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尼赫魯的執政生涯為何會在62年之後戛然而止?

靜夜史


印度教訓的還不夠,國際社會就是叢林法則,沒有什麼講道理這麼一說,只有打倒,打服,打死,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和合呵喝核


最早知道尼赫魯這個名字,是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我記得那個時候課本上關於他的記載一共有兩處,一處是尼赫魯訪華,一處是周總理在印度訪問期間,與尼赫魯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周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得到了尼赫魯的認同。

當時還有一張配圖,是周總理一行人和尼赫魯等人的合影,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這個人長什麼模樣。對他還是蠻有好感的,畢竟在那時我的認知裡面,這是一箇中國人的朋友。



可是後來當我對歷史瞭解的足夠多以後,特別是對中印雙方在邊境發生的那場戰爭了解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尼赫魯還有我不知道的一面。

1959年,尼赫魯寫信給周總理,強制要求把雙方邊境線附近的大約12.5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給印度,這一無理要求當然遭到了我方的拒絕。

但是隨後周總理給尼赫魯的回信中,在明確拒絕這一無理的要求以後,理智的提出了和平解決糾紛的建議,但是印度方面卻並未採納。並且瘋狂的挑釁。

在印度單方面瘋狂的挑釁之下,雙方爆發了武裝衝突。而這場在尼赫魯看起來必勝的戰爭,卻被我軍徹底的打敗了。



消息傳到印度國內以後,尼赫魯的威信極度受挫。這一打擊也漸漸的摧毀了他的身體。1964年,在印度國大黨的年會上,尼赫魯突然中風,直接導致了左邊身體偏癱。到了這一年的五月,他的生命徹底的終止。

其實尼赫魯這個人,對印度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在甘地以後,他擔起了領導印度的重任,並一步步的帶領印度走向崛起。在他出任印度總理期間,在經濟、外交等領域,均幫助印度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所以他在印度人民心中的威望是很高的。



可能也正因為他幫助印度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所以使得尼赫魯對中印實力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他過低的低估了我們的實力,而高估了印度的實力,所以才有膽量向我們發起挑釁。

而最終戰敗的結果,也使得這位在印度看起來無所不能的政治領袖,在印度人民心中產生了動搖。


聽歷史說話


尼赫魯是印度的開國總理,為印度的獨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是不結盟運動倡導者之一,還和中國一起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只不過尼赫魯在1962年派兵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引起了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狠狠的教訓了有霸權主義的尼赫魯,讓印度狼狽不堪,印度的失敗讓尼赫魯的情緒壞到極點,也搞垮了的他的身體,兩年後在國大黨年會上中風,幾個月後離世。




尼赫魯的一生

尼赫魯的家庭在印度是個富裕階層,他的家族男子在印度莫臥兒帝國時期世居高官,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印度的有錢人都會送小孩子到英國讀書,尼赫魯在1905年跑到英國,進入了英國貴族子弟學府讀書,在1907年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學科,不過尼赫魯對政治、歷史、社會這些學科更感興趣,在這些學科上花了大量時間研究,1910年尼赫魯還攻讀了律師專業,並拿到了律師執照。

在英國就讀的經歷,讓他看到英國只不過是個島國,印度那麼大的國家卻被英國這個島國任意支配,實在是件荒謬絕倫的事情,回國後他接觸到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覺得這是符合印度國情和傳統的運動,於是開始追隨甘地,也因此先後入獄9次,共坐牢1041天,而尼赫魯則早以為此作好了心裡準備,愈挫愈勇。


從一個富家公子成為階下囚,尼赫魯為了印度的自由而戰覺得是件無上榮光的事,也改變了他西式生活的著裝和習慣,為了印度的獨立事業,尼赫魯和他的父親甚至變賣家產來作為國大黨活動經費,自己只吃些簡單的飯食,在探索印度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尼赫魯進行了多國訪問,還參加宋慶齡、高爾基、愛因斯坦等組織的“反帝大同盟”,並重返歐洲和出訪蘇聯取經,這些都為他日後當總理制定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礎。

1948年甘地被刺殺,尼赫魯政治對手薩達爾在1950年病逝,使尼赫魯成了印度最高權威,印度獨立後,尼赫魯也成了印度開國總理,任期為1947年到1964年,成了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這是因為連續三屆大選,國大黨都是以高票獲勝,在尼赫魯執政初期,在外交領域上很成功,提倡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為印度謀求和平,和中國共同發表聲明,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1年和鐵托、納塞爾共同發起不結盟運動。


只不過印度在發展幾年後,尼赫魯有了獨斷專行的權力和思想,開始目空一切高傲自負的尼赫魯把目光對準了中國,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表現出霸權主義的苗頭,都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面對印度的挑釁,中國在多次提出合理且和平解決中印邊境問題無果後,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集會議,決定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

中印戰爭時間很短,中國在戰勝後主動撤軍,在教訓了印度之後也讓尼赫魯知道什麼才是大國風範。

中印邊界全長約1710公里,兩國邊界爭端有其歷史根源,始作俑者就是有“攪屎棍”之稱的英國,在英國統治印度之後,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擅自劃定“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也因此留下中印爭執的禍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印度就趁中國處於戰爭困難時期,派兵侵佔了瓦弄、噶拉塘等,1947年印度獨立後,居然要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想要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在印度多次派兵侵佔中國領土的時候,因為中國正處於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忙於內務加上抗美援朝,無暇顧及中印邊界問題,加上中國堅持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議,所以中印邊境地區在1951年到1958年期間還算是平靜。

1959年西藏反動上層叛亂被平息後,中外反動勢力的陰謀破滅,這時候尼赫魯竟然寫信給周總理,提出了大片領土要求,尼赫魯無理要求的中國領土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面積,在遭到中國政府拒絕後,印度繼續推行“前進政策”,繼續越界侵佔,製造流血事件,從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度先後在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


中國多次提出和平解決邊界爭端,周總理在接到尼赫魯的信後還親赴印度與尼赫魯會談,然而中國所有的真誠努力卻得不到印度的響應,印度政府把中國的寬容忍讓視為軟弱可欺,仍然一意孤行的派軍侵佔和蠶食中國領土,面對尼赫魯集結部隊調兵遣將的瘋狂挑釁和大肆反華,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對印度進行自衛反擊戰。

在經過周密部署後,1962年10月20日,中國軍隊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喀刺崑崙山上和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地區,展開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到11月21日基本結束,以印度慘敗告終,中國軍隊清除了印度在中國境內設置的90多個據點,中國在戰勝後,發表聲明宣佈停火,主動後撤,並將繳獲的武器、軍用物資還給印度,1963年將3900餘名被俘人員釋放。


中國的對印反擊戰,在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的同時,也狠狠打擊了尼赫魯的霸權主義,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中國是不可欺負,而尼赫魯在這場戰爭之後,情緒壞到了極點,身體也跟著垮了,衰老的很快,兩年後還突遇中風,4個月後心髒停止了跳動,時年74歲。


歷史紅塵


尼赫魯的名聲在國際上並不差,甚至說是比較好,“多行不義必自斃”這詞有些誇張。為什麼他在1962年結束執政生涯呢?

中印戰爭的打擊,沉重摧毀尼赫魯的精神,繼而摧毀他的肉體,1962年他在總理崗位上病逝。尼赫魯儘管依然受到印度人的愛戴,但“閻王叫誰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他不得不結束執政。

近代以來,印度大陸有影響力的人物,除去“聖雄甘地”就只有尼赫魯。甘地很看好尼赫魯,一直旗幟鮮明地支持尼赫魯的政治事業,他們的關係就如同父子。

二戰後,尼赫魯成為印度獨立之父,他懷抱救國救民的理想,投身於新生的國家建設當中。跟中國軍隊爆發邊境衝突,是尼赫魯執政17年裡最大的挫折,也是最大的汙點,否則他的形象很完美。

尼赫魯出生於印度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但他的家族是克什米爾來的婆羅門階層,屬於高級種姓。尼赫魯從小就生活富庶,能夠有資金去英國留學,過著公子哥的生活。

回國之後的尼赫魯,後來選擇投身獨立運動,寧願過著艱苦的生活。人民敬重尼赫魯為國犧牲的精神,更敬重於他的品格,畢竟不是誰都能夠放棄物質享受。

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赫魯領導下的印度政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初步建立其一套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直到今天,整個南亞地區,只有印度才有這個能力,這不得不歸功於尼赫魯時期的工業化政策。

除了國內建設的成就外,尼赫魯還是20世紀50年代世界外交舞臺最忙碌的政治家,他的“亞洲重要性”“不結盟運動”影響深遠。

儘管成就斐然,但是尼赫魯跟2個鄰居的關係並不融洽,他對跟中國、巴基斯坦的關係感到頭疼。早期,尼赫魯對中國還是比較友善,不僅對1950年解放軍進入西藏顯示極大剋制,而且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只是後來印度的外交和防衛出現重大失誤,尼赫魯從1959年開始糾結於中印邊界問題,導致3年後雙方進入戰爭狀態。尼赫魯的戰敗,讓他遭受雙重失敗,一是戰場上的潰敗,整個軍隊已經不能再戰;二是不結盟運動的失敗,因為他曾請求歐美援助他作戰。

總而言之,尼赫魯挑起的中印戰爭確實有“不義”的成分,但總體來看他還是1名成功的政治家,並非“多行不義必自斃”。你會怎麼看,他有這麼壞嗎?


子屠龍


1947年,蒙巴頓方案公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印度獨立後,尼赫魯成為了印度的首任總理。在之後近20年中,尼赫魯對印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印度全民崇拜的偉人。

然而在1962年,尼赫魯不顧國民的意願,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最終導致了中國對印度的自衛反擊戰。因為這場戰爭,尼赫魯在印度國內的聲望開始不斷下降。而他本人也在之後的兩年中疾病纏身,最終於1964年去世。

(尼赫魯舊照)

那麼,尼赫魯為什麼要一意孤行,強行挑起中印兩國的衝突呢?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生在1889年,他的家族先祖是克什米爾地區富裕的婆羅門,在印度一直備受尊崇。尼赫魯也因為家庭條件優越,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那個時候,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尼赫魯在16歲那年,便去了科技更加發達的英國學習。

不過,尼赫魯卻對英國沒什麼好感。在他14歲那年,尼赫魯的母親對他講述了多年前,家人險些因為誤會被英國人吊死的故事。這讓尼赫魯認識到,在英國人眼中,哪怕是印度的貴族,也同奴隸沒有什麼區別。

1907年,尼赫魯考入了劍橋大學。他在劍橋讀了很多哲人的書籍,並最終得出了“乞求與哀鳴不能從英國得到任何東西”的結論。這個結論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尼赫魯開始出現反英救國的想法,他夢想有朝一日能夠解放印度。

1912年,尼赫魯回到印度加入了國大黨。

1916年,尼赫魯在國大黨的年會上遇到了聖雄甘地。

甘地堅持反英的不懈鬥爭,讓尼赫魯非常感動。從那以後,尼赫魯便成為了甘地的忠實追隨者。

1920年,尼赫魯參加了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事後他被捕入獄,而這也是他第一次被捕。

(甘地舊照)

在印度獨立之前,尼赫魯曾先後八次被捕,他在監獄中一共度過了9年的時光。遭的罪越多,也意味著功績越高。自1929年成為國大黨主席後,尼赫魯便成為了印度政壇的風雲人物。

1947年,尼赫魯正式出任印度總理。在執政之初,尼赫魯開始努力在國內清除英國的殖民勢力。他首先將帶有英國色彩的印度行政區重新洗牌,將全國劃分成28個邦。到1955年,他又重新將印度劃分成了14個邦和6個直轄區。這最終解決了印度長期以來的語言區域交錯問題。

其次,尼赫魯建立起印度行政掌管制度,用來取代殖民時期的英國文官制度。並將軍隊進行改組,由印度總統來擔任三軍統帥。

這一措施意味著,印度漸漸擺脫了英國人在軍政中留下的影響,印度人開始將國家管控在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尼赫魯還在1950年效仿蘇聯,成立了一個國家計劃委員會,由他本人擔任主席。

1951年起,印度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便開始實施。直到21世紀,印度依然在實施著五年計劃。這樣的情況在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其實是非常罕見的。

在外交方面,尼赫魯堅持印度的外交策略是謀求和平。他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人,不參與冷戰,不與任何國家結盟。與此同時,他一直在積極發展著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對於中國,尼赫魯就相當地重視。

(尼赫魯舊照)

尼赫魯是第一批承認新中國的領導人之一,並且他還積極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席位。1954年,尼赫魯還和周總理一起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第二年,尼赫魯又協同中國一起參加了亞非會議。這讓世界上形成了一股反帝、反霸權的重要力量。

也正因為尼赫魯在印度國內大刀闊斧地改革,以及他在國際上堅決支持著各民族的獨立運動。尼赫魯在印度和國際社會上的聲望,在那一時間達到了頂峰。

然而,達到人生巔峰的尼赫魯很快膨脹。

1962年,印度國內局勢出現了一些動盪,尼赫魯為了轉移國內視線,維護自身的聲望,竟然昏了頭,開始派兵在中印邊界上製造摩擦。

最終,印度軍隊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死傷人數超過6000人。而尼赫魯多年來一直努力經營的中印關係,也因為這場戰爭,出現了倒退。

更不幸地是,尼赫魯本來是為了維護自身的聲望而挑起了戰爭。結果在戰爭慘敗後,他在印度國內的聲望卻一落千丈。此後2年中,尼赫魯一直都因為這一仗而耿耿於懷,最終他於1964年病逝。


張生全精彩歷史


尼赫魯是印度人最敬仰的領袖,是印度最偉大的掌舵人,最出色的政治家,最稱職的總理。在印度人看來甘地是印度的國父,尼赫魯是印度的教父和精神領袖。

印度出了這麼多總理,但沒有一個總理能跟尼赫魯相提並論。如果在大街上你問一個印度人,誰是印度的偉人,恐怕十有八九會說甘地、尼赫魯。

尼赫魯在國內有著崇高的威望,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口碑非常好。尼赫魯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發起者,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之一。如果說甘地奠定了印度的政治基礎,尼赫魯則奠定了印度憲政和法律的框架,奠定了印度發展的基礎,把印度納入現代國家的軌道,讓它能穩步發展和前進。

有人說尼赫魯家族是印度影響力最大、最強勢的政治家族,但他的強勢是建立在人民對他的信任,在於尼赫魯本人的努力爭取,不是靠大炮和刺刀,也不是靠欺騙和謊言,更不是靠金錢收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印度也不是一天獨立的。偉人說過,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印度獨立的每一步離不開人民的奮鬥,離不開尼赫魯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汗水和艱辛,淚水和鮮血,失望和希望,勝利和失敗。

尼赫魯千里跋涉,走遍了印度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和每一座城市,跋涉了每一座高山,渡過了每一條河流。他不辭辛勞在全國演講,嘴都起泡了,聲音嘶啞了,就讓身邊的人翻譯。

在印度獨立的前後,尼赫魯每天演講達到了五六次,每次兩個小時,有幾千萬人聽過他的演講。他的演講沒有民粹主義的煽動,沒有聲嘶力竭的教條,不枯燥刻板,而是娓娓道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老少喜歡。他不厭其煩向失去耐心的群眾灌輸非暴力的理念,為印度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內戰,避免了玉石俱焚的劫難,也感動了鐵石心腸的殖民者,迫使他們做出了讓步,讓印度迎來了獨立的曙光,也讓獨立後的印度跟原來的殖民者英國得以保持特殊的親戚關係,為印度建國後平穩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1889年—1964年)是印度的首位總理,也是印度獨立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他當了17年的印度總理,任勞任怨,不惜辛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尼赫魯是印度憲法主要制定者,也是印度司法制度的設計師,因為尼赫魯是律師出身。印度能夠不走彎路,沒有大的動盪,這個結果跟尼赫魯對印度的司法制度的設計有直接的關係,多年以後印度的司法界對尼赫魯這位前輩依然心悅誠服,由衷敬佩。

由於歷史原因,二戰後的政治家都是傑出的外交家,尼赫魯也不例外。

尼赫魯是國際政治舞臺上非常優秀的政治家,他是一個不甘寂寞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外交家。尼赫魯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追逐光明的路上倒下,比死在床上要體面。勇士應該追求冠軍,甘居人後是恥辱。

尼赫魯非常欣賞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但他不照搬蘇聯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提出了符合印度國情的南亞社會主義。

他主張在印度搞社會主義,但卻反覆強調宗教自由,他說宗教是國家穩定的基礎,信仰跟法律治國的兩個良方,是社會安定的雙保險。因此無論印度如何貧窮、落後,但印度人始終不驕不躁,理性耐心,包容豁達,這就是宗教的力量,也是尼赫魯的功勞。

尼赫魯對印度還有一個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印度的民主制度,不做薩達姆,要做華盛頓。

尼赫魯是萬隆會議的組織者,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不結盟運動的蓬勃開展讓美蘇爭霸和冷戰有了第三方力量的制約,為人類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人無完人,在後來的大國領土爭端中,尼赫魯已經是七旬老人,晚年犯錯是偉人的必然,尼赫魯錯判形勢,沒有住和平的機會,給印度帶來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也讓自己走向滑鐵盧。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他的執政生涯也很快就戛然而止。

1964年尼赫魯在抑鬱中去世,享年75歲。

數風流人物,還看尼赫魯。亞洲的政治家,尼赫魯無疑是最優秀的。


歷來現實


尼赫魯是20世紀屬於印度的英雄,他的地位在印度是無可撼動的。在1962年之前,尼赫魯簡直就是印度的聖人,創造了很多的豐功偉績,然而1962年以後的尼赫魯,他的人生彷彿拿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他的身體和事業都遭遇了挫折。


尼赫魯本人是印度聖人甘地的徒弟,在他的領導下印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他倡導不結盟運動,鼓勵亞非國家進行積極合作,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他曾經還視中國為盟友,幫助了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可以說有一段時間中國和印度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在萬隆會議期間,尼赫魯甚至和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是由於尼赫魯的傑出貢獻,印度政府作將尼赫魯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印度的兒童節。

然而這一切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之後都發生了改變。中印戰爭是中國和印度因為邊境糾紛而引起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對印度的政壇印象不容小覷。

1959尼赫魯在國內遭遇了政治危機,像很多政治人物一樣,尼赫魯決定轉移矛盾,於是將矛頭對準了中國邊境。當時的印度在尼赫魯的治理下綜合實力還是不錯的,尼赫魯希望通過此次行動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可惜他錯誤估計了中國的力量,這場戰爭不但沒有幫助他鞏固地位,反而是成為印度國恥,自己也鬱鬱而終。


是阿維啊


說戛然而止有點過了,這老兄帶的國大黨在1962年當年的選舉中還是獲勝了的,只是對比1957年選舉中494個席位拿371個的碾壓級優勢不見了。原因也不復雜,閒著沒事惹那隻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兔子,被打了個滿臉花。

很多人覺得他1962年後存在感不強,其中原因也不復雜,本來心比天高的玩前進政策,結果命比紙薄被收拾個臭死,這老兄又氣又急之下病倒了。1963年他足足在克什米爾修養了好幾個月,到了1964年乾脆一命嗚呼,當然就沒啥存在感嘍。

很多自己人可能覺得在50年代中印兩國關係很好,有那麼一段蜜月期。但吐槽機可以負責任的說,這只是我們和那一代領導人的一廂情願而已,尼赫魯對我們一直就很提防,從開始就在耍兩面派。

他搞的不結盟運動本質上是想自己當老大和美蘇兩強競爭,而咱們參與不結盟運動的目標很實際,自己能做自己的主。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這種分歧就已經很明顯,當時總理的演講核心是各國能夠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走,哪怕是資本主義道路;而尼赫魯的助手梅農完全歪曲了不結盟的意義,以粗魯和不外交來定義不結盟運動,給尼赫魯贏得了大量國際聲望。

這種做法連印度自己的外交官都說梅農那貨完全是個傻X(1962年就是這貨當的印度國防部長),總理的評價則是“我從未見過如尼赫魯這般自大的人”。事實上根據中情局一些解密文件看,早在1954年尼赫魯就警告過當時的緬甸總理巴瑞裡中國遠點,同樣的話也對印尼說過,這孫子一直就對我們很不友好。

那麼尼赫魯為啥要搞那個連潤公都摸不著頭腦的前進政策呢?很多人的結論是這貨飄了,沒錯,他確實飄了。他沒想明白一件事兒,當時印度在國際上呼風喚雨並不是國力有多強,而是種種牽制之下各國都給他們面子。

他本人作為一個富家公子出身的政治家,人生最大的考驗也就是被英國逮捕過幾次,同時前邊還有一個甘地頂著,根本沒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別說對比潤公、斯大林、丘吉爾這代鐵血領導人,就是比赫魯曉夫、卡斯特羅這批人都有不足。他根本不明白戰爭不是他想的那麼浪漫,那真正的屍橫遍野,舉手無情。

這貨最二筆的地方就是最初拿前進政策當談判籌碼,拿兔子對戰爭的謹慎當做是外交軟弱,他根本不明白那代領導人的概念裡不打就是不打,只要決心開打就是玩命。所以不停得寸進尺的修哨所,沒完沒了的挑釁,他總以為兔子受美蘇兩國擠壓,不敢和他翻臉。

這個錯誤其實就夠致命的了,你去挑釁一個大國卻沒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攏共就劃拉不足2萬的部隊去折騰,一旦開戰後續梯隊也沒有,這不是作死嘛?可這孫子作死也就罷了,給臺階都不會下。

最初兔子的反擊只持續了4天,然後就停下來修整了足足三週,很明顯這就是給他個小教訓。期間兔子也給尼赫魯發了信,呼籲外交解決問題,雙方都各退一步算了。如果是有戰爭經驗的行家一看就明白這仗沒法打,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較量,就坡下驢也就完事了,好歹臉面能保全。

可這倒黴孩子在英美的忽悠下直接宣佈緊急動員,一副要全面戰爭的架勢,給發的呼籲也拒絕了。那還能怎麼辦?繼續打唄!於是幾個戰士俘虜一個營的笑話都出了,三哥那幫停留在一戰的部隊根本對運動戰和平行穿插根本毫無辦法。

到這階段如果眼光再高明一點還是能看出兔子的目的依然是懲戒,如果想擴張早就向前穿插了。可惜尼赫魯這孩子心理素質太差,連翻打擊之下直接開始賣國了,丫給美國總統肯尼迪寫了兩封充滿絕望的信,求購12箇中隊的飛機,還求美國派飛行員來,以培訓的名義參戰......

就在這貨求爺爺告奶奶的時候,那邊兔子自己退回去了,得!又在世界人民面前卡了個大臉!被當猴子耍的尼赫魯又氣又急之下就一病不起了。所以說這老兄不是多行不義,只能算是不自量力而已。

在吐槽機眼裡這貨大抵和愛情小說家墨索里尼差不多,就是給世界人民增加笑料的,連喊的口號都差不多,不信你看:

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尼赫魯


在別人書寫歷史時拱手旁觀是一種恥辱,誰獲勝並不重要(網友續:反正不是我)。——墨索里尼


歷史吐槽機


大家都知道印度聖雄甘地,但是同時印度還有一個國父尼赫魯,他在印度獨立之後一直出任印度總理。後來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還有外孫拉吉夫.甘地都出任過總理,以至於很多人都稱印度是尼赫魯王朝。

尼赫魯出任印度總理之後,威望一直非常的高,深受印度人民的熱愛,他走到哪裡都是一片歡呼和讚揚之聲。尼赫魯建立印度之後,也是為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的領導下,印度確實由一窮二白開始向一個現代化國家發展。在外交上,尼赫魯開創了不結盟運動,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但同時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就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霸權主義,在尼赫魯時代,這種現象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也是咄咄逼人的。由於英國統治時期,印度和中國之間產生了一些領土的糾紛,所以到了尼赫魯的印度時代,這種糾紛也一直延續了下來。中國也想和印度進行談判,但有時候談判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時候,戰爭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在1962年的時候,爆發了中印戰爭。

由於之前印度在和周邊的國家進行戰爭的時候,幾乎無往不利,使尼赫魯產生了盲目的自信認為,很快將擊敗中國獲得他想要的一切。事實上之前一系列戰爭,要麼是小國,要麼是帝國主義留下的殖民地,最終在歷史潮流中,不敢和印度對抗。而中國是新興的大國,自然不怕印度,一戰打下來,把印度打的可謂是落花流水。

1962年,印度在與中國的戰爭中完敗之後,尼赫魯受到了很沉重的打擊。在當時他已經是一個72歲的老人,一般人到了那個年紀,身體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偏偏又受了如此重的打擊。以前他走到哪裡都是一片歡呼,但是現在他走到哪裡,雖然人們還出來歡迎他,但是卻再也沒有了此前那種發自身心的聲音,這讓尼赫魯倍感心力憔悴,所以一下子就中風了。

不久之後尼赫魯就去世了,只不過他在去世之前幫助自己的女兒英迪拉.甘地鋪好了路。不久之後,英迪拉.甘地成為了印度的新一屆總理,尼赫魯王朝在印度延續下去。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時代造英雄,尼赫魯便是20世紀屬於印度的英雄。他在1962年中印戰爭之前廣受好評,創下了許多豐功偉績。但1962年以後,尼赫魯的人生彷彿遇到了一個挫折還是他沒有邁過去的挫折,他身體事業雙失意,也漸漸退出了印度的政壇。為何尼赫魯經歷一場傷亡並不大的戰爭會如此受挫呢,筆者接下來便會分析。


1.殖民地的希望,兒童心中的天使

尼赫魯是印度老領頭人——甘地的徒弟,他也不負眾望,帶著印度幹了一番大事業。尼赫魯倡導不結盟運動,他鼓勵亞洲國家進行合作,支持各地的民族解放運動。他還視中國為盟友,中國是第一批承認印度獨立的國家,印度也幫助中國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萬隆會議期間,他和周恩來總理合作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尼赫魯的帶領下,亞洲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尼赫魯也給印度的廣大人民帶來了福音,他主張各階級平等,主張要消除種姓制度,消除一切不公,讓全印度人民都得到幸福。尼赫魯非常喜歡兒童,也出臺了許多保護關愛兒童的政策,印度還將尼赫魯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印度的兒童節。


2.於戰爭中受挫,威信大減

1962年的中印戰爭,時間還沒有持續一個月,短到美國都還沒來得及插手。中印戰爭是中國和印度因為邊境糾紛引起的一場戰爭。62年的中國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我國還沒有驍龍戰機,沒有東風21D,在世界的眼裡我們還是一隻睡著的獅子。印度雖然經濟也不太發達,但它近年來在尼赫魯的改革和帶領下,取得了許多傲人的成績,印度的身後還有美國老大哥。尼赫魯是一個有雄心的人,他本來想把印度治理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第三世界大國,他具有非常美好的印度夢。但是,1962年的中印戰爭把尼赫魯打醒了,也讓印度人民失望了。印度在他們以為很弱小的敵人手中變的不堪一擊,尼赫魯中風了威信也下降了,印度的尼赫魯時代隨著中印戰爭的結束也落下了帷幕。

3.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東山再起

中印戰爭給印度造成的實際傷害非常小,戰爭持續了不到一個月,將士和財產的損失都非常小,印度人真正的痛處是心理層面的。如果他們能克服中印的傷害,跟著尼赫魯大步向前走,也許能迎來一個更加繁盛的印度。尼赫魯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他加強了國大黨的勢力,實現了政府和軍隊的國家化,收復了印度的領土……本來尼赫魯是可以給印度人民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的,但因為領導階層的百姓的互相不信任,最終沒能實現。



尼赫魯是印度的偉人,他無疑為印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人無完人,中印戰爭的估計錯誤也並非罪無可恕。如果尼赫魯給自己的壓力少一點,印度百姓給尼赫魯的信任多一點,也許印度也會有一番別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