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場疫情來看,覺得還是鐵飯碗最可靠,大家說呢?

宏常


一場疫情,確實讓很多人意識到了擁有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現在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還沒有復工,員工只能繼續選擇在家待著,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已經抵擋不住疫情的衝擊,倒閉了。特別是一些餐飲業、娛樂業。

這次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很大,人人自危,特別是對於已經邁入中年的職場人來說,面對房貸、車貸的壓力,確實會覺得還是鐵飯碗最靠譜,體制內的工作也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那麼所謂的“鐵飯碗”真的最可靠嗎?我想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鐵飯碗”也並不能代表絕對的安全。

疫情當前,所謂的“鐵飯碗”確實不會失業

千萬網友給出的鐵飯碗職業排名有:公務員、教師、醫生、國有銀行、三大運營商、國家電網等,這些工作確實很穩定,離失業的風險比較遠。

不過同樣,鐵飯碗的背後是更多的付出。比如疫情期間,你在家打遊戲、看電視、焦慮自己是否失業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需要去社區走訪,需要通過網絡給學生授課,有的甚至還要奔赴疫區救治更多的患者。

他們確實在疫情期間不會失業,因為他們不能失業。這個時候他們身上揹負的責任要比平時重很多,沒有這些“鐵飯碗”的堅守,怎麼能保證社會治安,保證更多的病人獲救。所以,不必羨慕疫情當前他們的穩定,這個時候真的需要他們。

時代在變,所謂的鐵飯碗,也會你想象的那麼穩定

還記得2018年,有篇很火的文章:《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地頭上的收費站。其中一位大姐說:“我今年 36 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會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人到中年,拖家帶口,在需要穩定的時候,卻被淘汰了,我相信你身邊也一定會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之前還是人人羨慕的鐵飯碗,轉眼間說沒就沒了。

時代一直在進步,不要老想著有了鐵飯碗,就可以衣食無憂了。永遠不會失業的時代已經慢慢過去了。

真正的鐵飯碗是你的核心能力

我的一個朋友,父母把他安排進體制內,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但他從小就喜歡創業,後來,他不顧父母強烈反對,辭職後創立了一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他專心做教育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打磨,努力把別人的孩子教會,教好。最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功將這家培訓機構打造成省內最大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

而他的姐姐,命運的走向和他完全不同,畢業後同樣被父母安排做了一名公務員,每天在單位裡給領導端茶倒水,工作已經五年了,基本沒有攢下多少的積蓄,結婚後,他的丈夫還嫌棄她老加班,工資掙的少,兩人經常生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他姐姐看起來明顯蒼老了很多。

所以,我認為無論在哪兒,都要有真正的本事,才能永遠不怕失業,工作的本質,是在用自己的勞動力來換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你擁有更多的技能和經驗,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值錢,越來越穩定。不要老想著靠找到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來替代風險,你真正的鐵飯碗其實是自己的能力。

我是最傳播,不玩虛的,只講乾貨,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用,如果還有什麼疑問,請隨時和我溝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