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文化的另一面

現在讓我們簡略地列舉歷史上幾個事實,作為說明。

其一,正當司馬炎稱帝的西晉初期,也就是公元279年之間,鮮卑族的樹機能(人名)攻陷涼州(陝、甘)邊區。司馬炎採用了王濟的建議,就封匈奴族的劉淵為“左部帥”。其實,在這中間,歷史的記載就早已說明“自漢、魏以來,羌、胡、鮮卑降者,多處之塞內諸部。其後數因忿恨,殺害長吏,漸為民患”。侍御史郭欽曾經疏奏說:

戎狄強獷,歷古為患,宜及平吳之威,謀臣猛將之略,漸徙內郡雜胡於邊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

司馬炎不加理會。不到十年,改封劉淵為“北部都尉”。接著,又再加封為“匈奴五部大都督”(等於是統管五部胡人的總督),造成他後來自稱“北漢王”的權勢了。但劉淵本身,也自有他必然不能久居人下的條件。如史稱:

劉淵,劉豹之子。幼而雋異(幼年的時候,已經不同於一般的兒童)。師事上黨(山西德安府)崔遊,博習經史。淵嘗謂同門生曰:“吾常恥隨(漢初的隨何)陸(漢初的陸賈)無武,絳(漢初的絳侯周勃)灌(漢初名將灌嬰)無文。”於是,兼學武事。及長,猿臂善射,膂力過人,姿貌魁偉(又是文武全才)。

晉朝的名臣王渾、王濟父子都很賞識他,所以極力推薦。而且劉淵的為人,又“輕財好施,傾心接物,五部豪傑,幽(現在的北京)冀(河北的真定滄州區域)名儒,多往歸之。”這裡根據歷史所說的豪傑名儒,都是當時在民間的讀書知識分子的士大夫,和一般民間社會上的豪強之士。因此,歷史上便稱他是“五胡亂華”之首的“北漢王”。後來俘虜晉懷帝、愍帝的“漢王”劉聰,都是他的後人。但是根據事實,劉淵父子,早已是漢化的胡人,並不能算初從境外入侵的外夷了。


胡漢文化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