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strong>“習慣”這個詞在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了;

我國知名的葉聖陶先生有這樣一句話,教育是什麼?最基本的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確實是如此習慣這個詞聽起來很寬泛,但是實際上涵蓋了一個人的方方面面。<strong>良好的學習習慣,<strong>待人接物的習慣,與<strong>人交流的習慣,正是這些不同的習慣,構成了一個人<strong>最基本的品格。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一、著重培養三大好習慣

1、良好的語言習慣

從孩子開始學說話起家長就應該培養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習慣,說話講文明有禮貌不說髒話不罵人,這樣孩子長大以後,談吐文明與人交流起來,自然能夠得到他人的讚賞與肯定。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2、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現在許多家長特別<strong>驕縱孩子,這是不正確的。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照顧自己的<strong>好習慣,孩子也是這個<strong>家庭的一員,要從小鍛鍊孩子的<strong>勞動能力,這樣孩子就不會成為一個<strong>懶惰的人。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3、健康的作息及運動習慣

家長從小培養孩子<strong>不睡懶覺不熬夜有助於孩子<strong>養成健康的起居時間。適量的運動和鍛鍊有助於孩子有一個<strong>健康的體魄,<strong>不易被疾病困擾。

其實<strong>好的習慣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養成<strong>好習慣的方法都是共通的,只要家長按照以下的方式<strong>引導孩子,孩子就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strong>養成好的習慣。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二、怎麼幫助孩子有一個好習慣呢

1、抓住幼兒黃金時期

<strong>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推崇早期教育呢?

因為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以前所受到的教育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在幼兒發展的黃金時期,家長及早的給孩子培養一個<strong>好習慣,給孩子打一個<strong>良好的基礎,孩子長大以後自然不會長歪了。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2、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strong>毋庸置疑的,想要讓孩子養成一個<strong>良好的習慣,家長首先就要做出<strong>榜樣,那些家長自己<strong>滿口髒話的,孩子怎麼可能做到與人交談是<strong>有禮貌呢?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3、尊重孩子的意願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所有物和附屬品,因此家長要首先<strong>尊重孩子的意願,家長在制定規則時可以<strong>徵求孩子的看法。

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習慣的養成更不可能<strong>一蹴而就。家長不能因為一時沒有收益就<strong>放棄了習慣養成這件事。家長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耐心的幫助<strong>引導孩子,就能夠<strong>達成目的。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大家推薦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的圖畫書,被評為寶寶的第一任老師!引導孩子的良好行為,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貼合生活故事,通過繪本教育孩子,比說教效果好不少,這套書一共12個主題故事,如下: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同時還有這套《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共6冊;

不要忽視“習慣養成”重要性,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更容易成才

這套書裡邊包括《講衛生的小兔子》、《學會分享的小豬》、《不再哭鼻子的小鱷魚》、《愛整潔的小松鼠》、《勇於道歉的小猴子》,內容豐富、故事貼近實際,用連環畫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情商和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