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在73歲的李蘭娟院士成為全民偶像後,我們仰仗她、依賴她,其實更應該學習她,今日她為我們保駕護航,明日我為他人遮風擋雨;愛有出處,也需傳承。我是佩寧,在感動、驚訝之餘,查閱了不少資料,虔誠地沿著這些痕跡深入挖掘,修改了很多版本,最終呈現了一下6800字的內容。希望您能細細看完,用心去體會榜樣的力量。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一則官方報道上稱:十七年幾經風雨,國難當頭時,仍白髮相見。

說的是83歲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國難當頭時,挺身而出!

老百姓們尊稱他們為“國士無雙”,前者總能給出疫情的理性判斷;後者總能帶來抗疫的希望。他們的氣節像是穿越烏雲,射向人間的一道光。

而今天,我想帶領大家走近李蘭娟院士,因為這位73歲的老人的仙風俠骨讓人忍不住誇讚和追隨,就像前幾日:

  • 當大家都舉棋不定的時候,她建議封城抗疫;
  • 當確診人數日益攀升時,她說:不怕多,就怕漏;
  • 當大家都惴惴不安時,她及她的團隊帶來了抗疫藥方;
  • 抗疫時期,她一天只睡3小時前,一邊門診、一邊研究、一邊報告,一個73歲的老人,好像有超出常人數倍的精力,一直精神抖擻地奮戰在一線......


當我們敬佩不已、目瞪口呆,紛紛路轉粉時,卻意外發現她早已活成了傳奇。

  • 她創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統,使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從88.1%降低至21.1%。
  • 國際微生態的聯盟,曾邀請她去做報告,選她做國際微生態聯盟的主席。
  • H7N9禽流感爆發時,美國駐上海的領事及美國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頂級專家兩次來到李蘭娟院士的實驗室學習。
  • 她在20年中,出版了36本專業書籍。

這是怎樣的人生?從寒門學子到國家院士,從赤腳醫生到頂級專家,73歲的李蘭娟院士創造了中國的傳奇。她是逆天改命的典範,是我們楷模的社會脊樑,此刻又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73歲的李蘭娟院士成為全民偶像後,我們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一、夢想並非唾手可得,但絕非遙不可及——擁有夢想,你繞不開這三個步驟

站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裡,閃著人性的偉大光輝,又為自己的人生保駕護航,大概是我們所能想到的人生中最為璀璨的活法。

然而夢想只屬於有能力保護它的人,否則只能成為幻想。在李蘭娟院士身上有著教科書般的“夢想”保衛戰,擁有夢想,你繞不開這三個步驟:

1、當夢想模糊時,我們應守住眼前的事情。

人不是生來就有夢想的,它隨著我們見識、學識的積累到一個點,在我們的心靈深出突然投射進一束光,這道光就是“夢想”。在夢想來臨之前,我們需要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

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小鄉村。

她家境貧寒,父親患眼疾無法勞作,母親靠賣山貨維持生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蘭娟格外懂事,一方面幫母親操持家務,一方面刻苦學習。

她從小就品學兼優,小學被保送到中學。然而家裡實在太窮了,初二的時候,母親難過地告訴她,家裡已經沒錢供她讀書了。

懂事的小蘭娟淚如雨下,雖然讀書的願望萬分強烈,卻依然選擇了放棄。幸好,離別的時候,班主任捨不得她離校,給她保留學籍,鼓勵她堅持自學。她做到了,當她再次得到機會返校時,成績更加優異,並被省重點高中破格錄取。

開學前,媽媽拿出了家裡僅有的5元錢讓她帶到省城去讀書。她一路波折來到學校時,5元錢已所剩無幾。她主動找到老師和學校尋求幫助,最終在校方不僅給她減免了學費,還發助學金讓她維持日常生活,就這樣堅持讀完了高中。

求學的路一波三折,本來成績優異的小蘭娟考上心儀的大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恰逢“文化大革命”,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她回到了家鄉,成為了中學代課老師。

李蘭娟從小的求學之路似乎與醫學院士毫不相干,然而她刻苦學習的精神;輟學期間的自學能力;高中沒有學費,自行尋求幫助解決困難的能力;讀書和代課期間積累的知識都創造了適合夢想產生的溫床。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2、夢想源於念頭,卻成於行動

從小,善良的李蘭娟總會把目光落在讓父親痛苦的眼疾上,讓鄉親們困擾的腰痠背痛上,她總想為他們做些什麼。

能做些什麼呢?她看著老中醫操作著細細長長的針,替鄉親們解決了很多痛苦時,她特別渴望自己也能學會,她想這或許能治好父親的眼疾,或許能幫鄉親們解決小的病痛。

李蘭娟這些年積累的社會經驗促成了夢想的萌芽。說幹就幹,她拿起書,自學中醫,自學針灸,短短几個月竟熟讀了經絡書籍。

業餘時間,她開始嘗試給鄉親看病,沒想到效果不錯,一傳十,十傳百,她竟成了一個鄉親們日日牽掛的"赤腳醫生"。同時,看見一個個病人在自己的醫治下,漸漸的好起來,李蘭娟感受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

夢想一開始是一個不起眼的念頭,而成功的人不過是把這個念頭付諸了行動,讓它成長。

3、這個世上從不缺少心懷夢想的人,缺少的是對夢想的堅守者。

《當幸福來敲門》裡的爸爸(Will Smith)曾說:"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如果你有夢想,你要保護它。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現實生活中從不缺少心懷夢想的人,有能力保護夢想的人卻寥寥無幾。有些人止步於眼界,有些人止步於辛苦,有些人止步於寂寞.....所以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而打敗自己的從來都是自己。

李蘭娟成為一個赤腳醫生了,每天有越來越多的人找她看病,一時間她成為鄉親心中的“活菩薩”。

然而,時間有限,是繼續教書,還是做個赤腳醫生?

從愛好上講,李蘭娟的選擇無疑是個醫生,可是現實的財務問題也橫在眼前。做老師,每個月24元,做赤腳醫生,每個月3元。收入相差甚遠,家裡的日子又要捉襟見肘了。

但是並沒有糾結多久,李蘭娟就做出了讓親朋好友都不可思議的決定:放棄教書,一心做個赤腳醫生,每日奔波在鄉村各處,為村民們看病。親朋好友忍不住替她惋惜,因為這看起來是放棄了鐵飯碗,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李蘭娟清楚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清楚自己有守護夢想的能力。

《斷頭王后》有一句話: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所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雖然李蘭娟不知道她這個選擇將會呈現怎樣不凡的一生,但她明白這就是她一生要守護的夢想,而她的刻苦、她的善念、她的能力都悄悄地改變了她命運的軌跡。在首屆工農兵大學招生開始的時候,李蘭娟獲得了浙江醫科大學學習的機會,從此李蘭娟的副業做著做著變成了主業,主業做著做著又成長為一生的偉大事業。

李蘭娟傳奇的一生,從“寒門學子”到“赤腳醫生”,再從“赤腳醫生”到“醫學院士”,演繹了教科書般的夢想成長藍圖:

  • 沒有夢想時,努力學習,增加知識儲備。
  • 當夢想降臨時,付諸於行動,讓夢想慢慢落地。
  • 當夢想慢慢落地時,用一生努力堅守,讓夢想漸漸成長。


二、從寒門學子到頂級專家,不過是又一次印證了"荷花效應"

心理學家安吉拉.李.達科沃斯是麥克阿瑟天才獎的獲得者。她花了多年的時間搞了一個調查: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

她調查了西點軍校,調查了很多體育明星,調查了很多商界成功人士......最終她發現決定一個人能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脈,不是興趣......而是"grit"——堅毅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她說:“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堅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興趣、人脈等因素,堅毅才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在現實世界裡,你稍稍觀察就會發現,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一定是最有恆心的人。李蘭娟院士亦是如此:

前段時間,一條“李蘭娟院士每天睡3個小時”的消息上了熱搜,讓我們心疼不已。大多數人和自己比對之後,都發現能做到這點的73歲的李蘭娟院士不是人,是神!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說李蘭娟:70多歲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晝夜。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撒貝寧在《開講啦》節目中好奇的問李蘭娟:“年逾古稀,您如何保持年輕和活力?”

李蘭娟笑著說,我的秘訣就是:寬闊的胸懷、努力地工作。

這看似稀鬆平常的話,卻是李蘭娟一生的寫照,她從來都是第一個進門診查房,平時每天睡眠時間僅6個小時,她一刻不停的想著怎樣做更好的治療,怎樣更好的服務病人。

通過極度認真的工作, 她獲得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這種力量足以扭轉命運、掌握人生的主動權。

《開講啦》李蘭娟院士回憶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經歷。

她說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重型肝炎,會突然黃疸進行性加深,不到十天半個月,眼睛就發黃了,消化道出血,也救不過來了。這種重症肝炎的病死率高達70%—80%。

當初李蘭娟做為一個年輕的醫生,經常會遇到家屬跪在她的面前哭求:“李醫生,求你救救我爸爸!李醫生,你再想想辦法啊!李醫生.....”

做為一個束手無策的醫生,李蘭娟心裡非常難過和自責。她決定親自研究,她向國家申請了3000元研究經費,開始研究人工肝課題,來解決爆發性肝炎。

她一有空就去翻很多的資料,可惜國內資料太少。

她大學學的是俄語,為了方便查國外的資料,她開始學英語一個詞一個詞的學起,那個時候李蘭娟的醫務工作已經相當繁忙,除了臨床還有大量的研究。她的兒子鄭傑回憶:小時候,深夜的檯燈下,母親總是一邊補學英語,一邊看國外論文。

等她翻遍國內外所有的資料,發現沒有什麼現成的經驗可借鑑,她決定和同事們獨立研究。

中間遇到了很多技術困難,不少人對人工肝治療重型肝炎這一新方法的前途表示懷疑,很多課題組的同事做著做著就放棄了。

她又繼續再去找人跟著她做,繼續研究。

這一堅持就是10年。

“十年磨一劍”,這句話用在李蘭娟的“人工肝”治療技術的科研上再適合不過了。寂寞無聲的3600個日夜,她只是日復一日的讓自己接近這個目標。

終於命運不負芳華。在96年,這項科研技術終於成功落地。李蘭娟在全國30多個省市300餘家醫院推廣應用這項技術,將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從88.1%降低至21.1%。同時出版了《人工肝臟》專著,到目前位置,已有英、美、德、日等國家及全國各地的600多為專家、教授前來進修。

自然界有個神奇的現象,叫做“荷花效應”: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一個池塘裡的荷花,第一天開一朵,第二天開兩朵,第三天開四朵......到第30天正好開滿整個池塘,那麼開滿半個池塘是第幾天呢?很多人認為是15天,其實不是,而是最接近尾聲的第29天。


從一到一半,需要29天,而從一半到全部卻只要一天,這就是堅持的複利效果。

對於李蘭娟來說,開滿一半的時刻就是寂寂無聲的10年,“人工肝”科研的成功為她開啟了世界的大門,她贏來了更高平臺的信任、資源及福澤,也造福了全人類。

然而,李蘭娟並沒有止步於此,隨著“人工肝”的研究深入,她發現一個又一個的新命題,而這時她不再孤單隻影,她有了大批的跟隨者,她們一起繼續鑽研,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永生化人源性肝細胞系;創建四步灌流分離肝細胞新方法;構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揭示了重肝腸道微生態變化規律等等、等等,在這日夜兼程的日子裡,她還領頭編制了36部醫學專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把中國這個方向的醫學推向了全世界的前沿。

時至今日,她已經成為數億人敬仰的頂級專家。

三、國士精神,源於專業與善良!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全國百姓尊稱李蘭娟院士為“國士”,什麼是“國士”?

顧名思義,國家的戰士,它指一國之中最優秀、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

然而“國士”品質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呢?

對於李蘭娟院士來說,她偉大的“國士精神”來源於樸素的兩點:一個是內心的善良;一個是專業的判斷。

1、李蘭娟的偉大始於善良。

李蘭娟萌生自學中醫的想法,是因為善良。當她自學成才,成為“赤腳醫生”,經常給村民們免費看病的時候,已初現偉大。

李蘭娟因為頻繁在村中走診,創造了“靜無狗叫”的佳話。

什麼叫“靜無狗叫”?

那個時候,幾乎家家養狗,每有陌生人到訪,村裡的狗總會一陣狂吠。而李蘭娟在村裡400多戶人家間任意走動,卻不會招來一聲狗叫,宛若村民的自家人。其實,狗最識人性,被狗當成自家人,那是因為李蘭娟真的把村民當成了自家人。

2、勇於無私,大愛無疆。

為了挽救重症肝病患者的性命,李蘭娟日夜兼程,在“人工肝”治療的技術上花了10年的時間,這其中的困難不言而喻。

而當這一成果落地時,李蘭娟本可以接著專利發個大財,從此富貴相伴,尤其她從小一直貧寒,吃過太多沒錢的苦日子。

但是她並沒有糾結多久,就如同第一次放棄工資優厚的教師行業一樣,因為她的選擇標準始終是把“幫助別人”放在第一位。她不僅放棄了專利申請,還馬不停蹄地開辦了很多補習班,毫無保留的把技術推廣到全國31個省300多家醫院。

李蘭娟說:“重症肝病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治療才能搶佔先機,全國那麼多病患,不可能讓他們都跑到浙江來就醫,更多人知道就可以及時的挽回更多的生命。”

當國際衛生醫學界得知她的成果時,也紛紛求教。她依然毫無保留地把這項技術推向全球,造福全人類,國際醫學界贈於李蘭娟“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組織的領頭人”榮譽。

這個榮譽,她實至名歸。

“大愛無疆”不是偶然。

2013年,H7N9禽流感爆發時,李蘭娟臨危受命,她所在的浙大一院,共收治了40例患者,收治人數全國第一。但李蘭娟並不慌張,她結合自己多年“人工肝”的治療經驗,首創了“四抗二平衡”治療方案,取得了神奇的療效。

治療的同時,她馬不停蹄地開展病毒研究,第一時間聯合香港大學尋找感染源。終於在禽流感爆發初期,及時地從活禽市場雞的身上分離出同源性高達99.4%的病毒,證實了病毒宿主。

那一時期,市場迅速關閉活禽市場,避免了中國的一場劫難。與此同時,李蘭娟把這一成果形成論文《111例H7N9流感病毒感染病人的臨床特徵》在國際頂級期刊上在線發表,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美國駐上海的領事及美國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頂級專家兩次來到李蘭娟的實驗室學習。

“什麼是最大的快樂?李蘭娟說,“看到那麼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就是最大的快樂!”——病人無國界,愛就無國界。

3、決斷力來自於她對專業的自信和勇於擔當。

2003年,非典期間,時任浙江省衛生廳長的李蘭娟頂著巨大的壓力,一夜之間連下三道指令,將1000多接觸人員連夜隔離,並安排科研人員連夜加班進行病毒採樣,為阻斷浙江的疫情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浙江創造了非典疫情的三個“0”的奇蹟,"0"二代感染者,“0”醫護人員感染,“0”非典後遺症患者。

李蘭娟回憶,一時間隔離這麼多人,社會上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我堅持這麼做,因為根據傳染病法,SARS這樣達到甲類傳染病程度的病種是可以隔離的。”

傳染病,時間就是生命。多爭取一分時間,就在無形中挽救了數條百姓的性命,而決斷力至關重要。李蘭娟的決斷力來自於她對專業的自信和敢於擔當的精神。

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國難當頭。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主動請纓,奔赴一線。經過仔細慎重的勘察,1月22日,李蘭娟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封城。

從2019年12月26日的第一例病情到2020年1月22日,病情四處蔓延,武漢無一人敢拍板決策,而李蘭娟卻頂著巨大的壓力,敢於發聲,這就是“國士”的擔當。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蘭娟及其團隊就確定了病毒系列,並分離毒株,為疫苗做好了準備。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日本病毒專家聽聞消息,驚歎不已。

他說:“首先,我作為一名病毒學家,一個月內,確定病毒原因,隨後還報告和公開序列,從科學的角度看是非常厲害的。”

這一次次的擔當背後,源於李蘭娟院士專業的敏感、自信,及為挽救性命敢於背鍋的擔當。

結語:

這次疫情像一腳剎車,他讓我們駐足,重新審視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深深地體會國富民強的真正意義:

僅10天,武漢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解決2500個床位。

不夠,再救。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徵用了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花花綠綠的被子就知道他們有多拼。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73歲的李蘭娟成為全民偶像後,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的三個道理


第一戰役,武漢:全國一批批醫療隊員,從全國各地,向武漢集結。

第二戰役,湖北:再度調遣一批批醫療敢死隊,繼續向湖北衝鋒。

第三戰役,家園:留守幹部、群眾接受調度,嚴防死守。

截至今日,全國抗疫一線因公殉職的人員已達132人。是抗疫在一線的戰友們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

而我們又該回報祖國些什麼呢?

李蘭娟院士提醒我們:“這次疫情過後希望國家給青年一代豎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因為我們是命運共同體,今天的我們選擇什麼樣信仰,楷模什麼樣的榜樣,就是他日祖國的模樣。

以李蘭娟院士為首的英雄們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懂得守護堅守夢想、懂得持之以恆,懂得善良與擔當,懂得借用“科技”提升能力,因為我們要在無盡的“保衛家園”的征途中,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毛澤東說:吾輩任重而道遠,若能立此大心,聚愛成行,則此熒熒之火必點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

歷史從未改變。

讓一個人變強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擁有一個想要保護的人。——作為倆個孩子的全職寶媽,一直探索前行之路,勇於突破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我是佩寧,我是倆寶媽,我熱衷於讀書、自我覺醒與知識分享,關注我,我們攜手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