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17周多,疫情原因沒有醫院接收做唐篩怎麼辦呢?

弓長立裡


16周是到了唐氏篩查的時間,但是現在是特殊情況,所以很多無法去醫院做檢查,但是如果無法做唐氏篩查怎麼呢!後面還有無創DNA和羊水穿刺彌補,而且唐氏篩查才有60-70%的準確率,正常情況下,孕媽只有出現高危的時候,才會導致孕媽做羊水穿刺或者無創DNA。



哪些孕媽需要做羊水穿刺

  1. 如果孕媽是35歲以後的高齡產婦,唐氏篩查結果高危,就直接無創DNA,而如果沒有做唐氏篩查,直接做羊水穿刺。
  2. 孕媽前面的寶寶有唐氏綜合症寶寶,或者其他的畸形胎兒,有在孕期出現以後胎停育、流產、或者引產的,也有出生才發現的,那麼後面最好要做羊水穿刺。
  3. 胎兒在12周的時候的,做NT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超過3mm,屬於唐氏綜合症的高危,也需要羊水穿刺
  4. 孕媽在孕期的過程,出現了病毒感染,那麼也是需要做羊水穿刺檢查。
  5. 孕媽、寶爸有唐氏綜合症,或者染色體異常,那麼也要羊水穿刺檢查。

羊水穿刺的過程

  1. 首先醫生使用B超檢查胎兒的位置,避免傷到寶寶,然後開始消毒,找好位置,利用細長針刺進孕媽的子宮內。
  2. 抽取羊水樣本,一般只需要20毫升就可以,然後用器官裝起來。
  3. 在醫生拿出針對之後,需要按住針口幾分鐘,然後孕媽注意兩個小時,檢查是否有羊水漏出恩情況。
  4. 醫生把抽取的羊水開始做實驗,然後給孕媽結果,如果沒事,孕媽安心養胎,如果有畸形,那麼就儘快引產。

羊水後的注意事項

  1. 孕媽做好羊水穿刺以後,回家一定不要做劇烈,特別是夫妻恩愛,一定要遠離。
  2. 孕媽在做好羊水穿刺之後,每天排空膀胱,不要讓膀胱保持充盈狀態。
  3. 在做了羊水穿刺以後,孕媽如果有發燒感冒等症狀,趕緊去醫院檢查。

孕媽在做好羊水穿刺以後,一定穩定自己的情緒,很多寶媽因為在NT檢查的時候,NT值超過了3mm,所以在後面的檢查非常恐懼。


唐氏篩查、無創DNA、羊水穿刺哪個更加好

第一、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比較實惠的檢查,但是準確率只能達到60-70%,因為受到孕媽的年齡、體重、孕周的影響,特別是孕周,有些孕媽排卵紊亂,那麼唐氏篩查的結果就不準確了。

第二、無創DNA

無創DNA只需要抽靜脈血就可以,非常的安全,而且準確率可以達到99%,但是無創DNA的檢查項目比較少,只能對13-18-21三體檢查,其他染色體的檢查準確率比較低,而且費用非常高,而有的社區是免費的。

第三、羊水穿刺

唐氏篩查和無創DNA都是篩查的手段,但是羊水穿刺是確診結果,但是有一定的流產風險,雖然只有1%,但是這1%就是不幸。


孕媽無法去醫院做唐氏篩查,那麼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如果這兩個都錯過了,最後只能四維彩超,這個一定要做,四維彩超是大排畸,是排除畸形最強的手段。


藝跡育兒


什麼是唐篩?

唐篩是對唐氏兒的一種篩查手段,一般大家所說的唐篩是指中唐,就是在孕14-21周直接進行一個抽血化驗。

最後出一個如下圖的結果,低風險就是寶寶患病幾率較小,高風險是寶寶患病幾率較大。



但是唐篩不只只有中唐一個檢測方法,還有早唐,無創DNA和羊水穿刺。

早唐

不知道你之前有沒有做過這一項,它還有個名字叫nt。是個B超,檢查寶寶頸項透明層的厚度。透明層過厚,就是nt值大於3毫米,提示高風險。

早唐是必須在孕11周-13周+6期間做,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做了。



如果你做過這項檢查,中唐也可以等等,真等不上,以後做大排畸(可能有些地方叫四維)的時候,結合大排畸的檢查,也可以排除先天愚病。

當然還是早唐和中唐兩樣都做,準確率更高,只做一項也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數據顯示單純的唐氏篩查的檢出率在60~70%,結合NT值的話可提高至85~90%

無創DNA

無創DNA檢測也是一個抽血,能化驗每一項染色體,看是否異常。這一項的檢查準確率高達99%,但是費用比較貴。

這個檢查孕周限制沒那麼多,你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問問醫生,需不需要做。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抽取孕婦的一些羊水檢測23對染色體。這項檢查準確率高達99.9%,但是它是有創性檢查,有一定幾率流產,而且費用很高。

這個檢查一般是前面檢查高風險,高齡或者有過唐氏兒妊娠史才做的。

題主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諮詢醫生,選擇怎麼做唐篩。


二寶媽說育兒


到時候直接做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唐篩通過率很低的,我之前也做了唐篩沒通過,白花好幾百塊錢,最後又花了2600做的無創,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


梓陽乖寶


唐篩是產檢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疫情已經控制、醫院也都安排的很合理,建議做好防護去醫院做。如果錯過了最佳時間可以考慮做無創或者羊穿,寶寶的健康發育很重要,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簡愛37774092


我對這個問題不專業,但只知道胎兒做檢查不可太頻繁,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