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廁習慣怎麼培養?

雨中的承諾2016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好的如廁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幼兒期的孩子習慣需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比如說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從細小的事情要求,就可以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

1. 從小事做起

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從小事慢慢培養,比如寶寶吃飯坐不住,跑來跑去,吃一口玩幾分鐘,沒吃幾口飯都冷了,因此可以給寶寶買個寶寶餐椅,讓寶寶學習大人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就在餐桌上吃飯,漸漸的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要求坐到餐椅上。

2. 家長身體力行 一歲多的寶寶模仿能力已經很強,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比如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洗手,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父母喜歡看書就會培養一位愛閱讀的小寶寶。

3.不要經常說“不” 這個危險,不能碰,經常會有家長在寶寶身邊叮囑,其實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越是不讓他們碰的卻總是想辦法摸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示範性引導,比如寶寶看見大人掃地,我們可以示範給寶寶看,讓他跟著做;看見大人在洗衣服,他們也想動手洗,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慢慢的你的一舉一動就在寶寶腦海中記憶下來,我們可以給與他們鼓勵,漸漸的從模仿你的動作就會喜歡上這些,開始養成了做家務活的好習慣。

4.持之以恆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習慣的養成更是這樣,剛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就擔心寶寶吃的慢,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就開始喂寶寶吃飯,這樣寶寶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平時可以給寶寶講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 、《狼來了》等,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總之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建立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之路小桔燈


我家寶寶是在不到兩歲的時候開始培養的,當時是六月份剛進入夏季,衣服開始穿單件的,兜著尿不溼已經開始有點熱了,姥姥決定培養他自己如廁的習慣,所以在這一點上陪伴時間長的人起著很大的作用。



培養寶寶自行如廁,一定要在夏天,因為衣服單薄,寶寶可以自己搞定,當時我家去掉尿不溼,並且穿上了死襠褲子,姥姥告訴他如果想尿尿了就把褲子拽下來,想拉粑粑就把褲子拽下來之後蹲下,並且前幾天給他演示幾次,讓他明白,然後他就可以自己操作了。


歐陽展顏


我家甜寶寶2週歲了,在她一週歲多點 的時候,天氣慢慢變熱,我就開始慢慢不給她兜尿布溼了。

每天隔段時間就問一句,寶寶要不要小便?小便告訴媽媽哦,媽媽幫你脫褲子。聽的多了,這句話或許已經變成了她的潛意識,只要有尿意,他就馬上喊媽媽。

晚上只要她一翻身,翻來覆去不睡覺的時候,我會馬上問她,寶貝是不是要小便?99%她會回答是的。

現在,甜寶寶基本不會尿褲子,不會尿床了,雖然年齡小不會自己脫褲子,但是可以找我幫忙。

寶寶還小,寶媽不要著急,對寶寶再多點耐心,多點疏導,可以給她買個她喜歡的小馬桶,慢慢就會學會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果凍寶盒APP


我家孩子正好過了這個時期,他已經培養出了良好的如廁習慣了。不管是大號還是小號都能夠自己控制好,然後到了地方才開始解決。現在就說說我的一點看法吧。

孩子意識的培養

如廁習慣培養的第一步需要讓孩子有大便小便要找固定地方的意識。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電視啊繪本啊故事啊實例啊什麼的給孩子灌輸這方面的知識。讓孩子知道了,我要是想要如廁的話我就需要先找到可以如廁的地方。

孩子興趣的培養

我們是給孩子買了一個他喜歡的小便盆,拿到手以後孩子就興奮的不行,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有事沒事就想坐上去尿一點點。因為他自己喜歡所以每次想要如廁的時候還不用我們提醒就自己走過去了。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了。

培養孩子如廁的習慣是個長期的過程,家長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行。而且在這個方面,奶奶們做的也會很好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寶寶的如廁習慣要家長再寶寶適當的年齡去引導。寶寶還小的時候不需要培養如廁習慣的。一般監護人在寶寶一歲半左右開始培養孩子的如廁習慣。

剛開始給孩子準備一個可愛的坐便器,或者大馬桶上有寶寶方便的卡坐,告訴寶寶以後可以像大人一樣用衛生間了。小寶寶被吸引,會特別好奇,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有失誤時候,一段時間後如廁習慣就形成了。


豆小米媽媽說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1.從大便開始

大便時間相對固定,可以讓孩子從大便開始接受適應小馬桶。

到了排便時間主動詢問:“寶寶,是不是想要上廁所呢?”最初孩子不願摘掉紙尿褲也沒關係。

孩子習慣坐小馬桶後,就可以給他取下紙尿褲排便了。一旦孩子體驗過完成排便的過程,可能就對正確使用坐便器更有興趣了。

2.觀察

當孩子大便基本能在小馬桶上完成,就可以訓練小便了。

孩子想小便一般會有特殊動作:雙腿夾緊、小手抓褲襠處等,這時候我們就要帶孩子去上廁所。

帶著寶寶一起上廁所:媽媽教給女兒如何擦屁股(從前往後);爸爸教給兒子怎麼尿尿。

男寶寶一開始也是蹲坐著小便,再學習如何站著小便。這就要靠爸爸的親身示範了。

上完廁所後,和寶寶一起洗手,讓寶寶明白便後洗手是上廁所的最後一步。

3.脫紙尿褲步驟

我們可以根據下面的步驟幫助孩子摘掉紙尿褲:

在家穿內褲,睡覺和出門穿紙尿褲——在家和出門穿內褲,睡覺穿紙尿褲——在家、出門和午睡穿內褲,晚上睡覺穿紙尿褲——告別紙尿褲。

大多數孩子會相對順利地完成日間訓練,但午睡以及夜間如廁訓練,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真正有效的排尿訓練應等到現在2週歲左右,前期家長們就辛苦一點多洗一段時間的尿布了。2週歲的小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意識,這個時候媽媽們可告知孩子想要尿尿或者便便時要告訴身邊的人,剛開始肯定不是那麼順利,但是孩子那個時候處於學習階段了,所以不用幾次,孩子就能自主表達上廁所的想法了。

  一、習慣使用坐便器

  

  除此之外,還應該適時的訓練小孩子自我完成如廁的動作。平時就不要給寶寶穿褲頭很緊很難脫的褲子了,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專屬的小馬桶,因為家裡的廁所比較大,小孩子蹲坐都不方便,也會有抵抗的心理,而一個可愛又方便的尿盆會讓孩子更加自主勤快的配合完成,寶寶抵抗力比較弱,專用馬桶還能避免家裡馬桶殘留的細菌對寶寶造成危害。

  二、坐墊更好呵護寶寶

  

  天氣慢慢地變涼了,按節氣算,已經進入秋天了。白露節氣,按理說清晨的葉子上該有露珠了。絲絲涼意,現在上個廁所都有點冰涼了。夏天怕熱不用馬桶坐墊圈,現在該用了,可以舒舒服服的如廁。現在的馬桶墊都可以水洗了,非常環保衛生,而且還很Q愛,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做在坐便器上面更加的舒服。

  三、經常誇獎寶寶

  

  給你的寶寶準備一個兒童坐便器,建立一個激勵獎勵制度,當他們知道他們會得到回報的時候,孩子更有可能使用廁所,許多家長提供激勵措施,如糖果,貼紙,或這是獎勵孩子玩玩具。讚美你的孩子當他們成功地自己上廁所之後。 積極並認識到孩子的成就將會激勵他們繼續使用便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


一般女孩2歲至2歲半、男孩3歲左右或表現出對上廁所的興趣時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親身解釋和示範、光屁股行動、合適的獎勵、如廁訓練便盆輔助等可以幫孩子養成如廁習慣。

關於如廁訓練的科學研究很少,也沒有所謂的“黃金標準”,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即可。以下有一些經驗可以借鑑,“問上醫”將為你詳細介紹,希望能有所幫助。


1.選準開始如廁訓練的時機,識別孩子準備好如廁的跡象

至少12-18月齡後,孩子才有能力控制排尿和排便,通常來說,女孩2歲至2歲半、男孩3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合適。若滿足以下情況可以開始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 孩子表現出上廁所的興趣,比如跟大人去廁所或想衝馬桶;
  • 孩子想大小便時會告訴家長,或者觀察到蹲著哼哼唧唧;
  • 尿溼之後會提示換尿片。
注意還要選孩子沒有便秘、家長有時間、家裡無大事的時候。

2.親身解釋和示範,給孩子做好“熱身”

“正式”的如廁訓練開始之前,先使用以下技巧給孩子熱熱身:

  • 用積極的、對兒童來說友好的方式向孩子解釋“排洩”,比如換尿布時給孩子解釋:“我們身體會把吃喝進去的東西加工一下,然後把垃圾排出來變成大小便”;
  • 讓孩子看大人使用便盆;
  • 每次大小便都帶到廁所,讓孩子知道廁所是排洩的地方;
  • 用洋娃娃或毛絨動物當道具使用便盆,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完成如廁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緩解壓力;
  • 練習坐在便盆上,建議在早上醒來後、洗澡和睡覺之前,先去廁所,這能讓孩子儘早適應如廁的時刻表。

3.“光屁股”行動、

孩子20-30個月大的時候,讓他赤裸下半身在家裡亂逛,附近放一個便盆。美國心理學博士 John Rosemond倡導這種辦法,大小便順著腿流下來的不舒服感覺會促使孩子使用便盆。然後將小朋友的便盆放到衛生間讓他進一步養成到衛生間上廁所的習慣。

缺點:家長需要打掃地板。


4.合適的獎勵

讚美可能是激勵孩子的最佳途徑,可給予口頭的誇獎或實際的獎勵:

  • 明確獎勵的原因,“你能坐在馬桶上,真棒!”
  • 獎勵要及時、孩子感興趣,如完成如廁後立刻用巧克力豆獎勵。

5.選擇合適的輔助便盆或馬桶墊

現在兒童便盆功能很多,有些帶有讀書、音樂的功能,且造型可愛,能讓孩子感興趣、願意長時間蹲在上面。下面幾款寶媽們大致感受一下。


小貼士:寶寶終將學會自己上廁所,即使孩子會的稍微晚一些也不要過於緊張和慌張,家長耐心指導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給你意外驚喜的過程,作為家長不能急於求成,孩子需要去接納一定的自理技能的信息,更需要時間去消化這個信息並慢慢學會這項技能。很多寶媽總覺得看人家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會各種自理技能了就心裡著急,或者認為寶寶在不同的階段就要學會不同的技能,正常情況會是這樣,但也需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而言,另外就是陪育者的引導,因此真不能強求急於孩子一定要會啥😊

如廁這個技能,作為陪育者,我個人的做法是第一、給寶寶輸入需要去廁所尿尿和拉粑粑的規則信息。從寶寶會走路有自己意識的時候,就會告訴他要尿尿和拉粑粑,我們應該去廁所。僅僅傳遞信息,而非要他即可去那樣做,慢慢他就會記住這個規則。

第二、陪育者可以以身作則引導。當自己去如廁的時候,告訴寶寶,媽媽要去洗手間尿尿或拉粑粑了,這樣加強寶寶對這個規則的肯定認可。

第三、寶寶可以自己有意識需要尿尿或者拉粑粑的時候,就帶寶寶去洗手間解決。我寶寶從小就是穿尿不溼長大的,沒有把過尿,兩歲左右基本有粑粑都會提前告訴我,我就會說咱們去洗手間吧,那時候寶寶自己不會蹲,腿部力量也不夠,我就抱著他如廁,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有尿尿會告訴我,後來又突然沒意識告訴我,時而知道時而不知道的,我也沒強求,因為發現孩子尿尿意識是階段性的,索性就一直還是穿尿不溼。到兩歲半,他白天就完全不用穿尿不溼了,有尿尿就會告訴我,我就帶他去洗手間,引導他自己試著蹲著,有時候我上廁所他非要看著我,我會說麻麻羞羞呢,後來他就自己要蹲著如廁,而且也說羞羞不讓我看著,因為孩子始終都是有一顆好奇的心,學習一樣東西一定要抓住他的好奇心理,當他想試試的時候,就讓他去做。另外孩子都有一個小大人的心理,就是覺得自己長大了,所以也要求自己做很多事兒,作為陪育者就不能過於擔憂寶寶會做不好而替孩子做了,一定要“狠心”學會放手。寶寶從沒有穿過開襠褲,就這樣慢慢自己會去洗手間蹲著如廁,但剛開始還是需要我去幫他脫下褲子,而且正常情況是一定要去洗手間,不會輕易隨便如廁。

第四、懂得要去洗手間並自己蹲著尿尿和拉粑粑後,就是要訓練寶寶自己脫和穿褲子了,這個也是個慢慢的過程,孩子貌似突然有一天自己就會了,只要你告訴他尿尿和拉粑粑需要脫下褲子以及怎麼脫下,怎麼穿上這些信息和技能,要有耐心的多說幾次,孩子或許某天就突然get了這項技能,讓你意外驚喜喲😄

第五、個人建議讓寶寶如廁還是蹲著如廁比較好,另外那個寶寶如廁凳,我也買過,基本沒用過,現在覺得真沒必要用那個。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陪育寶寶的經驗,根據不同寶寶的情況,咱就不一樣的教導哈,但大體引導思維是相通的,歡迎寶媽來交流,咱們求同存異,相互交流!只為咱們的天使👼能更健康快樂成長!


安敬Winy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如廁訓練很難,那是因為沒掌握好方法。

訓練寶寶如廁,首先要把握好如廁訓練的時間。如果時機把握得當,一兩週之內就可以訓練好。如果你在他做好準備前開始訓練,或者根據你的時間方便程度開始或結束如廁訓練,這個過程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會耗上幾個月。

適合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更有可能發生在兩歲半到三歲之間,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效果會好得多。大約一歲半的時候,生理發展使得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膀胱或直腸,但是需要花費更長時間,通常是再過一年左右,孩子才能意識到他什麼時候該上廁所了,並且可以用言語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或者自己採取相關行動。而太早開始訓練,孩子既不會控制自己,又無法向大人表達需求,訓練效果會差很多。

具體在訓練寶寶如廁的時候,如下的一些方法非常有用,你有必要牢記在心。當你真的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訓練寶寶如廁,其實是一件非常輕鬆、簡單的事情。


★ 學會發現他要上廁所的信號,抓大腿根部是明顯的信號之一。

★ 如廁訓練這段時間,衣服不要很複雜。有鬆緊帶、可以快速脫下來的褲子,比有釦子、帶子或拉鍊的揹帶褲好。

★ 給孩子解釋想上廁所時是什麼感覺:“你肚子那裡有想上廁所的感覺?”按著自己的下腹部,告訴他你正在談論的事情。

★ 他尿完或便完後要予以表揚。如廁訓練離不開表揚和讚賞,需要持續不斷的正面強化。

★ 把便盆放在伸手可觸的地方,但不要放在電視機前。如果放在電視機前,便盆就成了凳子,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就會錯過如廁信息。一旦他開始學會把握感覺與如廁之間的關係了,將便盆放回浴室,它原本就該在那兒。

★ 和孩子一起上廁所,以此來鼓勵他。

★ 保持始終如一,這一點絕對重要。如果你要去父母家度週末,不要為了避免麻煩讓孩子再次用上尿布。如果一會兒可以穿內褲,一會兒又可以用尿布,孩子就無法理解你真正想要怎麼做。

★ 冷靜而自信。當孩子尿褲子或者拉褲子了,不要生孩子的氣,也不要責備孩子,這隻會使情形更加糟糕。孩子如廁時也不要催促他。

(參考資料:《超級保姆的教養金律》《超級保姆的育兒問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田科武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