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納妾、30多歲當官,趙孟頫的人生

娶妻納妾、30多歲當官,趙孟頫的人生

趙孟頫的自畫像

  趙孟頫(1254—1322),出生於浙江湖州一個與宋代皇室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大家庭,南宋滅亡後,他又入仕元朝,特殊的時代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在亂世中,趙孟頫潛心修煉書法繪畫,並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人們對他書法的評價非常高:“超宋邁唐,直接右軍”;他的繪畫同樣氣度不凡,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趙孟頫)敞開大門。”

  不過,趙孟頫在書畫取得盛名之前,經歷了一段並不如意的歲月,直到三十多歲入仕元朝,他的人生才迎來轉折。

  1 並不高貴的宋室宗親

  說趙孟頫是“宋室宗親”並不為過,細論起來,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趙孟頫的十一世祖,而趙孟頫的十世祖,是民間有名的“八賢王”——四皇子趙德芳。宋太祖趙匡胤傳位繼統的希望,寄託在二子趙德昭以及四子趙德芳身上(長子和三子早夭)。不過,趙匡胤在“斧聲燭影”的謎案裡去世,他的弟弟趙光義登上寶座。此後,趙德芳“出閣,授貴州防禦使”,遠離了權力的中心。但即便這樣,趙德芳在年僅23歲時,還是離奇地病死。

  北宋滅亡之後,趙光義的後人趙構建立南宋,是為宋高宗。宋高宗趙構無子,繼子是從太宗趙光義一脈選擇,還是從太祖趙匡胤一脈選擇?宋高宗經過斟酌,最終選擇了太祖一脈。因此,南宋總共九位皇帝,除了宋高宗,其餘皆為趙德昭和趙德芳的後代們。

  與趙孟頫一脈密切相關的,是南宋的第二個皇帝宋孝宗趙昚(shèn)。他是趙孟頫的遠祖趙伯圭的親弟弟(趙伯琮),宋孝宗即位後對待兄長很友善,趙伯圭一度升任龍圖閣學士、安德軍節度使等職,官職顯耀。宋光宗即位後,又升任趙伯圭為少師、太保。1191年,宋光宗拜趙伯圭為太師,不久,趙伯圭兼任崇信軍節度使,“賜第於湖州(今浙江吳興縣)”。

  從此,趙家這一脈在湖州安頓下來,趙家也成為當地的望族之一。

  但是嚴格說來,趙孟頫並不像有些研究者說的那樣,是“趙宋王孫”。歷經300年的風吹雨打,到趙孟頫一代,與遠祖趙匡胤的關係,與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與劉邦的關係,還要遠得多。

  有宋一朝,在宗法倫理方面,有“大宗之法”與“小宗之法”之別,所謂“大宗之法”,即嫡長子繼承家族榮譽(包括可以世襲的官職)和主要財產,然後再由下一代的嫡長子累世相繼;“小宗之法”,即次子再立一宗,不和嫡長子在一宗之內,然後次子的嫡長子再繼承本家族的榮譽和主要財產。也就是說,一個大家庭之內,慢慢地分出許多“小宗”,“小宗”與“小宗”之間的關係比較淡薄,而且與“大宗”的關係則或親或疏。

  在湖州,趙家是一個望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大家族中,與皇室關係漸漸疏遠的宗親越來越多。

  趙宋宗室關係複雜,簡而言之,到了趙孟頫這一代,與太宗系的關係是“遠親疏屬”,與孝宗之後的“皇統”關係是“無服宗親”。

  因此,無論是從宗法和血親的角度,還是從在趙宋宗室中所處的位置來看,湖州趙家,都只能算是趙宋王室一個並不起眼的分支而已。學者徐復觀先生在評論趙孟頫時,說他是“過氣的王孫”,雖有些不恰當,但說他“實與當地一般的知識分子無異”,卻是非常中肯的。

  2 靠“蔭補”而得九品小官

  趙孟頫的父親趙與訔(yín)在世時,官階並不高,收入也並不多,在病逝的前一年,他才升為戶部侍郎,在當時的南宋,約為正三品或從三品,年俸白銀500兩左右。史料記載,趙家在歸安(浙江湖州)還有封邑600畝。而且根據史料可知,宋時的食邑,隨官職的變化而變化,人在食邑在,人亡則食邑收回。南宋之末的太皇太后謝道清,其祖父謝深甫曾為宰相,父親謝渠伯早逝,因此家道中落。據史料記載,在謝道清入宮之前,她都是自己洗衣做飯,家裡窮得連僕傭也僱不起。由此可見,當時一個家庭一旦失去了家主在朝任職的收入,很難再維持起碼的社會地位。

  1265年3月,剛被朝廷賜予進士出身的趙與訔,在湖州病逝。趙孟頫的父親去世時,因其廉,“度宗賜銀、絹以斂”。也就是說,趙孟頫的父親很清廉,家裡也沒有積攢下多少家產。甚至在死的時候,靠著皇帝賜予的銀子和絹,才得以安葬。

  趙與訔去世後,趙孟頫一家基本陷入了財政困境,此時的趙孟頫不到12歲。趙孟頫的母親姓丘,是父親趙與訔的妾。雖為庶出,還不至於在父親去世後,完全失去生活來源,但生活境遇肯定不會太好。趙孟頫多年後曾在自己的詩裡這樣回憶:“向非親友贈,蔬食常不飽。病妻抱弱子,遠去萬里道。”

  也許這時的趙孟頫仍然貪玩,不知家道已經開始走下坡,母親見了,嚴厲斥責他:“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問,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趙孟頫從此發憤,“由是刻厲,晝夜不休,性通敏,書一目輒成誦”。

  不過,即便家道中落,趙孟頫的境遇也比老百姓家的孩子要強。《元史》上記載,趙孟頫“年十四,用父蔭補官,試中吏部銓法,調真州司戶參軍。”趙孟頫去世後,他的好友歐陽玄為其所作的《神道碑》中,也說他“弱冠中胄監試,調真州司戶參軍。”有當代學者研究發現,《松雪齋集·外集》中有一篇趙孟頫代侄兒作的《五兄壙志》一文,裡面提到趙孟頫的五兄趙孟頖(pàn)“年十四以侍郎(指趙孟頫之父趙與訔)蔭,補承務郎”。因此認為,14歲“用父蔭補官”的是趙孟頫的哥哥趙孟頖,《元史》把這一經歷誤加在趙孟頫的身上。這種推斷也是錯誤的。

  根據宋代的官制,無論是趙孟頖蔭補的“承務郎”,還是趙孟頫蔭補的司戶參軍,都是屬於從九品官。再說“參軍”一職的含義。在宋代,參軍是州衙門下面的小官,有錄事、司戶、司法、司理等“各曹參軍”,司法參軍掌管議法判刑,司理參軍掌管獄訟審訊等。這些活兒,是讓基層政權順利運行的公務活兒,必須有充足的實踐經驗,所以,14歲的“司戶參軍”只能是個領俸的名頭兒,而不是實官。

  那麼,趙家兄弟在父親去世前後分別獲得蔭補,到底是真是假?首先來看看在宋朝幾乎氾濫的詞:“蔭補”。

  宋的恩蔭制,參考了唐制,並擴大了中、高級官員蔭補親屬的範圍,規定文官從知雜御史以上,每年奏蔭一人;從帶職員外郎以上,每三年奏蔭一人。這項制度沒有硬性約束必須是直系子弟,可以“旁及疏從”,也就是說,三親六故,只要沾邊兒就可以照顧。

  除了制度性的奏蔭,遇到“大禮”即皇帝舉行郊祀或明堂典禮這樣的國家大事時,可以破格奏蔭;皇帝過生日,可以破格奏蔭;官員致仕(退休),可以破格奏蔭;曾經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的大臣去世了,也可以破格奏蔭,要對他們的後人給予一定的撫卹;遇到國家更改年號、皇帝即位、公主生日、皇后逝世等特殊情況,都可以破格奏蔭。

  所以,“蔭補”並沒有額度限制,可以同時授予一個大家庭的多名男丁。而且宋真宗時,對官員在任上去世後,假此名目恩蔭其子孫的事開了先例,因此,趙孟頫與趙孟頖兄弟兩人,各得蔭補是可信的。

娶妻納妾、30多歲當官,趙孟頫的人生

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秋郊飲馬圖》

  變換字體寫數百遍《千字文》

  儘管生活並不富裕,湖州還是給年少時期的趙孟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湖州,在南宋時是個離首都臨安較近的名都大郡,風光尤勝。壯年後,趙孟頫在一首名為《紀舊遊》的詩裡這樣深情地描寫他的故鄉:“二月江南鶯亂飛,百花滿樹柳依依。落紅無數迷歌扇,嫩綠多情妒舞衣。金鴨焚香川上暝,畫船撾鼓月中歸。如今寂寂東風裡,把酒無言對夕暉。”

  少年時期的趙孟頫,大部分時間是在湖州的大宅院落裡度過的,書寫《千字文》及學習儒學經典,是當年的主要內容之一。趙孟頫不是千篇一律地把《千字文》當成惟一的練習文字,而是經常變換各種書體。因此後來趙孟頫最有名的書法作品,就是他的六體《千字文》。

  有意思的是,中年入仕後,某年他恰好回江南,一位叫田良卿的人在市場上花重金買了幅他早年所書的《千字文》一卷,專門找上門來請趙孟頫題跋。從少年到青年,在湖州的老宅裡,到底寫了幾百幾千遍《千字文》,連他自己都無從知曉,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寫完即棄,不知哪位有心人,從什麼途徑尋獲了趙孟頫的這一冊《千字文》,並留存下來。在給田良卿的題跋中,趙孟頫也是諸多感慨。

  1272年,18歲的趙孟頫到臨安參加了國子監考試,考試成績不錯,“中國子監”。從趙孟頫父親的情況來看,一味靠蔭補,升遷會非常慢,而且會有晉升門檻,想升到更高職位,必須由皇帝賜進士出身。趙孟頫參加國子監考試,可能正是有這樣的考慮,希望進入太學,畢業後直接獲得進士身份,以謀求更好的上升機會。

  1276年,臨安城向蒙古兵投降。在蒙古人的征戰史上,作為一國之都的臨安史無前例地“無血開城”。沒有屠城,沒有殺戮,沒有用大火燒燬這座人口超百萬的世界超級城市。蒙古人就這樣來了。南宋和趙孟頫的無憂時光同時結束。

  潛居吳興做學問

  蒙古人佔領臨安時,22歲的趙孟頫已是一個成年人了。作為一個正好趕上國破的知識分子,他像很多傳統的知識分子一樣,選擇做了遺民。這段時間,趙孟頫寫了大量的遺民詩。宋元之交,以名節之慮不志於仕的,不在少數。但當時聞朝廷有召而起之者,也大有人在。日本學者植松正的《宋末進士登第者動向一覽表》顯示,151名宋末進士,出仕元朝者為57人,佔37.8%。

  在戰亂中東躲西藏了一兩年,學業對於趙孟頫來說,略有荒疏,母親看到趙孟頫終日惶惶然的樣子,就對他說:“天下既定,朝廷必偃武修文,汝非多讀書,何以自異齊民?”意思是說,天下已經平定,不會再有戰亂了,朝廷也會更多地支持文化事業,你要是不多讀書,早晚混得跟老百姓一樣。於是,趙孟頫從母命“自力於學”。

  恰好,大儒敖繼公居於吳興(湖州),趙孟頫得以師事之。敖繼公學識淵博,對儒家經典《周儀》《儀禮》《禮記》有特別的造詣,趙孟頫在名師的指點下,學業得以精進,“經明行修,聲聞湧溢,達於朝廷”。1278年,趙孟頫開始寫作自己的儒學研究著作《尚書集註》(44歲左右才得以完成)。在後來得名的“吳興八駿”中,趙孟頫賴以出名的,既不是他的書法,更不是他的繪畫,而是他的學問。

  1281年是趙孟頫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此前父親的墓被毀,這一年他將父親改葬湖州城南,不久母親也病逝。此時,詩友、畫友以及書法同道,成為趙孟頫聯繫最多的人。更重要的是,這一年,元朝大臣夾谷之奇任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僉事,並與趙孟頫相識。1282年,夾谷之奇被召為吏部郎中,他特別推薦趙孟頫入朝,但被趙孟頫婉拒。

  對於此次婉拒,有很多說法,但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趙孟頫的母親新喪。趙孟頫若此時出仕,是違反禮制的行為。守孝之餘,趙孟頫四處搜求名帖。1284年,他在吳興一家書鋪裡,找到了《淳化秘閣法帖》的二、五、八卷。《淳化秘閣法帖》是宋以後書家的最愛。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人摹刻於石上。趙孟頫經過將近一年的搜尋,湊齊了全帙。得《淳化閣帖》後,經過千百遍揣摩學習,趙孟頫的書法藝術迅速提高,加上自己的內化創造,終成一代名家。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33歲的趙孟頫終於迎來了新的轉機。元朝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隱居於江南的宋代遺臣,趙孟頫名列其中。這一次趙孟頫沒有拒絕。第二年,趙孟頫來到京城,覲見忽必烈,“孟頫神采秀異,世祖稱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李上”。

  仕途多艱,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38歲的趙孟頫因朝中的政治鬥爭,離開京城到濟南做官,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趙孟頫的藝術活動明顯多了起來。自己多年的積累,再加上在京城時博覽皇家巨藏,趙孟頫的才華得以釋放,此後數十年間,創作了一件件流傳後世的藝術作品。從《行書歸去來辭》《行書洛神賦》《楷書帝師膽巴碑》等書法作品,再到《水村圖》《秋郊飲馬圖》等繪畫,鑄就了趙孟頫獨具一格的風格。

  娶管道昇前育有一子

  眾所周知,趙孟頫的夫人是著名的書畫家管道昇。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即趙孟頫35歲時,才娶了管道昇,“廿六年,歸於我。”

  但在他此前寫的《送高仁卿還湖州》一詩中,有“寄書妻孥無一錢”之語;歷史文獻記載,1289年之前,趙孟頫在摹寫王羲之的《黃庭經》法帖及畫《羲之換鵝圖》時,曾經題款說:“予內人得古拓《黃庭經》,請予作圖,復臨一過。”也就是說,趙孟頫此前結過婚,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子:趙亮。趙孟頫在《魏國夫人管氏墓誌銘》中,明確寫道:“子三人,亮,早卒。雍、奕。女六人。”但為何趙孟頫從沒提及他這位夫人的名字呢?原因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很可能,由於家貧,趙孟頫娶不起妻子,只能先娶一個妾。其子趙亮,則是由趙孟頫的這位妾所生。

  由於元代“聘財無法,奢靡日增,至有傾資破產,不能成禮,甚則爭訟不已,以致嫁娶失時”的情況很多。對無力承擔正常婚姻者來說,納妾,成了一種畸形的婚姻彌補手段。根據當代學者譚曉玲的研究,元代的置妾,有的是“正當求娶”,有的則是“直接購買”,這些,都是當時的“合法渠道”。趙孟頫的這位妾,或為買,或為娶,但不論是哪種情況,均不是名門大戶。

  《吳興備志》卷29說:“松雪微時,嘗館於嘉定沈文輝、沈方營義塾。”這說明在吳興名聲很響的趙孟頫,靠書畫均不能自養,所以,不得不離鄉背井,去外地的私塾當一個教書先生。因此,趙孟頫無錢娶妻的情形,完全有可能發生。

  也許就是母親病中的時候,趙孟頫才匆忙之中娶了一房妾,以慰母心。正是糟糕的現狀,催促著趙孟頫儘快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當程鉅夫再次到江南訪遺時,趙孟頫不願意錯失這個機會。

  正是在趙孟頫出仕前夕,他有緣與以“任俠”而聞名鄉里的管伸相遇,管伸非常喜歡他,有意把自己待字閨中的大齡女仲姬(管道昇,當時已經26歲)嫁與他。很自然地,一見之下,管道昇對趙孟頫一見傾心。管道昇能詩,能書,能畫,能刺繡,是一位全能型才女,據傳長相也十分美麗,是那個時代的“女神”。管道昇的詩,很巧,很俏,趣味高雅,堪值細品,比如《自題墨竹》:“內宴歸來未夕陽,綃衣猶帶御爐香。侍奴不用頻揮扇,庭竹瀟瀟生嫩涼。”詩的前幾句並無奇絕之處,而最後一句,卻陡起新意。一個“嫩”字,既寫出風的清新,又畫出新竹之風如少女一樣的嬌俏之態,令人擊節。

  趙孟頫與管道昇結婚後,兩個人一起在杭州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一階段也成為趙孟頫藝術創作的黃金期。

  而趙孟頫與管道昇兩人情投意合,留下了諸多佳話,同時也留下了一樁“公案”——《秋深帖》的代筆問題。《秋深帖》共十八行,132字,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今世研究者多認為這是趙孟頫代夫人所書。後世爭議之處,在於結尾處的署名,繁體字的“升”字,略有塗改。善於聯想者就認為,當時夫人正忙,而趙孟頫有閒,於是代夫人給嬸嬸寫信。前面腦子裡還記得是替夫人代筆,寫到後面卻忘記了,一愣神兒,把落款寫成了子昂,於是改成道升。

  持此觀點的人,主要證據在落款的塗抹處。他們認為是將“子昂”二字改成的“道升”。靳永先生在《明前名人手札賞評》(山東美術出版社)一書中指出,塗抹處明顯看出,“道”字由“子”字修改而來,“升”字是由“昂”字修改而來。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趙孟頫所寫信札,除了談論詩畫內容之外的,全部署名“孟頫”,沒有一封署名“子昂”,在給親人的信件中,同樣如此。所以,哪怕是趙孟頫真的為妻代筆,其結尾署名,也不會是子昂,而是“孟頫”。此帖“道升”二字, “道”字基本沒有改動,“升”(繁體)字則小有塗抹。以“昂”猜之,沾不上邊。

  再者,古人可代問候,卻不能代筆。代問候,實在是平常之事。如趙孟頫寫給親友,一般都會在信末加上一句“老妻附問信,不宣”(《暫還帖》)、“老婦附此上謝”(《幼女麼亡帖》)等。而代筆,一般發生在不會寫字之人身上,如果會寫字的人代替另一個會寫字的人書寫,則是一種冒犯。再加上古代的夫妻之道,夫為家主,雖然親密,也不可太失禮儀,況趙孟頫為朝中大臣,管道昇深知禮儀,不會貿然讓丈夫替自己寫信。

  如果真要給一個解釋,以下這個推測更為合理:撫養眾多子女的管道昇,身邊每天都圍繞著好幾個孩子,“森森稚子日邊生”(管道昇所寫詩句),哪個調皮蛋在她寫信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管道昇,使得信札略有塗抹,所以,管道昇略改一下,就寄出去了。畢竟,對方是她的親人,不必考慮太多的禮節。

  如果真是趙孟頫代筆的話,會直接以他的口吻寫給嬸嬸,如管道昇也有信要寫,加一句“道升不別作書,附此致意”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且從這封信的內容來看,並無特殊意思要表達,無需借趙孟頫之手,言道升之意。所以,《秋深帖》應該屬於管道昇自己所寫,不存在代筆的情況。

  1311年,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聞詔赴京。此次赴京,成為趙孟頫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光。延祐四年(1317年)趙孟頫被封為一品官,管道昇也被封贈為“魏國夫人”。第二年,管道昇身患疾病,眼看名醫良方醫治無效,趙孟頫向皇帝請旨,要求帶妻子回南方療養,皇帝恩准。1319年,他們得以買舟南還。正是在歸途中,管道昇病逝。這給趙孟頫巨大的打擊。1322年六月,趙孟頫逝於吳興。趙孟頫去世後,仁宗封他為魏國公,並諡其號為“文敏”,以示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