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師生關係是教育與被教育關係,老師有錯,學生也無權報復,你怎麼看?

今天空氣流通暢


無權報復。對!


反過來,如果學生有錯,老師也無權報復。


也就是說,師生之間,不論誰對誰錯,誰對誰都無權報復。


為什麼要報復呢?十大冤九大仇是嗎?就算是真有冤仇,如有些老師將學生打成重傷,還有的學生殺老師,這樣的大冤也得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都不能私下“報復”。


我覺得題主要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吧?題主是不是想說,師生關係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係,老師有錯,學生也無權批評、指正?


假如是這個意思 ,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如果老師有錯,學生有沒有權利批評指正?我認為有權批評,更有必要指正。


有些老師喜歡擺架子,要在學生面前做一個完美的人,所以自己出現了錯誤,總是死要面子,不希望學生批評指正。當學生指出自己的錯誤時,還要百般找理由搪塞,硬是要挽回自己的面子。

誰知,這樣的做法,只有更加自毀形象,學生會更瞧不起你。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應該是歡迎學生指出錯誤,感謝學生的幫助。這樣做會不會使自己在學生面前丟了面子,從而無法面對學生,無法再進行教學呢?我認為不會的。只要告訴學生,人無完人,誰都有會疏忽的時候,重要的是錯了要知道改正,這是對待錯誤的正確方法。這樣說,學生不但不會瞧不起你,反而會覺得你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會為自己指出老師的錯誤而高興,也會為有你這樣一個謙虛的實事求是的老師而高興。


在這方面,前人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孔子說“不恥下問”,什麼叫不恥下問?就是不以向地位學識比自己低下的人請教為恥。孔子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說學問,誰能比得過孔子?但是他也不怕別人譏笑,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請教,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的品質何其偉大!


當然作為一個老師,出現一些錯誤是免不了的,但是不要以為這樣就不去做好上課的充分準備,不去加強學習,而是聽之任之,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錯,甚至一些簡單的知識也會常常出錯,真要這樣,不但學生應該瞧不起你,你自己也應該感到羞愧。


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人,因此必須做到傳授的知識的正確。為了做到這一點,就要不斷地學習,努力地充實自己,做到教學中不出錯,少出錯。如果偶有錯誤,就應該歡迎學生批評指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斷地完善自己,贏得學生的信任,使自己在學生中建立正面形象。


令狐老老師


師生關係猶如魚水關係,魚要離開水翻到岸上來是自尋苦吃,師生關係的確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可能會存在錯誤,如果老師傷害了學生,老師的行為會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相應處罰,老師會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

學生受到老師的傷害後,應當把情況如實告訴家長,由家長到校與學校或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處理。如果老師的行為涉嫌違法犯罪,應當及時報案,由公安機關介入調查,在調查清楚情況後,公安機關會採取相應的制裁措施。



學生是否有權報復老師?我認為學生不能報復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有過錯,正如父母教育子女有過錯一樣,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如果涉嫌違法犯罪,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因為你是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師而不受懲罰。


學生報復老師是一種明顯的故意行為,有的還可能是一種預謀,一定要遏制這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形成良好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局面,受人點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報復別人的行為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Lance課堂


做為教師你懷著一顆什麼心去教育孩子,我從事三十多年的教學工作我有體會,有些孩子生性玩劣但很聰明,這種孩子要和他先溝通一下,再找他家長了解一下意見,如果希望孩子能學好那就就要管,這種孩子前途無量。如果就單純玩劣就不要管了,直要不影響別人由他去,我相信大部分教師管學生都沒有個人恩怨,只是方法問題。我曾教過一個與我家有世仇孩子(爺爺輩恩怨),我也始終以人師心態出發平等對待,等孩子考上大學後孩子家長把兩家族人請到一起敘談,同時也化解兩家矛盾。我始終認為必要懲戒必須有,玩石就算了,報服老師那是因為管錯人了,因人施教才對,倒是有些學生問我當初為什麼不管他。


孤鵬5


我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四十年,當過教研組長,縣級教研員,教導十年,校長十一年,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不管是在當教導還是校長,從沒離開過三尺講臺,甚至在當校長期間,還擔負語文主科,高年級的教學。

對於教師與學生是否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我認為,既是又不是。

教師為長者,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人生閱歷知識,而學生為幼者,由於雖學習文化知識,增長人生成長知識。而這些恰恰需要教師去傳遞,去培養,去教育。讓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認知素養,有文化知識之人。所有從這個層面講,教師與學生確實屬於一種教育與被教育者的關係。

但在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把握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則是很大的一門教學藝術研究課題。要讓所教學生如何尊師,如何認真學習,如何完成學習任務,如何遵守校規課規,教師怎樣做到訓導寬嚴適度,怎麼寓教於樂,平等對待學生,這些都值得每個教師去探討。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做好鋪墊。

所以,筆者認為,教師與學生不能完全等同於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這裡還有師生平等關係很值得同行研究。


沐川華風


我是一名從教40多年的老教師。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親生孩子還要親,還要疼愛。恐怕學生學不到知識,恐怖他們聽不懂,總是講了又講。學生作業出錯時,為了讓學弄明白,記得牢,總是面對面批改。

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幾次有病發高燒,也不請假,生怕學生出亂子。吃飯不能回家,愛人送飯到學校。

夏季是多雨季節,河灘常常漲水,我們幾個老師總是把學生一個個背過河,管接管送。

當教師的90%以上都是這樣,盡到了一個老師的職責。

學生長大了應該好好回想一下,是不是對老師應該尊重點。如果學生當官了,或者說發財了,有錢了,也不應該罵老師,更不能打老師!

想想你們學的知識是誰教的?天下的所有學生都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吧!!!!!


用戶97213092984


我從事教學工作30多年,縱觀我的教學生涯和同事的教學工作。我們真的是捧著一顆心來,我們認為教育學生是我們的職責,是我們的使命,但我們真不敢保證沒有一點過失,如果學生認為老師有錯可以報復,會引起教育行業大恐慌。

現在的師風師德要求我們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對於一個頑劣的熊學生該怎樣教育成了難題?講道理不聽,說重了傷了孩子自尊心,輕則學生頂撞,重則家長辱罵狀告老師,本來老師就心存顧慮(讓學生放任自流從職業道德上又覺得於心不忍)。如果允許學生報復老師,老師真不知該如何做。也許教師只能選擇放任不管,那麼今後的教育會走向何方?

教師已成為高危行業,網上學生頂撞辱罵教師,家長狀告老師……,教師已成為弱勢群體。欒川學生常某20年後報復老師張某視頻,老師被打時唯唯諾諾,被打後息事寧人,看了真寒心。如果允許學生報復老師,誰還敢當老師?

尊師重教不能流於口頭,學生報復老師不能允許。規範教師行為,加強教師行為監督,是教育部門的職責義務。


lucky134624


題主提出的問題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生活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實質上就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係,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有錯,學生當時或稍後可以據理力爭,可以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投訴,但是,決不可以報復。

1、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可能會出現過錯。

生活複雜多樣,人有形形色色。老師並非聖賢,孰能無過?況且,老師中有的人素質較差,違法犯罪的現象也會出現,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我們要以平常心態去看待老師,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過錯,與老師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

2、學生遭遇老師體罰或侮辱學生人格的,要通過正確途徑,依法維權。

教育部明文規定,禁止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禁止老師侮辱學生人格。但是,在生活中,常常會見到有老師體罰學生、侮辱學生的現象。有一年,一名年輕女教師,把三名違紀女學生喊到辦公室,打了每個人三個耳光,看得我非常心痛,勸也來不及了。事後,學生並沒有依法維權。所以,遇到老師有明顯錯誤的,學生當時可以忍一下,第二天一定要通過家長找校長等投訴,讓打人的老師為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3、學生依法維權並不是報復老師,更不是長大後報復老師。

我們教育學生遇到老師有過錯,一定要依法維權,並不是說學生可以找人報復老師,也不是長大後把老師打一頓。昨天開庭審理的洛陽欒川縣常某,因20年前張老師毆打過自己,就把老師打一頓並錄像放網上,其行為已涉嫌尋釁滋事罪,正被公訴機關公訴。這一案例啟示我們,尊師重教,什麼時候都不過時,老師有錯,學生要依法維護自身權利,千萬不能採取報復的手段。

總之,老師在教育中出現過錯並不奇怪,學生要通過正確的途徑,依法維權,決不可報復。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寬以待人,才能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的師生關係。





中學政治教師


為啥教育就一定要打學生嗎?難道不打學生的教育就不是教育嗎?老師打學生是否可以理解為人性的扭曲?教書於人,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用棍棒教育。老師跟父母能比?老師會給你錢讓你讀書,給你飯吃,生病了會時刻關心你嗎?我只想說把老師跟父母作比較的人,你是從小缺父母愛嗎?父母打你,那是因為他們生你養你,有這個權利,更有這個資格。你認為老師也有嗎?你花錢就是讓老師打的嗎?那隻能說明你比較欠揍。

不能說老師打人就是對的,這樣只會助長老師的不好風氣。現實社會學生被爆遭老師虐待還少嗎?

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為正義發聲。不用去起鬨,這樣能起到啥效果嗎?

這些漫畫圖片,或許不能反應全部問題,但能反應現實社會的一些問題?你們覺得學生被打就是應該的嗎?





漂泊在外的小林


有些老師打了學生動不動說就為學生好!為學生好!這句話不是遮羞布!更何況學生還是未成年人!犯錯了學校有校規!!違法了國家有法律!不論是校規還是法律都沒有賦予老師打人的權利!!! 常堯打老師行為是非分明,法律自有公斷,無須辯解。但是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把老師打罵學生進行合理化辯解,現在是新時代的師生關係,不是舊時代的師生關係,嚴師出高徒沒錯,但是嚴格不等於打罵,打罵不等於嚴格,打罵學生是一種陋習,一個人的進步首先要敢於認錯,教師也不例外。 呼籲教師群體應該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教育方法千千萬!為何非得選擇違法的教育方式?加強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法制觀念,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應該增設一項心理健康評估!


健康減脂知識分享


我不知道現代人都怎麼了?自己的孩子挨不得,碰不得,打不得,批評教育不得。既然孩子這麼金貴,還讓孩子勞神費力讀什麼書、吃這麼多苦幹什麼。

玉不琢不成器,誰都明白這一點。有些孩子天生喜愛讀書,不需要過多地督促就會奮發學習,學業也是日益精進,這是好學生,他(她)的成長是一個良性循環。

但有些孩子成熟的晚一些,開竅的遲一些點,日常學習中調皮搗蛋,不僅耽誤自己,也影響其他孩子,這些孩子如果家長不約束管教、老師也放任自流,很難想象這些“不聽話不自覺”的孩子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如果你的孩子有類似特徵,你會怎麼做?較好的解決途徑無非是:在家中家長對孩子嚴格約束,在學校里老師對學生勤於督導。

我從不懷疑一個兢兢業業任教多年的老師會缺乏責任心,缺乏起碼的法律常識,如果不是出於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所驅使,他(她)完全不必要去對問題孩子進行批評和懲戒。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老師也是凡人,對學生嚴格管理,如果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又有誰願意去做呢?但不管教約束的後果會是什麼呢?孩子不學無術、懶惰散漫、荒廢時光——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古代,教師有戒尺,這戒尺代表了師道的尊嚴,代表學業的嚴謹,也代表了對不思進取、不好好學習者的震懾。如果沒了尊嚴,沒了嚴謹,沒了懲戒,我們的教育會不會變得更加走形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對教師這個職業“有頭有腦”、“沒頭沒腦”的質疑不知什麼時候興起,並似乎還有擴大之勢,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教育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前途和未來!關係到千家萬戶孩子的命運和成才!即使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可以面對面地平等溝通交流或者投訴,不顧一切地誇大傳播,吸引眼球和關注,這種做法有待商榷。

教師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維護教師的尊嚴,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給予更多的理解寬容,給予更多的支持配合,是學生家長應盡的義務,也是促進師生關係融洽、輔助孩子成才的必要途徑。

(注:我不是教師,只是一個普通的家長,這些觀點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和思考。我家孩子今年參加完高考,在此,對孩子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各科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地敬意和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