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生,因為特別害怕跑八百米現在特別討厭體育,我該怎麼辦?

劉賢齊


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區區一個八百米就給你嚇住了,以後還能承擔什麼挫折呢。什麼問題都要勇敢面對才能走下去,否則一事無成。


旗哥說洗護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深有感觸啊,因為我女兒初中的時候和你是一樣的情況,但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體育中考的時候她取得了滿分成績,800米跑了2分59秒,所以接下來我就請她來幫忙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以下是女兒的回答:

先來說一下我當時的情況吧:當時山東的體育中考滿分是3分24秒,我初二的時候和題主一樣,也很害怕體育課、跑步,記得一次課上測驗,四個人一組跑800米,我跑了第三名,而且我那一組都是和我一樣偏胖一些的女生,所以,我的基本條件應該是比較差的了。但是最後我中考800米跑進了3分,我是怎麼做到的呢,通過下面的故事你也許能有些收穫。


初二那年寒假,考慮到我的體育成績很可能不及格的現實情況,我媽決定每天早上拉我起來跑步,冬天的早上那個冷啊,但是我媽那小身板兒都親自帶跑了,我也不好意思不幹,於是每天跟在她後面呼哧呼哧地繞著小區外馬路跑,很痛苦,但是有一天我竟然全程跟了下來,而且到終點還不想停,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我不是真的不行,我是能做到跑步這件事的。這就讓我對跑步有了一點信心。

開學後,學校也開始對我們的體育訓練作出要求,因為還沒到初四,所以只是規定每天放學去操場跑5圈。這個要求沒有老師監督,全憑自覺,因此很多人沒有去,但是我想試試看,而且我覺得既然我本來就慢,那我就多練一點。和朋友一起跑跑鬧鬧,很快就跑完了。這一時期,我還喜歡上了打籃球,體育課的自由活動時間都是和其他女生在球場上度過的。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一旦喜歡上運動,無論是不是跑步,你的體能都會慢慢增強,這對跑步來說也是很有用的。

通過堅持每天放學的跑圈,加上日常活動,也許是肌肉開始適應這種強度,我的速度就慢慢提高了。到後來,從第一次在測試中跑進全班前三,到輕鬆維持3分10秒的成績,一旦有了這種成功的體驗,你就會有一種繼續跑得更快的動力去刺激你繼續提高,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所以,總結下來,如果你想克服自己對800米的厭惡,我有這麼幾點建議:

  • 1、從慢慢跑開始,每天堅持一定運動量,身體適應以後可以逐漸增加,但重點就在於堅持。學校如果重視體育成績應該也會安排每天的訓練,那麼你要做的就是保質保量完成學校的任務 ,也可以像我一樣每天放學加跑幾圈。

  • 2、體驗跑快給你帶來的快感。體育成績終究還是成績,是成績就會有比較,如果你能取得一次好成績,別人的誇讚,自己的驕傲,那種快樂是會推動你繼續爭取下一次好成績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 3、題主現在才初二,還有很多的時間去提高成績,實在不想跑步的話,可以先發展一個運動的愛好,先增加體能,說不定再跑步的時候成就會有一個想不到的突破,這樣再發展對跑步的興趣就請輕鬆多啦~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我的回答就幫忙點個贊吧~

我是@他鄉紅葉,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持續十幾年的浩大工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一點一滴累積的過程。關注我,分享更多養娃路上的經驗和喜悅,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他鄉紅葉


女兒上初中的時候就特別害怕800米跑步。我有晨跑的習慣,一堅持幾十年了。我讓女兒與我一起晨跑,女兒起初不願意,在我反覆勸說下勉強同意了。我家靠近公園,環繞公園有一條柏油路。我帶著女兒在晨曦中緩步慢跑,一邊跑一邊給她講解跑步要領,重要一點要她放平心態,千萬不能急躁,循序漸進,逐步加強。言傳身教,把我的跑步經驗全部傳教給她。堅持了一個多月,聰明的女兒嚐到甜頭後甩開我,獨自一人開始了晨跑。看著它矯健的跑步身影,我開心地笑了。

從此,女兒不但不害怕跑800米,還喜歡上了跑800米。






聽風是雨555


800米對初中女生來說很困難,但是800米是一些地方的中考項目,又不得不參加。

1.一般來說是害怕跑800米,對於女生來說應該是一種正常現象,應該是由於平常缺乏鍛鍊,跑步過程中乳酸堆積、“極點”出現,身體出現呼吸困難,身體肌肉痠痛,極度不舒服。800米的極點應該在500米左右會出現,500~ 650米時應以加大擺骨的幅 度、加大步幅和加深呼吸,同時儘量保持均勻的速度,這個時候應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克服這個階段身體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2.跑800米應該掌握一些技巧,考試跑步前,首先應做好相應的準備活動。慢跑5分鐘左右,以身體微微出汗為最佳。原地拉伸一下大腿和肩部的韌帶大約2分鐘。

跑步開始後,前200米左右絕對不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步,那樣會使乳酸很快大量積累在大腿肌肉周圍,很快出現極度的疲勞,這個非常關鍵。

200 ~500米之間,應該進行勻速跑,這個過程開始出現疲勞的現象,跑進過程中注意調整自己的呼吸2步一呼,2步一吸,呼吸的調整對於800米尤為重要。

500-650米出現“極點”以及克服方法文章開頭已經介紹過。

650米以後,下肢幾乎不聽使喚,就好像灌了鉛,邁不動步子,這時候就要加強擺臂來帶動身體,堅持下來,就完成了。

總之,你不喜歡800米,還是心理上的因素,克服心理上的因素就好了。平常加強鍛鍊,掌握好800米的跑步技巧。我作為一名體育生也不愛跑800米,因為跑800米實在太累了,但是最後我測試時,還是跑了2分08。人總是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跨過這個坎,你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加油吧,少年!


你在哪裡A


中學那會體育老師是個很年輕暴脾氣較真的女的,女生來大姨媽不是不用上體育課嘛,一般老師就問問她是直接跟你進廁所看,你不舒服說少跑幾圈或者少跳跳不行白眼臭話一堆堆砸過來,撐到初三她懷孕了還以為解脫了誰知道人家愛崗敬業的很照常上班,她的目標是她帶的班級所有學生中考體育滿分,天天放學加練,你啥不行練啥,整的個個叫苦不迭,那天我練昏了她知道第二天還鼓著我練,我氣急說跑不動她罵的那叫一個難聽還不準走,一直到我媽來學校找我她才兇狠的說我就這樣不得你轉學明天補上今天的,回來我媽就帶著我去找她同學磨了一張檢測單第二天我去上學我媽媽趕的去開了一張體育免考證明中午送到學校校長手裡,就這樣她都還不得叉的腰說某人別以為開個免考證明就了不得,你體育依舊不是滿分,我實在受不了了回嘴初中三年我就跑步不行其他那樣差別人的?皮笑肉不笑的說行那我看的你拖著後腿試試滾過去,我就站一邊看她撒氣整別人,第三天出事了她把我同學廋竹竿整翻了,當時全校轟動,為啥?廋竹竿當時不是在跑道摔了嘛手腳上全是小石子,送到校醫那裡校醫一摸不得行腿折了趕緊送大醫院,人還沒到醫院呢就吐血了,這下可好,廋竹竿家裡人叔叔伯伯一堆人差點沒把體育老師生吃了……


kofei2


上面幾位老師講的很細,我想說的是既然800米是個任務,那麼這個任務是要完成的。首先要做的是先把800米跑下來,一定要跑下來,不能走。把第一次800米的紀錄時間與考試要求的時間做對比,看看自己與要求的實際差距,每天堅持跑一次,在堅持中發現自己身體肌肉與心肺變化的規律,再把800米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勻速跑,第二是提速跑,最後衝刺跑,第三階段根據自己身體的變化把第一階段分配比如400米,第二階段300米,最後階段100米。然後再與規定時間作出對比看看有沒有提高。如果每天都能堅持注意一週最少休息一天,另外在運動之前準備熱身一定充分避免肌肉不興奮引起的運動創傷。


運河輕舟


雖然800米只能算中等距離跑,但不常鍛鍊的女生有可能跑不下來,或者跑下來很難受。

跑800米的瓶頸是心肺功能,直接來說就是肺活量不足導致半程後機體缺氧。所以在起跑之初就強烈深呼吸,跑完500米就暫停,靜下來深呼吸到呼吸平靜,平靜五分鐘後,再跑400米,繼續靜下來深呼吸到呼吸平靜,平靜五分鐘後再跑400米,當天訓練就結束了,壓腿拉伸,拍腿,減輕可能出現的腿疼。

連續半個月之後,跑完500米就覺得有勁兒了,那麼慢慢提速,距離不增。

再過最多三個月的時間,跑500米的速度可以達到中考滿分800米的配速了,開始降速,完成800米,500米,500米三段跑,繼續練習到感到輕鬆時就微微加速。

再過一兩個月,800米就可能滿分了。



超極幻想


  1. 這個初中體育因為有中考分的存在,肯定是要去克服的。
  2. 800米可能是因為你短時間內,太過頻繁的練習或成績不理想,導致有點感覺自己這個項目不行,從而產生對整個體育的討厭。
  3. 總結就是慢慢的去鍛鍊,不要著急。。你一定是最靚的

鄱北方曉


現在各地中考都有體育加試,分值可能不等,但都體現了中考對體育的重視,其實這也是對學生們身體素質的重視。

女生跑800米應該在3分鐘左右能得到高分,所用時間越長得分越低。為了中考時多得分,更為了將來有個好身體,你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

1.每天堅持跳繩200個,鍛鍊腿部肌肉,在家就可以做。

2.每天堅持跑1000米,循序漸進地加量和爭取縮短時間。跑1000米是給跑800米打提前量。

3.每天上樓跳臺階,增強腿部力量。

4.堅持非常重要,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5.你要相信自己能跑下來!


高老師語文講堂


女生跑800應該沒有問題。首先說從身體和生理機能上沒有問題。意識上也沒有問題。那麼,為什麼女生“覺得”太累。我有一個意見可以考慮。女生通常全身性綜合力量比較弱。通常女生跑800米體態上比較鬆軟,所以跑起來就累。完全靠腿拖著跑,必然很累。

怎麼解決這個不算難的問題。不要和自己過不去,非要跑。

有計劃的提高腰,腿,腹部背部力量練習。在家和床上就解決了。

腿部:蹲起。跳繩最好。

腰部:直腿坐在地上或床上,雙手交叉抱頭左右直體扭轉。

仰臥起坐:

俯臥撐:

以上練習有保證。身體力量發展了,試試跑起來,身體整體性就好,有力量,跑步自然輕鬆。

《體育設計》沈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