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目前,網絡上的病毒錯誤信息(從預防接種運動到致命的"奇蹟"療法)對醫療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假新聞"這一短語近年來已成為常用詞彙的一部分。

從誣告到惡作劇,這些故事都有足夠的震撼價值,讓人們點擊分享按鈕,把它發送給更多的人。問題就在這裡:人們分享一個標題上的故事,不經常完整地閱讀文章,更不用說批判性地審視其醫療行業的來源和研究。這種缺乏語境的情況使得將小說作為事實呈現變得異常容易。

ShareChecklist提供的一個例子引用了最近一段病毒視頻,視頻顯示一群人在打架。視頻描述稱,這是極端分子在伯明翰騷亂的視頻;事實上,這是瑞典足球迷打架的視頻。

不幸的是,這些虛假的頭條新聞已經讓人們養成了一個可怕的習慣——信譽現在被認為是點擊的數量,而不是寫這篇文章的人。據傳聞和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es)所知,有人撰寫的一篇"醫學"文章背後有100萬倍被認為比醫療會議上的專業報道更可信,專家們的引述揭穿了這一問題。人們更關心的是捍衛自己的"權利",相信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從對立的觀點尋求新的信息和話語,以便建立一個更加知情的觀點。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這就凸顯了假新聞是如何被用戶精心挑選來符合他們目前的信仰的——這種肯定不是來自研究或消息來源,而是來自它是否符合讀者對這個話題已經持有的觀點。如果是的話,很快就會被分享。這在最好的時候是危險的,但對醫療行業來說,這簡直是致命的。

"疫苗導致自閉症"

截至2019年,英國和美國麻疹爆發風險穩步上升。數據顯示,在英國8年內,仍有50多萬兒童未接種麻疹疫苗。這個驚人的統計數字背後的一個關鍵原因被稱為反疫苗運動。

令人驚訝的是,這項運動實際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90年代由於安德魯·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的一項現在不可信的研究而引發的反疫苗接種運動,韋克菲爾德是一位前醫生,他因欺詐性的研究而被從醫學註冊中刪除。在這一點上,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的證據是非常有力的。

即使有確鑿的證據,關鍵的第二劑量MMR疫苗的攝取率仍為88%,世衛組織建議的攝取率為95%,以維持群體免疫。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群體免疫對於預防流行病和保護因過敏等問題而無法獲得疫苗的人至關重要。那麼,儘管不接種疫苗的後果很嚴重,為什麼對疫苗的恐懼仍然存在?

桑德蘭大學心理學講師索菲·霍奇茨博士解釋了人們通過社交媒體渠道分享這些信息背後的原因:

霍奇茨博士在《桑德蘭談話》的播客上說:"如果你已經認為疫苗是不好的,那麼你很可能只會搜索出支持這種觀點的信息,……]這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問題,它會影響很多人的擔憂。"

這種選擇性的證據收集過程存在很大的問題,使醫療行業的人處於不利的地位,不得不在不情願的病人自己對社交媒體等的研究面前展示他們的醫療專業知識。

引發這些擔憂的最初研究已經被揭穿,然而,它只是被其他的文章所取代,這些文章旨在利用研究留下的擔憂的回聲。例如,流感疫苗最近受到了與MMR疫苗類似的審查,一個完全捏造的故事聲稱流感疫苗導致了致命的流感爆發。文章聲稱引用了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一位醫生的話,他說,疫情爆發後,注射疫苗的人最終死亡。

儘管這篇文章及其引述被證明是捏造的,但這篇報道在2018年1月獲得了50萬次Facebook的訂閱。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醫學上的錯誤信息在社交媒體上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無論是來自公眾還是有影響力的人物。例如,特朗普總統負責通信事務的副幕僚長的妻子最近發佈了一系列推文,其中充斥著關於疫苗和更令人擔憂的癌症的誤導性信息。

"誰說培根和香菸一樣危險"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我們都知道培根是一種"款待"——它當然不是健康食品!另外,互聯網上流行的、模因層面的觀點認為培根是生命的聖盃,這意味著人們有熱情分享這一"令人震驚"和"心碎"的啟示。

例如,一篇文章分享了58.7萬次,聲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加工肉歸類為第一類致癌化合物(將其與菸草歸為同一類),這意味著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向全世界建議,食用燻肉和加工肉與吸菸一樣有害。

由於這一錯誤信息的共享,世界衛生組織不得不澄清這一點——是的,加工肉類被歸類為1類化合物。但這種分類表明,有有力的證據表明這種化合物會致癌。這並不意味著這類化合物中的每一種都同樣危險。這僅僅意味著加工肉類致癌的證據和菸草致癌的證據一樣有力。這些分類表示證據的強度,而不是風險水平,世衛組織解釋說:

"加工過的肉類被歸類為同一類致癌物質,如吸菸和石棉(IARC 1類,對人類致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都同樣危險。國際癌症研究所的分類描述了關於一種藥物是癌症病因的科學證據的強度,而不是評估風險水平。"

某健康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所有癌症中約19%是由菸草引起的。但據估計,只有3%是由於食用加工過的肉類造成的。儘管這兩個因素都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它們與癌症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都有相同的風險: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加工肉類有致癌的風險。吸菸的同樣有力的證據是它具有很高的致癌風險。

這篇文章從一開始就犯了一個錯誤,提出了這個聲明的作者,但它沒有這樣做。

MMS和二氧化氯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1996年,Jim Humble開始在南美進行全球採礦考察。他宣稱,他發現了一種他稱之為MMS的物質"消滅瘧疾",而不管醫療行業如何。他在自己的網站上聲稱,從那時起,這種物質給患有各種各樣疾病的人帶來了健康,列舉了39種疾病和病痛,包括疼痛、自閉症、帕金森氏症、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癌症。他甚至說它"有潛力克服人類已知的大多數疾病",聲稱MMS不能治癒疾病,而是"殺死病原體,摧毀毒藥",這樣身體才能"正常運作,從而治癒"。

根據"神奇礦物補充劑"的縮寫,縮寫的MMS聽起來像是人類夢想中的簡單解決方案。你可能會問,這個所謂的包治百病的藥方是什麼。

在MMS中,關鍵成分是ClO2,也稱為二氧化氯。從淨水到消毒醫療設備,它的使用濃度多種多樣。

不過,它的主要別名是漂白劑。毫不奇怪,漂白劑並沒有被科學地發現可以治癒這位醫生所宣稱的任何一種疾病。

如何辨識醫學領域的“假新聞”,有時轉發量和點擊率很不靠譜?


從那時起,一位母親在用這種漂白劑"治療"她的自閉症兒子後,正在接受調查,她認為兒子是寄生蟲導致的自閉症。再一次,誤解導致了錯誤的信息,這些信息是人們在尋找證據的幌子下尋找自己信仰的有效性時共享的,因為具有相同信仰的人在他們的自閉症兒童身上使用漂白劑,並共享了離開身體的"寄生蟲"的照片。

後來發現,離開屍體的"寄生蟲"燒掉了碗內壁。在一個案例中,一個六歲的孩子因為漂白劑的損傷不得不去腸道並裝上一個結腸造口袋。

這一問題在去年再次出現,視頻宣傳了YouTube上發現的這種完全沒有根據、可能致命的做法。雖然這些視頻被YouTube刪除了,但人們只是搜索"孤獨症"和"瘧疾"等寬泛的詞彙就發現了這些視頻,從而將這些錯誤信息傳播給了一個潛在的新受眾,他們既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考慮過這個想法。

不幸的是,對我們來說,醫療錯誤信息並不是一個新現象。

即使是被揭穿的信息,也會年復一年地連鎖反應,只有當人們開始用更挑剔的眼光看待非醫療行業專家向他們提供的信息時,信息才會開始發生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