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紅安不勝不休抗“疫魔”

老區紅安不勝不休抗“疫魔”

走在紅安縣的街道上,聽到是喇叭、廣播聲、看到的是橫幅、標語,一道道卡口站立著無數的“黨員先鋒崗”、“黨員志願崗”、“黨員突擊隊”,他們量體溫,勸說出行人,宣傳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識……

一個卡口,一面飄揚的旗幟

紅安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全員上陣,在城區10餘個勸返點和卡點嚴格執勤,調集12臺霧炮車、18臺小型消毒設備、100多名環衛工人,常態化對城區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理和消毒消殺。

“紅安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我們將發揚紅安精神,堅決做好宣傳引導,堅決做細消毒消殺,全覆蓋、無死角,確保全縣環境衛生清潔無害;堅決做實聯防聯控,死守城區勸返點、卡點、隔離觀察點,不間斷巡查城區,不勝疫情,決不罷休。” 紅安縣城市管理執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阮志輝說:

面對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紅安人民保持著革命戰爭年代聽黨指揮、緊跟黨走的優良傳統,戰鬥在哪裡打響,黨旗就在哪裡飄揚。高橋鎮高樓村黨支部在1月23日接到疫情通知後,迅速展開防控宣傳,封控村組間主要通道,村兩委黨員幹部進灣入戶,全面摸排統計返鄉和在家人員身體狀況,勸導群眾不出門、不聚集、不扎堆。

一支部隊,一堆抗疫“請戰書”

紅安縣公安局特警大隊主動請纓,面對黨旗,他們莊嚴宣誓:“疫情在前,特警不退”,勇敢承擔起定點醫院、隔離觀察點等地執勤任務,18名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在他們帶動下,大隊全體隊員紛紛遞交《請戰書》,11名隊員向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志願衝鋒在抗疫一線。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公安民警和土生土長的紅安人,應該將紅安精神傳承好、發揚好,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更應該衝鋒在前,堅守不退。”23日,紅安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負責人方繼松信心十足。

一個救治點 ,一群白衣天使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媽媽,我是小蘋果呀,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好想你….”已經10幾天沒有回家的汪賽看到女兒稚嫩的笑臉,心都被融化了,一直以來自己都在和時間賽跑,被護士姐妹們笑稱“賽護士長”,可是怎麼跑都跑不贏女兒成長的腳步,尤其是這個春節,原本和“小蘋果”的約定也在這場疫情防控的到來劃上了句號……

“這個時候,我必須上,她們都是一群孩子,而且她們來自鄉鎮醫療機構,以前也沒有處理過這種急危重症患者.”其實汪賽自己也忘了,她也是一位89年的“年青”護士,只不過披上了“戰袍”她就是一位與“時間賽跑”的勇士,誓與病毒決戰到底……

都說是“金眼科、銀外科,又髒又累傳染科。” 可是紅安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張娟卻說:“很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什麼;懂得了如何珍愛生命和奉獻的幸福”,尤其是今年春節,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回家過年的張娟早就買好了回河南鄭州老家過年的車票,可是當第一時間知曉疫情的時候,她就知道作為特殊科室的她這個春節必須留守第一線的,在沒有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她默默的退了車票,全身心扛起防控疫情的神聖使命。

在忙完了感染性疾病科室收治相關病人前期工作,就收到了要去紅安縣定點救治醫院——杏花鄉衛生院 的通知,她二話不說就和汪賽兩個人帶領科室醫護人員騰病房、劃分區域、設置病房、噴灑消毒水……全身心地投入到收治患者工作中。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加上自己家在外地,張娟已經連續幾年沒有回家和爸爸媽媽團聚,在接到4歲的女兒的連線視頻,第一句說的就是“媽媽,你什麼時候回河南外婆這裡接我回去呀?”“媽媽回去不了,媽媽要去打怪獸呀!”“不是的,你是杏鮑菇,不是奧特曼,打不了怪獸”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和女兒視頻時在女兒的眼裡就是名副其實的“杏鮑菇”……

“面對當前的疫情,醫院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幹部,充分發揚紅安精神,視病區如戰區,全力救治患者。目前,全縣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6例,截至日2月23日24時,累計治癒出院病人191例。” 24日,紅安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柯三華說。

為了有效阻斷病毒傳播,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各定點救治醫院的“白衣戰士”舍小家顧大家冒著風險連續作戰,完善診療方案,規範操作流程,集中專家會診,對症科學施策,精細分類管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抗“疫”的戰場上,展示出了崇高的職業精神和不勝不休的戰鬥意志。(廖亮 毛紅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