在現有的教練中,也存在缺乏創新思維,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模式呆板等問題。長期在這種氛圍和狀態下,越來越多的年輕球員,在場上缺乏靈光一現。特別是在稍縱即逝的機會面前,把握能力欠缺,顯得畏首畏尾,怕擔責任。只能一味的按照陳舊的技戰術進行一板一眼的拼殺。結果下來,每每都被殺的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去年的奧運會預選賽折羽而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二、CBA聯賽與國際接軌越來越緊密,本土球員競技水平將不斷提高。

隨著進入CBA的外援越來越多,CBA聯賽的觀賞性和競技性將不斷改善。外援在各個位置上的表現,也會不斷激勵本土球員迅速提高。可以說,引入高水平球員加盟CBA,對CBA聯賽乃至中國籃球的未來,都是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未來的世界籃球離不開交流,中國籃協不妨讓發展戰略更大膽一些,可以嘗試讓CBA某個俱樂部進入NBA或者歐洲聯賽,在更大的舞臺上進行錘鍊。進而為中國籃球的未來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選手。

相信中國籃協的戰略眼光!相信一切都已起航!也許不需要十年,中國籃球就已經能夠完美超越“08一代”。


強哥聊體育


小編認為不可能,雖然說得有點絕對,但是能看到的未來的確就是這樣!先簡要介紹一下08年男籃所取得成績及主要團隊成員!

08年中國男籃獲得北京奧運會第八名,是中國男籃有史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而且極具含金量,熟悉那年奧運會的球迷朋友都知道,當初男籃與美國夢八隊(08年奧運會冠軍)在小組賽的上半場可謂平分秋色,與西班牙男籃(07年世錦賽冠軍,08年奧運會亞軍)打至加時才惜敗,並戰勝了擁有諾維斯基的德國隊從而挺進八強!團隊首發成員包括當時NBA的第一中鋒姚明、NBA07屆6號秀易建聯、,CBA當賽季MVP 朱芳雨王仕鵬劉煒(CBA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後衛球員之一),再加上王治郅(中國男籃歷史上內線腳步最出色的球員之一)、孫悅(男籃歷史上身體天賦最出色的外線球員,次年加入洛杉磯湖人隊)、“小李飛刀”李楠,杜峰、陳江華等替補球員,可謂是男籃有史以來最為豪華的陣容!

以上就是小編簡要介紹08男籃的基本情況,那麼我為什麼說未來十年也不可能呢?我想問各位讀者一個問題,如今若是讓易建聯從國家隊退役,男籃還有誰有能力挑大樑,作為一個老大哥,阿聯拼其所有,在世界賽場上也難求一勝,我們不苛求未來有類似於姚明、易建聯這樣幾十年一遇的籃球天才,但是就是在現在的中國男籃你也找不出像李楠、朱芳雨這樣的頂尖投手!究其原因現在男籃基本功與08年男籃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從目前CBA20歲左右的年輕球員來看,他們未來也幾乎沒可能達到像王仕鵬、李楠這些球員的水平。

總結:我們都希望中國男籃早日重塑輝煌,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慶幸我們姚主席目前正在大刀闊斧的改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人員基數的不斷增多,尤其最近姚主席與歐洲籃球強國塞爾維亞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後,國內的小球員從小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與歐美強隊交流、學習。十年不可能,但小編相信只要男籃一直堅定姚主席的改革方向,未來20年還是有希望的!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歡迎點贊、評論,蘿蔔會經常更新相關體育資訊哦,萬分感謝!


蘿蔔侃體育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男籃闖進八強的陣容。

  • 4號陳江華,5號劉煒,6號張慶鵬,7號王仕鵬,8號朱芳雨,9號孫悅,10號李楠,11號易建聯,12號王磊,13號姚明,14號王治郅,15號杜鋒

12人中有4人曾效力於NBA,而且像姚明、易建聯、王治郅在NBA也是數一數二的選手,所以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最強的一屆,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男籃被分在了死亡之組,這一組中有西班牙隊、美國隊、希臘隊、德國隊和安哥拉隊。

從目前來看想趕上08年的高度還是有困難的,但是10年能發生啥誰也不知道,有兢兢業業的姚明主席,有慧眼識珠的杜峰教練,當然還有我們偉大的祖國作為後盾,所以未來10年我們還是很有希望趕上08年的陣容的。


天眼X


答案是肯定的!未來10年,中國男籃能達到並超越08年的水平。姚明擔任籃協主席後採用多項措施提振中國男籃水平,現在時間短,成績還未顯現,不久的將來,肯定能見成效。近期中國籃協與塞爾維亞籃協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消息,更加提振這種思想意識。塞爾維亞籃球球風硬朗,攻防兩端都非常強調團隊籃球的整體性,注重球員基本功的培養,這些恰恰是中國男籃需要改進的。假如我們球員能學習到塞爾維亞籃球的精髓,相信未來的中國籃球一定能走向巔峰。

縱觀國家男籃在世界賽場的成績,先後於94年世錦賽,96年、04年、08年奧運會取得第八名的成績。綜合分析94/96國家隊和04/08國家隊可以說是戰術風格不同的兩支隊伍。94/96是以“快、準、靈”戰術為主的,04/08是以圍繞中鋒姚明打法為主的。評價以後國家隊的發展趨勢,我贊同中國籃協與塞爾維亞籃協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這種做法,“歐式籃球”更適合中國籃球。

對籃協今後採用的人才培養機制,我談下看法。根據中塞籃協的協議,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通過科學選材選一批8--12歲的隊員到塞爾維亞進行培訓。組織雙方教練員和裁判員溝通交流學習。少年體校作為運動員培養的重要途徑還要大力支持。CBA比賽不能以外援為主,加強中國隊員的鍛鍊。

相信通過中國籃協的確定發展方向的前提下,著力於培養後備力量,中國男籃一定能達到並超越08年水平。











獲嘉體育


其實這個答案非常明顯,未來10年中國男籃能否再出一個姚明嗎?如果未來10年中國男籃沒有一個姚明似絕對核心,就不可能打到2008年的水平。

2008年中國男籃陣容非常強大;

2008年奧運會陣容:姚明、王治郅、易建聯、杜峰、王磊、李楠、孫悅、朱芳雨、王仕鵬、張慶鵬、劉煒、陳江華;

這個陣容和如今的中國男籃相比非常豪華,首先在內線有姚明這樣的世界級別球星,王治郅也在職業生涯的巔峰,加上易建聯構成的三大內線堪稱世界一流水平。在鋒線上李楠和朱芳雨又是外線最穩定的火力點,當年的三分球能力可比本屆中國男籃強出太多。後衛線上既有天賦滿滿的孫悅,還有能為姚明傳球的劉煒,以及閃電般的陳江華。最主要的是當年的中國男籃戰術打法非常明確,就是充分發揮出內線優勢。

中國籃球在姚明的帶領下仍有希望;

雖然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慘敗,但是姚明對於中國籃球的改變並非一早一夕就能看出效果的。如今姚明已經和塞爾維亞籃協建立合作,未來將有更多的年輕球員去歐洲進行深造。10年的時間正是一個運動週期,目前我國在青少年籃球培養上更加重視,有潛力的籃球新星還是很多的。未來10年中國男籃還是有希望的。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小螞蟻體育


2008年奧運會時的中國男籃是史上陣容最強的一屆國家隊。擁有姚明、易建聯、孫悅、王治郅四名效力於或未來效力於NBA的球員,其中姚明更是NBA全明星陣容的主力球員。其他8名球員:陳江華、朱芳雨、李楠、杜鋒、王仕鵬、王磊、張慶鵬、劉煒也都是技術過硬的國內優秀球員。

當時的姚明在主力中鋒的位置上低位技術和內線統治力是非常強悍的,基本沒人能夠限制住他,大殺四方。他也是中國能夠取得當年奧運會偉大成績的重要功臣。大中鋒位置上是王治郅,在NBA打了四年的他開發了自己出色的技術,在攻防兩端都展現了不俗的實力,中國隊有了他以後更加多了一份保障。易建聯在小前鋒的位置上也發揮出色。外線有身高2.05米的孫悅,李楠、朱芳雨和王仕鵬三大射手分列左右,杜鋒能裡能外,劉煒掌控全局,而王磊、陳江華和張慶鵬則各有特點。而那一年男籃運動員也創造了奧運會上最佳的歷史成績。

2008年後到如今的12年時間裡,中國男籃幾經風雨,可再也沒有達到過那個高度。

未來10年中國男籃有可能達到08年的水平嗎?我想應該是可以的。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雖然效果還不夠明顯,但畢竟在進步。姚明表示:我不會停止改革,我們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更為堅定地走下去。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的格局,必須向著世界先進的水平去看齊。"

擴大籃球人口,緊抓青訓培養是從根本上提高國家隊成績的途徑。中國男籃在青訓和後備人才方面遇到的危機是客觀存在的,但還有一個更致命的漏洞,那就是CBA聯賽上國內球員離開外援就不會打球,縮手縮腳,長此以往,到國際賽場上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就可想而知了,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重視。

只要共同努力,10年時間中國男籃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趕上甚至超過08男籃也不是不可能。





野渡驚飛鷺


十年恍如隔日轉瞬間,男籃變革已然在眼前!

08男籃已成戰績標榜,十年之後盼能再逆天!

首先直抒胸臆: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男籃很難達到08屆男籃的水平,中國籃球的發展節奏並沒有跟上世界籃球的發展速度!

未來10年是一個很多變的10年,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未來的十年都將是巨大的跨越,而對於中國籃球來說,未來的十年將決定下一個十年中國男籃在世界賽場的地位。因為在未來的十年裡中國男籃必將進行完徹底的更新換代,男籃的陣容必然是嶄新嶄新的新生力量。如果十年之後還將2008屆的男籃作為一個標準和榜樣,那麼只能說中國男籃這十年還是止步不前!

所以,現在不能將男籃十年後的目標放在2008年的男籃,而是將男籃的目標放的更加大,要有足夠的野心餘量,也就是目標餘量!什麼是“野心餘量”呢?所謂野心餘量就是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將自己的既定目標放大,比如說我今天要完成基數為10的工作量,那麼如果我僅僅是將這個目標定為10的話,很難能夠達成這個目標,即使達成了也是磕磕絆絆十分艱難。如果我將既定目標放在了12或者是15,這樣在大概率上才更有可能完美的完成這10個基數工作量!相信在生活中大家往往也有類似的經歷,自己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數額,而這種所謂的“各種原因”其實就是人的惰性。

類比到中國男籃的既定目標上也是如此,如果將中國男籃的目標一直盯在了2008年男籃的身上,那麼未來的10年我們的男籃充其量就是追平2008年的男籃戰績,而且在大概率上依舊是不能追平!

要想將10年後的中國男籃和2008屆男籃的成績進行對比,就要先了解一下2008屆男籃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他們在中國籃球歷史上有什麼樣的影響,為何中國的籃球人會一直將08屆男籃作為近二十年的榜樣之軍。

2008年中國男籃黃金一代締造傳奇,衝進世界前八追平歷史最佳。

先回顧一下中國男籃在最近幾屆奧運會上的成績:

  • 1996年第二十六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第八名;

  • 2000年第二十七屆: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第十名;

  • 2004年第二十八屆希臘雅典奧運會第八名;

  • 2008年第二十九屆中國北京奧運會 第八名。

在1996年之前,中國男籃從進入過奧運會前十,而從1996年開始到2008年,中國男籃一直沒有跌出過奧運會前十。在2008年中國男籃追平了歷史最佳戰績位居第八名,但是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始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男籃10戰皆敗,奧運會排名墊底!

通過回顧以往男籃在奧運會的成績或許大家會感覺08屆男籃並沒有多麼出彩,因為他們也只不過是得到了一個世界第八的名次而已,畢竟之前幾屆奧運會中國男籃的排名也都是在第八和第十名之間左右。其實這樣理解是有很大的偏差,2008年的男籃不能光看名次,這一代男籃帶給中國籃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拿藍賽況回顧——

小組賽:美國101-70中國、中國75-85西班牙、中國85-68安哥拉、中國59-55德國、中國77-91希臘。最終小組賽中國男籃2勝3負晉級八強。

四分之一決賽:中國68比94不敵立陶宛隊,止步八強,排名第八!

08男籃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標榜,是因為男籃在奧運會上創下了很多“接近完成的奇蹟”,而且這些遺憾就在中國球迷的眼前發生!首先在小組賽中國男籃所在的小組就堪稱死亡之組,那個時候大家並不在乎什麼“上上籤”,男籃在這個小組完成了自我救贖。在小組賽的第一場,男籃31分不敵美國,這是兩隊交鋒的最低分差;在第二場男籃10分惜敗西班牙,要知道西班牙當時已經是一直世界勁旅;在第四場男籃死磕德國最終4分險勝。贏下的是勁敵,惜敗的也是勁敵,雖然男籃沒有在西班牙和希臘隊面前取勝,當時當時男籃的表現讓中國的球迷看到了希望!

所以在08男籃之後,中國球迷對中國籃球的期望值就有所提升,因為在北京五棵松大家親眼看到了08屆中國男籃在賽場上的能量,雖然距離當時的希臘和西班牙男籃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在當時已經很小很小,男籃是有機會在西班牙和希臘隊面前取勝的。由此,08屆男籃就給中國的籃球人帶來的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了近20年中國籃球的標榜!

不過現實中往往是事與願違,男籃在08年之後就經歷了長達6年的低谷期,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從低谷中徹底走出,而是越陷越深!現在距離08屆男籃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了,中國男籃還是在靠著08屆的易建聯勉強支撐,由此可見這十年男籃究竟是發展了還是退步了!

第一個十年就是第二個十年——

在第一個十年過去之後,我認為第二個十年也將是如此!中國男籃在十年之後依舊不會有很明顯的提升,因為通過第一個十年的發展就能夠預料出第二個十年男籃也還會向老路子走!所以我認為在10年之後,中國男籃還會進入第一個十年的輪迴!

我們想來看看第一個十年中國籃球是如何發展的,為何在第一個十年之後中國男籃還在靠著十年前的易建聯當遮羞布!

第一個10年:第一定律——高個子球員都是“下一個姚明”!

“下一個姚明”!這個詞彙在中國籃球的相關報道中出現了無數次,真的是無數次。在中國籃球輿論的理念中,只要有身高超過210釐米的年輕球員就是“下一個姚明”。比如現在被球迷噴的體無完膚的大魔王周琦!

還記得十年前的周琦是什麼樣子麼?十年前周琦就已經開始得到媒體的關注和報道,而且在當時形成了很強的輿論效應,那就是“中國男籃有救了,下一個小巨人即將出現”!周琦被形容為了“籃球天才”,當時這個詞彙還沒有被叫爛,大家也是十分的期望周琦能夠儘快成長扛起男籃的大旗。

而十年之後咱們再來看呢?周琦確實是成長了,已經成家立業拿著千萬年薪還娶了一個空姐妻子,但是他還在吃男籃的老本兒易建聯,他沒有成為下一個姚明!

在周琦之前還有一個“第一定律”的先例,那就是李慕豪——

坦白的說李慕豪確實具備成為下一個姚明的所有因素,比如因素一:李慕豪和姚明一樣出生於籃球世家,李慕豪的父母都是前籃球運動員;因素二:李慕豪的身高也是十分突出(220釐米),雖然沒有達到姚明的高度,但是已經十分接近。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就註定了大家在當時會將李慕豪評價為“下一個姚明”!貴州某報刊還在2011年專門發佈了一篇關於李慕豪的報道,報道的標題就是:貴陽青年李慕豪最有可能接姚明的班!

而今我們再來看呢?李慕豪在CBA深圳隊算是一個內線主力,但是在男籃早已經沒有了他的位置,客觀來說李慕豪就是一個籃球大個子,除了身高其他並不突出!



第一個10年:第二定律——留美的都是香餑餑,回國後都是餅乾渣!

這第二定律和第一定律一樣,也是一個尷尬的定律!在第一個十年的籃球觀念裡,“從美國回來的”就是一個優質的標籤,但凡是任何球員,只要他有過在美國高中或者大學甚至是NBDL效力過的經歷,那麼必然會遭遇到媒體的捧殺!

比如現在CBA上海隊的巨人張兆旭,年輕的時候張兆旭也是一個潛力股,他也有過在美國征戰賽場的經歷。而且當221釐米的張兆旭得到媒體的報道的時候,大家又都會將張兆旭看成男籃未來的救星,而且張兆旭也是目前第一位同時驗證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球員,因為張兆旭被形容為下一個姚明,也有留美的經歷,不過他在回國之後就“現出原形”,張兆旭在入選幾次國家隊之後就與男籃無緣,他的巨人身高和李慕豪一樣,也只是擁有身高罷了!

在張兆旭之後還要一個“第二定律”的案例,那就是唐子豪——

1996年的小將唐子豪現在還是一個年輕球員,不過在若干年前他還沒有回到國內的時候,就已經國內外的媒體被大肆報道。在2014年4月25日,唐子豪加盟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獲得了NCAA一級聯盟的全額獎學金。 2015年11月12日,唐子豪加盟NBDL愛荷華能量隊。 而後大家對唐子豪的關注更加緊密,普遍的理由都是:中國終於有了一個矮個子年輕小球員具備在美國征戰的實力。

不過最終,現實還是一盆冷水將大家澆醒,自打他回到國內之後還沒有體現出絕對的能力和價值,唐子豪也在向路人甲的趨勢前進,幾乎已經被大家遺忘!

回顧完第一個十年之後,我們就可發現所謂的“下一個姚明”的高個子球員,以及留美歸來的海歸球員並不是改變男籃頹勢的解藥,這些球員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名氣大於實力!

所以現在擺在姚明面前的也是這樣的兩難局面,因為現在的年輕一代也有向這種趨勢發展的可能,媒體的捧殺很有可能再次將這些所謂的下一個十年的希望之星變成餅乾渣!比如以下幾位可能在10年之後成為男籃核心的年輕小球員......

第二個10年:第一定律接班人——餘嘉豪!

餘嘉豪在最近一個月爆紅網絡,他的爆紅並不是因為自身的能力爆炸,而是因為蹭了詹姆斯的光。前階段老詹去看了韋德的兒子扎伊爾的比賽,在比賽中扎伊爾給了隊友餘嘉豪一個秒傳,後者完成了籃下的暴力虐筐,老詹興奮的起跳慶祝!

在這一幕之後大家就開始熱議餘嘉豪,主要話題就是:這個留美中國男孩在美國賽場上讓詹姆斯讚歎!而後身高221的餘嘉豪就被大家評論為了“下一個姚明”,這好像和第一個十年的第一定律不謀而合,客觀來說餘嘉豪現在還沒有展示出什麼競爭力,他還真的不是什麼下一個姚明!

第二個十年:第二定律接班人——張鎮麟王泉澤等!

在這第二個10年,除了第一定律有接班人之外,第二定律很有可能也有這麼幾位接班人,比如張鎮麟和王泉澤!

相信很多朋友在兩年前在網絡上就看到過這二位的集錦視屏吧,當時在視頻的評論區就已經有很多人開始瘋狂了,什麼“這才是真正的未來之星”、“讓網紅倫和周躲躲看看什麼是實力”、“練好之前千萬別回來”等等。目前來看這幾位球員的身體素質確實沒的說,暴力虐筐隔人暴扣都不在話下,不過整體來看並沒有展現出什麼全面性的能力優勢,張鎮麟和王泉澤這兩年為年輕球員值得期待,但是在10年之後若他們真的成長為男籃的核心,也不會給男籃帶來多大的提升,留美球員驗證自己的實力已經不能靠集錦了,而是賽場上的直接作用!

在下一個10年除了“下一個姚明”和“留美球員”可能成為男籃的核心之外,王少傑(下圖一)和郭昊文(下圖二)等國內優質球員也有很大的機會成為十年後男籃的頂樑柱。所以現在幾乎可以判斷出十年後中國男籃的整體核心陣容會如何。而目前而言這些球員所組成的陣容距離2008年的男籃還有很大的差距, 08男籃中姚明、易建聯、孫悅和王治郅都和NBA有過姻緣,這足以說明08男籃的核心球員有多精華!

所以下一個10年中國男籃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進入上一個十年的循環,沒有辦法比肩08年的黃金一代男籃!不過這也要看姚明在近幾年如何調整和改變。

總結:

男籃發展要創新,吹捧不能一根筋。

希望之星要血拼,球迷不想再傷心。

我認為要想中國籃球下一個十年的發展不走上一個十年的老路,只有從這些希望之星身上入手,只有這些年輕球不斷的審視自己不被媒體的吹捧搞迷失,能夠看清差距一直腳踏實地去歷練,那麼下一個十年才有看頭!


體育鑫觀念


輾轉十年已經過去,國家隊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的國家男籃實力或許沒有08年那屆男籃出色,但同樣擁有同一個夢想。對於中國男籃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期待,我們不奢望能夠像乒乓一樣東方不敗,至少應該能夠體現國家強大的風範。對於我國男籃目前的水平真的有待不斷提高,中國男籃後起之秀人才輩出!

或許我們無法再展示出08年中國男籃的風采,不過相信歷史的發展會是向前的,也相信中國男籃在姚主席大刀闊斧的改革中能有不一樣的發展。周琦、丁彥雨航、阿不都沙拉木、吳前、胡金秋、郭艾倫等運動員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或許他們現在仍然被很多球迷質疑不被看好,但我相信他們的成長!

中國男籃隊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和08年男籃隊媲美,不過未來的成長又有誰能預測的到呢?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的戰績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易建聯獨木難支中國男籃四戰皆負,年輕球員的發揮也讓中國球迷感到失望。不過褪去年輕的外表,增加嫻熟的技術,更加優秀的他們一定能夠創造新的奇蹟




粵西淘小貳


非常遺憾,不能。如果只看10年的話,一點希望都沒有。因為目前進去我們籃球視野的年輕人,沒有一個人能達到當時那些球員的水平。08年的男籃,是實力和水平,最高的一屆。08年奧運會,差點把世界亞軍西班牙拉下馬,跟衛冕冠軍美國隊也焦灼到第三節。再看看我們的陣容牌面,都湊齊了歷史級別的人物。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大名單: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王仕鵬、朱芳雨、陳江華、李楠、劉煒、孫悅、杜峰、王磊、張慶鵬。姚明,王治郅,易建聯中國的內線長城,他們三人都是NBA級別的存在。王仕鵬絕殺斯諾文尼亞,一站成名,也是CBA廣東隊名宿。朱芳雨CBA歷史得分王。陳江華晃過科比的人,李楠小李飛刀,劉偉最會給姚明傳球的人多年中國隊主力後衛,孫悅首位加入NBA的後衛,杜鋒廣東隊鋒線尖刀,張慶鵬防守強硬,外號張三瘋。


這屆男籃任何一個人拿出來都是一支球隊絕對的核心在當時來講。目前我們國家隊後輩中在同一位置,能跟他們媲美的幾乎沒有。這是我們中國籃球的不幸和悲哀,放眼10年目前還沒有一個好苗子,能值得我們託付的,更別說達到他們這一屆的水平


番茄不加雞蛋


未來10年想要追趕08年男籃,應該是沒有希望了。

我們先來看看08年中國男籃的球員都有誰:當仁不讓的老大哥姚明以及NBA亞洲第一人王治郅,兩人組成的內線雙塔,讓人膽寒。

初出茅廬的易建聯,已經暫露頭角,05年就拿到CBA最年輕MVP,之後進入NBA雄鹿隊深造。

大心臟王仕鵬,一記絕殺斯洛文尼亞的三分讓他聲名遠揚。在湖人隊奮鬥過、身高超2米的控衛孫悅,身高臂長,防守能力出眾。被稱為亞洲第一小前鋒的朱芳雨,身體素質出眾,不懼對抗,還有著一手不錯的三分。“小李飛刀”李楠,依舊寶刀不老。劉煒、陳江華、杜峰、張慶鵬等,都有拿的出手的“真功夫”。

老一批的球員退役之後,中國男籃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如今還要依靠即將33歲的易建聯來獨抗大旗;去年世界盃上,將整支球隊抗在肩上的情景,讓人心酸。年輕球員也沒有看出來誰有能打出來的能力,關鍵是他們還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這樣一直在坐井觀天,自欺欺人。

即使再過10年,也很難相信能看到男籃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