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果你有一兒一女,怎樣做到不偏心?

若相惜何須執手問年華145681385


一兒一女,那分明是個“好”字,兒女雙全,是多少人夢寐以求,可以說人生已是圓滿,再無他求。

很遺憾,我只有兩個兒子,沒有女兒,這讓我傷心好久。

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一定會把她寵成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公主,給她賣各種各樣的花裙子,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滿足她所有的要求,那怕是怎麼過分都能接受;誰要是欺負她,我要替她“報仇”;她要是談戀愛,我就打斷追求她的那個臭小子的狗腿;有一天,她就要出嫁,我會哭的稀里嘩啦……

當然,這一切都是想象,也跟問題無關。

但是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問題變形:家有兩個孩子,怎麼做到不偏心?這樣,我就能名正言順的回答問題了。

我們常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以此來表明自己會一碗水端平,不會偏心任何一方。可是,我們真的能做到不偏心嗎?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我家老大出生的時候,我們夫妻對於孩子的養育可謂是一竅不通,於是買來幾十本各種育兒書籍,一邊學習一邊摸索,簡直把孩子當做試驗品一樣:什麼時候該翻身,什麼時候該加輔食,什麼時候該用勺子自己吃飯……如此種種,機械化的按照所謂的教科書進行養育。


待到老二出生,我們幾乎是放養狀態:感冒發燒了?讓他自己挺一挺,過兩天還不好再吃藥;不想吃飯?好吧,隨便,餓了自己就會找吃的……

而且在性格上,老大明顯老實,一舉一動皆在規矩之內,而老二,整天上躥下跳,打滾撒潑,一旦你冷臉想要發火,他便舔著笑臉過來抱著你撒嬌,那是相當得心應手。

每當兩個人有了爭執,我們總是明顯偏向老二,常常是對老大進行勸說:他是弟弟,現在還小,我們現在要讓著他。

在生活中,既然我們做不到絕對的不偏心,那麼又該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到你愛他們都是一樣多,在父母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樣呢?

大兒子在受了委屈向我抱怨:爸爸,這不公平。

這時,我會蹲下來將兩個兒子都抱在懷裡,告訴他們:孩子們,我們是一家人,你們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兄弟之間不存在公平,更不能用公平來做事情。我們要用愛來對待彼此,哥哥因為年齡大,懂得的事情多,一定要做好榜樣,學會保護和遷讓弟弟;弟弟年齡小,很多事情做的不好,需要哥哥的幫助,就要對哥哥尊重和感謝;這樣才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樣才是好兄弟應該做的事情。

在這樣潛移默化之下,現在他們相處的越來越融洽,而我雖然在某些方面不能做到公平,但是對他們的愛都是一樣。


東凌


說個我身上的真實經歷吧。

有我弟弟的時候,還在上小學,我媽他們都瞞著我,那時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放假回家,媽媽都在家裡,因為我媽那份工作沒有雙休日。

直到我媽孕肚明顯,身邊有些大人會打趣問我,要弟弟還是要妹妹啊?

我才意識到我媽懷孕了,當時內心的想法是都不要……

可能是因為看了作文優秀大全的關係,書裡有幾篇作文,寫什麼媽媽再愛我一次,媽媽我想和你說,說的都是後媽不好,二胎不好等等……給我心裡留下了陰影……

記得有次睡覺躺在床上,問我媽,那你生第二個了,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

我媽笑著回答,你傻吧。

我聽了轉身哭了很久,以為我媽肯定是不喜歡我了。

所以在我弟弟出生以前,我就非常不喜歡他,莫名帶著一股討嫌的感覺……

我弟弟長大以來,對他非常苛刻,經常兇他,欺負他,我在他面前就像個惡霸一樣。但他從來不會跑我媽那裡去告狀。

我媽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對我和弟弟的好是一樣的。弟弟不聽話,她也一樣罵。我生病了,非常關心我,給我煮很多營養的食物。

買了好吃的,必然是我和弟弟都有。

隨著我慢慢懂事,也開始意識到過去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有多可笑。

我和弟弟,和媽媽的關係都和解了,而我也不知在什麼時候開始接納弟弟的存在了。


溫煮魚


說實話我有點偏小,我喜歡小女孩,第一,可能是因為她小些,把愛應該給小的,這個做父母的通病,第二,先是生一個兒子,後來總想生個女兒,最終生的也是女兒,所以愛她,第三,這也主要原因,大的自私,不愛我教交,不愛勞動,小就完全是相反。我知道這樣不對,我一直在慢慢改,我現在把好多經歷都放到大孩身上


張水松703


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

“窮”是指要讓男孩更早明白生活的艱辛和不易,畢竟將來是要支撐一個家庭的人。“富”是指要讓女孩感到充分的愛,提升她的自信心,將來才不會被人騙。舉個例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一起去超市。

輕一點的東西就讓女孩拿,重一點的就讓男孩。但太小的時候不怎麼建議,畢竟不能讓孩子從小就感覺一種不平等,造成孩子心理不平衡。

做到歸做到,但偏心還是會偏心的。

客觀描述的話,一方面不由自主的會覺得倚仗兒子更多(分明八字也沒一撇),潛意識裡會資源傾斜,另一方面還是對著女兒的時候情感更豐沛。以及同時對著兩個娃的時候感情最淡漠,一對一好一些。

這種時候需要理智來調節行為。我有了兒子覺得父母下意識給兒子更多資源並不單純是重男輕女,潛意識裡可能覺得是留給兒子的話是留在自己手裡。


張地火


一碗水端平,兒女都是父母身上掉的肉。幫貧不幫不幫富,幫小不幫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d313cac646449f9f215628e5607f1c\

Sh孫洪濤


你有一兒一女,怎樣做到不偏心。

父母對待兒女應一碗水端平,應是一樣的,不分輕重,運近,不應偏心。

道理上應該這樣做。可現實卻是有差別的,只是差別的大小,多少不同罷了。

在中國確實存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你可想一想結婚之事,男結婚叫娶媳婦,娶就是進的意思,進家門的意思。

女人結婚叫出嫁,出就是走,離的意思,離開家走出去。

現雖然是男女平等,但人們多多少少還存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從理論上講,偏是絕對的,不偏是相對的,是人都有偏心眼,對兒女也同樣,你不是偏男多一點就是偏向女兒多一點。世上沒有絕對平均事,只有差別多少的不同。


王年平


真正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不多 肯定會有點偏心的 但要差不多 不能有太大的差距 偏心心寒的是孩子 同為父母生的待遇卻天差地別 既然選擇生兩個就要兩個都愛 不要有偏心 凡事都要考慮到兩個孩子 給的都要差不多 完完全全不偏是不可能的 儘量做到一碗水平


君不見淑不散


這個我覺得男孩女孩本來就不一樣(非性別歧視),想要一碗水端平確實有點難,因為男孩子女孩子以後的發展軌跡不同,你不可能把女孩子當男孩子養,也不能把男孩子當女孩子養,能做到物質方面平等,關愛方面平等就可以了,心裡不偏向某個孩子,這個孩子是能明顯感覺出來的,其實更重要的是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和諧最重要。


遠方思戀的魚


兒女都是自己的孩子怎麼會偏心呢?我三個都不會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買東西一人一份,做家務分工合作,人多做的快一些




AS阿燕姐


現在還有隻供兒子不讓女兒讀書的家庭麼?還有像蘇大強老婆那樣的父母麼?生活條件好了,能做到財產公平分配的可不一定吧,只有一套房的情況下,父母是否捨得平均分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