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委員智慧,微信小程序助力小區防疫

“你看!前天登記出入信息用了四十多張紙,昨天就只用了十多張了。”大足區華地印象物管人員指著牆上的二維碼介紹道,只用了一天時間,小區就有400多人選擇掃碼登記,“這樣更方便、更安全。”

早在幾天前,大足區政協委員羅國家駐守在小區疫情防控一線時發現,居民出入簽字登記存在交叉感染風險,便想到做個微信小程序用於居民出入登記。在他的協助下,一款微信打卡小程序迅速開發、註冊、上架,免費提供給大足區各小區居民出入登記使用。

截至2月14日,大足區上百個實施封閉式管理的物業小區和老舊小區門口,新添的二維碼成了小區防“疫”戰線上的一把“利器”。居民只需打開微信,不用下載、不用關注,出門掃一下,進門掃一下,信息自動記錄,時間精確到秒。

“不僅是方便快捷,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簽字造成交叉感染了。”某小區業主陳女士一邊掃碼,一邊說。

“手機掃碼不僅可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還把‘死數據’救活了!”據區住建委物業監督管理科負責人介紹,大足區有136個物業小區,每個小區每天幾十張登記表,全區總共就有幾千張表,10天就有幾萬張表,不方便傳送、查詢、備份,就像躺在紙上的“死數據”。通過手機掃碼登記後,信息規範標準,還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或電腦查看出入記錄,在線搜索查詢,導出電子檔進行打印、存檔,“死數據”變成了更好用的“活數據”。

“預計兩個工作日左右,我區所有物業小區將全面推廣應用。”羅國家介紹,下一步根據疫情防控需求,他還將爭取將掃碼登記進行優化,優化後的程序更便於進行數據整合、分析、查詢和追蹤軌跡,為抗疫工作提供智慧化和數據化支持。

(通訊員 陳世會 何柏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