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疫”線“車騎軍”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大年三十,早8時,何偉離家,去單位後院提車,載有關部門人員下鄉,檢查、瞭解鄉村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相關工作,正午返回,圓滿完成他在2019年的最後一次出車任務。

交完車,正值飯點,他飛奔回家幫媳婦做了頓熱乎飯,抱抱孩子。除夕了,他合計著晚上上父母家團聚,又好長時間沒去看他們了。

二老年過七旬,母親患過腦溢血,行動不便,父親白內障嚴重,兩米開外看不見。媳婦正休產假,二寶剛滿百歲,工作馬虎不得,人到中年的困頓讓何偉焦頭爛額。

剛過不惑的何偉,是成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的一名駕駛員,常年奔波在出車的路上,風雪無阻,很少能兼顧家裡。他想盡量彌補自己的“缺位”。

1月28日,正月初四。何偉和中心其餘32名駕駛員一同接到單位指令,24小時開機待命,參與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隨時出車。

就在同時,何偉接到出車任務,載疾控人員去部分鄉鎮,為外來務工返鄉發燒疑似人員做流調,採樣。他被固定到疾控醫務專用流調車輛中的三組之一。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輪番出入,連續下鄉,不分晝夜,說走就走,這是何偉近一段時間的工作常態。和他一樣,也是成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其餘32名駕駛員的工作常態。

2月11日,正月初十。晚10點多,何偉洗漱完畢,正欲睡覺,奔跑了一天,早已睏倦不已。突然接到命令,前往城區一酒店,為一有武漢過往史住客做流調、採樣。

上了車,許是多年司機的警覺讓他頓然睡意全無。一一接上流調人員,帶上設備,等到現場嚴密做完一套流程,由他負責給工作人員和車輛消殺,送醫務人員回單位做後續相關工作,待完畢後再一一將他們送回。彼時,已是12日凌晨4點,“真有種作戰凱旋的感覺”。

回家,稍作休息後,第二天依然正常投入工作。

“工作我從來不怕,就是家裡不讓人省心”,這也是這段時間最讓何偉揪心的事,“最近工作忙,你就別來看我們了,好好開你的車。”母親的話,讓他內心有所釋然。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何偉的遭遇正體現出成縣機關事務中心33名駕駛人員的工作特性。相同的使命,不同的羈絆,他們亦在奮力“逆行”,無悔為抗疫線上的“車騎軍”。

王成華是中心的另外一名駕駛員。父親病危,時刻不離人,他不得不在家守侯。幾次,特殊情況,中心出車人手不足,王成華知道後便慷慨替補。

駕駛員武江平,80多歲的老父腦萎縮身體欠佳,正月要給已故母親燒祭頭年紙,孩子今年高考,在自來水廠上班的媳婦值守生產一線,確保居民用水安全。面對人民生命安全和防疫大任,他明白哪頭更重,毅然參與出車。

不能在家盡孝盡職,“等過了這陣,還有機會去補償,”武江平寬解自己。

特殊時期,機關用車頻次大幅增加,每天,除了辦公室調度和後勤保障人員留守單位,馬不停蹄做著車輛的清潔、消毒、加油、維護等工作外,中心駕駛員每日全員出動,都“入不敷出”。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駕駛員李小波被分派至縣紀檢監察巡查組出車。每天前往各鄉鎮、村、社區等地,開展防疫等眼前相關工作的檢查,無規律班點、飯點,挨凍受餓是常事,拋下家中老小,他覺得“這不算啥”。

“關鍵時期,大家都能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積極作為,勇挑重擔,甚至面對危險,都能挺身而出,”成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張小山對全單位尤其是33名駕駛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現給予較高的評價,肯定的語氣,透露出他的欣慰。

據瞭解,中心駕駛員一部分是軍人出身,一部分是黨員,大局面前,每一個人都表現得盡責,無怨,體現出很高的覺悟和無畏的擔當,以及平日難窺的愛國情愫。

初一,1月25日。縣上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單位在休的許多職工都在微信看到這條消息,多年駕駛工作的敏感與判斷告訴他們,可能自己也要進入“戰備”。

初二,1月26日。上午,單位自行作出舉動,召集來了黨員,就眼前所預估的防疫形勢及工作作了簡短安排,“機關事務,保障先行”,讓大家心裡都有所準備。

其實,就在年前,考慮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單位就針對春節假期期間可能出現的不時之需做了未雨綢繆的人員和車輛安排。

果然,初三,1月27日,單位接到縣上通知,要求所有資源到位,全力傾斜抗疫。

隨即通知全體職員,準備就位。初四,單位就投入的抗疫車輛保障工作做了嚴肅安排,駕駛員24小時待命。

隨後,安排在宋坪鄉李梁村和雞峰鎮長溝村的3名駐村工作人員立即下沉所駐村社,協同當地幹部,做好村莊防疫。

近日,單位又響應縣上委派600名機關黨員協助社區防疫工作的號召,抽出1名工作人員下沉所在的育才路社區,參與社區內住宅小區檢疫點值守工作。

嚴峻的防疫形勢,各部門相關工作的同步大量開展,挑戰著中心每一個駕駛員的身心耐力,也使得中心日出車量達到39車次的空前峰值。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初二至今,張小山自己“每天都堅守單位,主要做好管理和後勤保障,及時協調一些應急用車”,保證中心服務工作不脫節。

單位還給每位駕駛人員配發了口罩和體溫計,每人每日早晚各給中心如實上報一次自己體溫,確保司乘人員安全。

“最近高密度的出車讓你有沒有感覺到對這份工作的厭惡?”

對這個問題,何偉幾乎沒有猶豫,他答:“沒有!我感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每次出車,同車的疾控人員都會向我無數次地道謝,問我家裡的大人孩子安排好了嗎?叮囑我個人防護要做好。”

其實,他們何嘗只有最近“防疫”很忙,他們何嘗就沒有擔心。一年365天如一日,每天都是相同的複製粘貼,不同的是天色、搭乘人員和目的地。他們大都一人頂著一家老小。

戰“疫” | 成縣:“疫”線“車騎軍”


他們沒有響亮的名字,沒有人前引人注目的身影,沒有爭名逐利的欲求,但在全縣各類機關事務開展推進中,他們默默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對職責,我們沒有選擇,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次‘戰疫’也成為我們的驗兵場,”張小山說。

“開車小心點,把心操上!”這是最近何偉出車時媳婦給他叮囑最多的一句話,我想也是他的其餘32位同事聽到家人最多說給他們的一句話。

(陳豔豔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