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第一次過了個特殊的年。此刻,很多人在家隔離,但有很多人卻走出家門,捍衛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線。他們讓我們看到,乍暖還寒的時節仍然有堅韌的力量。天使就在人間,他們平凡如微塵,卻閃亮如星光。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李靜,1973年出生,1993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副主任護師,現任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現作為遼寧省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戰鬥在雷神山醫院十一病區的抗“疫”第一線。

春節,武漢的疫情愈發嚴峻,確診病例數持續攀升,前線人力資源極度缺乏,當醫院接到衛健委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的通知後,李靜護士長第一時間向黨支部遞交了請戰書,醫院決定由她帶隊,和兩名護士長共同作為第三批醫療隊成員隨時奔赴武漢。雖然她在請戰書中寫道“我沒有負擔”,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哪一位逆行者不是負重前行?此次征戰,李靜護士長瞞著她年邁的老母親,為了免去老人的惦念,只是告之出去學習一段時間,可遠行的她怎能不牽掛著需要照顧的媽媽呀!她的兒子,即將出國留學,正逢辦理手續和準備的重要階段,可她只是做簡單交待,兒將行千里,媽媽卻默默的為自己收拾行囊,作為醫務工作者,李靜何嘗不知此次出征的風險,她忘卻了自己,捨棄的太多!大“疫”當前,命令如山,2月8日接到緊急通知,次日集結出發。2月9日上午,機場大廳人頭攢動,但唯獨她略顯孤單,她的愛人是一名公安幹警,春節期間同樣堅守在疫情戰線上,難以回家,家裡的一切全靠她,可是她毅然決然選擇出征,沒有愛人送行,有的只是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理解與並肩作戰的堅強!沒有相擁告別,有的只是勇敢的信念與隔空的思念!他們深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臨行前,堅強的她,向黨組織誓言“保證完成任務,帶領戰士凱旋歸來!”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27年前她還是未曾磨礪的一位臨床普普通通的小護士,那股熱情,那份勤勞,那份專研與敬業,逐漸豐滿了她的羽翼,走向護士長崗位的她,成熟中自帶光芒,逐漸凸顯了良好的個人素質與品質。醫院成立消毒供應中心,她全程參與組建,從房間佈局到流程設計,從設備安置到物資準備,從建章立制到崗位規範,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使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成為區域管理的典範。

2003年“非典”襲來,彼時,那是一場未知的戰役,李靜主動申請到醫院發熱門診任護士長,再一次去組建陣地,全權負責發熱門診的佈局規劃、人員培訓、物資管理以及消毒隔離等各項工作,日夜堅守在醫院的最前沿,盡顯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風範,同時作為支部的組織委員,不斷投身到黨務工作中,受到同志們的一致讚譽,成為醫院歷年的優秀共產黨員。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這一次新冠疫情,她又一次毅然決然的走上了戰場。2月13日,李靜護士長隨遼寧醫療隊部分成員全面進入雷神山醫院十一病區,終於來到了可以釋放力量的戰場,來不及感嘆驚人的“中國速度”,她和隊員們開始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為的就是能讓患者早一刻進來接受治療。從來都是義勇當先的她,和大家將三卡車的醫療物資全部卸下,熟悉病房的“三區兩通道”後,開始檢查負壓病房、驗收物資、安放器械、鋪設床位、整理庫房、清查物品、準備藥品,一天下來,只是蹲在地上吃了點盒飯,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只為給身心俱損的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環境,讓她們早些來到這裡,來到身邊,給他們最好的醫療與照護!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2月14日,是十一病區正式運行的第一天,聽說要接收的都是重症進入平穩期的患者,有的生活還不能自理,李靜心中那份熱忱再次湧上心頭,主動要求第一天必須上班。下午,病區床位迅速收滿,40位患者紛紛轉運進來,情況比她們想象的要嚴重,患者大多是有基礎疾病老人,年齡最大的90歲,50歲以下的只有6名患者,有癱瘓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有坐輪椅不能行走的,有失聰不能語言交流的,加之隨之而來的裝滿120急救車的急救治療藥品,護理難度可想而知!看著無助的患者,李靜讀懂了他們眼中的恐慌,知道見不到親人的患者此時最需要的就是醫護人員的關愛,她接近和攙扶每一位患者,一個個安撫,一個個照顧,忘我的工作著,潔白的防護服裡包裹的是熱血之身,霧蒙的護目鏡後投射的是關切之神,待把所有患者都安置好後,武漢的寒冷雨夜中,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已是近凌晨兩點。休息幾個小時後她仍然不放心病區裡的患者,又一次踏上了通往雷神山的班車……共產黨員的日夜行程未完待敘,共產黨員的拳拳之心始終如一!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這,就是李靜!一位無論何時都飽有極大熱情的醫務工作者,就像她在請戰書中所說:我是一名老黨員,黨教育我多年,疫情來了,就是國家危難時刻,我應該勇敢衝在最前面,我更深的理解了“家國情懷”,我愛我的國!我甘願為之而戰!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你的光芒從來不會被掩蓋。儘管你說你只是抗擊疫情戰隊中的微塵那樣渺小平凡。可是微塵之光,帶給人是莫大的關愛。是的,在我們心裡,你是微塵也是星光,是夜空中那顆最閃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