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擊戰|科技抗疫

中國科技網聯合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推出和疫情有關的熱度新聞,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將戰勝疫情的力量傳遞下去,中國科技網與您一起抗擊疫情。

科技抗疫

先進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擊戰

入榜理由

“疫情防控指揮系統決策力、執行力,是武漢保衛戰能否打好打贏的前提條件和關鍵環節。”連日來,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強調,指揮系統要加強戰略謀劃、戰術實施,搭建大數據平臺、加強大數據分析,時刻心中有“數”,建立健全有力有序有效的指揮機制,實現疫情防控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據悉,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機、區塊鏈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先進科技手段被運用得越來越多,取得了良好效果。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入榜理由

近日,從杭州市衛健委瞭解到,“杭州健康碼”應用已實現與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互聯互通,將支持醫院就診和醫保支付。據悉,杭州市民打開支付寶搜索“杭州健康碼”,在“我去就醫”選擇“市醫保用戶”或“非市醫保用戶”,將分別喚起電子社保卡和電子健康卡。患者不再需要攜帶實體就診卡和紙質病歷本,通過“杭州健康碼”就能實現掛號、取號、就診、檢驗檢查、取藥、電子發票等醫院就診和醫保支付應用。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上海電梯工程師研發出聲控電梯

入榜理由

上海電梯工程師研發出聲控電梯運抵湖北,被安裝在了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擴建工程的電梯上。改造後的電梯正式開啟“聲控”模式,醫護人員只需報出樓層,就能自動抵達目的地,最大程度保護他們的安全。另外兩套電梯聲控設備也正在去往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路上。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AI診斷20秒分析一個新冠病例CT影像

入榜理由

目前,阿里達摩院AI已對3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基於5000多個病例的CT影像樣本數據,學習訓練樣本的病灶紋理,研發了全新的AI算法模型,單個病例影像分析可在20秒內完成,準確率達到96%。據介紹,阿里達摩院的AI臨床診斷技術2月15日率先在鄭州小湯山——鄭州岐伯山醫院投入使用,目前已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安徽等16個省市的26家醫院落地,包括武漢市第六醫院、上海市大華醫院及江蘇無錫虹橋醫院。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上海一街道試點智能門磁

入榜理由

2月22日,江浦路街道將智能門磁安裝在隔離居民家大門上,一旦隔離人員打開家門,智慧居家隔離管控系統就會在後臺形成一鍵告警,推送到對接責任人的手機上,提醒關注該戶隔離人員的開門情況。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江浦路街道在居家隔離觀察工作方面花足心思,採用“技防+人防”的雙重模式。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遼寧醫療隊在雷神山醫院實現音視頻實時互通

入榜理由

近日,遼寧省支援雷神山醫療隊創新完成首批“醫療音視頻實時互聯繫統”的安裝搭建和試運行,醫護人員在病區內(隔離病房、醫生辦公室、護士工作站、清潔區等之間)、各病區之間、以及病區與行政各區域之間,實現無接觸、連續不間斷的實時在線音視頻和醫療信息的共享互通,助力雷神山醫院疫情阻擊戰。該系統使用後,也實現雷神山醫院各病區與後方醫療會診中心的互通互聯。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雲南抗疫情”小程序30秒排查接觸者

入榜理由

近日,雲南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根據“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僅用了30秒就篩選出204名可能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名單。據介紹,自2月11日,“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開始在雲南各地推廣使用,所有公共場所均實行掃碼進出制度。進入時掃描“入”字二維碼,出去時掃描“出”字二維碼。通過大數據記錄一個人在公共場所的行蹤,從而對可能的疫情進行溯源和監測。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廣西科協“農技雲課堂”助力防疫春耕

入榜理由

西科協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保春耕生產的號召,推出“農技去課堂”,組織實施“2020年廣西科技創業富民工程——春季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在線培訓”,助力春耕防疫兩不誤。據悉,該項培訓活動從2月21日開始,每週在線上開展兩期培訓課。將依託有豐富農業技術實踐和培訓經驗的專家團隊,根據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層農技協人員反饋的需求點,針對當前生產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定製適合廣西特色產業、大宗作物等與農林牧副漁相關的春季生產管理技術授課內容,並邀請業內資深專家講授,在“南方農事”“南方科技報”微信公眾號進行現場直播或視頻錄製播放,同時實現農戶與專家的線上互動,進行直觀實用的線上指導。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農戶和專家雖然未“見面”,但也從未“斷線”,做到防控、春耕兩不誤。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杭州下城區文輝街道上線“工地智能復工系統”

入榜理由

隨著新一輪返工潮的到來,針對工地在復工過程中遇到的“人員核查難”“復工手續繁”“訴求反饋慢”等問題,21日,杭州市上線的首個“工地智能復工系統”在該市下城區開展部署推廣,其轄區內的18個工地已正式啟用。據瞭解,“工地智能復工系統”借力於下城區城市大腦,依託於1Call政務服務系統,工地返工人員可以提前自行申報返杭時間、來自哪個城市、所屬項目工地等個人關鍵防疫信息,實現在線簽訂承諾書、抓取實時健康碼,從而達到人員返崗填報“一站清”的目的。

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抗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