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区位优、劣势,决定了东北经济未来

东北经济全面下滑,固然有自身思想意识僵化,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关,但区位的劣势也让其很难有长足发展。

劣势:


东北的区位优、劣势,决定了东北经济未来

一是东北交通劣势明显。东北位于我国的鸡头位置,与内陆地区陆路交通,长期依靠狭长的辽西走廊,开车行驶过京哈高速的,都会感受到仅有700公里的高速公里距离,往往行车需要10个小时以上,远比上内陆地区四通八达,随便行车1-2小时,就会有一个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海路交通只有一个大连深水港,从哈尔滨到大连需要930公里,黑河到大连更是需要1500公里,物流成本的高昂直接带来的是,生产物资缺乏竞争力。


东北的区位优、劣势,决定了东北经济未来

二是国防战略劣势明显。东北所处的位置过于突出,东北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是中国的最东点,足足比内陆地区山东省最东点,向东探出920公里,离日本海最近的距离只有15公里,周边国际形势也极为复杂,环日本海周边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都是军事强国。中国沿海地区虽然是面对第一岛链的最前沿,但有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为他保驾护航,还有中部省份作为战略纵深,相比起来远比东北地区国防形势优越,假使有一天北美白头海鹰,将航空母舰舰队开到日本海,对东北战略重地进行轰炸,中国三大舰队又无法突破,由其盟友日本、韩国防护的对马海峡,那中国就只能“干瞪眼”,或拿出大杀器,面对东北的国防战略劣势,国家不可能将国之重器产业投放在东北,也不会让其成为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同样国家不会重金发展福建,而会重金加强国家战略纵深,发展贵州经济。

优势:

凡是有劣必有优,我在来看看东北的区位优势。

东北的区位优、劣势,决定了东北经济未来

一是偏居一偶安享太平。东北的与内陆地区连通的劣势,在经济飞速发展时劣势,但遇到兵祸连连时就变为优势,东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就是东北张氏父子统治期,那时中原地区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山东、河北的百姓不堪其苦奔向东北这个避风港。东北地区又有着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千里沃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历史上东北地区的高句丽、辽王朝、清王朝又何尝不是遇到中原内乱而迅速崛起的哪!

东北的区位优、劣势,决定了东北经济未来

二是攻守易势成星位。之前说过,东北地区过于突出,容易被敌方有针对性攻击,但那是弱势时期的中国,未来的10-20年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时,东北地区的劣势又会转变为优势,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签署,东亚地区实现全面整合,开通朝鲜半岛铁路,建设从东北途经蒙古国到新疆铁路,在日本海沿岸设置一个港口支点,“一带一路”的北冰洋航线日益繁荣,这时你会发现,以前劣势的东北地区,突然出现在东北亚的星位上,耀眼的辐射四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