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對中國科研真的一無是處嗎?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於1964年。分印刷版、光盤版和聯機版等載體。印刷版、光盤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餘個領域。每年報道60餘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


SCI對中國科研真的一無是處嗎?

然而,SCI最近上了熱搜榜!

陸大道院士稱:“中國科研資金、方向正被西方國家的SCI所支配,我們的科研人員貧於創新、貧于思想!”

施一公院士稱:“中國學者英文論文的科研經費成本和發表費相當於給美國每年送去一艘遼寧號航母!”

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首批奔赴現場的科研團隊判斷失誤,卻發了一堆SCI論文,一時間SCI在國內遭到口誅筆伐!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

《意見》要求,要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在評估中要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審慎選用量化指標。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扭轉考核獎勵功利化傾向,學校不宜設置對院系和個人的論文指標要求,取消直接依據SCI論文相關指標對個人和院系的獎勵。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學校不宜將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樹立正確政策導向,不採信、不發佈以SCI論文相關指標為核心編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SCI對中國科研真的一無是處嗎?

梳理完這些信息,不難發現國內開始對當前看眼考評機制進行深刻反思。這對中國是件幸事!

但是,原有考評機制真的如此不堪嗎?SCI對中國科研真的一無是處嗎?

答案當然是“NO”!

赫拉克利特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對立的性質和方面構成的,而對立的東西又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是宇宙 的普遍現象。他說:“自然也追求對立的東西,它是從對立的東西產生 和諧,而不是從相同的東西產生和諧。” 今天談談SCI對於中國科研發展的積極意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55110-1052484.html)

一、SCI是中國學術體系對接國際學術界的通道。SCI大約在80年代末被引入中國,一方面,為中國學術界瞭解國際的學術動態提供了資料、信息和數據來源;另一方面,也為懵懂的中國學術界打開了一條對外傳播學術成果的通道。很快,發SCI就成了中國學人的共同目標。

二、SCI為中國的學術評價提供了一個可以執行的學術評價方案。現在,SCI在中國飽受詬病的恰恰正是這一點。但在攻擊SCI的各種觀點中,我似乎沒有看到有誰提過在此之前的中國學術評價方式。當然,在SCI之前學術界肯定是有標準的,但可能真的缺乏可以量化考核的評審標準,SCI之所以能被中國學術界迅速接受,或許正是因為它的這種可以量化的特性。所以,SCI對於當時的學術界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補充。

三、SCI是中國學術發展的進度條。中國在SCI期刊上的發文量從幾十位到現在的第二位,見證了中國科研的進步和發展,也展現了中國學術界的驕傲和自豪。近年來,SCI又開始從另一個維度成為中國學術進步的新的進度條。“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的推出,加快了中國期刊進軍SCI的步伐,再過20年,中國學術期刊必然會在SCI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四、SCI為中國的學術評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SCI、EI等國際數據庫進入中國後,CSCD、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國科技核心等一系列“核心目錄”也先後出現,併成為各級單位的考核依據,從而形成了一套階梯式的考核體系。這種考評系統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為不同層次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可以觸及的奮鬥目標。

所以,我們在抨擊SCI時,應該辯證的思考SCI的價值,不能過度情緒化!必須要思考:中國科研要破的痼疾是“唯SCI”還是“唯論文”?徹底摒棄SCI真的是最優選擇嗎?若把工作重心轉向中文期刊,那麼中文期刊當前的評審狀態真的能擔此重任嗎?

不可能有絕對完美的考評機制,只有相對較優的考評機制!

有破先有立,學術非兒戲!!!堅決反對盲目一刀切!!!

SCI對中國科研真的一無是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