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轉眼間,網絡復課已經開始兩週了。

孩子在家上課,苦了不少家長。這幾天,很多家長吐槽自家孩子,沒有自控力,只知道看動畫片、玩小遊戲。

為了逼著孩子去學習,爸媽每天在家上演河東獅吼,咽炎都吼出來了,孩子的學習卻還是掉了隊。

家長群裡,每天都有家長彙報孩子的學習成果,有些孩子甚至已經提前學習了半本書的內容。

但也有一些孩子卻連家庭作業都完不成,跟不上老師講課進度,家長跟著著急上火,可想而知。

都說假期是孩子們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這個超長假期會使認真學習的孩子,和自由散漫的孩子之間差距迅速拉大。

可以說,孩子自控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了他的學習成果。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我們都知道,自控力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自控力好的孩子擁有更堅定的意志,他們懂得忍耐,勇於吃苦,不僅在學業上能夠取得優異成績,還能將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自控力,然而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的,往往事與願違。

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沒有自控力的孩子。這些自控力薄弱的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小年紀便成為了“拖延症患者”,在學習中偷懶,生活上將就,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猶豫、懶惰的性格。

而對於父母來說,如果擁有一個沒有自控力的孩子,那麼家庭矛盾將會大大增加,就像鬧鬧家一樣,本該溫馨的家庭氛圍會被催促、吼叫、情緒失控所破壞。

死命催著孩子,但孩子依舊拖延不行動,這種恨到牙癢癢的感受,經歷過的家長都懂。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美好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自控力也是這樣,如果一個孩子在放任自由式的環境中長大,你又怎麼能期待他突然萌生強大的自控力呢?

其實,跟吃飯、說話一樣,孩子的自控力是需要訓練的,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在孩子性格尚未定型之時,讓孩子學會如何控制自己。

一旦拖延到學齡階段,那麼改變孩子拖延散漫的行為習慣,會非常艱難。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玩遊戲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遊戲其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尤其對於孩子來說,長篇大論的講道理,對他們來說就是耳旁風,而遊戲則能夠讓他們在快樂玩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訓練。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2、循序漸進,讓孩子學會為自己制定計劃

列計劃是培養自控力的重要環節,這些計劃可以幫助孩子劃分時間,逐一確立小目標,然後去實現它們。尤其對於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規劃能力就更為重要了。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小事,來鍛鍊孩子的規劃能力。

比如去商場前,讓孩子列一個小小計劃,與孩子商量好買什麼、買幾件。如果孩子在逛商場時反悔了,想要更多的東西,那麼爸爸媽媽要跟孩子強調一遍,他之前制定的計劃,並且要求孩子執行計劃。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3、賞罰分明,讓孩子由被動遵守到自我驅動

當孩子經過一定的訓練,感受到規則的強大力量之後,這時我們就可以更多地去引導孩子運用自我驅動的力量,主動遵守規則,控制自己。

每個孩子天性不同,當孩子制定好計劃後,我們可以跟他商量出一套賞罰機制,來幫助孩子達成計劃,並且在實現的過程中體會到控制自己所帶來的快樂。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要長期堅持,潤物細無聲。

當孩子偶爾犯懶時,請不要過於嚴格地斥責他,大人都經常拖拖拉拉,何況年幼的孩子呢?

只有當我們一直鼓勵、支持孩子時,他才能找到堅持的力量。

養育孩子,就如同培育種子,為人父母要為他們提供陽光、雨露、肥料,但是破土而出卻只能憑藉孩子自身的能量,當我們引導孩子學會掌控自己時,他便擁有了把握人生最重要的力量。

儘早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家長不再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