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秀場動車組


夏天喝的最多的就是綠茶,綠茶到底要如何沖泡才能更好喝呢? 3個關鍵因素:1、良好的水質,2、合適的投茶量,3適合的水溫。



茶具:綠茶適合用玻璃茶具沖泡,玻璃茶具能充分的展現綠茶的美感,清湯綠葉的姿態,帶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同樣是綠茶,嫩芽就適合用85℃水沖泡,最高不能超過90℃,芽葉就適合用80℃水溫沖泡,最高不能超過85℃。

水溫的選擇是要根據茶葉的鮮嫩程度決定的,鮮嫩度高相對水溫就要低,鮮嫩度低,相對沖泡水溫就要高 但是水溫也不能過於低,因為水溫太低就不能完全釋放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了。


沖泡綠茶的泡法:1、取茶葉5g 2、準備300ml玻璃杯一個,3、溫杯投茶,4、洗茶,5、沿玻璃杯壁注水至3/4處,等待30s左右就可以品飲了。

溫馨提示:喝綠茶要不斷喝不斷續水,這樣才能持續保持同樣的口感,保持茶湯不會過於苦澀。

喜歡請關注茶道小子,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


嘉樹茶葉商行總經理


綠茶是歷史最悠久的茶類,在我國被譽為“國飲”。

綠茶通常會選取茶樹新梢或新葉製作,且不發酵。只經殺青、揉捻、乾燥的製作工序。它的製作工序也影響著它的沖泡方法。

由於綠茶可觀賞性很強。茶葉在水中舒展、遊動、翻滾的時候姿態婀娜,十分好看。所以很多人推薦用玻璃器皿沖泡,但我個人能不是很推崇用玻璃器皿。玻璃導熱,容易燙到手,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我更推薦白瓷蓋碗,蓋碗可以聞幹香,能夠分茶給每個人,水溫容易控制,能掌握出水時間。觀葉底可以互相傳閱。

投茶量根據使用器皿和個人口味喜好決定,一般而言,茶葉與水的標準比例是1:50為宜,即1克茶葉對應50毫升的水濃淡適中。剛開始泡茶的時候可以由少變多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

水溫控制也很重要。沖泡綠茶最適宜的水溫在90℃左右。根據沖泡方法和茶葉的品種,水溫可以做適當的調整,採摘時間較早的茶葉,因為芽葉幼嫩,溫度要低一些。大概85℃左右為宜。採摘時間晚一些,葉片粗老的茶葉,可以用95℃水沖泡。

沖泡方法上,除了我們常用的蓋碗沖泡之外,還可以用玻璃杯浸泡。浸泡方法也有講究。明代張源所著《茶錄》中提到:“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之所以說按季節投茶,其實是因為不同季節存在不同的溫度,所以也可以說是按溫度投茶。但除了根據溫度投茶之外,更多的情況下是根據綠茶茶葉的品質和條索的鬆緊程度來決定。

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熱水,再投茶葉。多適用於全是芽頭或者滿身披毫的細嫩名優綠茶。如雀舌、信陽毛尖、特級碧螺春。

中投法是指先注入三分滿的熱水,再投茶,茶葉慢慢浸潤舒展之後,再次注水至七分滿。中投法適合較為細嫩但茶形緊結,扁形或嫩度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綠茶。如六安瓜片、竹葉青。

下投法與前兩種不同,要先將茶葉投入杯中,在沿著杯壁注水至七分滿。茶形較松或細嫩度較低的一般綠茶使用這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