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批鬥地主老照片:地主跪在臺上,圖三百姓正從地主家搬東西


解放前,舊中國土地仍維持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農,佔有70%至80%的土地,而農村人口占有土地不到10%。這些地主憑藉佔有的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在新中國一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就在1950年6月18號的第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這個法律解除了土地封建制度。照片中是知道土地改革的消息之後高興地手舞足蹈的老百姓們。

按照當時中國的農業土改要求,把農村階級被劃分成了地主、富農、中農、貧農以及工人這幾個階級。而作為剝削壓迫老百姓的最高統治者的地主肯定要受到百姓的批鬥。照片中是1951年一名老百姓正在怒控地主罪行。

照片中是發現了地主藏在牆裡面的財寶的照片。在以前,很多的大戶人家建房子的時候都會修這種中間可以藏東西夾牆或者地窖。在土改時期很多地主不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全部交出來,他們就會將重要的財務藏在這種夾牆裡。

當時地主主要分成兩類人:一類是有社會地位和政治背景的地主,這種地主基本上都是實行世襲制度的。就像四川的大地主劉文彩,他能當上地主全靠強取豪奪和家族勢力,在當時就算劉文彩殺了人,老百姓們也不敢說話。照片中一位百姓與地主對峙。

還有一種被稱作庶民地主。他們大多是一些社會地位低,不享有特權的中小地主。他們自己也是大地主欺壓的對象,同時自己還要勞作、僱傭人手。照片中一名百姓正在說地主罪行,此時這名地主已經羞愧的抬不起頭了。

照片中是政府帶著百姓去收繳地主家產。照片中地主的房屋是二層木製建築,從房屋的設計可以看出,這家的主人應該是個有錢有勢的地主,不然家中也不會有這樣精緻的雕刻鏤空。沒收財產時往往在周圍布有保衛人員,以免發生有突發情況。

在批鬥地主的過程中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農民一旦與地主們撕破臉那就好像“開弓沒有回頭箭”,村民出於擔心地主將來會報復的心理,往往會把地主“往死裡鬥”,只有這樣,貧苦的老百姓才能真正站起來,不再受地主的欺壓與剝削。照片中地主跪在臺上,一位老奶奶正在斥責地主的剝削。

這張照片上的就是青海民和縣川口鎮磨溝村的村民冶金財在土改時期被分土地和家畜之後開懷大笑。土改過程中地主除了土地、房屋、傢俱要沒收,就連農具和家裡的牲口也要沒收,而從地主家沒收來的東西最後會統一集中,然後再統一分配給老百姓。土地改革是真正實現了中國農民數千年來得到土地的奮鬥目標,使農民真正從經濟上翻身作了主人,使農業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的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