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

活動中心17653708


唯心唯物是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理解事物的思想和或體系,是陰陽互為不可或缺的!


荒石55215848


唯心主義為什麼會存在?

看了一些回答,雖然比較專業,但是我覺得可能他們侷限於他們的認識,回答得並不夠準確,甚至還含有很多錯誤。

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雖然我也不能說,我的看法一定是對的,但可以供大家參考。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唯心主義?

我們國內的人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唯物主義為主,唯心主義是作為唯物主義的對立面而接觸到的名詞,所以對唯心主義的認識還含有唯物主義的色彩。

唯物主義是在說法上排斥唯心主義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物質產生的產物。

而唯心主義主要分成兩個含義:

一個含義,是世界的存在與否是由人的意識感覺到的,是主觀意識的產物,正如我思故我在,這個含義稱作為主觀唯心主義。

另一個含義,是認為世界先有意識,意思是不為物質所影響的,是第一性的,這個含義可以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實際上真正作為批判對象的唯心主義往往是指主觀唯心主義,也就是認為世界的存在是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

而客觀唯心主義,有時又成為一種唯理主義,與唯物主義有一部分重合。

實際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有時還真難以區分。也就是說唯心主義中有唯物主義的部分,唯物主義中有唯心主義的部分。

我們先從唯物主義出發。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但是唯物主義又包含著非物質的存在,也就是說存在決定意識。這個存在不一定是物質的存在,也許還包括著意識的存在。

其次,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什麼是物質?

也許一般人說物質就是有形體的物質。

但是我要告訴你有形體的物質也可能不是有形體的。你認為一塊石頭是一個有形體的物質,但對無線電波來說,它以為這塊石頭是不存在的,他直接從石頭穿越而過。

從這個角度來講,唯物主義中的物質的存在與否也跟意識的認識與否有關。

進而推而廣之,“我思故我在”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也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為對不同的意識主體來說,這個世界被看到的狀態是不一樣。

正如唯物主義說,物質決定意識一樣,那麼唯心主義的意識能決定物質嗎?在一定程度上,意思也能決定物質,例如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生理健康,生氣的時候吃飯沒胃口,一個人的精神意志會爆發出肌肉物質力量。這也可以看成是意識決定物質的一種現象。

因此,“意識決定物質”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物質是一個相對意識而言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概念。

接著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是否一定對呢?也不一定。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由物質產生,但如果你深入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世界上有的物質有意識,有的物質沒有意識,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也不是一種規律性和絕對性。

打個比方,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意識是由大腦的功能產生。這個觀點對不對呢?在人活的時候這個觀點是對的,當人死去的一瞬間,這個觀點就不對了。因為死去的一瞬間,物質變化幾乎在瞬間極小,但意識完全不一樣。哪怕你人工能夠組建成這些物質,也不一定有這個意識功能。也就是說你無法通過組建一個物質來產生意識。

另一方面意識能產生意識,你又怎麼能用“物質產生意識”來解釋?例如你學會了乘法,由此推理,領悟了連乘法。這是一個意識產生意識的過程。這裡沒有物質參與,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這個論斷只對了一半。

因此,單純的講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是不夠完整。原因就在“唯”字上。這個字排斥了對方,也無意中砍掉了自己很大一部分內容。

唯心主義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應該是有其合理而符合客觀現實的一部分,就像唯物主義之所以存在一樣。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這個世界的兩個側面,只是觀察角度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在生活體驗中,人們顯然能體會到唯心主義的存在,人的主觀意識和心理情緒是存在的,而且也能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物質力量,進而甚至能改造世界。這是一般人的生活體驗。

然而有一部分人還有超越多數人的體驗,甚至能感覺到物質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這也是宗教產生和存在的理由。

說到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字,是一種極端的世界觀。把這個字去掉,可能更符合客觀世界的存在狀態,也就是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用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來劃分哲學流派,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來劃分,更加貼切得多。

最後再補充一句:物質世界有物質世界的規律,意識世界有意識世界的規律,這兩者不一定矛盾;我們人能認識物質世界的部分規律,也能體會到意識世界的部分規律;能利用物質世界的規律改造物質世界,也能利用意識世界的規律來改變意識世界;也有被各自的客觀規律所支配製約的部分。

世界遠比我們所認識的帶“唯”字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要複雜得多。


極點學說


唯心主義是心所造,心有所住,才顯現出來。比喻,一個桌子是木製出來成為桌子,在佛教來說,木製品就是木,沒有木怎能做出桌子。從現象看實體,所以木材可以做很多用品。唯心還存在著!一切唯心造。

從唯物角度來說,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但沒有著以實現象而說,任何東西出,就從表面現象看問題,這是唯物所顯現。

以上是我的分析,如果有錯請指教。有錯畢究。謝謝!


劉國民81223781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唯心主義之所以存在,因為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樣講的理由得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概念說起。我們說,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類派別。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先在,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則認為,精神先驗,物質是精神的產物。馬克思主義當然反對唯心主義,但也不是一概肯定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也即是能動的反映論。對於機械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同樣持反對態度的。

而唯心主義的產生,有其必然的人文與社會原因。唯心主義也有其許多真知灼見值得我們重視。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唯心主義一棍子打死,而應當科學地對待它。實際上,在科學領域,物質先在還是精神先在這個問題,是無須爭論的。宗教信仰者當然認為世界是神創的,所以在他們看來,精神必定先於物質而存在。但在科學領域,人們的意見基本是一致的,都承認物質的先在性。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並不在於是誰創造了世界。唯物主義認為,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但唯心主義認為,精神固然有其是物質的反映的一面,但同時,物質也是精神的反照。如果沒有精神的反照,這個世界是不可想像的。或者說,世界的原本是我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所認識的只能是經過我們的意識反照過了的世界。仔細想想,唯心主義的這種觀點,你能簡單說它是錯的嗎?現代物理學已經證明,純粹的物質本象是我們無法觀察的。根據測不準原理,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本身,就已經干預了世界。同樣,我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也都十分清楚,我們在觀察某些事物、某個現象時,是不可能做到純粹的“客觀”的,必然帶有自己的主觀思維在裡頭。所以說,純粹的世界、不帶人類意識印痕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人類所無法觀察到的,因而也是對人類沒有意義的。真正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那是一個貼上了人類意識標籤的世界。對我們來說,這是唯一現實的世界。這樣說來,唯心主義對於世界的認識,實在是很深刻的。相比起來,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就顯得膚淺了。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把精神的一面說過頭了。畢竟,精神終究要受到物質的本原實在的制約。精神不可能憑空創造物質,它不過是賦予了物質以精神含義。如果無限誇大精神的作用,以為是精神創造了物質,那難免是說過份了些。唯心主義因此而受到了批判。馬克思主義在承認唯物主義關於物質第一性的同時,又吸取了唯心主義關於精神能動作用的合理因素,從而產生了辯證唯物主義。所以,唯心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所以說,唯心主義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它有合理性。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可以理解?謹供您參考!也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南京陳東


我認為唯心主義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一個對立體的兩個方面。有唯物論就有唯心論。就和有好人就有壞人,有病人就有醫生,有小偷就有警察一樣,共同存在於一個社會中。

二、唯心論產生的原因是科學技朮不發達。在古代人們對地震、洪水、乾旱、風暴,人的病痛、生死、貧富等找不到原因,認為是神靈對人類的懲罰,所以就產生了各種門類的宗教和神仙,人們崇拜這些神靈,祈禱風調雨順,人人平安。實際上這只是對自身的一種心靈安慰。

三是宗教被統治者所利用,是唯心主義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西方世界,阿拉伯世界,亞洲一些國家,利用宗教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情況彼彼皆是,其目的是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

四是宗教信仰自由是唯心主義存在的土壤。在我國主流意識是無神論,但也允許宗教信仰自由。

五是有個別人利用唯心主義牟利,所以難以根除。實際上信神、信鬼、上廟、算命、看相、抽籤、算卦、燒紙、測運氣等等都可以用來為一些人牟取個人利益。

六是在這個世界人們還存在一些迷惑。比如人生的種種不如意,人生的艱難曲折,還有就是人生的種種希望,希望生意興隆,希望順利如意,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等等,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之上,這也是唯心主義存在的一個原因。

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唯心主義還會存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發展,它將變得越來越少。


悠閒典雅


人類認知能力的有限性和認知慾望的無限性的矛盾,導致了人們唯物與唯心兩種思維的衝突性存在。宇宙、生命、意識等許許多多的問題,是人類永遠追求卻永遠也不可能完全解決的終極命題。面對這一永遠的遺憾,人們製造出了上帝、神靈,把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即使最偉大的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求助於上帝,何況普通百姓。唯心主義的存在必將是持久的。


莊稼人508


1、社會歷史根源,主要表現為產生初期生產力低下和科學不發達;

2、階級根源,保守、反動的階級或集團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義能夠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3、認識根源,割裂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片面誇大認識過程的某一方面或環節,也將通向唯心主義。



石方興


一、唯心主義得以產生和長期存在有三個根源

1、社會歷史根源,主要表現為產生初期生產力低下和科學不發達;

2、階級根源,保守、反動的階級或集團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義能夠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3、認識根源,割裂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片面誇大認識過程的某一方面或環節,也將通向唯心主義。

二、唯心主義長期存在的影響力

萬物的始基不是可以感覺的具體物,而是抽象的數;數才是萬物的始基,數支配著世界,數包含著萬物的“實質”;認識世界的結構及其規律,就意味著認識支配世界的數。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數的概念絕對化、神秘化,把數看作是先於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神秘實體。


永盛美


感謝提問者的精心提問,感謝頭條官方的信任,邀請小編回答這個熱點的問題!小編先拋磚,目的是引各位的玉,歡迎各位也熱心作答!

小編自小以來喜歡看書,喜歡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尤其是各種雜七雜八的書籍,所以對於哲學史還是有一點點的研究,當然比起那些專業研究的朋友水平低多了,所以對於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

小編以前思考的時候也有不少心得,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下面看我分享分享心得:

讓我們談談認識論的不同。人們通過感覺(經驗)和理性認識世界。但問題是,當兩者發生衝突時,該相信誰呢?唯物主義應該相信經驗,唯心主義應該相信理性。什麼時候會有矛盾?致命的是,這種矛盾是最根本的問題: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唯物主義說:當然,這是真的。你可以看到這種感覺(經歷)是多麼真實!理想主義說:等等!感情可以欺騙人。

如果這個世界是假的,那麼所謂的物質世界就是一種幻覺。我們如何在不真實的事情上建立基礎?唯物主義說:那麼當你說它不可靠時,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呢?理想主義說:相信理性!雖然所有的材料都可能是假的,但我的理性(思想、意識)必須是真實的,這些東西不能是幻覺。這就是笛卡爾說的“我想我是這樣”的意思。所以這個世界必須建立在意識之上。你會發現理性主義哲學家傾向於唯心主義,經驗主義哲學家傾向於唯物主義。

世界上有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他們有不同的觀點,但他們的目的是解釋這個世界。這是相同的,但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能是兩種極端的思維方式。世界上應該有第三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各種思維方式以不同的方式討論同一個問題,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可以在某個地方或某個時間找到焦點,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和描述事物的不同側面,使人們能夠更全面、更真實、更具體地認識世界。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這個熱點問題的的一些簡單的看法,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見的小夥伴歡迎下方留言,請不吝賜教,小編感激不盡,必定予以回覆,謝謝各位閱讀!


野狐禪師的孤讀空間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人類認知領域的、階段性的必然產物!

隨著時間推移至今天,這種認知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人類應該把它作為歷史的遺存、留在文史博物館中了!

唯心、唯物的唯字,本身就是一種極端的表述,與事物運行發展的法則、規律及真相是相背的,與現代科學精神不相符的!

從哲學的觀點來表達、表述;心、精神、思想其實就是人的主觀世界、或稱作;主觀領域。人類面對的物質世界就是;客觀世界,或稱作;客觀領域。

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都是真實的存在!這兩個存在就是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陽為;主觀世界。陰為;客觀世界。在宇宙中陰陽的運行互動作用產生了宇宙和宇宙中的一切。在地球上;是人類的主觀世界與地球上的客觀世界在運行互動作用中;才產生了今天我們認為的文明!

特別要強調的是;在宇宙層面陰陽的運行互動作用的模式是;陽為;主導、引領。陰為;依託、依附。在人類社會中;主觀為;主導、引領。客觀為;依託、依附。主觀為陽、客觀為陰。

為此可以說主觀也好、客觀也罷,都是缺一不可的真實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