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長文預警!建議找個時間耐心閱讀。

作者:聶彥鋒(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水墨工作室主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碩士,天津大學工筆重彩專業博士


北宋官窯,這是我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宋代官窯瓷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這就是宋徽宗趙佶的創舉。官窯嚴格按照宋徽宗詔敕編纂的《宣和博古圖》為造型藍本,以仿三代青銅器和古玉器為主,依“名古器”為造型依據,使產品件件有典、稟賦深義,成為當年宋徽宗“新成禮器”的一部分。這些帶著文化密碼的瓷器在當時還只是皇家日用品,而離宋徽宗眼中的真正藝術之美的距離還非常遙遠,因而不惜一擲萬金、不計成本。

“宋瓷“才是貫通古今東西,人類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

關於瓷,最有名的詩句來自宋徽宗對美的定義。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冰裂紋瓷器

“雨過天青雲破處”是他做的一場夢,這詩也可能是柴榮所做,但大量的文獻記載都把這句話送給了極大提高官窯青瓷標準和質量的宋徽宗,因為他追求極致美感的形象深入人心。探討宋徽宗的日常生活,會被“兔毫連盞烹雲液”的精美茶盞所吸引,會為“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的茶花而感嘆。宋徽宗的專著《大觀茶論》要求,茶盞尚青黑,有玉毫條達,用水需清輕甘潔。由此,確立了品茶的最高表現形式,而突破了飲的界限。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宋 黑剔花折枝牡丹紋梅瓶

宋張淏《艮嶽記》載:“舟以載石,輿以輦土,驅散軍萬人,築岡阜高十餘仞,增以太湖靈璧之石,雄拔峭峙,巧奪天造。” 故宮博物院藏有趙佶親筆所繪《祥龍石圖》,卷後趙佶《題祥龍石圖》詩序雲:“祥龍石,立於環碧池之南,芳州橋之西,相對則勝瀛也。其勢騰湧,若虯龍出為瑞應之狀,奇容巧態,莫能具絕妙而言之也。”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趙佶親自於奇石中選得六十五石,逐一封爵題名、銘刻於背,並依形繪成圖鑑。因事值趙佶宣和年間,遂定名為《宣和六十五石》。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常懋著《宣和石譜》,流傳後世。“艮嶽”耗資數以億計,動用勞役數十萬人,歷時六年才得以完成。“艮嶽”最高峰一百五十餘米,山分東西兩嶺,引景龍江水注流山水其間,水聲潺潺,如歌如訴。其中更有亭臺樓閣、小橋曲徑、奇石異木、珍禽瑞獸,集中國古典園林於天成。

好一場紙醉金迷的奢靡!

帥!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直可謂“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宋徽宗 趙佶

這副姣好的容貌甚至是趙佶當上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

何以證明?有史為證!《宋史•宋徽宗本紀一》開篇第一段中有這樣的記載:“……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簾,哭謂宰臣曰:‘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惇厲聲對曰:‘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皇太后曰:‘神宗諸子,申王長而有目疾,次則端王當立。’……皇太后又曰:‘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於是惇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對話裡皇太后推薦趙佶的理由:章惇說“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意思是按年齡申王年長,按禮法那麼應當立皇上同母之弟簡王。可皇太后則以“申王長而有目疾”即申王眼睛有毛病為由反駁章惇。“有目疾”是儀容問題,這可事關重大、非同小可,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臉面,也就是有傷國體的問題。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趙佶 瘦金體《題歐陽詢張翰帖後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自古在儒家道統下,對儀容儀表有極其系統的要求和規範。一個人的容貌舉止甚至關係到名節和生死,也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氣象和尊嚴。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邊豆之事、則有司存。”

中國崇禮,精義深旨,繁文縟節,非片言可語。何為禮?清華大學教授彭林說 “禮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典章制度行為規範。道德理性無所不在,所以禮也無所不在。” 彭林教授從中提煉出“敬、淨、靜、雅”四個字來說明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主要特徵。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書畫雙絕

敬是根本的內在,而淨、靜和雅則是外在的表現。

淨,就是乾淨、齊整,是敬存於心在儀容儀表上的表現,是禮儀的重要內容。“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勿傲、勿暴、宜和、宜靜、宜莊。”則 是“謙謙君子”的形象。

靜,就是安靜,這是敬在嘴上的外在表現之一。安靜是一種良好的文明表現,是一種良好的修養,是一種禮貌。做個有禮貌的人,要懂得如何安靜,何時該安靜,把安靜作為修養底線來守住。

雅,就是文雅,溫文爾雅,是言談和舉止都應該有的文雅之風,在溫文爾雅中又帶有柔和之意,在人才風範與氣質性情方面文質彬彬,謙和大方,曠達超逸。

由此可見,瞭解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行、功過是非,通過容貌的描寫便一目瞭然了。

正因如此,皇太后才會繼續說道:“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意思是“先帝經常說端王趙佶有大福大壽之像,而且又仁義又孝順(儼然一副可愛小貓的樣子),不是別的王子可以比擬的!”以貌取人竟到了如此地步,“於是惇為之默然。” 難怪身為重臣的章惇被懟的實在無語,不得不順從了太后的意見。趙佶的顏值擔當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啊!

不難看出,趙佶不光是北宋時期皇家的顏值擔當,他更是整個大宋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顏值擔當!

昏!

物極必反,天之道也!

正是由於宋徽宗趙佶的高居其位、不謀其政;富而不仁、刳脂剔膏;帥縱淫逸、驕奢糜爛導致北宋一步步走向了滅亡之路。

靖康二年(1127)四月,徽宗、欽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輛牛車,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開始北上。在金國統治者的戲弄下,醜態百出、受盡凌辱。宋徽宗被俘虜之後,他被金人封為“昏德公”。一個“昏”字正是對趙佶作為亡國之君的真實寫照!

縱觀宋徽宗趙佶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他政治上的腐敗無能,並不能掩蓋其藝術上的輝煌奪目。

大宋的顏值擔當——“昏德公”趙佶

《芙蓉錦雞圖軸》趙佶

是他,改革科舉制度,擴充畫院,興辦畫學,光纜名家妙手於宮廷將院體畫推向了中國繪畫藝術的頂點;是他,將詩、書、畫、印的形式和意境融入藝術作品之中,極大地調動了文人群體參與藝術創作的熱情,從而推動文人畫的空前發展;是他,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師古人,莫若師造化”的藝術理想付諸實施、身體力行,開創出別具一格、生動活潑的宋代花鳥畫新風貌。使得花鳥畫在精緻傳神的格調上又兼具人文屬性與道德品格,以致對南宋和後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感謝大家喜歡鄙人的學術理論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