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以待人 睿智博學

誠以待人 睿智博學

誠以待人 睿智博學

“票不在多,專精則名。集不在繁,有龍則行。斯是郵室,惟吾所欣。驛使上階綠,票色映簾青。談笑有郵儒,往來無俗丁。可以調我性,怡我情。無絲竹之亂耳,無奕枰之勞形。南著圓壽廬,西蜀刊郵經,列子云:是迷之郵。”

這是已故郵學泰斗吳鳳崗先生仿劉禹錫的《陋室銘》而作的《郵室銘》。今天,是吳鳳崗先生辭世20週年紀念日,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令人永遠懷念尊敬的學者、老師、朋友而痛惜。也深深為他的高尚人品、淵博的學識所感動。吳老的音容笑貌永遠縈繞在我的心頭……

我與吳老有過多次交往,今天就為大家講述兩件事情來緬懷吳老。

诚以待人 睿智博学

記得1993年,我代表中科院郵協請吳老來交流,吳老熱情地答應了。但由於約定的日期是上班時間,僅來了不到20人,令人十分尷尬。吳老到達現場後笑著說:“人少了更好交流嘛!”那天下午,他十分認真熱情地向與會者介紹了他到臺灣與郵人交流的情況。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僅為他精彩的報告,更為他誠懇待人、樸實無華的品格所感動。事情雖小,感人至深,吳老誠以待人的形象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诚以待人 睿智博学诚以待人 睿智博学

吳鳳崗不僅是郵學大家,也是古錢幣收藏鑑賞家。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第二組16枚郵票中,就有13枚古錢幣的實物是吳先生提供的。我也喜歡收藏古幣,曾斗膽專程到吳老家拜訪請教。他對我的突訪絲毫沒有為難和不悅,蠻有興味地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向我介紹了刀幣等古幣的來龍去脈。聽得我真是如醉如痴,驚愕吳老知識如此淵博。當吳老聽說我還喜歡字畫後,又讓我欣賞了他的書畫作品及他的書畫藏品,還談及到對古字畫的一些鑑定知識。吳老涉獵領域之廣,鑽研之深,真是讓我們後學難以企及。

最後,奉上小詩一首,聊表對吳鳳崗先生的思念:

博學泰斗大師顏,愛國情懷照人間。

郵幣書畫樣樣精,親朋後學永懷念。

《集郵》雜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