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葫蘆島女醫生堅守抗疫一線,未能見上父親離世時最後一面


淚目!葫蘆島女醫生堅守抗疫一線,

未能見上父親離世時最後一面


傳染病院是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建設的,也是我市唯一一家收治多種法定傳染病患者的專科醫院。院區設有傳染科和結核病科,其中結核病科是2019年11月剛剛組建的新科室,也是我市的結核病定點診治機構,主要收治確診及疑似的結核病患者。2月6日開始,我市新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出現持續上升態勢,而此時傳染科原有的負壓隔離病房已經不夠用了。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治防控形勢,市防指經研究決定,立即將傳染病院結核病科的病房騰出來,作為接收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2月6日當天接到通知後,結核科全體人員迅速行動起來,按照病房騰空預案,僅用3個小時就將20餘名結核患者全部妥善安置撤離,並開始對病房進行全面清掃、消毒處理。2月7日一大早便開始佈置病房,請領物資,調試負壓病房並運行啟用。下午1時30分,科室收治的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正式入住。

48歲的王展和醫生鄭喆義無反顧地衝在了抗疫的最前線,他們按照預先培訓的程序有條不紊地穿戴好防護用具,順利完成接診任務。


科室瞬間轉換了角色,最忙的要數“主角”、科主任王豔春。疫情發生後,她就作為我市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到綏中進行督導檢查,回來後直接又到傳染病院備班。今年春節,她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一個特別的除夕;1月26日,她輪班進入傳染病房隔離病區工作了24小時,期間多次參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會診;2月8日早上,天剛剛亮,一夜沒怎麼閤眼的王豔春突然接到家裡來的電話:老父親病危,讓她速速回家。放下電話的王豔春強忍著淚水,拖著疲憊的身軀往家裡趕。可當她趕到家裡時,她的父親已經離開了人世。沒能看到父親生前最後一眼、道最後一別,這可能是王豔春一輩子最遺憾的事情。平時性格堅毅的王豔春此時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歉疚,跪地失聲痛哭。


然而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並沒有壓垮王豔春,在安葬好父親後,她顧不上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在離院僅32小時後,大家又看到了王豔春在病房忙碌的身影。回院後,關於她父親去世的消息,她沒有和別人提起,而是一個人默默傷心、默默承受著失去親人的離別之痛。後來,當大家聽到王豔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都為她的精神所感動,在國難當頭、大疫當前的危難時刻,王豔春把失去親人之痛放置一邊,以防疫戰場大局為重,這種“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對全科將士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發揮了強大的精神作用,這位真正的逆行者才是最美的,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都應該向她學習和致敬。


“我已經好幾個晚上沒睡好覺了,今天應該吃點藥”。堅守在病房多日的護士長金鳳不經意的一句話不禁讓身邊的姐妹們心酸。在這非常時期,滿足患者生活及心理上的需求,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這讓金鳳倍感壓力。2月13日下午,科室收治一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該患者心理壓力很大,喘不過氣,食不知味。金鳳就穿著防護服,拿著禮品走進隔離病房與患者進行長時間的溝通,介紹病情和病區環境,給患者足夠的心理安慰。

在金鳳的開導下,患者心情逐漸開朗,有時還在病房內哼起小曲。


在隔離病房,消毒隔離、生活護理、心理護理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名患者得知她的兒子確診後要轉去錦州繼續治療時,心情非常焦慮,以為兒子病情加重了,無論醫護人員怎麼耐心解釋也消除不了她內心的惦念與不安。為了緩解該患者的焦慮情緒,更好配合治療,正處於隔離期的母子,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安排兒子在走廊外探望在病房中的母親,和兒子一個眼神兒的交匯,她便安心了。


她,是最有擔當的人;她,是最勇敢的人;她,是最可愛的人。無數個她和他組成了一支團結、奮進、強大的團隊,穿上防護服,雖然你不知道她是誰,但你一定知道他們為了誰。


結核病科護士安寧是科室一名“老戰士”,2月8日晚,正在值夜班的她接到通知,即刻馳援武漢,她都沒來得及和家人道別,凌晨4點作為我市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出征,可以說是從前線奔赴火線;王曉芳醫生作為醫療組組長,自疫情出現後,從未離開科室,組織年輕醫生迎難而上;黃晶醫生,入職後不到一週,義無反顧投身一線工作;鄭喆醫生,一馬當先,衣襟溼透不忘醫者使命;季菲菲醫生,帶病工作,鼻竇炎頭痛欲裂,但她強忍病痛,堅守崗位;尹卉瑩醫生,主動承擔起繁瑣的病志傳輸工作,為一線工作打牢堅實基礎;程建強和楊軼男醫生,第一時間支援一線工作,奮勇向前不忘從醫初衷。


一個個穿梭在隔離病房內的身影背後,都是一顆顆赤誠奉獻的醫者仁心,一切讚美的語言用在他們身上都不為過,相信有了他們的執著守護,戰“疫”必勝,中國必勝!

淚目!葫蘆島女醫生堅守抗疫一線,未能見上父親離世時最後一面

淚目!葫蘆島女醫生堅守抗疫一線,未能見上父親離世時最後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