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屍式育兒”我覺得令人很生氣,有哪些寶媽一起吐槽一下?

兔嘰小唯


一看到這個標題就按耐不住的點進來去。原來和我一樣想吐槽的寶媽不止一個呀![捂臉]

我有兩個寶寶,大寶剛滿3週歲,二寶剛滿五個月。養大寶的時候是“詐屍式育兒”,但到了二寶我就做了些改變,如今,不再是完全的“詐屍式育兒了”。

前3年,我家的“詐屍”是真的“詐屍”,和大部分寶媽吐槽的一樣,沒事就玩手機,一玩起手機就六親不認,誰要是這個時候不小心打擾了一下,分分鐘鍾讓你“滾”。管你是不是孩子。

然後幾乎“兩手不沾陽春水”,3年了到目前為止換尿布只換過一次,就是大寶出生的第一天第一塊尿布。什麼餵奶、洗澡之類的,也最多1次。

和樓上寶媽說的一樣,一回家就玩手機,冷不丁手機不玩了,就開始逗孩子,沒逗個五分鐘,孩子就到處哭著喊著找媽媽找奶奶。敢情那不是人,就一玩具似的,愛要不要的那種。

最氣人的是平時自己不怎麼管孩子,但特別愛瞎教育瞎指揮。有次孩子一直在哭,怎麼弄都不行,他突然來一句:怎麼搞的,兩個人帶孩子都帶不好。然後非要我和婆婆按照他的方法弄。氣的我直接甩話:是你照顧她時間多還是我們多,是你多瞭解她還是我們,搞不懂情況就一邊待著,不要沒事過來瞎指揮。

但是,我一直都在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詐屍式”教育,還就那麼可憐的發生在我身上?

生完二寶坐月子,實在忙不過來叫來了媽媽幫忙,媽媽寬慰我說:男人都是這樣,你和你哥哥這麼大了你爸爸都從來沒管過你們的。你管多了,他就會管少的。

瞬間,我似乎明白了問題的根結:沒有參與感。從孩子出生到成長,一直充當著旁觀者的角色,所以,我決定改變。

1、從分房睡覺開始。我強烈要求必須同一房間,(憑什麼我睡不好覺你卻可以)。一開始他是拒絕的,說影響第二天工作,我說:會很輕的。孩子月子裡晚上就不怎麼哭,所以影響不會很大,真的很大到時候再睡回小房間吧。何況,晚上就我和孩子兩個,一點都沒安全感,你在,至少我心裡踏實,孩子也會感受到強烈的父愛的。[耶]即使前晚真的很吵,第二天我一定會在大家面前表揚爸爸為了孩子一直忍耐,是個好爸爸。

2、接著,是從和孩子的互動開始。但是一旦和孩子交流多了勢必會減少自己玩手機的時間,這對於他來說簡直是件大事情。於是,每次晚上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睡覺前的事情,即使有婆婆幫忙,我依舊會跟老公說:“拜託,幫幫忙吧,就十分之前,你和大寶玩搭積木,她超喜歡和爸爸玩這個的,白天就說等爸爸回來一起玩。”然後,我還會偷偷的跟他說,如果他答應玩十分鐘並不把孩子弄哭,我可以答應幫他做件事情(因為平時都忙孩子,他的事情很少去做)。

這個過程真的很困難,需要你去不斷給他做心裡建設,不斷的表揚他,提醒他,告訴他孩子喜歡他,有時候還需要擠些眼淚出來。

3、最後,是要讓他有成就感。我會抱著二寶說“老公,你看二寶真帥,你的基因真強大”。“大寶好聰明,完全隨爸爸呀”。然後白天發生的任何和爸爸有關的事情都會講過他聽。然後讓孩子和爸爸抱抱。

最近疫情嚴重,大人都沒法上班,反而增加了孩子和大人相處的機會。雖然習慣的更改需要時間和毅力,但至少看到了進步,爸爸幫忙帶娃的時間多了起來,還會主動承擔一些家務,需要幫忙帶孩子的時候也能立馬放下手機。

孩子的成長教育需要父母的共同參與。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答:讓孩子看到爸爸是如何愛媽媽的。

所以,作為中國家庭教育普遍的主導者,媽媽,一定要快樂,一定要愛自己,並且努力讓家庭充滿愛。即使爸爸不去幫忙照顧孩子,但是爸爸如果能十二萬分的體諒和照顧你,你也是勝利的。歐耶[比心]







啃啃閱讀


我家的剛過了滿月,之前都很好管的,吃飽了玩一會就睡了,這幾天臉上有痘痘了,可能是癢的問題,老是喜歡在大人衣服上來回蹭,吃奶也不好好吃,吃一口哭一下那種,就是感覺他哪裡不舒服,睡覺也睡不踏實,1-2小時就醒了,哭鬧的時候我怎麼抱都不行,他媽媽抱也一樣,餵奶也不吃,就是哭,把我急的,最後沒辦法把我媽叫醒了來看看,她一抱就不哭了[捂臉],本來想讓我媽好好休息幾天的,一直都是她跟我媳婦睡一起看孩子,這幾天她太累了就跟我換了,我還沒哄幾天又把她換回來了,哎,我媳婦也是個懶人,生了孩子還是整天玩手機,餵奶的時候也不忘記拿手機看,把我氣的,我媽還天天伺候著端飯,月子都完了還是整天躺著,我說你沒事出去曬太陽不好嗎?不去,就愛躺著,整天說她都不聽,我就恨自己沒有奶,我要能奶孩子我要她幹啥?不說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淚奔]


半夏20751116


一般我都是直接開罵。大家都不好過。發現基本有寶寶了都是分房睡覺。其實這樣最不好。夫妻感情都不熱和了。應該要爸爸參與一起帶崽崽。媽媽晚上要是孩子沒睡,一晚上可以起來好多次。天天面對寶寶。心力交瘁。夫妻感情會越來越不好。


weiniting伊伊煒煒


我家只能說是還好吧,晚上睡覺是從來不管的,也不在晚上睡覺時詐屍,就是玩遊戲的時候不讓孩子靠近,不管孩子什麼理由打擾玩遊戲基本都把孩子弄哭了!教訓孩子沒個輕重,有一次把孩子的手打腫了,(打完後悔了好幾天對孩子有求必應)


freeisliving


先抱一下題主,現在不只是“葬偶式育兒”,還有就像題主說的“管還不如不管”的“詐屍式育兒”。

葬偶式育兒是有爸爸和沒爸爸基本一個樣,爸爸不參與寶寶的一切活動,媽媽好像活成了單親媽媽。

詐屍式育兒是爸爸在家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衣食住行基本都靠媽媽管,自己心情好了就看看孩子,心情不好就給媽媽,特別是孩子哭鬧或者自己看著不舒服的時候他就會出現來管一管,是淨給媽媽們添亂的爸爸。

這兩種育兒觀念對孩子的成長和對夫妻關係的和諧都是不利的。但觀念是可以改變的,用對方法也能讓爸爸很好的參與進孩子的成長中來。我來給題主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其實我老公對於孩子方面的問題一直是很積極參與的,但由於老公工作性質的問題,我基本上很少讓老公幹家務看孩子,家務做飯洗衣服基本上都是我來幹,孩子醒著時基本上也都是我來陪著,我總是擔心會影響到老公,所以我就成了女超人媽媽,老公見了有時會勸我歇一會,可是我這個性格吧就是看不慣房間裡亂糟糟,喜歡今日事情今日完成。

日子長了,就會發現自己會總是全身痠痛,由於晚上睡的太晚導致那時腦袋總是暈乎乎的,身體上的疼痛很明顯,心理上也發生了改變,我發現我對老公的態度變了,我只要是一感覺到累了,我就會嘮叨責怪起老公,一開始老公還跟我說好話,可後來老公就會很不高興,我倆總是會因此吵一架。從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變成了生活一地雞毛。

我開始找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覺得是因為我太不愛惜自己了,把自己看的太超能了,累了也習慣自己硬撐著,並沒有把自己的內心對老公敞開,有時候自己不說老公是感覺不到的。我覺得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糟,我決定改變現狀。

第一:我跟老公商量家務分工,誰做飯,做幾頓飯,誰做家務。

第二:只要我有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希望老公能夠幫一下忙,比如說孩子拉屎了,一個人負責給孩子擦屁股,一個人負責刷坐便器。要做到隨叫隨到。

第三:家務能少做就少做吧,乾淨這種東西對於有孩子家庭來說是不存在的,還不如多歇一會。有條件的可以買個洗碗機。

第四:如果心裡不舒服了想讓老公改變一下,可以試著用以下方法。

1.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2.自我肯定表達。(清楚描述事實;恰當表達情緒;提出期望和建議;徵詢和討論)

舉個例子:我幹家務再看孩子刷碗真的很累。我心裡很委屈,我們可以試著商量一下分工問題了,你覺得怎麼樣。

這是我一直一來學習的方法,分享給題主,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有義務和責任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媽媽們可以試著讓爸爸多參與進來,畢竟一個大活人現在不用什麼時候用,我們可以多給爸爸能分享一下專業的育兒知識。

好了,就說這麼多了。

我是“媽媽有小耳朵”有什麼煩惱可以和我交流哦。


媽媽有小耳朵


不知道為什麼,男人自從當了爸就比以前更忙碌了,忙著應酬,忙著加班,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

當了爸以後,也許他才發現自己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在外挺直腰桿做人,回到家就半身不遂癱著。

孩子他爸每天都“雲指揮”孩子他媽教育孩子,輔導功課,輪到自己時就感到慌張,對此非常抗拒,找各種理由逃避。

在所有的育兒用品當中,豬隊友應該是使用體驗差異最大的那一個。
你家的爸爸給力嗎?


貨真價實,直奔五星的自然有。有二話不說就承包了起夜工作的,有捨命提出要陪孩子寫作業的,有一手抓理論一手抓實踐,不斷對自己的帶娃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

但是,只可惜這一類隊友分佈得極為不均,有超過99.99%的概率,都落在別人家。而到自己家呢?

當你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似弱柳一般躺下了;當你堅強的獨挑重擔時,他又雄赳赳氣昂昂的站起來了。不僅站起來了,還要裝作自己是行家對你從上指點到下。你衣不解帶的照顧生了病的小孩兩三天,結果他第一晚就搬到客房去睡,事後只會說:肯定是你給小孩穿少了,他才會著涼的啊!

你每天堅持跟小孩一起看原版繪本,結果對英文啟蒙沒有絲毫瞭解的他,輕飄飄的來一句:就讓孩子有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不好嗎?

你陪小孩寫作業陪到瀕臨爆炸,結果連小孩班裡的幾個老師都對不上號的他,當場宣佈:一定是你沒有掌握輔導小孩的正確方法……

總之呢,他肯定是對的,你肯定是錯的。

我們知道爸爸也有自己的不得已,但是應酬多,工作忙,並不是不照顧孩子的理由,而媽媽們對爸爸帶孩子也不放心。媽媽應該學會適當放手,告訴爸爸一些帶娃秘籍,當爸爸犯錯時,媽媽要適當鼓勵。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了,感情才會越來越好。

對孩子的教育,父母缺一不可,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單打獨鬥,其中一方想躺贏,這絕不可能。


智靈通


例子太多,寫文章好的人都羅列出來了,我就不一一說了,關鍵是他們還覺得你是撒手掌櫃的呢,更氣死人。就這次疫情買菜,一個認圖的小孩也比他們強吧,慢慢培養吧,誰讓他們的媽偷懶呢。兩個人的孩子大家一起付出吧,心裡雖有不平衡,但是總要堅強過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