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到底是精神疾病,還是心理疾病,為什麼?

幻影6517


  •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 精神病指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失調,認知、情感、意志、行為活動諸方面發生各種各樣的障礙。通常與遺傳、社會環境影響、性格特徵及腦部某些神經生化改變等有關。主要表現:言語零亂、幻覺、妄想、興奮不安、傷人毀物、動作古怪等。
  • 所謂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和現象。
  • 心理疾病這個東西可大可小,強迫症、潔癖都屬於這個範疇,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大部分心理疾病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也就是患者能夠控制自己的主觀意識。而精神病則相反。也有間歇性,偶爾正常,偶爾發病,這也是精神疾病。

換句話說,心理疾病一般是不需要吃藥的,是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助解決的問題;精神疾病需要吃藥,需要精神科的專門醫生。

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

  • 抑鬱是造成全球殘疾類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共有約4億人患有抑鬱症,少於25%的患者會尋求有效的治療;中國約有9000萬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的大概只有8%。中國每年有20多萬人因抑鬱症自殺。
  • 人們經常會把簡單的情緒低落和患有抑鬱症混淆,每個人都有情緒失落的時候,考試失利、跟被人吵了一架、丟掉了工作等;甚至陰天都可能會導致情緒失落,有時候就是根本沒有原因的消沉,傷感的情緒瞬間襲來。然後峰迴路轉,這種悲傷的感覺總會慢慢淡去,陽光繼續普照大地。
  • 臨床上的抑鬱症卻是另一回事,抑鬱症是一種醫學上的情緒障礙,不能靠意志來改變。他會持續至少兩週,並且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行為舉止以及情感體驗。
  • 抑鬱症有很多的臨床表現:情緒低落,對平時的熬好失去興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食慾激增/下降,極度的自卑或者負罪感,嗜睡或者失眠,不能集中注意力,煩躁或者反應遲鈍,疲勞、沒精神,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或者反覆出現死亡或自殺的念頭
    。有以上症狀中的其中五種,並且持續兩週就可以被判定為患有抑鬱症。
  • 除了以上行為和情感上的變化,抑鬱症還會導致一些腦補的臨床表現。首先,患者的額葉和海馬體比一般偏小。其次,以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為主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會出現異常的傳遞與消耗。第三,生物鐘節奏混亂,主要是睡眠狀況的明顯變化,以及荷爾蒙異常,比如皮質醇(一種類激素)偏高。
  • 到目前為止,神經系統的科學家仍未能完美的解釋導致抑鬱的原因,一般認為它跟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有關,但是我們仍然沒有辦法準確判斷這種交互作用的發生機制。
  • 因為抑鬱症的表現並不是那麼明顯,所以我們很難發現那些飽受抑鬱症困擾的人。加上人們對抑鬱症的誤解、病恥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抑鬱症患者就診率偏低。
  • 但是目前也有很多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來幫助抑鬱症患者減輕症狀,最常見的就是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從而促進腦內化學物質的產生,這也是相當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也有一些針對腦皮層的磁刺激正在研究中。
  • 所以如果你知道有人正飽受抑鬱症的折磨,鼓勵他們積極就醫,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對於某些患者來說邁出第一步尤為艱難。如果他們表現出強烈的負罪感和羞恥感,請告訴他們,這是一種醫學疾病,和感冒發燒一樣常見;抑鬱的症狀並不能成為他們的弱點,也不能代表他們的人格;他們也不能靠硬撐來克服這個病,它不會自愈
  •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請不要將他們的痛苦與我們平日裡的情緒低落進行比較,這樣會讓他們為自己的病情感到自責。
  • 也許我們能做的只是單純而誠懇的跟他們談一談他們的症狀,也會對他們有幫助。就像是有研究顯示,跟想要自殺的人談論自殺這個事件並不會增加他們的自殺幾率,反而能有效的幫到他們。開誠佈公的談論精神疾病能有效的淡化患者的自卑意識,讓他們更有勇氣去尋求幫助。
  • 真誠而溫暖的陪伴,永遠都是一劑良藥。

Amelia戒


抑鬱症是精神疾病,抑鬱症的人往往比較自卑,生活中對他人的行為都覺得不滿,大部時間都是滿腹牢騷,負能量爆棚還以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救世主。抑鬱症的人往往比較慵懶,每天精神昏昏沉沉,大部分時間都喜歡躺床上抑鬱的沉思著,總是生活在過去的世界裡,誰和誰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誰和誰的事情不應該那樣做,甚至總抱怨自己本來會怎麼樣,都是過去誰和誰把他怎麼樣了,導致今天他這個樣子!抑鬱症的人走不出過去的點點滴滴,生活在過去的世界裡斤斤計較而迷失了自己。

抑鬱症患者精神應該振作起來,自律起來,每天堅持跑步,必須懂得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會出現奇蹟,堅持就會找到陽光的自己,因為運動可以把身體的新陳代謝迅速排除,大腦每天產生新的多巴胺,多喝茶,少熬夜,多看書,久而久之身體接受的都是新的蛋白質和營養,陽光和雨露。

心理醫生和他人最多隻能安慰你協作你鼓勵你,真正能救自己的就是自己,自己不懂得運動,不懂得調整作息時間,不懂得自律,一切徒勞。


石鼓書法愛好者


  • 抑鬱症屬於精神心理疾病,在臨床精神疾病診斷指南中屬於精神障礙、心境障礙的一種。而心理疾病屬於精神障礙的表現,所以在臨床上精神疾病也叫做心理疾病,兩者可以互相等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
  • 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伴有少眠,飲食差,自我評價低,自責、自罪,對未來沒有打算,樂趣缺乏,興趣缺乏,甚至出現自殺、自傷的想法和行為。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抑鬱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得到有效的治療。抑鬱症作為一種治癒率比較高的疾病,在臨床中應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療目標抑鬱發作的治療要達到三個目標:

  • ①提高臨床治癒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關鍵在於徹底消除臨床症狀;②提高生存質量,恢復社會功能;③預防復發。
  • 2.治療原則①個體化治療;②劑量逐步遞增,儘可能採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應減至最少,以提高服藥依從性;③足量足療程治療;④儘可能單一用藥,如療效不佳可考慮轉換治療、增效治療或聯合治療,但需要注意藥物相互作用;⑤治療前知情告知;⑥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並及時處理;⑦可聯合心理治療增加療效;⑧積極治療與抑鬱共病的其他軀體疾病、物質依賴、焦慮障礙等。
  • 3.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鬱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鬱藥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藥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代表藥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NaSSA,代表藥物米氮平)等。傳統的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鬱藥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由於不良反應較大,應用明顯減少

4.心理治療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鬱發作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併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鬱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5.物理治療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物理治療手段——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主要適用於輕中度的抑鬱發作。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加油,努力!

如果小編所寫的你有一點幫助,就給小編一個免費的贊吧!感謝


健康營養學


請容許我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抑鬱症首先是心理疾病,然後才是精神疾病。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我從真實的現實生活得出的結論。我雖然不是一個醫生,但是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的社會接觸面比較廣泛,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就有一些抑鬱症患者。

首先,我接觸到的這些抑鬱症患者大都是某些工作領域的佼佼者。經過數年的摸爬滾打,風裡來雨裡去,兢兢業業,努力打拼,在自己的崗位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

其次,我接觸到的這些抑鬱症患者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工作一絲不苟,追求盡善盡美,容不得一丁點過錯。他們憑藉自身的奮鬥,贏得了無數掌聲、鮮花和榮譽。他們是單位的標杆。即使當了部門領導依然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親力親為。容不得別人出錯,也容不得自己出錯,特別是領導的指責,哪怕是一句不經意的批評,他也會放在心上。

再次,隨著時間的積累,心理壓力逐漸增大,而這些抑鬱症患者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其它愛好相對較少,排遣壓力的渠道也不多,最終導致精神上出現問題。

我是根據自己平時接觸的事例來說的,並不是說熱愛工作的人容易抑鬱,如果您這樣理解,就冤枉我了。不勤奮的人,甚至邪惡的人當中也有抑鬱症患者。但殊途同歸,大都是先是心理出現問題,然後精神出現錯亂,甚至走向死亡。

所以,首先人活著得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何必呢?要掂得起,放的下,想得開。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您是否滿意,謝謝!


原野鄉風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屬於精神科!





至尊寶經典影視


抑鬱症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同時它還有身體本身的因素

我認為抑鬱症是身體機能失調和精神失調雙重原因造成的,人的身體是一個特別精密的平衡體,抑鬱症的人,身體的平衡被打破,比如失眠,心悸,各種看起來像病了一樣的症狀,這些都是身體的調節系統出了問題,這樣就會引起精神的萎靡,心理的失衡,導致心情低落,全身無力,對任何人任何事失去了興趣,然後內心底升起一句話:抑鬱來了!他的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抑鬱症總是很難走出來,在治療調節的過程中,除了心理的輔導和就醫外,調節身體亞健康緊張的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身體變好了,快樂激素分泌的相對就多,心底就會變得有力量!所以抵抗抑鬱症重要的還是調節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體不要透支,不要失調!

抑鬱症還有個特點,就是會復發,當身體的壓力到一定程度,嘭,失調了,他就來了

另外水對身體的重要性不用說了吧,同樣,多喝水,能抗抑鬱


菲絮心梵


抑鬱症,屬於精神病的範疇,嚴格來說,抑鬱症屬於情感障礙的範疇。

精神病涵括的內容是很廣的,比如說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躁狂症,雙相情感障礙,還含括了各種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都屬於精神病的範疇。所以,以前人們對精神病有種偏見,認為精神病就是精神分裂症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抑鬱症的話有明顯的三低症狀。三低症狀包括了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下降。當然這三個症狀要持續14天,才能診斷為抑鬱症。抑鬱症還包含了其它症狀,比如說自罪妄想,老是覺得對不起家人,對不起世界等等。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情緒不太穩定或者長期處於一個壓抑的狀態的話,建議去找找心理醫生。把負面情緒調整過來就可以扭轉。如果不處理任由發展,可能就會導致成為抑鬱症了。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用,祝你天天都有好心情![玫瑰][玫瑰][玫瑰]




精神小夥黃護士


據我所知,應該屬於精神疾病。其症狀多為情緒低落,悲觀厭世。

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壓力,導致形成以抑鬱症狀為主的精神狀態,嚴重者甚至自殺。

所以,除了藥物治療外,要找到導致病態的原因,家人多多理解,促進他們的病情好轉。


likai李凱


抑鬱症屬於心理疾病,但它不屬於精神疾病。

通常我們說的心理諮詢只能解決是心理不健康的狀態,無法解決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必須求助於有醫師執照的精神科醫生,而諮詢師能做是恢復期的心理干預。



大象先森


精神疾病涵蓋神經症,精神障礙,精神疾病,人格障礙……而抑鬱症隸屬於精神障礙裡情感障礙的部分。比精神疾病輕的部分是神經症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