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已經去世了,他兒子的升學宴還參加嗎?

中平504


當然更是應該去啦!

試想一下這同學的兒子和妻子是在怎樣的一種心鏡下通知你們的?斯人已去,往昔學生時代的故事依然沒有完全抹殺掉吧?升學宴是己故同學兒子的一個分水嶺,標誌著他將進入高等學校深造上四個春夏秋冬,而後是怎樣步入社會掙錢養家來報答母親大人的栽培之恩……

可以想象他們母子一定是很不容易度過這些年的,拋開經濟因素不論,父親的缺位對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說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引就是憾事一樁,因為別的同學可以和老爸勾肩搭背,衝突起來甚至可獅吼拍桌,對飲忘形後還可能淪為同一條戰壕裡的戰友——-哥倆好呀!而他這一切只能是眼羨的份……

你之所以這樣問是否有一種這份人情款收不回來了擔憂?哈哈😄,人與人之間的的感情聯絡如都以此衡度的話,你不覺的自己的格局很著急?你是帶著春天的問候和冬天的溫暖去赴宴的,對母子兩個的精神慰藉豈是金錢能夠買到的禮物🎁?你肯定了同學的人員魅力依然在這裡……

所以這個問題勿需多叨了吧?


濛濛237410783


肯定要去。同學雖然去世,但他和你的同學關係這一層仍然在。如果是一個講情義的人你不僅要參加他兒子的升學宴,在你經濟條件寬裕的情況下你還要支助他。在此竟爭激烈的背景下,孤兒寡母何其不易。如果你條件有限,但你可以在道義上支持,倡議條件好的同學扶助。別人也理解你,這不失為一段佳話。


嚴汝祥


作為同學在世時是同學,去世了也是同學,同學的兒子好比就是你的兒子,去捧場應該的,證明你這個人重義氣!同學的老婆也會把你當親人看待,同學的父母在的話也一定把你當兒子看待,這就是同學情深如海,他生前好同學加朋友能照顧他的孩子和妻子,在陰界他會報達你的!你平時去他家幫助她一下!你真的是一個重情義的同!應該去!幫助一下!


用戶50873537831樂平


如果有請,無論感情深淺都當去!如果沒請,我個人覺得,知道了也當去一下!畢竟那麼多年的同學情!人不能太現實


旭日143673541


古人說,“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抬”。人一走,茶就涼。這是現實中的例子。雖然大家都是同學,但關係卻不能同一而論。大部分關係保留在同學之間,有極少部分發展為兩家的友誼,所謂,通家之好。

通家之好,這種紅白喜事,自然少不了。同學死後,孩子的升學宴你既然能知道,即使沒有到通家之好,也應該雙方家庭關係還不錯,不然,你不會知道這些信息。所以還是應該出現,不可因同學故去就斷了兩家聯繫。

何況人情關係,都是禮尚往來,下次你們有事,他們也少不了。


彈詞社


我覺得這個事情這樣分析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假設這個同學沒有去世,他兒子升學宴是不是該去?如果應該去,那麼同學雖然去世了,也應該去。如果不應該去,雖然同學在世,也不去。去與不去與與兩位同學過去關係遠近、感情薄厚、禮尚往來有直接關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沒有絕對正確答案。看情況而定。


江雍44231834


如果是我,我會去的,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是個值得同情的孩子,能考上大學也不容易,孩子見到你也叫過你叔或姨,幫幫孩子,他會感激你的,具體出多少錢,那看你的經濟能力和孩子父母的同學情誼了


你好2281560384475


該去還得去。


網事如浮雲


我們初中一個同學剛生完他兒子就不幸離世了,我們當時都不知道還在外邊打工還是後來回來才知道的,我們影影約約也就記得這個同學的模樣,後來我們四個玩的好的同學就逢年過節就會送錢給他家,當時他媽改嫁了就跟他年邁的奶奶生活,我們幾個人雖然不富裕,但是我們還是商量好了,幫助孩子到大學畢業,


靜夜思


問這個問題的就是人性有問題,你他媽要是不想去就別去,該拿這個問題出來問。你那朋友也是白認識你了,都說朋友不在了才更應該照顧朋友的家庭,我有一個朋友四十多沒了他孩子上學和家裡的事都是我們這一幫朋友幫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